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財經
鳳凰網財經訊(陳瑤)近日,COSTA咖世家近期在青島、北京、南京、杭州等地陸續關店。在北京,COSTA石景山萬達店、方莊時代廣場店、大興機場2店及新國展店目前處於暫停營業狀態,西三環南路店與匯亞大廈店顯示尚未開業。其中,北方地區青島的所有門店全部關閉,北京近100家門店中有20家左右關店,南京地區的22家門店目前已閉店了6家,杭州也關停了COSTA西溪樂天城門店和COSTA中豪國際店兩家門店。而在青島,大眾點評上已經無法找到COSTA的門店。
鳳凰實地探訪:
在業Costa未受影響
部分關閉門店已變成星巴克
鳳凰網財經於近期實地探訪了位於北京幾家Costa咖啡店。
位於朝陽區建國路的Costa Coffee(北京SKP)和Costa Coffee(北京華貿商業街店),店內顧客熙熙攘攘,幾乎座無虛席。絲毫沒有閉店的跡象。
關於Costa閉店潮的傳聞,Costa店員表示:「受疫情影響,僅有幾家業績不好的、位於郊區的店鋪關閉,其他店鋪不受影響。」此外,店員表示Costa的充值卡在營業的店鋪通用,不受影響。
問及,關閉店鋪是否被星巴克收購,店員均表示尚不清楚。
此外,記者注意到Costa Coffee(北京華貿商業街店)的對面恰好也有一家星巴克,兩家店鋪生意都很熱鬧。
而位於豐臺區方莊時代廣場1層的Costa咖啡店,記者發現該店已被星巴克廣告牌圍起,處於裝修狀態。據周圍商家介紹「該Costa店早已於兩個月前關閉,星巴克也裝修約兩月之久」,問及原因,部分商家表示因為業績不好導致。
天眼查信息顯示,COSTA中國區有咖世家咖啡(上海)有限公司、華聯咖世家(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兩家企業。公開信息顯示,COSTA中國區的運營分為南北兩大區,分別由上述兩家公司負責。COSTA北區市場由華聯咖世家運營,其會在北區市場開拓新的門店機會,也會根據業務需求進行必要的門店優化。此次關閉門店最多的北京、青島正是由華聯咖世家(北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
根據公開資料,COSTA創辦於1971年的英國品牌,自從2006年進入中國後,就把星巴克視作最大的競爭對手,從選址到門店擴張策略,COSTA一直都想藉助星巴克的知名度在中國打開自己的市場。在門店擴張上,COSTA採取激進的策略,COSTA在3年內開設的門店數量就達到了星巴克12年開店數量的25%,是星巴克同期發展速度的2.5倍。
在選址上,正如北京華貿Costa與星巴克的對望,COSTA使用了與星巴克「貼身」的戰術,即不惜花高價把門店開在星巴克旁邊。這麼做的好處是,不僅可以節省市場分析和考察的各種成本,而且還能藉助星巴克在消費者心中先入為主的地位,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在激烈的競爭中,Costa似乎離這個目標越來越遠。從數字營銷、新產品開發、外送創新服務等多個方面來看,星巴克顯然行動的更快。如今星巴克在中國的門店已達到4000餘家,而COSTA卻僅有400家。
疫情因素、年輕品牌佔領市場
傳統咖啡店市場地位受影響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鮑姆企業管理諮詢董事長鮑躍忠對鳳凰網財經表示,總體來看,這幾年咖啡市場在處於調整周期。根據有關數據,星巴克近年單店的營收數據處於下行趨勢,開店的速度跟前幾年相比也有所放緩。星巴克近幾年正探討門店的調整,希望從門店的調整,包括「專星送」咖啡送到家,想要通過這樣的一些調整,找到新的轉型方向。
Costa在近幾年進入中國以後發展一直比較平穩,並沒有形成一種比較強勢或者快速的發展態勢。
整個的飲品市場,包括帶有社交場景的一些消費場所、零售業態都在發生新的變化。特別像飲品市場,喜茶、奈雪等等新式茶飲店的崛起,都會對星巴克、Costa等傳統咖啡品牌帶來比較大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的情況來看,特別是在二、三、四這幾個月當中,以社交聚集為主體場所都會受到疫情很大的影響。
此外,鮑躍忠對鳳凰網財經表示,最近在各地的市場調研中發現,星巴克等咖啡店總體上市場恢復不太理想,大部分店已遠遠沒有疫情前顧客熙熙攘攘的熱鬧情況,這個現象比較普遍。
同時他分析,這些咖啡店疫情後或面臨很長的恢復周期。餐飲行業上,從總體來看三四線城市恢復相對於一二線城市更好一些。而咖啡店主要聚集在一二線城市更多一些,現有環境下,咖啡店的恢復會面臨更多的問題。
目前它的消費場景受其他年輕消費群體所接受的如奈雪、喜茶等品牌影響較大。這些品牌在整個營銷創新方面優於傳統品牌。
綜上,Costa閉店有幾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來自於企業內部近幾年不瘟不火的發展情況,總體上企業可能一直處於盈虧的臨界線甚至虧損的情況。面對疫情帶來的新的市場影響,會加大它的利潤壓力或者盈利壓力。在這樣情況下企業就會根據對市場的分析和把握而做出類似於閉店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