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的別樣運營思路,賣咖啡不賺錢,會員服務才是盈利之道!

2020-12-10 開店好生意

文 | 老高

圖 | 網絡

有這麼一家咖啡店,是開店新華書店附近,地處商業區,面積200來平,每次過去,裡面總是會有很多的客戶,他是如何引流和日常運營的呢?

首先,他的引流策略是包裝5款咖啡,通過低價體驗的方式儘可能多的吸引消費者進店,其次,找到精準客戶進行廣告投放,比方說書店、花店、健身會所,都市白領等!然後,通過高福利及增值服務吸引大家辦理會員,最後通過產品品質,環境和服務樹立口碑,讓會員自然傳播!

過程不複雜,很多咖啡店也是這樣運營的,不同點於,他玩的更加的精巧、細緻、有效果,玩過和玩好是完全兩碼事,下面,我將這個過程完整詳細的分解給大家!

第一步:設置引流方式

準備本店的5款咖啡,原本5款的售價總和比方說是168元,那麼現在是只需要16.8元即可獲得,可轉贈,進店以後會記名,只可本人使用,每次消費可獲得一款咖啡!

如果有同伴一起進店,同伴可以現場花費16.8元在辦理一張5款咖啡劵!

為何一定要收費

一方面是出於成本的考慮,多少可以回收一部分,第二方面,過濾掉那些非咖啡愛好者,純粹想免費的低質量客戶群體,第三方面,如果是免費,獲得者一定不會去珍惜,而且免費2次以後會不好意思在進店,但如果付費了,哪怕只有十幾塊錢,客戶就能理所應當的大膽來消費!

原本168元現在16.8元,相當於是一折,對於一家有一定知名度的咖啡店來說,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是足夠大的!

對於店家而言,16.8元5款咖啡,賣咖啡本身肯定是虧本的,但是通常來說,可以進店除了點咖啡以外會點一下其他的甜點,這個是盈利來源!更重要的是只有精準客戶進店的多,店家才好進行後續第二步、第三步計劃的實施!

第二步,精準推廣

喜好咖啡的一般都是人?文藝青年、高收入群體、精緻生活、商務洽談、私密會談、熱愛生活、慢生活愛好者,大概會是這樣的人群!

