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從同事那裡聽說新疆炒米粉絕辣,他們幾個人都被這道異域美食所打敗了,本人自詡重慶辣王,一直想找個時間去一較高下。
終於,某年某月某日,我與旱獺在中午12點相約,前去品嘗這道新疆美食。
跟著導航穿過了火鍋店和寵物店,才找到了這家新疆炒米粉的專賣店,在門口拍了兩張照片以示決心,才興衝衝地打開了店門。
老闆和老闆娘正坐在餐桌上,看見我們兩個人十分驚訝,老闆娘更是「噌」的一下就站起來了,說:「你們來吃米粉嗎?」
我心想:不然呢?
但還是老實回答:「對呀!」老闆娘的回答讓我們倆瞬間喪了氣:「不好意思,今天生意太好,只剩下一份炒米粉的食材了。」
哦豁!這下沒得吃了,但我和旱獺今天勢必要吃到新疆炒米粉,只好趕緊在網絡上搜索,還好還好,不遠處也有一家賣新疆炒米粉的。
此時已經下起了毛毛雨,並沒能妨礙我們前進的道路,於是我們加快步伐來到了這家「北域」。
北域,北方的地域,在重慶的北方異域美食,我用最粗暴的想法來理解店名的含義,點菜時卻收斂了許多,畢竟這個菜單過於小清新。
我們是奔著新疆炒米粉來的,所以旱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微辣的新疆炒米粉,而我……本該點一份重辣的新疆炒米粉,但最後被這道辣糊糊帶偏了。
「辣糊糊」這三個字被這樣組合在一起,有些詭異也有些可愛,本重慶土著的第一反應:糊辣殼?看了招牌上的實物圖發現就是一份單人小火鍋的模樣,難道是我太無知了?
等辣糊糊端上桌,我更加篤定,這就是小火鍋!一個爐子,上面放一口小鍋,再配一碗幹碟和米飯,這樣的搭配我再熟悉不過了。
只不過鍋底的油少一些,不是一般火鍋的深紅色,更偏向橙色一些,味道聞起來也不濃鬱,但鍋中「咕嚕咕嚕」冒出來的氣泡實在是誘人極了。
隨手夾起一片肥牛,把卷打開,在幹碟裡蘸幾下,再卷回去,才送入口腹之中。
旱獺也好奇地問我:「怎麼樣?好吃嗎?」
我卻眉頭緊皺,嘴巴緊閉,思考了好一陣子也說不出話來,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向她解釋這辣糊糊的味道,只好讓她也來嘗嘗,她也無法描述出來。
一頭霧水的我只好繼續吃下去,嘗了南瓜、藕片、土豆、金針菇,都依然充滿了迷惑:這到底是什麼?這到底是什麼?
直到我吃到了這坨魚豆腐才恍然大戶:這!難道不是辣條?好像又沒那麼鹹,又有點像方便麵調料的味道!
於是我激動地告訴旱獺:「你不覺得這個的味道好像介於辣條與方便麵之間嗎!」旱獺眼睛突然瞪大,表示認可地向我點了點頭。
是的!沒錯!
這個辣糊糊看起來會有點重口味,給人一種「很刺激」的錯覺,其實吃起來一點也不辣,是鹹甜口味的,味道不是特別香,卻有種魔力引人不停地去夾起來。
這樣的味道太奇妙了,只有吃過的人才能明白,說是無法說明的。
老闆驕傲地告訴我全重慶只有這一家賣寧夏辣糊糊的,所以我勸你們還是自己去吃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