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贊,少年時喜歡繪畫藝術,先後拜江蘇省國畫院蓋茂森先生,華拓先生,董伯先生學習國畫藝術,85年進修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國畫專業。近十多年一直對國畫牡丹尤為喜愛和研習,創作的國畫牡丹作品深受大眾喜愛。
中國花鳥畫的立意,往往關乎人事,它不是為了描花繪鳥而描花繪鳥,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緊緊抓住動植物與人們生活遭際、思想情感的某種聯繫而給以強化的表現。它既重視真,要求花鳥畫具有"識夫鳥獸木之名"的認識作用,又非常注意美與善的觀念的表達,強調其"奪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張通過花鳥畫的創作與欣賞影響人們的志趣、情操與精神生活,表達作者的內在思想與追求。
表現在造型上,中國花鳥畫重視形似而不拘泥於形似,甚至追求"不似之似"與"似與不似之間",藉以實現對象的神採與作者的情意。
在構圖上,它突出主體,善於剪裁,時畫折技,講求布局中的虛實對比與顧盼呼應,而且在寫意花鳥畫中,尤善於把發揮畫意的詩歌題句,用與畫風相協調的書法在適當的位置書寫出來,輔以印章,成為一種以畫為主的綜合藝術形式。
陳文贊老師的作品畫風細膩委婉,生動逼真,淳樸清新,寓巧於拙,簡潔明快,畫雖簡欲灼眾之目,以其藝術家的敏感和靈性,給作品賦予生命力,其作品在明豔燦爛中流露出一種清新淡雅的氣質,形成雅俗共賞的藝術風格。
作品結構嚴謹,筆精墨妙「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中的名家之精髓,內託自家豪邁英氣,意境深遠。
其作品設色淡雅,不拘泥於造物本身的色澤與形態,既見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又有中國水墨的情韻與內涵,呈現出一種富麗而不濃豔,高貴而不孤單的風姿與氣質。讓人感覺水墨表現與情感抒發的契合很有味,給人不由自主的吸引與感染,留下無窮的想像。
結語:「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出自清代袁枚《品畫》。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欣賞畫,首先要講求畫中所流露的神韻;要評論詩,則要重視詩中所蘊含的性情。品畫論詩有一定的方法,畫求神韻,詩重性情,藉此便可判斷詩畫的優劣。
喜歡國畫的朋友們可以關注、留言、評論我們。
【 復聖軒字畫網 】北京復聖軒文化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