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破壞雲南政治生態的政治掮客,到底什麼來頭?

2020-12-15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白恩培請喝酒,秦光榮陪散步,商人蘇洪波為何跟兩任雲南省委書記那麼親近,竟讓雲南一些領導幹部以能攀上他為榮?一個營造大背景、大靠山的神秘人物,一個遊走於體制外的不法商人,一個嚴重汙染和破壞了雲南政治生態的政治掮客,到底有什麼來頭?

5月7日晚,由雲南省紀委監委、雲南廣播電視臺聯合製作的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蘇洪波》在雲南衛視播出。

蘇洪波,男,漢族,曾在雲南省計劃委員會培訓中心工作。

「1989年,我到雲南省計劃委員會培訓中心工作,任接待科科長。我在省計委培訓中心那個地方,認識曹建方(雲南省委原常委、秘書長,已被查處),很多領導幹部,都是在這個地方認識的。」蘇洪波說。後來,他下海經商。

蘇洪波說:「我沒有什麼背景,我所有這些東西,我應該這樣說,我可能從頭到尾,算取巧比較多了。」

蘇洪波說自己取了巧,是什麼巧呢?一個商人,怎麼就能取得白恩培、秦光榮的信任呢?

蘇洪波在雲南認識一些官員,在北京認識一些官員,「腦袋靈光」的他,利用這些關係開始了自己的運作。

2003年全國兩會期間,白恩培邀請某領導吃飯,巧遇蘇洪波以及另一桌吃飯的一群領導,為湊熱鬧兩桌客人合成了一桌,白恩培通過這次吃飯認識了不少領導。

通過這次吃飯活動,白恩培認為蘇洪波在北京關係廣、有人脈,手眼通天,能幫上自己,於是大大拉近了與蘇洪波的關係。兩人交往漸密,以至於蘇洪波每次到雲南,白恩培都要請他到家中吃飯聊天。

「我每次到昆明來,白恩培都會知道。而且他不管陪多大的領導,8點鐘,他老婆都會叫我去他家裡的,基本上我去他家,他不管陪誰,8點鐘都會回來陪我喝點酒,聊聊天。」蘇洪波說。

「在這個時候也有很多其他人看見,老白(白恩培)跟我那麼好。」蘇洪波舉例稱,他從未打電話給秦光榮安排飯局,吃飯都是秦光榮主動安排的,「每次來,他都要過來陪我散散步,每天基本上陪我散散步。」

「無利不起早」,兩位省委書記對蘇洪波「恩愛有加」,是有其目的的,他們無非是看中蘇洪波所謂的「來頭」和「關係」,為自己搭天線、攀高枝,為政治上的更高追求謀求捷徑和便利。

蘇洪波於是借勢而上,抓住白恩培、秦光榮不軌之念、不軌之思,故布迷陣,在兩任省委書記在任期間左右逢源,被奉為座上賓。

「蘇洪波這個人很精明,他情商高,很會察言觀色,善交際,會忽悠。」辦案人員表示,蘇洪波「會來事」,積累了一定的人脈,熟悉體制內的運作規律,深諳所謂官場「潛規則」,這成為他日後在雲南官場呼風喚雨的重要資本。

白恩培

當然,靠碰巧是不長久的,那麼蘇洪波就要做點實際例證給這些官員看看,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那次在吃飯,吃著吃著不高興了,我拍著桌子站起來走了。後來這事就傳得挺廣,說這個人,省委書記的飯他都敢拍著桌子就走,就有一幫人願意和我打交道了。」蘇洪波稱,自己很喜歡這種感覺。

這些很簡單的套路和把戲,恰恰擊中了一些黨員幹部的「軟肋」。蘇洪波利用官場諱莫如深的潛規則,讓一些「精神缺鈣」的官員把他奉為「能人」,刻意攀附,唯恐不識。

一名與蘇洪波有交往的雲南官員表示:「希望通過他(蘇洪波)和省領導熟悉,通過和領導的熟悉,是為自己的工作環境創造條件。當然也希望通過這個方式,得到領導的認可。事實上這也是一種圈子文化,一種依附的現象。」

漸漸地,蘇洪波在與一些雲南官員打交道、一起吃吃喝喝中,就以「代言人」自居,甚至與一些省級幹部吃飯時,都當仁不讓地坐在主位上。一些廳級領導幹部對其畢恭畢敬,生怕得罪。

