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為梵語「bodhi」的音譯,意為「覺悟」。
玄奘法師《大唐西域記》云:
「菩提樹者,即畢缽羅之樹也,昔佛在世,高數百尺,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覺,因而謂之菩提樹(梵bodhivrksa)焉。」
現泛指可以用來穿製成數珠法器或者文玩手串的熱帶、亞熱帶堅果類植物種實,總計有200-300種之多,常見的有十幾種。主要作為學佛念經修行的法器或者文人雅士把玩的手串珠飾而備受追捧。不同植物的果實可以加工出同一種菩提,而同一種植物的果實做成的菩提子可能被冠以不同名字的菩提子。
佩戴文玩菩提子的講究很多,包含了各類文玩菩提子的意義以及不同數目串珠的穿法。實際上,文玩菩提子的顆數,在佩戴時多者千顆以上,少者唯有一顆而已。串珠的顆數不同,其所代表的意義也不同,但每一種串法都是有講究的,並非隨意成串。
比如——
1080顆:
這是目前可查的最大數量的串珠數目,1080顆串珠暗合了「前六後四」共10界間的1080種煩惱,其中每界為108種煩惱。這種穿法更多地出現在法事大會或其他的重要場合之上,往往由一些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上人所配,平日裡難得一見。
108顆:
相對而言,這種數目的串珠較為普遍,大家在很多佛珠上都可以見到,暗指消除108種煩惱,求得身心安定,化做無欲無求的姿態,是很多修佛者佩戴文玩菩提子所選擇的數目。另外,108也是道家文化中天罡地煞的數目總和,佩戴亦有護身之意。
18顆:
這一數目現在比較常見,很多串珠都以此為準,民間也有「十八子」的說法,數目吉祥而且便於攜帶,故而頗為常見。從佛學的角度上說,其指的是佛家的十八羅漢抑或是佛祖的18種變化。
14顆:
同18顆一樣,這一數目也很常見,尤其是現在很多青年人極其青睞這一種串珠,借用了其「十四忍」的寓意。不過,也有研究者認為其代表的是佛家所說的「十四無畏」,體現的是勸誡修行的理念。
1顆:
一般來說,一顆珠往往比較貴重,挑選具有很高物質價值的珠子,表達了佩戴者的藝術審美品位,可以貼身攜帶或是懸掛在家中,體現了人們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願望。
除此之外,不同的菩提子寓意也不同。
比如元寶菩提子可助修行,保平安,增福慧;太陽菩提子驅邪消災,帶給人十吉祥、安康;月亮菩提子月亮代表陰柔,吉祥和平安;金蟾菩提子可聚宅增慧,帶來安寧、吉祥;緬茄菩提子據傳可驅魔避邪,鎮宅護身,給主人帶來幸運的力量和長命富貴,歷來為收藏家所珍愛;陀羅尼菩提子有集善法,抑惡生的意思;金龜菩提子既助修行,又有富貴吉祥的意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