相關焦點

  • 超會賣咖啡的品牌:店均2個月盈利,玩了套茶飲模式
    01 用賣茶飲的方式賣咖啡,日營業額1.5萬 「咖啡館最應該學習的對象是1點點,而不是星巴克。」DoubleWinCafe90後創始人禹超說。 做過2年咖啡師、有3年門店管理,浸潤咖啡行業多年,他經營的思路很跳脫:「喝奶茶的群體太大了,喝咖啡就是很小的一撮人,我們不光跟咖啡店做競爭,也要把奶茶店的客人變成咖啡店的客人。」
  • 中石化賣咖啡:開咖啡店,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生意
    30%運營/折舊/損耗成本:15%一杯售價30塊的咖啡,原材料成本大概佔了30%。成本都是剛性成本,而咖啡的價格也上不去,也因此,剩下的利潤,就幾乎為零。所以,我們說開咖啡店,可能並不是一個好生意。— 3 —星巴克是怎麼盈利的?
  • 漢堡王撐腰、騰訊投資,在加拿大賺房租錢的Tims咖啡,拿什麼盈利
    Tims咖啡的入鄉隨俗來到中國,意味著一家老牌咖啡店的新創業。1964年,加拿大明星冰球運動員Tim Hortons開了這家同名咖啡店,截至目前全球有4800多家門店,有4000多家分布在加拿大。當地市場佔有率達60%以上,星巴克僅佔約7%,說它是加拿大的「民族之光」絲毫不過。「在我們的團隊裡沒有一張老外面孔。」
  • 咖啡創業,沒有小資
    店鋪運營成本非常高,沒有危機意識的話,一放鬆可能就馬上垮掉,說不定下個季度就會掉。二、我想開咖啡店,但賺不到錢,只賣咖啡生存不下去,方法要變劉先生,33歲,文娛創業人我一直想開家咖啡店,但現在還是停留在想法上。
  • 迪歐賣的不只是咖啡
    同時,喜歡獵奇的消費者可能會選擇更深層次的體驗式空間與氛圍,經過幾年的策劃籌備,在一代經典店的基礎上,集團推出了全新的「時尚店」,除了繼續保留一貫的歐亞典雅風格以及咖啡文化傳承外,更在設計風格、裝飾氛圍上做了別樣的設計與布置,不僅從員工服裝、沙發窗簾款式、出品器皿等方面做了調整,還新設iPad體驗點單系統、桌面功能盒、呼叫鈴等時尚新功能元素。
  • 瑞幸咖啡與孩子王運營模式的差異分析
    瑞幸咖啡運營特徵瑞幸咖啡是通過數位化來管理產品和服務中的各個環節,量化數字把控細節,以達到最好的出品。另外,反向的可以根據這些數據不斷升級產品,迭代產品,同時給客戶提供更好的價格,更好的商品。> 高便利:門店無需排隊「快取」,客戶下單後可以看到預計完成時間,也可以設定取單時間,通過APP看到整個咖啡製作的過程; 高性價比,瑞幸一杯拿鐵賣24元,星巴克一杯拿鐵賣32-35塊錢,贏得89.6%的回頭客,(營銷舉措)特徵2:運營端上低成本+高效率
  • 年均增速15%的咖啡市場 為何難逃「6虧3平1盈利」?
    從資本神話、被曝造假,到面臨強制退市,瑞幸在資本市場的「謝幕」總歸不太光彩。當前放出風聲稱「盈虧平衡」能說明什麼嗎?是瑞幸加速了「平價咖啡」的到來,還是瑞幸只是恰巧趕上了時代?在我國做咖啡,為什麼「6虧3平1盈利」? 瑞幸「自救」成功了?
  • Tims咖啡中國CEO盧永臣:門店已實現整體盈利,咖啡仍是增量市場
    通過服務連結形成核心驅動力,完成用戶社群鏈路建設,解決「用戶從哪裡來,建立用戶認知,用戶在這裡做什麼」。   通過各種渠道入會,Tims咖啡的運營團隊能夠看清消費者的轉化路徑、消費偏好等屬性,並在運營中通過對消費行為數據推送不同優惠券,實現用戶的復購。   「從入會到持續復購,都是一系列的工具推動的結果,而復購對於咖啡行業至關重要。」盧永臣表示。
  • 「倒閉潮」下的咖啡店,瑞幸剛盈利,如今麥當勞也高調「攪局」!
    從目前來看,雖然疫情結束之後,國內的經濟已經恢復並實現了增長,但部分實體行業還是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其中就包括咖啡店,有業內人士指出,本來線下咖啡店的盈利難度就比較大,2020年還沒有結束,國內咖啡服務行業的閉店率已經達到了83%,包括一些新興的咖啡品牌,還有一些老品牌,為什麼咖啡店會迎來
  • 賣咖啡不賺錢!為啥麥當勞、肯德基擠破頭也要幹
    在全球疫情尚未平息之時,決定押寶中國市場,2021年在中國要新開600家分店。 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麥咖啡全新升級,未來三年將投資25億元來布局中國市場。肯德基賣起了冷萃速溶咖啡,轉型後的「連咖啡」,推出了多款「搖搖瓶」速溶咖啡。還有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等新產飲品牌紛紛上新咖啡產品。
  • 咖啡店能「白坐」嗎?不點單,可不可以在裡面享受服務?
