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2020-12-24 騰訊網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那麼,你知道冬至是為了紀念誰嗎?

冬至吃餃子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那麼冬至為何吃餃子呢?(註: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據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西鄂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祛寒嬌耳湯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

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原來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餃子餡的美好寓意

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係,最常見的韭菜餡預示著久財之意。

最為常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

香菇最有養生功效,將其包進餃子餡裡寓意著鼓財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飽鼓之意,謂之鼓財。

還有最近興起的酸菜餡,據說有算財之意。

而芹菜餡則為勤財之意,勤即經常,頻繁的源源不斷,謂之勤財。

那些關於冬至的美好詩詞

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因此也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傳送千古的佳作

《小至》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左河水

西北風襲百草衰,幾番寒起一陽來。

白天最是時光短,卻見金梅競豔開。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見三秦。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

韋應物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

徒令去京國,羈旅當歲寒。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

已懷時節感,更抱別離酸。

私燕席雲罷,還齋夜方闌。

邃幕沉空宇,孤燈照床單。

應同茲夕念,寧忘故歲歡。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闌幹。

那些關於冬至的地方諺語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贛)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魯、湘)

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湘、粵)

冬至不冷,夏至不熱。(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滿。(桂)

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晉)

願大家在這個冬季

平安、快樂

在寒冬中做個溫暖的人

相關焦點

  • 冬至吃什麼?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來給孩子上一堂有趣的「民俗課」吧!
    這一天,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 吃餛飩的習俗, 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 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 冬至餃子夏至面,你所不知道的民間冬至傳說故事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年一日,冬一日,騾騾馬馬歇一日。」意思就是大年和冬至這一天,無論人們如何繁忙,都要休息一天,以作紀念。「冬至餃子,夏至面。」古代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凍,人們缺衣少穿,往往都會凍壞耳朵。但是為什麼要吃餃子呢,吃了形似「耳朵」的餃子就不會凍耳朵嗎?事實確實如此。
  • 明日冬至吃餃子,你知道由來嗎?這幾種餃子餡最適合冬至吃!
    冬至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都吃了這麼多年,那你知道這其中由來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冬至吃餃子這個「驅寒嬌耳湯」就是最初的餃子,而張仲景就是發明餃子的人。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冬至舍藥,所以在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就被流傳下來。
  • 朋友圈流行的「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是什麼梗?
    文\熊貓哥又到了朋友圈曬冬至餃子的日子,今年的冬至餃子朋友圈又多了一個梗,「冬至不吃餃子凍耳朵」,那麼這冬至餃子和凍耳朵到底有啥聯繫?吃了張仲景祛寒嬌耳湯的百姓兩耳發熱,凍傷都治好了。人們就模仿嬌耳的模樣,做出了嬌耳,也叫餃子或扁食。朋友圈的梗來自於這句「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吃餃子應該是北方的習俗(很多地區,餃子叫扁食)。因為這句凍掉耳朵沒人管就是北方的氣候。
  • 冬至吃餃子,這和醫聖張仲景有關
    相傳,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在東漢末年,傷寒病流行,有很多人都病死了。冬至那天,張仲景正好從長沙告老還鄉。回到家鄉之後,看到很多貧窮的百姓饑寒交迫,飽受折磨。
  • 冬至就要到了,吃餃子嗎?你吃過最好吃的餃子是什麼餡的?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中國人一向喜歡用吃食來表達對節日的喜悅。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這天,北方有吃餃子的習俗,這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而流傳下來的。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意義寓意 冬至吃餃子有什麼特殊含義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冬至吃餃子相傳與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有關。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潦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勤奮好學,並且酷愛醫學。東漢末年,連年混戰,「民棄農業」,都市田莊多成荒野,人民顛沛流離,饑寒困頓。
