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我們終其一生,都希望成為更好的人

2020-12-14 飄雨桐

01

七月,這是我比較不喜歡的月份。在七月的尾巴,還遇上了比較麻煩的事情。直至今天,還沒有等來想要的結果。難道,真要和「飄雨桐」這個微博說再見了嗎?揉揉眉心,突然覺得這個動作似曾相識。對哦,《犯罪心理》中的林辰思考問題的時候、疲累的時候——總會不經意的,揉揉眉心。或者我記錯,因為正在放假期間、但還是很忙很忙的。忙的,可能會思維錯亂。理解,老了老了。

02

今天,我還專門查看王爾德的《夜鶯與玫瑰》。除了《小王子》,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就是《美人魚》與《快樂王子》。發現沒有?都是特別虐的故事。王爾德,最開始是八卦他的某種傾向。其實,真的需要鬧得沸沸揚揚嗎?哦,他不在乎。好的,看完《犯罪心理》的「四聲」系列——再看完《夜鶯與玫瑰》,我理解宋聲聲當時的心情。為了保護粉絲,寧願選擇結束自己性命是最後的鬥志。

03

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被李景天虐待了這些年,又坐牢了這些年。他還不能說話,那是他拒絕別人竊聽的積極反抗。他那麼喜歡唱歌、歌聲又是那麼好聽,你讓宋聲聲幾乎十年不說話?我想,一定比殺了他還要難受。終於可以沉冤昭雪,又在開演唱會的當天黯然死去。總覺得,這是什麼人生呢。連吐槽都沒有了力氣,我們都希望成為更好的人。而且也努力這樣,可結果呢?真是欲哭無淚。

04

當然,最需要關注的還是刑從連與林辰。林辰的命運,那是被詛·咒過的嗎?「一沙」系列,這麼高級的心理專家卻被打壓得只能當個學校宿管?即便,那黃澤有多恨他就有多愛他。但又怎樣?林辰的專長無法發揮,林辰的人生價值得不到體現。幸好還有刑從連,但林辰又要苦苦壓抑對他的愛慕。他在小心保護對方,或者生怕一不小心連朋友都做不成。如果不是宋聲聲,林辰會繼續沉默。

05

不過宋聲聲死的時候,我忽然覺得大概是我的日子過得太安逸了。你也會走,你可能有一天會結婚生子,你是真的會離開我。想到那一刻,我忍不下去了……我想得很清楚,我真的很好,我也會對你很好,會比你這輩子曾遇上的所有愛人,都對你更好。我那麼愛你,應該會讓你體會到世界上非常美好的愛情,請相信我。(文/飄雨桐)我也相信,這會是刑從連此生聽到的、最深情的告白吧。

06

因為心情真的不太好,但似乎也不能多做什麼。甚至連站在陽臺抽菸,我都沒有時間。也就這樣吧,相比之下——平安,就是喜樂。平凡,就是幸福。我這麼理解,算不算自欺欺人。但偶爾也會恍恍惚惚想到,就這樣走完一生真不甘心啊。我還沒有好好愛過,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太遺憾了吧。我們終其一生,都希望成為更好的人。我們終其一生,都希望遇到愛的那個人。為何,此生非彼生......

