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星巴克關店、瑞幸涼涼,重慶獨立咖啡店如何應對行業「寒冬」?

2020-12-24 上遊新聞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咖啡已成為不少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僅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各種連鎖咖啡、獨立咖啡店也更加頻繁的出現在我們身邊。

然而受到疫情影響,連鎖咖啡品牌開始紛紛收縮戰略,星巴克宣布在北美關店400家、瑞幸咖啡對國內門店「關停並轉」······在這一背景下,由個人經營的獨立咖啡店受到了怎樣的影響?又是如何應對挑戰的呢?對此,記者採訪了三個獨立咖啡店的經營者,揭示不同經營模式下咖啡店的生存狀態。

泊咖啡:疫情期間堅持外賣迎來轉機

經營時間:1年左右

對於曾琳而言,在繁忙工作之餘喝一杯咖啡,是一件再愜意不過的事情。所以當她萌生出辭職創業的想法時,首先想到的就是開一家獨立咖啡店。

作為跨界小白,她和合伙人先是報名參加了咖啡培訓班,然後開始設計菜單、調試產品,前前後後準備了一個月左右。2019年4月,他們在觀音橋商圈臨近核心區域的地方,開出了一家小型咖啡店,面積只有20多個平方,提供十餘種咖啡、茶飲、甜品。

「整個店只有我們兩個人,我們既當老闆,又當員工,一點都不比之前上班時輕鬆。」曾琳說,由於經營獨立咖啡店要自負盈虧,周邊還面臨不少同行競爭,也讓他們更清醒的認識到,開咖啡店不止是實現「理想生活」那麼簡單。

首先是選址,門店地處在繁華商圈,客流量大,但周邊連鎖咖啡、獨立咖啡店也非常多,導致開店初期杯量不高,再加上租金較高,一度讓他們倍感壓力。其次是品牌知名度,獨立咖啡店的名氣比不過連鎖咖啡,顧客培育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要在短期內引流,需要請網紅、自媒體等來做營銷,小店很難負擔這樣的成本。

「在沒有網紅光環的前提下,大家願意為一家小眾咖啡店支付的價格不會太高。出於這一現實的考慮,我們決定走性價比路線,靠口碑逐漸吸引顧客。」她表示,經過一年多的深耕,現在到店的顧客裡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回頭客。

談到疫情對獨立咖啡店的影響,曾琳認為,衝擊是毫無疑問的,但既有挑戰也有機遇。

挑戰在於疫情期間人們閉門不出,消費下降帶來商家收入下降。而機遇是,在其他咖啡店大量關閉的情況下,他們一直堅持提供外賣服務,讓更多人趁此機會認識到了這家小小的咖啡店,現在生意不僅有回暖,並且比疫情前更好了。

「有了雀巢、星巴克,甚至瑞幸咖啡對市場的培育,現在的消費者越來越願意喝咖啡了。對於獨立咖啡店來說,現在正是發展的好時機,一方面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另一方面,消費者接受度在增加,只要做出特色,就有發展的機會。」

FIKA by JEAN·仰:「咖啡+酒+鮮花」實現業態互補

經營時間:6年左右

同樣是因為喜歡咖啡,2014年5月,李波兒辭掉了穩定工作,從成都回到重慶創業。她的合伙人從國外留學回來,既會做咖啡、甜品,也會調酒,於是便決定在一起合作開一家咖啡店。

第一次開店,她和合伙人看中一處還未開發完全的社區商業街。沒想到兩年過去了,原本計劃開業的購物中心遲遲沒有消息,咖啡店的生意也越來越淡。

到了2017年,她開始物色新的店址,決心換個地方重新開始。很快,一個上班族聚集的企業園區的小獨棟被順利盤下。這一次,咖啡店融入了「微酒吧」,白天賣咖啡,晚上重點賣雞尾酒。發現複合業態效果不錯後,她將二樓改造為酒吧,支撐起了整個咖啡店的大部分收營收。不久後,又在一樓引入了鮮花店。

在咖啡、酒、鮮花三種業態的融合之下,咖啡店吸引到了一波顧客,並且慢慢聚集了一些忠實粉絲。

到了今年,咖啡店已逐漸步入正軌,她計劃對門店進行裝修升級和配餐升級。誰知疫情一來,節奏被打亂了,還用自己的積蓄去填補了疫情期間的工資支出。

好不容易熬到疫情「退燒」,咖啡店在重新營業一個月後恢復了以往的銷售額。但變化也隨之而來,到店裡喝酒的客人比以往少了。為了補上這個業態的營收下滑,從5月份開始,店裡加入了小吃糕點等甜品,增添一些收入。

