上文提到,我國科研人員根據古籍的記載復原泥活字印刷術,期間都用了兩年的時間。可以想像,當時畢昇在發明的過程當中所經歷的艱辛是難以想像的。
他一邊要努力工作賺錢養家,一邊還要做著各種的實驗。和泥刻字、排版上墨。無數次的失敗又無數次地嘗試,這些都讓他身心俱疲。然而幸運的是,經過夜以繼日的工作個實驗,他最終成功發明出了泥活字印刷術。
所以也有可能是因為這種超強度的工作,讓畢昇油盡燈枯。那麼畢昇到底是哪一年去世的呢,根據墓碑上的年款記載,墓碑所立的時間是皇祐四年,也就是公元1052年2月,距離他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慶曆年間只有短短的幾年。
按照當時的喪葬習俗,亡者要在家中停留幾個月至一年以後才能下葬。但是畢昇是布衣出身,所以一般是停幾個月。由此可以推斷畢昇應該是皇祐三年,公元前1051年去世的。
但是讓專家座最疑惑的一點是,在距離畢昇墓碑發現地大概500米的地方,在一座宋代墓葬中發現了一個碗,碗底刻著三個字「畢卅八」。專家根據這個墓葬推測,這個地方應該是畢氏家族的墓地。「畢卅八」應該是說這個墓主人在他的同輩兄弟當中排行38位.
一個族裡同輩兄弟有38個,從側面反映出畢氏是一個非常繁盛的家族。可是專家在畢昇墓碑附近的幾個村莊裡,都找不到一戶姓畢的人家,當地人多姓田或者李。
後來專家們幾經打聽,終於找到了原因。相傳在明朝時期,畢昇得有個後裔叫畢翰儒,因為私造銅錢被發現,要株連九族。所以畢姓的人怕受到株連,一部分人逃到了安徽。剩下的一部分人就取用繁體字畢(畢)的田字頭為姓氏,將畢姓改為田姓。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畢昇的身世成為千古之謎。但是他的發明卻越傳越遠,等到德國人古藤堡使用金屬活字印刷《聖經》的時候,已經是畢生發明問世400年以後了。
本文由馬遷品歷史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歡迎關注,帶你一起了解更多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