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在沉默中消亡,就要在沉默中爆發。
沉默,不是軟弱,而是一種睿智;沉默,不是無話可說,而是換一種方式說話。
說話是一個人的能力,沉默也是。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社會的紛紛擾擾,唯有沉默,才能夠做更好的自己。
往後餘生,做一個沉默寡言,但敢於「發聲」的人。
沉默,是無聲的反抗。
夫妻兩個人吵架,誰先沉默,誰就贏了。沉默的人,表面上是服軟,是認輸了,其實是退一步,讓兩個人保持一定的距離,可以更加自由,而不是因為失去了距離,感覺到窒息。
和同事爭執的時候,懂得沉默,不說話,其實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讓別人洋洋得意,自己做到心中有數,才是真正的贏家。因為別人的過錯,過去的爛人爛事,傷害了自己的心,讓自己活得煩惱,真的拉低了自己的智商。
沉默,其實是一把雙刃劍,贏得了別人,也會傷害到自己。如果因為沉默,傷害了別人,那麼也會傷害到自己。人與人交往,是相互的,如果你一直沉默,別人也會回敬你「沉默」。
沉默是無聲的反抗,是最狠的報復,因此你沉默的時候,要看對方是誰。對自己的親人,你可以沉默,但不需要沉默太久。彼此不再生氣了,你就應該笑臉相迎,打破沉默的氛圍。朋友之間,如果一直沉默,感情就淡了,朋友也做不成了。
對於傷害你的人,你才可以一直沉默;對於沒安好心的人,你才可以一直不聞不問。沉默,是對別人的報復,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對一個人沉默太久,你就會慢慢淡忘和他有關的一切,你的聲音很小,但是沉默的報復,很狠,會讓別人懼怕你,比罵罵咧咧強一百倍。
做人,不需要解釋,靠行動來證明自己。
《人性的弱點》的弱點裡寫道:「有時候沉默並不是金,沉默無法解決問題。」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沉默來解決問題,比方說,工作安排的時候,你不說話,別人就以為你默認了,就會把所有的工作,都強加於你。
做人,在別人誹謗自己的時候,在別人說三道四的時候,都要保持沉默,你要是插嘴了,就會惹出更大的麻煩,你的話,成了別人的談資,會讓別人笑話你。有時候,別人誤解了你,也不要解釋,總是越描越黑,說不清。
在你不去解釋的時候,記得積極行動,不要在沉默中一蹶不振。你應該利用沉默的機會,蟄伏起來,為自己的崛起「蓄力」。就像一隻青蛙,一動不動蹲在草地上,等飛蟲經過的時候,一躍而起,享受順利的果實。
我的同學張大偉,在單位上被人排擠,他一直都沒有解釋自己。只是暗中努力,考取了很多的證。去年,他辭職了,去了一家大公司當技術員。辭職的時候,別人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他。領導極力挽留他,還承諾過一陣子提拔他。他說:「我有自己的路要走,也無需挽留。」上個月,張大偉在新的公司當上了技術部副經理。
成績,是最好的語言,可以讓一個人從「默默無聞」,變成「眾人仰慕」的人。不需要解釋自己的成績,因為大家都看到了。有些語言,不要說,因為顯而易見,一看就懂。
不說話不一定是智慧,「路見不平一聲吼」才是正義。
前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小視頻。一個中年男人,在市場裡鬧事,「碰瓷」一輛三輪車。三輪車車主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在市場裡擺水果攤。男人開口就要賠償一千塊錢,旁邊的人,都繞道而行,沒有人站出來說話。大家都很沉默,但是大家都很慫!
隔一會,有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小夥子走上來,對中年人說:「出門在外,大家都不容易,這位大姐,辛辛苦苦一個月,也只能賺一千多,今天她只是從你身邊路過。如果你不信,可以調取市場監控器。」中年男人不依不饒,還很大聲,小夥子說:「你消消氣,我已經報警了。」中年男人聽說報警了,趕緊就溜走了。
那些沉默的人,看到中年男人走開了,都開始說話了:「這位大姐,別理會這個男人,他啊,就是這德行......」原來,沉默的人,不是啞巴,都會說話,只是他們怕惹是生非,都選擇了「明哲保身」。
不敢維護正義的「沉默」,我們不需要;能夠路見不平一聲吼的人,聲音很大,但是聽起來很悅耳,這是社會的正能量。
沉默,是為了爆發,但不僅僅是為自己而爆發,還包括為了社會的公平正義,為了維護社會道德的「發聲」。
在公共場合,那些小偷小摸的人,都會得逞,那些搶奪東西的人,也會很囂張,就是因為我們太沉默了,弄丟了做人的「本性」。
很深的水,很安靜;很成熟的人,很安靜。但是真正成熟的人,不會一直安靜下去,而是在該發聲的時候,發出吶喊;在與人交流的時候,好好說話。
做人,以不變應對萬變,以沉默應對誇誇其談,還要懂得「發聲」,敢於打破沉默!
做人,要耐得住寂寞,還要守得住繁華;看得透別人,也要看清楚自己。
學會沉默,其實是為了好好說話,是在寧靜中越走越遠。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