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貝|恆星的閃爍

2020-12-24 騰訊網

我是在從上海飛往天津的飛機上讀完劉慈欣的這部短篇科幻《思想者》的。這是一個男女主人公因恆星的閃爍而勾聯在一起的故事,時間跨越了幾乎一生——從青年持續到了老年。這期間,他們只見過三次面。他們前兩次分別都沒有留給彼此任何聯繫方式,也沒有期待再次重逢。

如果說第二次分別後存在某種重逢的期待的話,那約定重逢的前提實在是太苛刻——竟然是地球再次接收到恆星的閃爍。可以想見那時間跨度之久嗎?對宇宙來說那連彈指一揮間都算不上,但對人類來說,哪怕是距地極近的恆星,以光的速度來算,時間跨度也是相當長的。所以跟宇宙相比,才更加理解了「人生苦短」的內涵。畢竟人類只是宇宙某個角落裡一粒沙子上面的寄生菌而已,渺小的很。

但是這樣宇宙級的時間約定,在沒留下任何聯絡方式,彼時也沒有「冬眠」技術,甚至在過去多少年後,假設的會面前提雙方都知道不存在的情況下,最終還是被踐行了。

我要提醒一下讀者的是,男女主人公從來沒有互相表白過,不能說是基於對愛情的信守才重逢的。如果有好感,那也可能只是男主初見女孩時的那份心靈觸動,後來轉變成了內心深處無意識的單戀罷了。幾十年來,彼此沒有任何承諾,彼此都有了自己的人生軌跡,卻一直沒有忘記多年前一段基於天文學的約定,彼此從青年等到了老年。

這令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林克萊特的《愛在黎明破曉時》。男女主人公邂逅相愛後,沒留下任何聯絡方式,約定一年後同樣的地點再見面…那是一個浪漫的愛情三部曲,也曾被無數文藝青年視為電影史上最浪漫的電影之一。

但讀了《思想者》之後,會發現這世上有些情感是那麼的廣闊和深邃,那甚至不是林克萊特電影中的愛情。我想那是我們心靈上暫時還不能被人類語言定義的情感,它就像宇宙中恆星的閃爍,在第一次閃爍瞬間傳遍整個心靈宇宙後,再也沒有消失。這個閃爍的過程甚至比膨脹了150億年的外部宇宙中的恆星閃爍更加宏偉壯麗。因為宇宙是有限的,而思想是無限的。

當然,這樣的閃爍,就像恆星的閃爍一樣,雖然很普遍,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觀測的到。能接收到這樣的閃爍,需要緣分。很多時候它只是孤獨地在心靈宇宙中閃爍著,以前從未被觀測到,以後或許也不會…

