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嫁接在消費者和製造工廠之間是一個看不見的能力,而過去十多年不斷迭代、不斷發展使得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具想像力的物流革命現場。」吳曉波說。
作為國內知名作家,吳曉波這一觀點,闡明了智能物流不斷向上的勢頭,也讓大家更加看好智能重卡的應用前景。
特別是從國內主流車企相繼發力智能重卡並取得快速進展來看,未來物流場景中,智能重卡必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其中,上汽紅巖不久前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率先發布了「5G+L4智能重卡」。這也預示一場基於重卡的物流場景革命,正在加速到來。
來勢兇猛
上汽紅巖「5G+L4」智能重卡的異軍突起,並非一場隨隨便便的成功。三年前,當上汽集團拿下國內第一張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用牌照之際,智能重卡項目就已悄悄醞釀甚至在執行中了。
次年,工信部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這為智能重卡服務智能物流打下堅實基礎。也正是在5G全面商用化,國六排放標準實施,上汽集團「新四化」戰略部署啟動的背景下,上汽紅巖向著「智造」方向提速快跑。
今年以來,重磅登場的上汽紅巖「5G+L4」智能重卡,成為商用車行業探索智能技術賦能的表率。從去年8月在上海洋山港實現全球首次港區5G智能化作業,到今年7月已在上海洋山港實現準商業化運營,該重卡單日運營裡程逐漸增加,目前可達300公裡左右。
正是得益於搶先布局和技術領跑,年初至今,上汽紅巖 「5G+L4智能重卡」先後斬獲了「年度創新車型獎」「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大獎」「技術創新獎」,並助力上汽紅巖力奪「2019年度創新精神傑出企業獎」。
對於一款有著「超前」性能但又新近問世的重卡產品,這樣的成績單可謂「來勢兇猛」。在智能物流興起的風口上,其展現的是有著超越、突破意義的技術實力。
一身本領
近日,在臨港智能駕駛測試基地,上汽紅巖邀請行業媒體做了一場智能駕駛活動,主角就是上汽紅巖「5G+L4「智能重卡。現場,這款智能裝備大展身手,憑藉一身好本領驚豔眾人。
據介紹,該重卡通過綜合應用雷射雷達、機器視覺、人工智慧、北鬥導航、5G-V2X車聯通訊等先進技術,打通了從電控底盤、發動機到智能駕駛系統的完整控制閉環,成功實現了在港區特定場景下的L4級自動駕駛、釐米級定位、精確停車(±3cm)、精準倒車、與自動化港機設備的交互以及東海大橋隊列行駛等功能。
該車採用的視覺感知系統、雷射雷達系統、毫米波雷達系統及衛星和慣性導航組合系統,均為自主研發,現已具備多維度、多方位360度感知能力,能在前後各約250米、左右各約80米的範圍內精確感知行人、車輛、其他障礙物等,並據此規劃路經、安全行駛。
在難倒不少「老司機」的倒車入庫環節,該重卡一樣表現精準,面對兩側到輪胎只有7、8cm的狹窄庫位,整體入庫成功率高達100%,且倒車平均用時僅為70秒。
基於5G和V2X技術,該重卡可在20毫秒內組建車隊,開啟隊列行駛,實現包括交互通訊、自動跟車、車道保持、繞道換行、緊急制動等功能。車輛速度可達60-80公裡/小時,隊列行駛間距約為15-18米。
質的改變
周身「黑科技」加持的上汽紅巖「5G+L4」智能重卡,到底能給現實中的物流運營,帶來怎樣的提升和改變?上海洋山港從港口運輸的效率提升、環保升級等方面,給出了答案。
關於作業效率,使用該智能重卡後,實現了在港區特定場景下的L4級自動駕駛、釐米級定位、精確停車,15秒內貨物裝卸、與自動化港機設備的交互以及東海大橋隊列行駛等,一舉將大橋通行能力提升50%。
加之前面提到的精準倒車成功率100%、20毫秒內實現隊列行駛,讓這款重卡身上智能高效的標籤愈發凸顯,直接帶來了運量的提升:由7月500箱,增加到每月4500箱,運量翻了9倍。並且,預計今年將完成2萬個貨櫃運輸。
關於環保,應用該重卡,在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汙染物排放上,相比傳統柴油動力重卡可以大幅減少60%,為踐行綠色物流再添助力。
正因為有了如此出色的運營表現,在今年洋山港準商業化運營的基礎上,上汽集團將與上港集團、中國移動等夥伴們攜手並進,下一步將實現百輛級,並迅速向千輛級智能重卡大批量商業化運營推進。
不難預見,接下來,上汽紅巖「5G+L4」智能重卡的價值必會全面展現,其將為上海乃至全國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將給中國商用車智能化進階輸出源源不斷的紅巖智慧。
(物流商用車網 記者 阿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