「做獨立咖啡店並不容易,尤其是在競爭比較激烈的情況下,僅靠咖啡盈利很困難。所以我們希望通過不斷探索和融合新的業態,碰撞出火花,讓咖啡店走得更長遠。」李波兒說。

暖光咖啡:線上開通外賣,線下活動引流

經營時間:7年左右

在開咖啡店之前,吳非是一個咖啡師。2013年,他們夫妻在觀音橋紅鼎國際寫字樓裡開了一間咖啡烘焙培訓工作室,有了口碑和人氣後,他們一直希望能夠有一棟獨棟小樓,既做咖啡又做甜點。

於是,2017年,他們將店搬到了喵兒石文創園,租下了一整棟樓,一樓經營咖啡,二樓經營咖啡西點的培訓課程以及代理銷售咖啡器具。不久發現文創園的客流量非常不穩定後,經營重心轉移到了二樓的培訓課程與器具銷售。

「前期經營的還不錯,算是填補了當時重慶細分市場的空白,儘管成本較高,但整體是盈利的。直到2019年,開始感受到了經營壓力,緊接著便是疫情,對於實體的衝擊比較大,我們也不得不做出經營上的調整。」吳非說,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他們今年7月搬離了原來的文創園,並嘗試開設不同的門店,探索最適合自身的發展模式。

截至目前,暖光咖啡在重慶有3家咖啡店,1家咖啡西點學院。其中,3家咖啡店分別位於購物中心、社區、文創園,針對不同的區位和客群,業態有所區別。

「疫情期間,經營是比較困難的,直到5月起,才逐步恢復。在應對舉措上,我們主要依靠更加精細化的管理,嘗試線上業務,以及線下門店舉行引流活動。例如,在線下關店的情況下,開通了線上渠道,銷售咖啡豆、咖啡粉等產品。在門店恢復運營後,舉行了咖啡沙龍分享會等活動,促進客流回暖。」

他認為,疫情加速了行業洗牌,對於獨立咖啡店而言,更是如此。如果不想被淘汰,就需要咖啡店經營者挖掘出自身的優勢,找準定位,及時採取轉型舉措,適應新形勢、新需求。

記者觀察》》

疫情的不期而至,不僅讓咖啡巨頭們感受到了「壓力」,也加速了獨立咖啡店的洗牌。2020年,無論對連鎖品牌,還是獨立咖啡店,生存都是頭等要事。

從市場整體發展趨勢來看,咖啡市場的競爭越來越與茶飲行業相類似。同樣是品類前景廣闊,入局者越來越多。不同之處在於,茶飲在國內有著更深厚的基礎,咖啡消費習慣仍處於培育之中,因此咖啡仍處於增量市場,尚未達到存量競爭的階段。

受到消費習慣改變和疫情影響,數位化轉型幾乎成為了大家不約而同的選擇。一方面是由於線下體驗場景的關閉,加速了消費向線上轉移,一方面是線上渠道的足夠成熟。對獨立咖啡店而言,是否開通線上渠道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生存狀態,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

創新則是另一個影響獨立咖啡店生存的因素。相比連鎖咖啡店,獨立咖啡店往往在門店規模、資金實力、品牌影響力上不佔優勢,但卻能更好的跳出標準化程式,靈活應對市場挑戰。如何讓顧客選擇自己,而不是其他品牌?正如以上案例所呈現的,獨立咖啡店更應創新上做文章,對業態、產品、服務等進行及時創新,走出差異化發展之路。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唐小堞 吳嘉雯 實習生 程瀾欣

