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建立後,孫中山為啥提議將首都設在伊犁?讓中國成為強國!

2020-12-11 每日漢字

任何一個朝代建立後,大家想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在哪裡定都。

中華民國也是一樣。

在中國的眾多城市中,孫中山曾經提議將首都設在伊犁。

這是為什麼呢?

孫中山

清朝末期,滿清統治能力下降,列強入侵,人民生活在水火之中。

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發動成功武昌起義,隨後的兩個多月帶動中國各地的革命響應。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個行省中業已獨立的17個省,派出代表,推選剛剛返國的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正式成立。1912年1月至3月,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以《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臨時憲法,南京為臨時首都。2月12日,在清朝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下,宣統帝溥儀的母親隆裕太后發布退位詔書,「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共和立憲國體」……「為一大中華民國」;

至此,中華民國正式取代與繼承大清帝國。

孫中山

如今,我們都知道中華民國的首都是南京。

其實,在選定南京為首都之前,孫中山曾經提議定都伊犁。

孫中山在《建國要略》中有過明確論述: 「問鼎者,南方誠莫武昌,謀本部則武昌,謀藩服則西安,謀大洲則伊犁」。

啥意思呢?如果謀求南方的發展,可以定都武昌,因為最早在這裡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如果謀求統一華夏,收復邊關,令藩臣服,還是秦掃六國的西安。但是,孫中山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他認為如果謀求中國稱為世界強國,那麼就要定都伊犁。

那麼,孫中山為什麼這麼說呢?

地圖

通過上面的地圖,我們看下伊犁的地理方位。伊犁位於祖國的西部,新疆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內。

伊犁最早出現的民族為塞人。在西漢初年,匈奴崛起,迫使大月氏西遷伊犁河谷,塞王南遷。 公元前160年前後,烏孫西遷伊犁河谷等地,建烏孫國。 公元前60年,漢朝在新疆設立西域都護府,管理烏孫等國,伊犁等地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伊犁這個名字來源於伊犁河,它橫穿哈爾克斯坦和我國新疆西部。清朝乾隆年間才被命名為伊犁,取「犁庭掃閣」之意。

孫中山為啥會將伊犁定為首都呢?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選擇新疆伊犁,是為祖國領土的大後方;也是心懷天下,傲然挺立於亞洲,走向世界的偉大夢想。二是孫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義」是「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也就是說,那個時候蘇俄也是孫中山的拉攏對象,而伊犁距離蘇俄較近,也能夠得到蘇俄的幫助。

那麼,孫中山為啥放棄了武昌、西安、伊犁,最後選定了南京呢?

伊犁美景

民國初建,選都是大事,需要參議院開會表決。

但是,結果一出讓人大跌眼鏡。

北京20票、南京5票、武昌2票、天津1票。

那個時候,北京城裡的滿清皇帝雖然遜位,但是屬於袁世凱的老巢,孫中山堅決不同意。孫中山和黃興,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威逼利誘,第二天的投票令孫中山頗為滿意,南京19票,北京6票,武昌2票。