一名與蘇洪波有交往的雲南官員,在自己的檢查材料中如是陳述了當時的心態:「我與蘇洪波交往,參與蘇洪波張羅的秦光榮的交往活動,是想通過他結交討好秦光榮。通過進『圈子』搞人身依附,得到秦光榮對我個人的成長幫助。」

秦光榮

「仔細想想,其實很匪夷所思。一個普普通通的商人,稍使手段,一些官員就失去了基本立場和政治鑑別力,把黨性、把原則放到一邊,去依附、相信一個商人。」一名辦案人員說:「蘇洪波一靠計謀圈住高級幹部,二靠高級幹部為其站臺撐面子,三靠高級幹部的所謂青睞吸引其他幹部靠近他,四靠組成自己的官商圈子,其最終目的就是四個字:獲取利益。」

說話說半句、故作神秘,稱謂有講究,不說職務說「首長」,蘇洪波包裝自己的手段可謂是煞費苦心,受到的效果也很明顯,很多官員就被他給忽悠住了。

蘇洪波對雲南政治生態造成破壞的「怪圈」,其根本是不同利益者的「相互關係」。蘇洪波「謀財」,白恩培、秦光榮之流謀求政治資本和自身利益,與蘇洪波形成所謂「共鳴」。其他雲南官員為了走入「政治中心」,攀高枝、乘風而上,求政治安全,必然會走入蘇洪波的「圈子」。

這樣,一個「怪圈」就形成了,各懷鬼胎,各取利益。「上船、搭橋」,多方利益交織在了一起。

「我跟秦光榮就明說了,我說,領導希望你能跟我去站下臺,昆明市我打交道比較少,是不是跟我撐撐面子。他說,可以啊,我去。」蘇洪波說。

蘇洪波通過秦光榮等打招呼,違規獲取工程建設項目;向重點資源領域等推薦、安插幹部,獲取這些領域的工程建設項目等,在雲南攫取巨額經濟利益,例如,僅環湖南路等工程,蘇洪波就獲利1.3億元。

蘇洪波說:「你要說我不享受這種感覺,這也是假話,我也很享受這種感覺,享受這種感覺到後來都忘了自己是幹什麼的了。」

雲南省委原書記秦光榮在懺悔錄中寫道:「作為省委書記,我的這些行為,助長了雲南個別幹部找靠山、「接天線」、走捷徑的心理。這種風氣蔓延開來,也給雲南一些政治騙子、政治掮客創造了生存空間。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蘇洪波。」

「教訓是非常深刻的,對組織,特別是對用人,帶來了很不好的影響。我也非常慚愧,特別是自己生在這個地方長在這個地方。對幹部的推薦使用出現了這些問題,確實是對不起組織,對不起雲南。」曹建方懺悔說。

曹建方

「秦光榮、曹建方等與蘇洪波沆瀣一氣,他們的所作所為違背黨的組織路線,扭曲了用人導向,違規選拔任用幹部,助長了雲南幹部隊伍中搭天線、找靠山、走捷徑的歪風邪氣,對政治生態造成了嚴重破壞。」辦案人員表示。

白恩培、秦光榮曾先後在2001年至2011年、2011年至2014年間擔任雲南省委書記,此前均已落馬。

2019年10月21日,中國共產黨雲南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在昆明舉行。全會強調,當前全省最緊要的任務就是以秦光榮案為鏡鑑,以刀刃向內的勇氣、自我革命的精神,從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堅決肅清白恩培、仇和等特別是秦光榮流毒影響,以案促改、破立並舉、扶正祛邪、正本清源,引導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認清白恩培、仇和等特別是秦光榮流毒影響的深層根源、嚴重危害,切實引以為戒,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和淨化政治生態,將一些地方、部門和領域政治生態汙染源徹底根除。