  • 話題|今天冬至,你吃餃子了嗎?
    在這天,能吃上一盤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絕對是治癒寒冬的一劑良方。那麼問題來了,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在我國歷史上,餃子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從此,一到冬天,鄉親們便開始模仿製作,並稱之為「餃耳」,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麵餃」,一來是為了治療凍傷的耳朵,二來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
  •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說說一句話短語 冬至吃餃子文案句子
    「三節」將至,願你快樂過節。  冬至的腳步正在敲響,春天的氣息遙遙可望。熱騰騰的餛飩保健康,吃了凍麵餃子沒凍傷。湯圓滾滾白玉湯,合家團圓幸福長。冬至快樂,好運一年更比一年長!  冬至是個好日子,笑口常開吃美食。北吃餃子南湯圓,一口一個吐心願。一個餃子一種五彩生活笑開顏;一個湯圓一個型,四季健康伴你行!  冬至吃餃子,一個餃子一顆心。
  •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
    今日冬至,南吃湯圓北吃餃子,冬至還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傳統習俗轉眼間就到了冬至,明明還記得前些日子還是小雪,但是不得不說,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特別的那個。很多人可能不會記得立冬,大雪和小雪,但總會記得冬至,而且關於冬至的飲食的討論,也是經久不衰。一般來說大差不差,就是南方吃湯圓,北方吃餃子,很多人的家裡都是將冬至當成傳統節日。因為冬至本身就屬於,既可以算得上是節氣,也可以能算成節日,而且在古時候,冬至也是應該很熱鬧的日子。
  • 冬至北方吃餃子,其他地區吃什麼?我也是今天才知道,漲姿勢了
    冬至北方吃餃子,其他地區吃什麼?我也是今天才知道,漲姿勢了。在我們北方,從小就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每到冬至,提前好幾天都會盼望著,看媽媽今年會包什麼餡的餃子,如今長大了,走出家鄉,才知道冬至不只吃餃子。
  • 冬至,糖尿病人吃餃子妙招,還有些冬季穩血糖的技巧全給您!
    冬至,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的節氣,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冬節」、「賀冬」、「小年」等。 在我國北方,餃子是冬至的「標配」,冬天天寒,容易凍著耳朵,而餃子形如「耳朵」,人們覺得吃餃子可以保護耳朵。但你一定不知道: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
  • 冬至|吃什麼餡的餃子最好?
    團圓餃子盤中滿,小聚淺酌又一年 圍爐夜話溫身心,至味入口暖心田 但你知道什麼餡的餃子最適合冬至嗎 時至冬至,標誌著即將進入寒冷時節,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民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人體的陽氣潛藏於體內,身體容易出現手足冰冷、氣血循環不良的情況。俗話有「冬吃羊肉賽人參,春夏秋食亦強身」之說。 羊肉助陽益氣,最補元氣。
  • 冬至吃餃子,這5種花式餃子,都吃過的才是真正的吃貨!
    冬至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在北方地區有這樣的說法: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所以每年到了冬至這一天,大家都會自己包餃子或者是在外面吃餃子,也就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一個儀式,可是南方地區就沒有吃餃子的習慣,最多也就吃個熱乎乎的湯圓或者是面線。
  • 知曉冬至吃餃子的來歷,吃得更入味了
    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 冬至祝福語:冬至大過年 吃餃子盼團圓
    又是一年冬至,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數九寒天」也將正式開始。按照國人的傳統習俗,這一天都要吃一些特定的美食,對於北方人而言,毫無疑問,冬至吃餃子。不知道正在看這篇文章的您,是哪裡人,是學生,還是勤勤懇懇的「打工人」,您在親人身邊麼,冬至這天會和家人一起吃飯麼?被生計所迫,我離開家鄉,來到大城市打拼,每逢佳節,比平時更想家。從氣象學來講,冬至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這一天吃一頓熱騰騰的餃子,身子暖和,心也舒坦。
  • 俗語「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啥會有吃餃子習俗?
    冬至我們都知道,它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時間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12月23日,冬至又被叫做冬節、數九等,冬至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的白天就會變得越來越長,夜晚會變得越來越短。這句俗語的前半句話非常的好理解,就是說我們在冬至的這一天要是不端一碗餃子來吃的話,要是在冬天裡把自己的耳朵給凍掉了,那可是就沒有人管了。
  • 「冬至」除了吃餃子,不同省份還有這些冬至習俗?
    天時人事曰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都說「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有人在冬至這天必須來一份餃子
  • 冬至吃餃子寓意多 外國餃子嘗嘗鮮
    冬至吃餃子,這麼多年你知道有什麼寓意嗎?不許咱「崇洋媚外」,還不許我們嘗嘗外國的餃子嗎?冬至吃餃子寓意多 外國餃子不妨嘗嘗鮮  餃子餡的N種寓意  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係,最常見的韭菜餡預示著久財之意。最為常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
  • 暖暖的愛丨冬至來愛家,吃純手工餃子嘍~
    要說起冬至吃餃子的源由:其一為紀念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留下「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俗語。 其二是民俗專家認為冬至是陰陽「交子之時」,這一天吃餃子有「順從天意」的意思,同時也犒勞一年來一家人勞動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