——原作於2016年,修改於2020年11月28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宇宙中總有新的恆星出現?一口氣讀懂恆星的一生
    01星空中最亮的星每當太陽落山,我們都可以看到夜空中繁星閃爍,這些閃爍的星辰基本上都是恆星夜晚時,如果天氣晴朗並且月光暗淡,在遠離城市的山區,我們可以用肉眼觀察到6000顆左右的恆星在夜空中閃爍,如果藉助天文望遠鏡的話,甚至可以觀察到數百萬顆恆星,但是銀河系內存在數千億顆恆星,大部分都是我們無法觀察的,它們仍然在釋放光線和熱量。
  • 天狼星: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在大犬座之中隱藏著哪些待解謎團?
    歲末年初之時,無論是寒意襲人的北方,還是溫暖的南方,喜歡仰望天空的你在日落天黑後不久,就會發現一顆異常明亮的星星徐徐從東南方向升起,與其它亮星不同的是,人類直視它時,會發現色彩的變化和一明一暗的閃爍效果,它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冬季夜空的主角星之一天狼星,之所以稱天狼星為冬季夜空的主角星之一
  • 強大的恆星耀斑可能不會阻止系外行星的生命,可能有助於其探測
    根據美國西北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儘管行星的恆星發出猛烈且不可預測的信號,但不一定會阻止生命的形成。一系列強大的恆星耀斑的藝術渲染恆星耀斑是由恆星發出的,是影像的突然閃爍。在地球上,太陽耀斑有時會損壞衛星並破壞無線電通信。
  • 來自太陽的「幽靈粒子」 證實「胖子」恆星的產能方式
    聚變反應的發生主要取決於恆星內部的溫度,而恆星內部溫度則取決於其質量的大小,質量越大的恆星內部溫度越高。氫的質子—質子鏈反應對溫度要求相對較低,碳氮氧循環對溫度要求相對較高。所以小質量的恆星難以支持碳氮氧循環,而以太陽的質量,則剛好能夠維持低速率的碳氮氧循環。」 因為觀測難度高,這個理論始終只是一個科學猜想,人類一直沒有發現它存在的直接證據。
  • 代代相傳的恆星「遺物」 質量越大的恆星壽命越短
    第一代恆星死亡後,其生成的重元素散落在星際空間,在這其中誕生的下一代恆星便包含著這些重元素,並繼續生成新的重元素,就這麼一代代傳遞下去,宇宙中的重元素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增加。而恆星的誕生,並非是「勻速」的。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副研究員劉成則表示,此前觀測表明,在宇宙早期,物質密度漲落較小,也缺乏恆星形成必需的冷氣體。
  • 研究人員提出測量碳氮氧聚變產生的中微子 可以確定恆星中碳氮氧的...
    研究人員提出測量碳氮氧聚變產生的中微子 可以確定恆星中碳氮氧的豐度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11-26 11:39:55
  • 整個宇宙為你閃爍!迄今為止最詳盡的宇宙X射線圖出爐
    「三天後,也就是十四日,在凌晨一點鐘至五點鐘,整個宇宙將為你閃爍。」這是《三體》中頗為霸氣的一句臺詞,把頭號醬油男王淼嚇得幾近脫水。實際上,宇宙時時刻刻都在為我們閃爍。另外,一些具有強烈電磁活動的恆星,由黑洞、中子星或白矮星構成的X射線雙星,以及無比壯觀的超新星遺蹟也被記錄其中。
  • 科學家發現宇宙古老恆星 第一代恆星重現宇宙奇蹟
    第一代恆星一定非常壯觀。它們比今天點亮天空的大多數恆星都要亮得多、熱得多、質量也大得多。M13 天文學家估計球狀星團M13中20%的恆星是星族II恆星大爆炸發生後大約一億年,經歷了一段相對黑暗的時期,在無數暗物質暈的引力作用下,第一代恆星出現了。
  • 「專題」你所不知道的恆星——恆星的熟成(Maturity)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恆星的主序星(Main Sequence)undefined,這一期我們來看原恆星的下一階段恆星的熟成(Maturity),恆星的熟成是恆星的一個階段,當主序星經過漫長的內核聚變反應。內部的氫原子反應殆盡以後,氫聚變的位置就會向恆星的外殼轉移,內核會根據不同的恆星質量,從而進行不同的聚變反應生產比較重的其他元素。
  • 天上的星星都是恆星嗎?1000億億顆恆星形態各異,共同點是什麼?
    ,銀河系有1000億顆恆星,宇宙有1000億億顆恆星。恆星有些很大,比如盾牌座UY,直徑是太陽的1700倍;有些恆星很小,比如2MASS J0523-1403,直徑不到太陽的1%,比木星還小,只有土星那麼大;有些恆星很亮,比如RMC 136a1,它的亮度是太陽的870萬倍;有些恆星很暗,它們被稱為「暗恆星」,亮度僅有太陽的百萬分之一;有些恆星發出的光穩定而持久,有些恆星喜歡「眨眼睛」,發出的光呈現規律的脈動,有些恆星則時不時就會發
  • 科學家揭開藍色星雲神秘面紗:一顆類太陽恆星吞噬較小伴星
    新的發現表明,它可能是已知的最年輕的兩顆恆星合併為一的例子。2004年,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了這個神秘的物體——Blue Nebula,當中有一顆中央恆星,被稱為TYC 2597-735-1。由此展開了一項任務,想要弄清楚圍繞這顆名為TYC 2597-735-1的恆星形成的一圈藍色的光,到底是什麼導致的。