當前,按照雲南省委十屆八次全會的安排部署,一場汲取秦光榮案深刻教訓專題民主生活會以及「肅流毒、除影響、清源頭、樹正氣」專項整治活動正在全省展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壁立千仞 無欲則剛 —馬關縣人民法院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政治...
    壁立千仞 無欲則剛 —馬關縣人民法院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政治掮客蘇洪波》 2020-05-11 0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運用蘇洪波案深化警示教育以案促改
    原標題:深挖汙染源 淨化修復政治生態 蘇洪波,一個普通的商人,為何與兩任雲南省委書記那麼親近?他有何種能力,竟讓雲南一些領導幹部以能攀上他為榮,以能進入他的圈子而覺得有面子? 5月6日,本報刊發稿件《政治掮客的真實面目》。
  • 營造良好黨內政治生態為何帶有根本性
    黨內政治生態,就是黨內各種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作用以及由這種聯繫和作用所引發形成並瀰漫於黨內各種活動空間的政治氛圍。如果這種聯繫和作用處於和諧有序狀態,並由此產生積極健康、生動活潑的政治氛圍,就是良好的黨內政治生態,反之,則是不良的黨內政治生態。
  • 曾被斷崖式降級的雲南省委原常委聽到這個數,喃喃自語:我死定了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秦光榮的「大管家」、曾被斷崖式降級的雲南省委原常委、秘書長曹建方現身懺悔:目前還不收手、不收斂的同志,一定不要心懷僥倖……雲南政治生態最大「汙染源」繼上月《圍獵:行賄者說》之後,雲南省紀委監委、雲南廣播電視臺再次推出反腐警示專題片《清流毒——雲南在行動》,連播4天,深度聚焦當地如何肅清秦光榮流毒:平山頭、破圈子
  • 當好基層政治生態的「護林員」
    周悅 丁蕾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內政治生態得以持續淨化。但同時要看到,基層政治生態建設現狀離黨和人民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農村基層幹部「官本位」思想和「家長制」作風嚴重,有的地方小官貪腐、「四風」問題突出,有的企業基層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依然存在……面對這種現狀,基層黨委、紀委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當好基層政治生態的「護林員」。緊盯一個「關鍵少數」。「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 嚴字當頭,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
    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必須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做好黨員思想教育工作。因此從根本上強化組織意識,站穩政治立場,防止在政治道路上走偏、走岔,誤入歧途。管理好隊伍對於一個政黨至關重要,「我們這麼一個政黨,靠什麼來管好自己的隊伍?除了正確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外,必須靠嚴明規範和紀律」。
  • 南方電網:督促黨組印發意見 加強政治生態建設
    近日,南方電網公司紀檢監察組強化專責監督職責,督促推動公司黨組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印發《關於加強政治生態建設的意見》,細化5個方面、16項措施。近年來,南方電網公司黨組持續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持之以恆正風肅紀,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 《中共南方電網公司黨組關於加強政治生態建設的意見》印發
    《意見》旗幟鮮明表明了公司黨組「堅持什麼,反對什麼」,通過5方面16項措施,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推動公司黨的領導更加堅強有力,黨內文化更加正氣充盈,選人用人更加公平公正,政治生活更加嚴肅認真,正風反腐更加深入堅決,帶動全體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 「政治正確」到底是個什麼鬼?!
    編者按:在「政治正確」的道路上,好萊塢是始終走在最前沿的。舉例來說:「二戰」期間,他們堅定地輸出著反法西斯主義——為了這個目的,哪怕把戰鬥進行到底也在所不惜。建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抗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才是真正的「政治正確」,所以這個時候的大反派,大多都是試圖把核彈或毒氣彈在全球引爆、對紅色按鈕有狂熱愛好的好戰分子,比如那個時間裡的007系列,都是這個德行;「越戰」期間,他們對電影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這不再是「二戰」時期對戰爭的狂熱,他們不再歌頌投身戰爭的行為,而是要熱烈反戰,戰爭場面越慘烈到非人性、主角們內心越掙扎扭曲,反戰的深度和廣度就越容易受到觀眾追捧
  • 解讀:「非組織政治活動」是什麼?
    其中,周本順被指「嚴重違反組織紀律,為提拔職務進行非組織活動」;楊棟梁和潘逸陽被指「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進行非組織政治活動」。他們究竟幹了什麼,被定性為「進行非組織政治活動」呢?  根據官方公開通報,楊棟梁和潘逸陽不是第一批被通報「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進行非組織政治活動」的官員。