相關焦點

  • 刑偵燒腦純愛文:犯罪心理
    於身處黑暗中的人來說那一點微光便已是人間至善如果說《默讀》帶給我的是震撼和思考,那麼《犯罪心理》帶給我的,更多的,卻是感動。深藏不露超蘇刑警刑狗子刑從連(攻)VS冷淡心理醫生神仙哥哥林辰(受)短評:心理專家與刑警。小說開端便用一件疑似自殺的案件迎讀者進入犯罪心理的世界。刑對林很感興趣,好奇使刑一步步試探受對他的底線,林其實有心理疾病,曾經對刑說「非常對不起,不管怎樣,你得陪我一起走過去。
  • 《狼的孩子雨和雪》: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做更好的抉擇
    在一次次的克服困難,勇敢生活的過程之中,等待著我們的永遠是一次次的抉擇與希望。01少女花的這次際遇起源於大學的一次課堂,她與狼人化身的男主邂逅了。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著不同的選擇,放棄還是堅持,而一個人最珍貴的品質便是在逆境中保持最大的善意,守住最初的純真。03雪,作為女兒卻有著不同於母親的恬靜溫柔,她淘氣好動能吃愛鬧,被鄰居無意中看到自己狼人的樣子時,乾脆扮起了寵物狗矇混過關。
  • 也許,終其一生我們都將碌碌無為
    「我一直在模仿著他們,只為努力扮演大眾心目中的人。」我們都是模仿者穀倉惠子其實並不是只是一個人,我們每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無一不是一個模仿者。為了成為家人口中的好孩子,我們假裝附和著家人的期待,幫忙做家務,讓勞累的父母不再多操心;為了扮演好學生,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與同學討論功課,認真完成作業;為了扮演好員工,即便再社畜的飯局,我們都硬著頭皮跟著一起狂歡。記得之前有個小女孩的一句話,「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一直掛在熱搜上,熱度不斷。為什麼這句話如此的被瘋狂認可?
  • 原生家庭的「我都是為了你好」 終其一生都在治癒
    原生家庭的影響,終其一生都在治癒,我渴望被愛,也更怕傷害。有人說,一個幸福的家庭生長的孩子,他的內心一定是幸福、豐富的,而不幸的家庭所教養出來的孩子或自卑,或敏感,或心理有點扭曲,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治癒童年
  • 看美劇《犯罪心理》的人都是什麼心理?
    我是在《超感警探》和《lie to me》中間開始看《犯罪心理》的,這三部都是刑偵探案劇。《超感警探》是利用人的各種各樣的心理的來破案,其中夾雜某種類魔術的東西來輔助,劇情較為輕鬆,節奏輕快。心理學在這部電視劇中顯得十分有趣,犯罪心理在這部電視劇往往得到某種合理的解釋。 《lie to me》利用心理顯現在人的臉上的表情來破案,通過偶爾或者不間斷的試錯來確定答案。
  • 讀完《紅與黑》我才明白: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逃脫敏感與自卑
    直到如今重讀《紅與黑》,才發現這個年輕人起起伏伏的一生,竟是我們無數人的縮影。在於連的身上,我們讀懂了人生的道理,看穿了很多人心叵測。終其一生,我們還是無法擺脫自己的自卑與敏感《紅與黑》中於連,可以說是一個時代造就的悲劇人物,更是一個被自己的敏感自卑打壓的悲劇。
  • 終其一生,我們只為尋找最初失去的那個人
    終其一生,我們只為尋找最初失去的那個人1:我們珍惜一個人,一定是感動過;我們放棄一個人,一定是失望過。人在落魄時才能看清,誰潑的是盆盆冷水,誰捧的是顆顆擔心。5:不必過於在意人與人之間表面的情緒,摯交之人不需要,泛交之人用不著。情緒這東西,你不在乎,它就傷不到你。6:愛情沒有公不公平,你在他身上犯的錯,他也會在別人身上犯下,他欠你的東西總有另一個陌生人會討回來。路還長,我們慢慢走。7:我們總是為了一個不存在的未來,放棄眼前的那個他。
  • 《廊橋遺夢》: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歸屬感與價值感
    這些問題,我在20世紀著名的個體心理學之父阿德勒的著作中中找到了答案,阿德勒說:我們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歸屬感與價值感。每個人的心理問題的產生,都源於這兩個方面出了問題。歸屬感來源於愛,價值感來源於社會成就,顯然,劇中的弗朗西斯卡的歸屬感和價值感,在結婚二十年之後,蕩然無存。
  • 《犯罪心理》第十二季摩根回來啦!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影視英語>影視資訊>正文《犯罪心理》第十二季摩根回來啦! 2017-03-20 09:53 來源:人人美劇 作者:   據TVGuide確認,謝默·摩爾將在《犯罪心理》第12季的季終回歸。
  • 《犯罪心理》:愛一個人就是要為了他而變成更好的人
    本期分享:《犯罪心理》作者:長洱主角:刑從連vs林辰刑從連是刑警隊長,出身華人第一世家,簡言之就是在這身刑警服下的他,不僅僅是個警察還是個有錢有權的真正的少爺就像是那場浩大的選擇一樣,當你操縱著生死的拉杆,一邊是四個能呼救的精英人士,他們是你此行要解救的對象,而另一邊是昏迷的十六個平民,這些平民中有些人有犯罪前科,有些人不學無術遊走在犯罪邊緣,你會選擇哪一方可以活下來?哪一方去死?
  • 如果人終其一生都不如意,你要改變命運?還是被它捆縛
