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餃子夏至面,你所不知道的民間冬至傳說故事

2020-12-24 地球評論員

冬至,又稱日冬節、亞歲、短至,一般在每年公曆12月21日至23日至間,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淮南子·天文訓》中記載:「日冬至,八尺之修,日中而景丈三尺。日夏至,八尺之景,修徑尺五寸。」說的就是從這天開始,白天越來越長,黑夜越來越短,直到夏至。夏至過後,白天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年一日,冬一日,騾騾馬馬歇一日。」意思就是大年和冬至這一天,無論人們如何繁忙,都要休息一天,以作紀念。「冬至餃子,夏至面。」古代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凍,人們缺衣少穿,往往都會凍壞耳朵。但是為什麼要吃餃子呢,吃了形似「耳朵」的餃子就不會凍耳朵嗎?事實確實如此。

相傳,人們在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當時東漢末年冬至日,天氣寒冷,傷寒病盛行。張仲景在回鄉途中,看到百姓食不果腹,饑寒交迫,被刺骨的寒風凍爛了耳朵。他醫者仁心,不忍百姓受苦,親自為百姓煮「祛寒嬌耳湯」。就是把辣椒,羊肉等驅寒之物放在鍋裡煮熟,煮熟後切碎,用麵皮包裹,待熟透後,每人兩個分給病人。凍耳的百姓喝了「祛寒嬌耳湯」,全身暖熱,十分舒暢。張仲景一直施藥到大年三十這天,新年初一這天人們按照「嬌耳」的形狀做成食物來慶祝凍耳康復。因為「嬌耳」與「餃兒」諧音,所以後人為了紀念他,就在每年冬至這一天包餃子吃,一直傳承到今天。

不過傳說歸傳說,據明《草花譜》記載,辣椒於16世紀末才傳入中國。起先作為一種觀賞的花卉來栽培,並未應用於飲食。清乾隆年間,辣椒始作為一種蔬菜被中國人食用。其實東漢末年,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吃樹皮草根皆不足為奇,更有甚者易子而食,哪裡有羊肉這種珍稀之物煮湯且夠食用半月有餘呢?再次辣椒和羊肉等物只是大熱之物,怎有治療凍耳之奇效。這些都是傳說中的不實之處。當時就算確有張仲景施藥一事,大概率也是煮的治療凍傷的草藥,冬至能吃到包著肉餡和菜的餃子是後世代代相傳中的美好願景。

我國幅員遼闊,在江南人們的習俗普遍是吃湯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人們用糯米粉做成圓形的甜品,裡面放紅豆、黑芝麻,寓意團團圓圓。冬至吃上一碗湯圓,預示著來年的美好。

一些江南地區,也有冬至,一家團聚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南宋《路史 後紀》中記載:共工氏的兒子不成器,經常作惡,欺負鄰裡。蒼天有眼,他的兒子在冬至這天暴斃,死後化作厲鬼,繼續殘害百姓。大家相傳厲鬼最怕赤豆。於是家家戶戶都在冬至這一天做赤豆飯,來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民間文化總是有趣而又別有深意。但傳統節日都是人們期待告別災禍,迎接福祉的美好嚮往。#冬至#