  • 木星明明比一些恆星還要大,為什麼它沒能成為恆星?
    人類通過對木星的研究,為木星起了很多個名字:「地球衛士」、「太陽系殺手」等等,此外,也有一些人對木星感到不解,因為明明木星要比一些恆星還要大,為何木星卻並沒有變成恆星呢? 而一個更加有趣的現象是:研究者們表示,說起來在宇宙中,恆星並不都是我們理解中的「大塊頭」,小恆星在宇宙中非常普遍,只不過由於這些小恆星普遍都是紅矮星,它們的個頭很小、亮度也很低,所以,想要看清楚它們並不容易,因此一直到今天為止,科學家們也沒有找到太多的小恆星。
  • 科普:恆星的威力有多大?尋找宇宙中那個最強大的恆星
    衡量宇宙中最厲害的恆星,從我們的太陽到更大、更厲害的恆星,其中有些擁有超強磁場,有些則會產生有史以來最明亮的爆炸。請找個好位子坐好,在小笨熊的興趣課堂裡來尋找宇宙中那個最強大的恆星。為了解恆星究竟有多強大,我們要去尋找宇宙中最大、最可怕、最令人敬畏的恆星。但想讓我們了解一個概念,那就是恆星究竟是什麼?其實恆星是由大片氣體雲產生,重力使得氣體雲聚集在一起,後來氣體雲密度達到其核心開始融合,進而變成恆星,所以恆星基本上是由重力驅動的巨大能量球。
  • 南冕座的恆星和塵埃
    這幅望遠鏡視野呈現的泛藍塵埃雲和活躍年輕恆星,位在南冕座的北緣,距離我們不到500光年遠。這些塵埃雲,幾乎完全遮掉了後方銀河系背景恆星的星光。不過,在編錄號為NGC6726、6727、和IC4812的反射星雲複合體裡,塵埃反射此區域年輕熾熱恆星的星光,造就其鮮明泛藍的特徵色澤。
  • 年齡最大的恆星比宇宙還大?科學家:或是上一個宇宙留下的恆星
    於是便有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產生,宇宙自誕生以來最古老的恆星是哪一顆呢?這顆恆星還存在嗎?關於這個有趣的問題,科學家有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在通過對宇宙深處的星系觀測,科學家們發現了一顆來自銀河系「年齡」最大的恆星,這顆恆星或許是人類發現的所有恆星中最古老的一顆;科學家將其命名為「碼仕薩拉爾」,編號HD140283,距地球大約為190.1光年。
  • 已知最大恆星不再是盾牌座UY,天文學家發現另一恆星,超級大!
    不過我們知道,天文學家目前對宇宙的了解其實還是非常片面的,這意味著宇宙中極有可能存在比盾牌座UY還要大上許多的恆星,只不過我們沒有發現而已。這不,前段時間就有新的消息傳來,宇宙中已知最大恆星要易主了。發射它的目的,也是用來觀測銀河系中的恆星,盾牌座UY也被蓋亞衛星發現。天文學家第一次看到盾牌座UY的時候是非常激動的,因為它刷新了天文學家對於恆星的新認知。不過,近年來伴隨著科技的發展,天文學家發現當初對盾牌座UY的觀測數據其實並不準確。這意味著什麼呢?
  • 最大的恆星是誰,最重的恆星又是誰?宇宙中還有比它們更大的天體
    木星很大,可再大也只是一顆行星,與太陽系中唯一的恆星太陽相比,它不值一提。作為太陽系唯一的恆星,太陽佔據了太陽系物質總量的99.86%,如果拿它和地球相比,太陽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33萬倍,而體積更是達到了地球的130萬倍。太陽的大可以說已經超越了人類的現象能力,但放在宇宙之中,太陽同樣也不值一提,因為它在太陽系中是唯一,可放在宇宙之中就再普通不過了。
  • 解析《三體》,恆星爆炸、行星撕裂、毀天滅地場景後的故事
    宇宙背景輻射下面的描寫,將《三體1》主角汪淼院士面對宇宙閃爍異象時的崩潰,刻畫得淋漓盡致。在面對連科學也無法解釋的未知現象,人類是無助的。當汪淼的眼睛適應了這一切後,他看到了天空的紅光背景在微微閃動,整個太空成一個整體在同步閃爍,仿佛整個宇宙只是一盞風中的孤燈。站在這閃爍的蒼穹下,汗淼突然感到宇宙是這麼小,小得僅將他一人禁錮於其中。宇宙是一個狹小的心臟或子宮,這瀰漫的紅光是充滿於其中的半透明的血液。
  • 木星的體積比最小的恆星還要大,為什麼它不能成為恆星呢
    銀河系中處於主序階段最小的恆星是EBLM J0555-57Ab,它是一顆距離我們有600光年遠的紅矮星。雖然它是主序恆星,但它的體積卻非常小,平均半徑只有5.9萬公裡,只比土星要大一點。太陽系中有兩顆天體比它還大,一顆是太陽,另一顆也是充滿氫氣的木星。
  • 是什麼阻止了星系中的恆星形成?並不是所有星雲都進化成恆星
    在宇宙的最初幾十億年中,星系像新生嬰兒一樣成長-把氣體變成恆星,有時速度非常快。但是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龐大的星系,顯然已經完全停止了恆星的形成,結果可能會改變我們對星系演化的看法。該團隊使用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市Keck I望遠鏡上的MOSFIRE光譜儀拍攝了光譜,以估算星系的恆星質量及其恆星形成歷史。淬滅的銀河怪物在早期宇宙中發現如此龐大的星系本身本身有點令人驚訝-儘管並非聞所未聞。這個被稱為XMM-2599的星系的恆星質量是銀河系的五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