相關焦點

  • 2019最受歡迎咖啡品牌榜發布,瑞幸與星巴克成咖啡市場「雙寡頭」
    備註:本榜單由NCBD製作並發布,消費者歡迎指數由消費者滿意度、網民關注度、媒體關注度、網絡情感以及行業專家綜合評分完成。1 榜單:瑞幸緊追星巴克,上海咖啡店最多1月11日消息稱,瑞幸咖啡日前完成增發並發行可轉債,總融資額達到11.3億美元。
  • 又一行業扛不住了?大規模關店來襲,未來前景渺茫
    又一行業扛不住了?大規模關店來襲,未來前景渺茫 推薦語:2020年,一場疫情的來襲影響了全球的經濟發展,即便是目前,世界上仍有很多國家仍沒能有效地控制住疫情。另一方面,雖然我國已基本控制住了疫情蔓延,但有不少行業還是因此受到了影響,比如實體店行業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
  • 瑞幸星巴克都在關店,全球咖啡業步入新時代
    papi醬、李誕代言的連咖啡陷關店潮前段時間,瑞幸咖啡由於財務造假導致50%關店裁員風波還未過去,另一知名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接踵也被曝大規模閉店。據《北京商報》報導,連咖啡北京、上海、廣深等地區此前還顯示正常營業和暫停營業的門店,部分已經撤店;就連連咖啡視為全國首家形象店的連咖啡望京SOHO,也已被替換成新品牌。這一次關店席捲連咖啡的全國門店。
  • 「倒閉潮」席捲咖啡店,多個品牌大規模關店,人們不愛喝咖啡了?
    不難發現,疫情結束之後,國內不少行業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尤其是一些線下行業,迎來了「倒閉潮」,而咖啡店也沒有「倖免於難」。今年國內倒閉了不少咖啡店,例如Costa在國內擁有400多家咖啡店,已經關了10%,而漫咖啡則關閉了北京近60%的店面,而連咖啡則轉型到線上,並關閉了所有的線下門店,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曾幾何時,咖啡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歡迎,前往咖啡店喝一杯咖啡也是一種「奢侈」的行為。
  • 「倒閉潮」下的咖啡店,瑞幸剛盈利,如今麥當勞也高調「攪局」!
    從目前來看,雖然疫情結束之後,國內的經濟已經恢復並實現了增長,但部分實體行業還是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其中就包括咖啡店,有業內人士指出,本來線下咖啡店的盈利難度就比較大,2020年還沒有結束,國內咖啡服務行業的閉店率已經達到了83%,包括一些新興的咖啡品牌,還有一些老品牌,為什麼咖啡店會迎來
  • 瑞幸遭受重創,騰訊出手開始搶星巴克生意了!網友:多少錢一杯?
    瑞幸曾經把星巴克作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和追趕的目標,瑞幸的快速擴張讓星巴克感受到了壓力,而如今瑞幸出事,星巴克是不是就沒有競爭對手了?瑞幸相比星巴克的優勢就是價格戰,拋開咖啡質量,很多人選擇咖啡是因為一杯價格,星巴克的價格比瑞幸高出10元左右,如果瑞幸退市,星巴克能否獨當一面呢?
  • 這家連鎖咖啡店迎來「關店潮」!青島門店已全部關閉……
    行業專家認為,咖啡市場大環境的改變使原本COSTA等傳統咖啡店的消費者群體被分流。與此同時,COSTA本身業務定位、營銷策略、產品品質穩定度等外部、內部的因素,是導致COSTA閉店調整的重要原因。咖啡市場正在步入多元化,目前有面向年輕消費者的「潮流」咖啡(茶飲)店,有面向咖啡愛好者的精品咖啡店,還有以星巴克、COSTA為代表的傳統咖啡店。北京京商流通戰略研究院院長賴陽表示,在此背景之下,「COSTA需要先明確自己的消費者定位,之後進行相應的改變」。
  • 叫板星巴克還割韭菜?瑞幸咖啡正能量的其實是它的6家主題店設計
    無論入行初期曾叫板星巴克,還是現在被部分人看作是「割韭菜」,功過參評大家各有各的角度,但是瑞幸咖啡毫無爭議、真正正能量的評價,應該是來自於它的北京故宮、西安唐詩、深圳騰訊QQ、馮唐「撩」以及與網易雲音樂的5家主題咖啡店空間設計了。
  • 焦點分析|瑞幸星巴克酣戰未休,漢堡王的兄弟又想搶奪中國咖啡市場
    那麼它憑什麼和瑞幸、星巴克、COSTA等一眾咖啡先行者競爭呢?瑞幸or星巴克,誰才是Tim Hortons的對手?Tim Hortons的競爭對手除了以咖啡起家的星巴克、瑞幸等,還包括不少茶飲店、便利店。
  • 咖啡行業遇到瓶頸期,一年內關閉了很多線下店,它們該何去何從?
    咖啡行業遇到瓶頸期,一年內關閉了很多線下店,它們該何去何從2020年,對於全球來說都是非常艱辛困難的一年,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行業的經濟收入都是非常不容樂觀的。雖然如今疫情已經受到了控制,經濟也逐漸恢復了,但是有一些行業所受的打擊是無法彌補的。而其中咖啡行業所受的打擊就是非常大的,目前我國咖啡行業實體店的關店率已經高達83%。光從這個百分比來看就可以看出這個數據是非常可怕的。而關閉的咖啡實體店中除了新興的咖啡品牌之外還有很多的老品牌。在大家的印象裡,咖啡店是一個非常愜意並且很高大上的地方,一般人都不會去咖啡館。