相關焦點

  •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說說一句話短語 冬至吃餃子文案句子
    「三節」將至,願你快樂過節。  冬至的腳步正在敲響,春天的氣息遙遙可望。熱騰騰的餛飩保健康,吃了凍麵餃子沒凍傷。湯圓滾滾白玉湯,合家團圓幸福長。冬至快樂,好運一年更比一年長!  冬至是個好日子,笑口常開吃美食。北吃餃子南湯圓,一口一個吐心願。一個餃子一種五彩生活笑開顏;一個湯圓一個型,四季健康伴你行!  冬至吃餃子,一個餃子一顆心。
  • 年年過冬至,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習俗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年年過冬至,你知道冬至的起源和習俗嗎? 今天就不講三國了,寫了那麼多的三國故事,也該讓三國的人休息一下了.主要是今天經朋友提醒了一下,我才發現,呦呵,明天就是冬至了啊!這日子過得...可是真快啊,轉眼間又過了一年了,可是過了三十年的冬至了,這冬至是個啥?
  • 「冬至大如年」,都說冬至吃餃子,其實按照老規矩應該吃餛飩
    冬至節氣又到了,也就意味著一年快要結束了。與其他節氣相比,冬至較為特殊,是從古至今國人都很重視的節氣,甚至上升到節日,稱為冬節,也叫交冬。現在許多的人都只知道冬至要吃餃子,其實關於冬至的習俗有很多,可不僅僅是吃餃子那麼簡單,在過去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 冬至大過年,快來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習俗~
    今天是冬至,大家吃水餃了嗎?大家都知道冬至應該吃餃子,吃湯圓,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要吃這些東西嗎?冬至還有什麼其他的風俗?冬至為什麼這麼重要?下面小編就帶大家進入冬至,看看那些你不知道的冬至。冬至,是中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
  • 「冬至」除了吃餃子,不同省份還有這些冬至習俗?
    天時人事曰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都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有人在冬至這天必須來一份餃子
  • 冬至吃餃子丸子說說心情文案 發朋友圈句子最新問候語
    2020年12月21日,冬至到了,這一天北方人要吃餃子,南方人,如閩南人要吃冬至丸,那麼冬至吃餃子湯圓說說心情文案,發朋友圈句子最新問候語有哪些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供大家參考!  1、今天又是冬至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悄然到來。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盤點一年來的工作午餐,竟然大多是一盤餃子或者一碗麵吃過來了!
  •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轉眼間就到了冬至,明明還記得前些日子還是小雪,但是不得不說,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特別的那個。很多人可能不會記得立冬,大雪和小雪,但總會記得冬至,而且關於冬至的飲食的討論,也是經久不衰。一般來說大差不差,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很多人的家裡都是將冬至當成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本身就屬於,既可以算得上是節氣,也可以能算成節日,而且在古時候,冬至也是應該很熱鬧的日子。
  • 冬至祝福語簡單溫馨 2020最新冬至微信簡訊祝福問候語冬至快樂
    冬至到了,朋友,願真摯的祝福帶給你溫馨的快樂。  5、燻衣草傳說:一株代表友情,兩株代表愛情,三株代表祝福,四株代表幸福,我想給你滿山滿谷的燻衣草,讓你擁有最美的祝福和無盡的幸福!冬至快樂!  6、紅梅俏梳妝,冬至漸漸涼;一碗老鴨湯,暖胃暖心房;肉蛋魚果蔬,日日都點上;進補遵醫囑,亂補五內傷;常搓手腳背,凍瘡不生長。小小貼士,願君無恙!
  • 明日冬至吃餃子,你知道由來嗎?這幾種餃子餡最適合冬至吃!
    冬至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都吃了這麼多年,那你知道這其中由來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另外,民間還有一些關於冬至吃餃子的諺語,比如「冬至不端餃子碗,耳朵凍掉沒人管」,「吃了餃子湯,勝似開藥方」等。由來二在北方一些地區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這一天也算是一個小年。過年的時候新舊交替,吃餃子也有「交子之時」的說法。
  • 又是一年冬至——你pick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冬至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每年公曆12月21-23日左右,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冬至意味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 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那麼,你知道冬至是為了紀念誰嗎? 冬至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麼冬至為何吃餃子呢?(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 「濃情冬至 溫情相伴」——鹽關街幼兒園舉辦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到,冬至到,南餛飩,北方餃,暖暖和和吃一碗!」在「冬至」來臨之際,鹽關街幼兒園開展了「濃情冬至,溫情相伴」主題活動,旨在讓師生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與幼兒相伴、歡度佳節,體驗融融暖冬情。
  • 冬至到,您有一份暖心食譜未領取!
    12月21日冬至這天,各地會吃一些傳統美食,其中,北方普遍吃餃子,南方則吃湯圓,還有個別地區會吃羊肉等食物。 冬至飲食 承包你的胃 從心暖到身 餃子 傳說中,河南名醫張仲景因記掛窮鄉親們,冬至那天,在南陽東關空地上搭起醫棚,向窮人舍「祛寒嬌耳湯」(「嬌耳」即現在的餃子),使人吃了以後只覺渾身溫暖
  • ...一起過冬至嘍!——情暖冬至,傳承文化《餃子和湯圓》親子閱讀活動
    冬農曆十一月初七至冬至是數九開始的第一天,俗話說「數九寒天」,當冬至開始的時候也就是真正的冬季來臨了。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時間點在每年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它不但是一個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張仲景冬至餃子配方,你想多啦,也想少啦!
    冬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過後,真正的嚴寒開始了,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張仲景製作的「驅寒嬌耳湯」留下的,所以北方至今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 冬至吃餃子,這和醫聖張仲景有關
    民間又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冬至時節,全國各地有不同的習俗,我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一般是祭祖,而我國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 張仲景與餃子
  • 冬至到,小布請您吃餃子!
    《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冬至,規定有冬至的月為「子月」,是十二地支序的首位。所以冬至還是一個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等,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 話題|今天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民間有句俗語「冬至如大年」,冬至是一個深陷隆冬的節令,一個被古人稱作「亞歲」的節日。然而在很多吃貨小夥伴的眼中,冬至,是一個自帶香味的節氣。 在這天,能吃上一盤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絕對是治癒寒冬的一劑良方。那麼問題來了,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在我國歷史上,餃子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 冬至|吃什麼餡的餃子最好?
    團圓餃子盤中滿,小聚淺酌又一年 圍爐夜話溫身心,至味入口暖心田 但你知道什麼餡的餃子最適合冬至嗎 時至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身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俗話有「冬吃羊肉賽人參,春夏秋食亦強身」之說。 羊肉助陽益氣,最補元氣。
  • 冬至祝福語:冬至大過年 吃餃子盼團圓
    又是一年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數九寒天」也將正式開始。按照國人的傳統習俗,這一天都要吃一些特定的美食,對於北方人而言,毫無疑問,冬至吃餃子。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是哪裡人,是學生,還是勤勤懇懇的「打工人」,您在親人身邊麼,冬至這天會和家人一起吃飯麼?被生計所迫,我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打拼,每逢佳節,比平時更想家。從氣象學來講,冬至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這一天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身子暖和,心也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