就這樣,中華民國的首都定在了南京。 【作者:每日漢字】

相關焦點

  • 孫中山曾說:定都伊犁可能稱霸亞洲,伊犁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寶地
    《中國古都史》曾將"西安、南京、洛陽、北京"稱為"四大古都"。隨著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不斷深入探索與研究,"四大古都"逐漸擴展成"六大古都","八大古都",加上了開封、杭州、安陽、鄭州四個城市。朱元璋立明時,將首都定在了南京,後又特地遷都至北京。
  • 孫中山曾預言:中國若定都伊犁,便可能稱霸亞洲!這是怎麼回事?
    孫中山是我國偉大的革命家,一心想著救治祖國,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心繫百姓,當新中國成立不久後,就要面臨定都問題,於是,大家開始紛紛討論,有這麼幾個地方成為了備選名單。
  • 孫中山曾說中國若遷都到這座城市,也許會稱霸亞洲,此城在哪裡呢?
    在我國五代北宋之前,其實我國古代的首都都是在黃河中下遊區域,而且整個朝代的經濟中心也處在中下遊區域,就比如長安和洛陽成為了很多皇帝的首選。
  • 左宗棠拼死收復的伊犁,又被孫中山寄予厚望,位置有多重要?
    當年被左宗棠拼死收復的伊犁,位置究竟有多重要?為何孫中山表示定都伊犁就能稱霸亞洲?大家好啊,小官在線求關注,還沒關注小官的朋友們快快關注小官吧?今天小官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關於伊犁那些事。近代中國史上,孫中山先生在民國定都選哪的時候提出過這幾個選址:分別是武昌今武漢、西安,和咱們今天的主角伊犁,並且還說出了中國若是定都伊犁的話,就有可能稱霸亞洲的話,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視頻前的朋友們先給小官點個關注?咱們再接著看,看完你就知道了。
  • 《民國海軍》︱民國時期海軍的艱難起航
    1月3日,孫中山提名由在九江起義中立有殊功的「海籌」艦長黃鐘瑛、薩鎮冰副官湯薌銘分任海軍部總長、次長的方案經代表會議通過,於5日正式任命,統一的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海軍由此誕生。臨時海軍司令部設在上海高昌廟。海軍部下設軍政、教務、船政、經理、司法、艦政六司及軍機處、上海要港司令部。
  • 孫中山就職民國大總統,為何會在晚上10點舉行?
    火車站裡,許多日後在中國現代史上名聲顯赫的人物也到場了: 滬軍都督陳其美,宣布獨立各省的代表湯爾和、胡漢民、宋耀如,以及孫中山的英文秘書宋靄齡等人,也將和孫中山一起同行北上,在與歡送的部分人群合影后,45名來自滬軍的敢死隊隊員,護送著孫中山登上了火車。
  • 南京,作為民國首都只有14年,斷斷續續有多少次呢?
    從1912年到1949年的民國38年間,南京作為首都滿打滿算不到14年,為何說到民國首都,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京呢?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開創共和。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職臨時大總統。此期間,南京、北京各有總統,兩地在南北雙方均被視為首都。但是,綜合國內外各方態度,孫中山就任總統只是過渡,袁世凱作為實力派才是真正的政局掌控者。北京在清帝退位後,因為在袁世凱掌控下,其政治中心的地位並沒有改變。此後,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稱帝。
  • 孫中山曾建議列強佔領、監管中國五年?
    他建議英、法、美三國佔領中國五年,消滅軍閥,跟國民黨合作,建立一個公正的政府,幫助中國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使人民做好民主選舉的準備。舒爾曼先生並沒有認真地對待他的夢想。然而,俄國人卻採取了認真的態度。」宋慶齡晚年,對斯諾的這種說法持否定態度。宋辯駁道:「孫博士從沒提議讓外國列強佔領中國,而是主張幫助國家的發展。」
  • 日本人建立偽滿洲國從建國理念到國旗,竟然都是「抄襲」民國的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發動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佔領了中國東北。1932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建立了所謂的「滿洲國」。偽「滿洲國」的建立並非偶然,而是日本蓄謀已久,由日本關東軍經過周密計劃並實施。
  • 廣東銀輔幣名珍:民國十九年廣東省造孫中山像貳毫銀幣品鑑