  • 什麼是政治,講政治講的是什麼
    兩個字連在一起最早在《尚書》中叫「道洽政治,澤潤生民」,被看作中國「政治」一詞的最初來源。孫中山說:政就是眾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的事便是政治。生活中吃喝拉撒都屬於政治。英語politics(政治)源於希臘語,一開始指城邦中的統治、管理、參與、鬥爭等各種公共生活行為的總和。
  • 內蒙古日報整版報導|烏海:打造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烏海市紀委監委全面落實上級關於強化政治監督的要求,在準確甄別什麼是要監督的政治問題,防止政治監督寬泛化、簡單化上下功夫,通過「三個聚焦」推進政治監督落細落實、具體化常態化。 聚焦重大政治任務。
  • 六中全會織密「從嚴治權」 高度規範政治生態
    集中整飭黨風,嚴厲懲治腐敗,令黨內政治生態得到淨化,黨內政治生活也展現新氣象。  周淑真指出,全面從嚴治黨,首先要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在中高級的領導幹部,他們手中掌握一定權力,而且有一些手中掌握非常大的權力。這種權力在運行使用過程中都應當受到監督。西漢賈誼有句名言:「民之治亂在於吏,國之安危在於政」。能夠監督權力,讓各級官員很好地行使權力,這太重要了。
  • 強化政治保障護航「極區市」
    一、優良政治生態是實施「極區市」戰略的重要保障營造良好政治生態擔當作為。要堅決破除四種思想,防範「四種人」,即:主體責任不強,政治生態建設消極被動的「局外人」;抓主體責任落實無從下手,缺乏有效措施的「糊塗人」;對腐敗和不正之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老好人」;對單位內部政治生態建設不管不問,甚至對苗頭性問題息事寧人的「稻草人」。2019年以來,通山縣嚴格落實「一案雙查」,對履行主體責任不到位的4名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了責任追究。
  • 關於「政治正確」和「政治不正確」
    「政治正確」這個詞近些年已經帶上了負面的色彩,可是這個詞本身到底是什麼意思? 看到一個研究,在研究當中,研究者綜合了各種不同的定義,發現「政治正確」其實就是「語言或者行動上展現出對他人感受的敏感,尤其是那些在社會當中處於不利地位的人」。
  • 雲南省委全會:堅決肅清白恩培、仇和等特別是秦光榮流毒影響
    全會指出,秦光榮集政治蛻變、信仰迷失、經濟貪婪、生活腐化於一身,其所作所為完全喪失了作為一名黨的高級幹部、共產黨員和公職人員的最基本條件,辜負了組織的信任和囑託,辜負了黨中央、辜負了雲南人民;其嚴重違紀違法行為,給雲南政治生態造成嚴重破壞,給黨的事業和黨的形象造成嚴重損害,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反面典型教材,對黨的各級領導幹部都具有重要警示意義。
  • 從政治上深化全面從嚴治黨
    深刻剖析當前黨內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周永康、薄熙來、令計劃等人在政治上暴露出來的嚴重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淨化黨內政治生態提到關係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高度。他強調指出,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這個重要論斷和「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一起,寫進了《準則》開篇。
  • 雲南維西:「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
    「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維西縣城不僅變大了,而且變得美麗迷人了。」在北京工作了10年的李女士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城保和鎮。近年來,維西縣依託革命老區紅色資源, 創建主題教育實訓基地,推進主題教育制度化、常態化,各級黨組織通過組織黨員到實訓基地參觀學習,講好紅色故事、重溫入黨誓詞,提高黨員的自我認知,促使黨員在主題黨日活動中接受黨性教育、精神洗禮,明確政治目標、強化政治意識、提升政治站位、堅定政治立場,形成「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幹事創業環境。
  • 一體推進「三不」機制 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本報訊 7月22日至24日,市紀委監委舉辦中山市2020年市管幹部「一體推進『三不』機制 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專題研討班。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黃遠通出席研討班並講話。黃遠通強調,黨員幹部特別是紀檢監察幹部必須講政治、講黨性,講紀律、講規矩,尊崇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嚴格按程序、按規矩辦事,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帶動各項紀律嚴起來,做到令行禁止。
  • 什麼叫神主政治
    一切社會問題和政治問題的根源都是信仰的墮落造成的。沒有對神的信仰更不用說了。這就又牽扯到制度論和素質論了,素質決定製度這是肯定的真理,有什麼樣的素質就會有什麼樣的制度,但是制度反過來也可以影響素質和決定素質。素質和制度之間有個閥值,當一個族群的整體素質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出現好的制度,反過來,當一個族群的素質下降到一定程度,就會破壞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