    狗不理是餐飲老字號,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天津三絕」之首,就連慈禧太后對其都是讚不絕口,表示吃了它能長壽。不過,那個曾經被國人追捧的狗不理已經淪落為了「人不理」,甚至有顧客用「不吃遺憾一生,吃了後悔終生」去「調侃」它。 而狗不理之所以會變成「人不理」,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在它不僅貴,而且服務態度還不好。位於天津意式風情街的狗不理門店,在某個平臺上收錄7年來的精選點評當中,最高頻率的關鍵詞是「服務不佳」,高達312條。
  • 賣咖啡不賺錢,為啥麥當勞、肯德基擠破頭也要來「趟渾水」
    瑞幸的出現,將咖啡帶入10元的高性價比時代,也在瘋狂暗示消費者,咖啡不貴,空間很貴。 星巴克的「啡快」,也是希望通過更靈活、輕便的運營模式和簡單的投資模式,來提升星巴克在核心城市的門店滲透率。 這種佔位,是線下和線上的雙重結合。咖啡進入增量市場,主戰場變為線上,品牌方更想佔據的是你的手機端,在線上和你「混個臉熟」,線下或許更像個配套設施。
  • 賣咖啡不賺錢!為啥麥當勞、肯德基擠破頭也要來「趟渾水」!
    瑞幸的出現,將咖啡帶入10元的高性價比時代,也在瘋狂暗示消費者,咖啡不貴,空間很貴。星巴克的「啡快」,也是希望通過更靈活、輕便的運營模式和簡單的投資模式,來提升星巴克在核心城市的門店滲透率。這種佔位,是線下和線上的雙重結合。咖啡進入增量市場,主戰場變為線上,品牌方更想佔據的是你的手機端,在線上和你「混個臉熟」,線下或許更像個配套設施。
  • 用網際網路思維開咖啡店
    當然,咖啡館首先要滿足的就是環境,人到咖啡館都是要交談或者享受這種環境;其次就是產品,包括咖啡衝泡跟點心質量是否好喝、好吃;再次是服務。以上是傳統咖啡館的思路,以網際網路思維來看咖啡店,大家可以在這些要素中選擇並組合:1、極致體驗,2、品牌個性突出,3、微創新。包括:第一,學會以網際網路工具鋪開營銷範圍,讓自己的創意策劃通過網際網路遠播,吸引新客並通過新媒體做好老客戶。
  • 調查|星巴克關店、瑞幸涼涼,重慶獨立咖啡店如何應對行業「寒冬」?
    挑戰在於疫情期間人們閉門不出,消費下降帶來商家收入下降。而機遇是,在其他咖啡店大量關閉的情況下,他們一直堅持提供外賣服務,讓更多人趁此機會認識到了這家小小的咖啡店,現在生意不僅有回暖,並且比疫情前更好了。「有了雀巢、星巴克,甚至瑞幸咖啡對市場的培育,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願意喝咖啡了。
  • 開咖啡館到底賺不賺錢?該怎麼賺?-虎嗅網
    以加盟為主的韓系咖啡品牌主打下午茶以及和韓劇一樣的浪漫感覺,店面超大、翻臺率低、盈利難是三大特點。而品牌方又大多只提供貼牌加盟,供應鏈、運營、培訓、督導等體系非常不完善,無法通過整體產業鏈來提高效率和實現盈利,加上一次性投入和房租成本非常高,盈利非常難。
  • 成本透明化,5.99元1杯的精品咖啡,損人不利己?
    可能我沉迷賣牛肉丸,也就沒當回事,對自己捕捉熱點的能力感到深深擔憂。但是種瓜我不行,吃瓜可得趁熱。 這家店爆出來,身邊朋友大概有這麼幾種聲音。 學生黨:大學附近開不開啊?1個月30塊錢會員費,看書複習談戀愛,還能敞開了喝,美滋滋!平時去星爸爸,不把書看完都覺得對不起咖啡錢。
  • 開咖啡館半年,試了所有推廣後,我開始賺錢了
    都說咖啡行業「7賠2平1賺」,靠咖啡賺錢,難上加難,特別是初創咖啡館。 D.COFFEE主理人阿雪把去年那段從開店到盈利的過程,用文字記錄了下來,咖門整理成文,分享給你。
  • 咖啡店顛覆傳統實體店模式,採用「商城+公眾號」,實現致富
    比如說一些服裝店,就單一的賣衣服,蛋糕店也是單一的賣小蛋糕,咖啡店也是單一的賣咖啡,可能現在還有很多人存在的觀點都是,難道我把產品做到極致,這不好嗎?不是說這種想法錯了,一個有良心的商家,首先就是要對消費者負責,把產品做好。但是在現在的這種消費市場,同樣的產品,兩家店鋪卻賣出了不同的價格,你覺得消費者會選擇去哪一家呢?
  • 青島遍地開花的咖啡店咋掙錢?培訓是重要收入來源
    咖啡市場向好,島城咖啡店遍地開花,咖啡師培訓成為不少咖啡店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但隨之也帶來了收費標準不一、授課內容各異、各類咖啡師證書滿天飛的「併發症」。咖啡店不僅賣咖啡還賣課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遠高於世界2%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