  • 吉野家關店150家!麥當勞:跟不跟?星巴克:跟!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響下,不只是吉野家關店自救,麥當勞關店200家,星巴克關店400家……曾經「開疆拓土」的國際餐飲知名品牌紛紛關店應對經營危機。麥當勞、星巴克等「大牌」紛紛關店不僅是吉野家,疫情下,麥當勞、星巴克、漢堡王等連鎖快餐品牌日子同樣不好過。麥當勞最新財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收84.76億美元,同比下滑18.77%;淨利潤15.91億美元,同比減少44.09%。
  • 實地探訪|Costa閉店潮:部分門店換為星巴克,傳統咖啡店受喜茶...
    來源:鳳凰網財經鳳凰網財經訊(陳瑤)近日,COSTA咖世家近期在青島、北京、南京、杭州等地陸續關店。在北京,COSTA石景山萬達店、方莊時代廣場店、大興機場2店及新國展店目前處於暫停營業狀態,西三環南路店與匯亞大廈店顯示尚未開業。
  • 瑞幸咖啡財務事件對江蘇泰興店的影響及泰興咖啡業發展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星巴克、COSTA、這些年蓬勃發展,深入人心,已經成為了新生代的時尚。特別瑞幸咖啡成立短短兩年,以價格親民和無需排隊取單方便著稱,並順利在美國上市,門店數量在國內一度超過星巴克。
  • 瑞幸咖啡回應北京關店:受疫情等因素影響 進行正常門店優化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瑞幸咖啡回應北京關店: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進行正常門店優化瑞幸咖啡(Nasdaq: LK)回應其在北京的部分門店關閉,稱是正常門店優化。根據彭博社整理的數據,自瑞幸咖啡在美國上市以來,其連鎖咖啡店的數量在2019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和2020年的第一季度進入了高速增長階段,每季度的日平均數量分別達到了13.9、7.9和20.1。瑞幸咖啡總部位於福建廈門,於2018年1月試運營。2017年11月,錢治亞卸任神州優車董事和COO,離職創業,成立了瑞幸咖啡。
  • 外賣咖啡「全武行」:看星巴克、瑞幸打架手癢,麥當勞也來舞刀槍
    麥當勞布局咖啡外賣市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祺欣 攝繼星巴克、瑞幸咖啡後,麥當勞也推出了咖啡外送服務。近日,麥當勞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麥咖啡外送服務登陸上海,消費者可以通過「i麥咖啡外送」小程序或者通過美團、餓了麼下單,不過目前該外送服務僅限於上海地區。隨著麥當勞的加入,星巴克和瑞幸、連咖啡的咖啡外賣市場競爭大有升溫趨勢。
  • 愛喝咖啡的重慶土著測評:星巴克vs瑞幸,哪款你更愛?
    小徐作為咖啡界的愛好者,星巴克和瑞幸都喝過不少。如果只論味道,雙方都不好喝。但是他們之所以擊敗眾多對手,擁有大批受眾群體,其實就是隨處可見的店面,給大家提供了方便。而在便利這塊,精品的咖啡店永遠不可能做到這樣隨處可見。
  • 瑞幸VS.星巴克:藍綠陣營的較量
    星巴克,誕生於美國西雅圖,靠咖啡豆起家,自1971年正式成立以來,從來不打廣告,卻在近20年時間裡一躍成為巨型連鎖咖啡集團,其飛速發展的傳奇讓全球矚目,將醜小鴨變成白天鵝的奇蹟演繹得淋漓盡致。 星巴克在中國的事業也是一路向前。自20多年前星巴克在上海開設中國第一家門店以來,其在華業務蒸蒸日上。
  • 瑞幸「涼涼」,寶沃怎麼辦?
    撰文|張大川、編輯|唐   黛4月5日,瑞幸咖啡發布道歉聲明稱,涉事高管及員工已停職。在美國,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造假的案例估計要回溯到20多年前的「安然門」,並導致當時的會記公司安達信關門倒閉,並形成了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瑞幸咖啡這次要想全身而退,估計難於上青天。瑞幸眼看「涼涼」,同為神州系的寶沃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 中石化賣咖啡:開咖啡店,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生意
    面對星巴克、瑞幸、711便利店咖啡這麼多對手,中石化到底能做成功嗎?今天,我就來給你講一講,開咖啡店背後的商業邏輯。第一種,叫做旗艦店。這種店數量很少,有點類似星巴克臻選店。這也意味著,如果是一家傳統的咖啡店,早上的時間,就只用到了那20%製作咖啡的面積,另外80%品嘗咖啡的面積,都浪費掉了。所以,我們能不能把這20%的面積單獨拿出來,只滿足那些需要外帶的需求呢?於是瑞幸就開了自提店。因為面積大大減小,也就降低了一大筆租金。第四種店,叫做外賣廚房。
  • 把無人咖啡機放到辦公樓下,瑞幸咖啡「追著星巴克打」
    有數據顯示,瑞幸線下門店中主營外賣和「拿了就走」的快取店佔比已達93%。為了滿足這樣的消費需求,瑞幸的門店在拓展時就可以選擇更輕的模式,在思路上也可以更開放。單從門店來看,無論是悠享還是旗艦店,瑞幸的門店面積通常都不大。開店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時,開店速度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