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萬科承包了這一天的笑點。
無論打開那個網站,或是刷朋友圈,都能看到「帶頭大哥」奔向「豬圈」的消息。
作為「帶頭大哥」,萬科不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在規模上是行業第一,而且從萬創在萬科曾有過的至高無上的地位,以及金域藍灣、萬科城、第五園、十七英裡、棠樾等名噪一時的樓盤來看,萬科崇尚「產品主義」,以自身產品的價值為支撐,堅持為行業正本清源。
作為「帶頭大哥」,萬科不僅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對行業有著彌足珍貴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譬如1992年問世的《萬科周刊》,針砭時弊,著眼大勢,成為見證和參與整個時代走向的頂級財經媒體。而且,萬科對於整個地產行業的未來,總是居安思危,悲天憫人,譬如被萬科一再提及的「活下去」論調,在警戒自身的時候,也在警戒他人。
作為「帶頭大哥」,萬科在房企多元化轉型的進程中,也曾做過很多有益的探索:萬科泊寓以絕對優勢佔據長租公寓,收購印力商業平臺在商業領域進入爆發期,收購普洛斯成為國內物流TOP1,物業多年蟬聯行業百強評比榜首,萬科公建平臺進行全方位城市配套……
如今,萬科雖然遭遇了信任危機,在規模上有些落後,但做了多年的「帶頭大哥」,其氣度和格局仍在。
然而,當萬科奔向「豬圈」的時候,不僅讓媒體驚愕,更讓諸多房企無所適從。畢竟,無論「圈」這個多音字在這裡選擇哪一個讀音,都無法跨越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間的鴻溝。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萬科奔向「豬圈」,牧原股份、新希望六和,以及溫氏股份這類「牆內開花牆外不聞香味」的企業因之聲名大噪,其業績和利潤使得一些房企也自愧不如,但對於萬科以及房地產行業來說,雖說商界無域,但進軍「豬圈」在以下幾方面卻存在疑問:
第一,養豬雖然很賺錢,但是萬科進入的節點是否正確?
眾所周知,受「豬周期」下行、非洲豬瘟疫情衝擊等因素的影響,豬肉價格一飛沖天。根據中國政府網數據顯示,2019年生豬平均收購價由年初的14.1元/公斤漲至年末的33.69元/公斤。這是收購價,至於出售價格,相信諸位都心有戚戚焉,年前四十一斤的豬肉也是吃過的。
不過,在年後,豬肉的價格開始下降,環環近日買的豬肉大約在25元一斤。也就是說,雖然豬肉的價格可能會有所波動,但總體向下。而萬科選擇在這個節點進入,是否踩對了節拍?
第二,養豬和拿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從萬科的年報來看,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88.7億,同比增長15.1%,而碧桂園和融創分別為28.2%和35.7%。在利潤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帶頭大哥」確實需要新的增長點。
為什麼是養豬?
從建廠到規模養豬,國家現在都有相應的各種補貼,涵蓋各個環節,就連在養殖環節出現病死豬,需要進行無害化處理的,每頭都會給予80元補貼,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擔。但是,對於財大氣粗的房企來說,可能致命的誘惑並不在這些小錢,而是養豬拿地也更容易——生豬養殖按農用地管理,不需要辦理建設用地的審批手續,並且取消了15畝的上限。
那麼,萬科是看好養豬這個行業,還是看好土地獲取優勢?
第三,房企跨界養豬有諸多前車之鑑,萬科如何構建起完整產業鏈?
在養豬領域,萬科並不是飲頭啖湯的房企,萬達、碧桂園、中糧、華潤、恆大、綠城等房企都曾先後入局。
其中,綠城的「樓房式豬場」配套有中央廚房、隔離區、物資總倉、生產區、生活區、汙水廠、飼料廠、中轉站等。碧桂園是先建立渠道——「鳳凰優選」,其宗旨是打造「覆蓋最後100米」的社區生活服務平臺,包括大中小型社區店、自動售賣機、無人店、在線商城等。
但是,我們鮮少聽到這些模式取得怎樣的成果,倒是王健林的那句「蓋個豬場要幾個億,我們蓋個五星級酒店才多少錢?」廣為流傳,而網易「味央豬」拍出十幾萬的高價,更是經歷了七年的時光。
就萬科而言,入股普洛斯之後,萬緯物流也迎來快速發展。2019年萬科年報顯示,萬緯物流進駐44個城市,獲取138個項目,其中高標庫123個,冷庫15個,可租賃物業的建築面積約1086萬平方米。
此前,也有媒體報導過,萬科投資約30億元建設種養循環產業園項目,打造飼草種植、種豬繁育、商品豬育肥和屠宰、食品加工和冷鏈物流為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
但從萬科此次面向社會招募生豬養殖行業的優秀人才來看,職位包括豬場拓展經理、開發報建專員(養豬場)、獸醫(豬場)、聚落化豬場總經理、預結算專業經理(養豬場)等,仍舊聚焦於養殖環節。
換言之,萬科養豬,其實滿足了這條產業鏈中的大多數環節,但萬科未來會如何整合這些資源?我們拭目以待。
第四,偏離主業養豬,「帶頭大哥」給予行業怎樣的示範作用?
2013年,萬科首次提出由傳統住宅開發商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在2018年,萬科戰略定位又升級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
關於養豬,萬科方面給出的解釋是,「萬科的最終目標是成為美好生活的場景師,食品是美好生活最基本的場景之一。」
就萬科自身的發展來看,養豬和其戰略定位似乎也頗為契合。但是,萬科之所以為「帶頭大哥」,是基於其定位於「為城市白領蓋房」這一細分市場時,在地產主業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如今,當全行業的產品質量備受詬病,維權事件此起彼伏之際,萬科卻奔向「豬圈」。
馮侖說,學習萬科好榜樣。
這一次,房企向「帶頭大哥」學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