    孫中山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廣受世人愛戴,為紀念孫中山的偉大功績,廣東造幣廠在這一時期,曾設計鑄造了多款孫中山肖像為主圖案的銀幣,無不雕刻精美、鑄工精湛,成為近代機制幣鑄造史上的典範。今特選廣東銀輔幣最珍罕的品種之一:民國十九年廣東省造孫中山像貳毫銀幣,它們不僅身世顯赫,且品相超群,望愛好者藏之寶之。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一般而言,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前的建築統稱為古代建築;1840—1949年間興建的建築統稱為近代建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的建築統稱為現代建築。 1912年1月1日,隨著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民國建築的歷史由此拉開序幕。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一般而言,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前的建築統稱為古代建築;1840—1949年間興建的建築統稱為近代建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建的建築統稱為現代建築。 1912年1月1日,隨著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民國建築的歷史由此拉開序幕。
  • 她倆是孫中山的保鏢,也是勇冠三軍英雄,民國女傑之名當之無愧
    中國歷史上有替父從軍的花木蘭,宋朝著名的抗金女英雄梁紅玉,也有年少掛帥的穆桂英,這些女性在中國的歷史上留下了絢爛的一筆,她們讓我們的歷史更加豐富多彩,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今天要說的不是封建時代那些從軍女將,而是近代民國時期的二位女傑,她倆是孫中山的保鏢,也是勇冠三軍的英雄,"民國女傑"之名當之無愧。
  • 拍賣場上那些百萬級別的孫中山銀幣鑑賞
    爾後又請奧地利、英國、美國、日本、義大利五國鐫刻七種鐫孫中山像鋼模的銀幣;1929年奧地利維也納造幣廠試鑄了孫中山正面像壹圓銀幣;1930年4月,民國政府中央造幣廠鑄造了銀幣紀念章,正面為孫中山像,背面鐫一輪金光閃閃的太陽,中間為帆船在乘風破浪前進;1933年和1934年,民國政府鑄造了正面鐫孫中山像,背面鐫一艘帆船乘風破浪前進,俗稱「船洋」;1935年,民國政府中央造幣廠又生產了一批孫中山像的銀幣
  • 孫中山是個怎樣的人 真實的孫中山是怎樣的
    孫中山是個怎樣的人    孫中山被尊稱為國父,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創建了中國國民黨等等。對於孫中山我們大家已經很熟了,那麼孫中山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孫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振興中華,想要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和統一。始終堅持不懈,只為了改變中國的現狀,然後將中國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強國。所以說,孫中山先生有著強烈的革命意志,並且始終不動搖。    孫中山是好人還是壞人關於孫中山是好人還是壞人這個問題的討論一直不曾停歇。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所以看事情的角度也會不同,所以之後得出來的結論也會不一樣。
  • 民國「神算」林庚白:孫中山的得力助手,算出自己死期,卻無力回天
    民國奇人林庚白,傳言中他最擅長推演命運,預言無數人的最終結局,事後發現全部一一應驗,而他自己本身並不是從事這一行業,算命僅僅是個人愛好。林庚白早年跟隨孫中山工作,一直是孫中山身邊最得意的助手,孫中山辭去大總統之職後,林庚白也就此隱退。
  • 孫中山為何鬥不過袁世凱?在這4個方面仍有著巨大差距
    可以說,孫中山所建立的民國,在袁世凱的手上換了味道,一心為民主奔赴的孫中山與想要恢復帝制的袁世凱勢不兩立。然而人們心中都有一個極為好奇的問題,那麼,為什麼孫中山在建立民國後不久就要辭職換袁世凱來擔任臨時大總統呢?即使他掀起了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兵戎相見,但還是未取得成功。這其中存在著很多原因,今天這個小故事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
  • 民國首任南京市長,曾強拆蔣介石的官邸,逃到臺灣後結局怎麼樣?
    1927年4月,寧漢分裂之際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將國民政府的首都遷到南京,並親自指定劉紀文為南京市市長。劉紀文由此成為民國首任南京市長,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民國南京市第一任市長劉紀文逃到臺灣後的結局怎麼樣?
  • 漢武帝一心聯合的大月氏,後人建立一個大帝國,竟與漢朝齊名
    此後,大月氏部落開始分化為兩個部分:一部分西遷到伊犁河流域及伊塞克湖附近,繼續號稱大月氏;一部分留在當地,號稱小月氏。 西元前139~前129年間,烏孫王獵驕靡長大,而大月氏是其殺父仇人,於是大月氏在烏孫鐵騎攻擊之下,又一次遷徙,從伊犁河流域被迫南遷,過大宛國,定居於土地肥沃的阿姆河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