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尾象和貓的旅行探險事務所,請隨我們一起去發現那些不為人知的小眾旅行故事吧!
在看過電視節目阿來的《塵埃落定》後,我決定去一趟四川阿壩州的卓克基,這個小說以卓克基土司官寨為原型而講述了一段中國最後一位土司的故事。特別是去到現場的時候,我感慨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想像出的官寨和現實並無太大差別,站在建築那一刻,我仿佛就置身於小說裡頭。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於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傳統土司建築,始建於1918年,是這裡的末代土司索觀瀛親自創意設計並組織修建的。門票60元,裡面包含了一座紀念館,土司官寨,和一整片西索民居小村落,也展現了土司家庭的衣食起居。
卓克基土司官寨的整體建築幾乎在看到的第一眼就能用規模龐大來形容,整體構造精細,幾乎囊括了嘉絨藏族建築所有的藝術之特色,是藏漢建築藝術高度融合的典範,它見證了土司制度的興衰。
卓克基在清朝時期為酋長制,後因酋長格山朋的次子良爾吉桑吉粟隨徵朝廷平定金川立功,被封為「長官司」,發給印信號紙,與馬爾康黨壩、松崗、梭磨一起受封土司,所以馬爾康也是過去同時擁有四位土司的地方。
現在我們到馬爾康看到的卓克基實際上是1938年由末代土司索觀瀛在原址上進行重建的。索觀瀛自幼精明好學,熟讀四書五經,因此接受漢文化影響較大,使得卓克基土司官寨具有一定的漢文化技術,整棟建築為穿鬥式結構,裡面未用一釘一鉚,這種建築在如今看來,可以說是川西地區獨一無二的奇蹟。
現在經過重新修建的卓克基土司官寨完美融入了土司文化和嘉絨文化、整棟建築一共有5層樓,第一層樓為嘉絨農耕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和當時的廚房、手工作坊展示區,現在還兼職賣一些當地的紀念品。
第二層樓南面為原土司接待漢族官商、客旅的場所。第三層樓在過去展示了土司及其家眷的工作和生活。第四層樓東西南面展示了嘉絨服飾文化、藏戲文化、藏醫藏藥、藏式手工藝精品。
第五層樓則更傾向於歷史體驗性和文化傳承性,讓人來此的感受十分鮮活,且記憶深刻,而且更顯出它們的彌足珍貴。
這樣的地方一定要來一次,這些彌足珍貴的土司文化,只有在去過以後才能體會到過去這大山中發生過的種種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