    很多人對人生有許多的感慨,如果終其一生都不如意,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惑,也很多人的人生都是不容易的,能如意的人生。並不一定就是圓滿。其實現實生活中我們的人生真的大部分都不如意。尤其是遇到了人生的坎坷挫折和磨難,難道就不生活下去了嗎?
  • 尋其所愛,終其一生,滿是遺憾,你是怎樣放下求而不得的痛苦
    03 後來的我們愛而不得的愛情故事,通常讓人看完無比的心酸,而更多的人都是因為感同身受而哭的稀裡譁啦的。前任3:「有些人註定有緣無份,雖然惋惜痛心,但奈何有些答案總歸是愛過,現在只想珍惜眼前人。」李米的猜想:」對不起,如果我認錯人了,那麼更對不起了。」」後來,他跟我說,遇見我,是他長這麼大最高興的一件事。」後來的我們:「我們都有過去,卻各自有未來。」「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擁有時的珍惜,失去後的後悔。
  • 《犯罪心理》:讓人不寒而慄的犯罪現場,細思極恐
    這時候,合作多年的編輯福雙妹子在微信上找到我,問我有沒有興趣利用空餘時間創作一套專業的犯罪心理系列小說,填補市場上這類內容的空白。我是技術人員出身,深深明白真正的「犯罪心理」可不是單純地滿足一些讀者的「獵奇」心理那麼簡單,真要創作的話,必須精選一些立得住的故事,在感動讀者之前,先觸動自己才行。
  • 張遼威震逍遙津,差點俘虜孫權,為何終其一生都沒有討伐蜀漢?
    帶你認識不一樣的三國ID:shuosanguo張遼威震逍遙津,差點俘虜孫權,為何終其一生都沒有討伐蜀漢張遼作為五子良將中當之無愧的第一人,終其一生,為曹魏立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從跟隨曹操開始,一直南徵北戰,幾乎當時曹操發起的每次大型戰役,都沒有少了張遼的身影,包括但不限於:官渡之戰,長坂坡之戰,赤壁之戰。
  • 《月亮和六便士》:終其一生,我們應該成全自己
    人生短暫,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不妨大膽一點,堅定一點,全力以赴去成就自己,成為自己心中想要成為的那個自己。1.追逐夢想 永遠都不晚斯特裡蘭德是個四十歲的男人,長得不好看,但是也不醜,他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 《黑蜥蜴》:變態扭曲的犯罪心理
    最近很火的死亡邀約梗,出自於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裡面秦昊飾演的張東升,因作為倒插門女婿,受不了嶽父嶽母的嘲弄,以爬山拍照為由,將二老推下山崖,看完電視劇,讓人唏噓不已,看似斯文的教師,手無縛雞之力,怎麼會突然變成殺人狂魔呢?讓人細思極恐,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隱秘黑暗的角落,現實的不如意,或者人際的不和諧,都會逼人走近那個角落,讓這些變態扭曲的情緒以一種現實的方式得到變態釋放。
  • 心理表徵: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在於他們擁有更好的心理表徵
    但看完之後,還是一個感覺: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厲害的人,只要我們不斷刻意練習,優化我們的心理表徵。可什麼是心理表徵?《刻意練習》也沒有講透,它只是大概提了一下,說這是一種心理結構。決定你認知的,也是你此刻所擁有的心理表徵。理解了這句話,就不難理解比爾·蓋茨那句「人與人最大的區別,是脖子以上的區別」。所謂脖子以上的區別,指的就是心理表徵的區別。所以《萬萬沒想到》和《刻意練習》才同時傳達出這樣的洞察,「普通人與高手之間的差距,就在於心理表徵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完善我們的心理表徵,讓自己變得更智慧。
  • 《犯罪心理》S15——最終季,且看且珍惜
    回想起我第一次看《犯罪心理》時,此劇已經播出了4季。和我觀看《邪惡力量》時是同一時間。巧合的是當時也是《邪惡力量》播出了4季之時。而這兩部經典美劇也更加巧合的都在第15季宣布完結。說起來有些傷感,或許很多人一樣,自己的十幾二十代也跟隨著他們結束進入了三十代走向四十代。
  • 我不是藥神: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一種藥,沒藥的世界我們怎麼活
    可是如果沒有被抓住,他還是會去賺這些這麼容易賺的錢,更何況這印度藥還可以真正地幫助到那些吃不起舊版藥的人。兜售鏈上的幾個人認識勇哥之前都長期過著「吃不起藥」像在等死的日子,以他們幾個為中心輻射出整個省份同病相憐的病友圈。在勇哥帶著「吃得起」的印度藥出現之後,他們不自覺地升騰起一種希望感,堅定地摘下了口罩。
  • 《流沙刑》:青少年犯罪心理長篇小說,揭露犯罪真相—家庭是主因
    但是最後因為蔡某某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依舊是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只是被收容教養了……2018年12月3日,湖南沅江12歲男孩吳林(化名)因不滿母親管教太嚴,被打後心生怨恨將母親用刀殺死……這一件一件的惡性的青少年犯罪新聞看得讓人戰戰兢兢地,我們不禁要發問「我們的孩子到底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