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將至,除了每頓飯要吃山珍海味,各種小食也是必不可少的,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嘮家常,玩遊戲,一盤盤應景的乾果,糕點,總能讓這段時光變得豐富多彩!
要說冬日裡,最討人喜歡的莫過於一個個紅彤彤的柿餅,只需一口,便能找回兒時的味道……
軟糯綿綿的柿餅,入口即化的口感,甜而不膩的風味,流到指縫的溏心,撫慰著這一年的辛勞!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每個柿餅上面都有一層白霜,您知道這是什麼嗎?
有人說「是防腐劑」,又有人說是「天然形成」!到底是什麼呢?吃之前要不想要洗掉?為此,小編特意請教了果農,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收穫的柿子,經過加工之後進行晾曬,曬制過程中,柿子內部發生了變化,水混合著糖漿滲透到了柿子表面,當水分蒸發後,滲出的糖漿凝結成晶,就形成了白霜!
其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所以柿餅上面的白霜並不是防腐劑,不是髒東西,是可以食用的,我也是剛剛才知道,您看完後抓緊告訴身邊人,別再將白霜洗掉了……
柿餅上面的白霜,越多越好嗎?其實不一定!白霜是由於柿子的含糖量,加工工藝,以及晾曬程度決定的。也就是說,白霜越多的柿餅,肯定也就越甜,這是毋庸置疑的。
那柿餅上的白霜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大家可能會注意到市場上賣的柿餅的白霜有的多有的少,那麼白霜是越多越好嗎?
答案是:不一定!
白霜的多少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柿子的含糖量、晾曬的溫度和溼度以及不同的製作工藝。
就拿桂林恭城的柿餅來說,採用的柿子長期生長在年均氣溫13℃,日照時長達2472 小時。陽光充足,土地肥沃裡。
在這無工業汙染的自然環境中,桂林恭城的柿子出落的果肉橙紅、汁多肉軟、甜蜜入心。
恭城柿餅,捏起來軟軟的,吃起來甜甜的,軟糯的柿餅被貼上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喜愛的標籤,也並非毫無原因。
入口一陣綿綿涼涼的柔和感,帶著濃鬱的柿子味,甜蜜溏心裹滿整個口腔,香糯Q彈的果肉在唇齒間來回流淌,這種享受在料料看來,有點高級。就算是不愛吃柿子的年輕人,相信在嘗過之後,也會控制不住中了它的毒!
每年霜降時節採摘鮮柿,歷經12道古老工序,和50餘天的風刀霜劍的洗禮,最終才得如此糯甜的柿餅,這就是時間的味道。
恭城當地升底尖頂的柿子是最適合晾曬柿餅的,每年霜降後,當地的農戶就會摘下鮮紅的柿子,精選表皮光滑、無疤痕的柿子,乾乾淨淨的削掉柿子皮後,懸掛空中自然風乾。漫山遍野高高掛起的柿子簾,通紅明亮,耀眼奪目。
恭城晾曬柿餅的古老手藝,要經過採摘、削皮、掛架、捏心、下架、出水、合餅、潮霜等十二道工序,每一道工序既不能省時間,更省不得力氣,力求做到極致。
在經過50餘天的自然掛霜晾曬,360度立體接受陽光和氣流洗禮,使柿餅充滿太陽的味道,漸漸失去水分,同時鎖住了糖分和養分。
在食品加工工業相當發達的今天,柿餅晾曬既可以用機器迅速烘乾,也可以放入冷庫迅速出霜,但恭城的老手藝人知道——機器裡面沒有陽光的味道,冷庫裡也析不出柿子的甜霜。
柿霜並不是霜,而是柿子裡面的多種糖分(甘露醇、蔗糖、果糖、葡萄糖等)隨著水分蒸發,在柿子表面凝結形成的「微晶聚合物」。
這層霜對人體有益,品質越好的柿餅,柿霜就越白越厚。
柿餅好吃歸好吃,還是有些硬,於是人們發揮創意,做出了各種柿餅料理。
最簡單又普及的辦法是,把柿餅放在鍋裡蒸一蒸,熱騰騰的水汽讓它變得更軟,吃起來像點心一樣。適合剛拔完智齒的朋友。
臺灣新竹喜歡用陳年柿餅煲雞湯,雞湯既吸收柿餅的甜味,又不會太膩口。
西安還有一種被津津樂道的黃桂柿子餅,是把臨潼產的火晶柿子搗成糊,和入麵粉,再用桂花醬做糖餡,炸出金黃的甜餅。
這款柿餅好品質,好評如潮
口感不好不賣,捂霜不夠不賣,果農像對待柿餅就像孩子一樣呵護,將一顆顆柿餅呈現給大家。堅持自家產地發貨,新鮮送達到客人手裡。
如果您收到柿餅後,記得第一時間放進冰箱冷藏(-4℃~4℃)保存哦,這樣可保存時間會更長!
所以每年霜降後,四面八方的人都來購買,遠銷海內外,火爆程度可以用瘋搶來形容。
儘管嫌它「難買」,但還是會對這一口軟糯香甜欲罷不能。一個個胖乎乎、軟糯糯,咬上一口,直甜到心坎裡。
它的價格也很實惠,現在優惠價500g才39.9元哦~
快點擊這裡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