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有件事對大家影響還挺大的,小寶覺得,山雨欲來風滿樓,該警惕起來了。
12月14日,六大國有商業銀行,工、農、中、建、交、郵儲各自發布了一個公告,內容大同小異——
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統一調整。
屆時提前提取的話,將由原來的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計息。
一石激起千層浪,公告所產生的影響,可不僅限於它所提到的產品。
小寶自己手上也有一些靠檔計息的創新型存款,今天就給大家分析下,這事對我們有啥影響,將來需要怎麼應對…
1什麼是「靠檔計息」?
靠檔計息存款產品的全稱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
把這個詞拆開就很好理解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產品。
定期存款是指有一定期限的存款,比如存3年、5年後,就到期的存款。
提前支取指的是,還沒等到完全到期,就提前取出來。
靠檔計息則是根據實際持有的期限,分段計算這筆存款的利息。
以小寶持有的一款靠檔計息產品為例——
持有沒滿一個月就提前提取資金出來,利息按2.8%計算;
持有3年就取的話,則按年化4.9%計算利息;
而如果持有滿5年,則按最高的4.95%計算…
說實話,真香!
如果是傳統的銀行定期存款,沒到期就提前提取資金,利息僅按活期的0.3%左右計算而已。
比如同樣是10萬塊,一個選小寶這個瑞鑫存1號,一個選銀行普通的5年期定期存款。
同樣是持有3年提取出來,瑞鑫存給的利息是1.47萬,而後者給的只有900塊,簡直是雲泥之別!
2為什麼要「清退」?
這麼香的產品,而且屬於存款受銀行存款保險制度保護,50萬以內保本保息,為什麼要清退?
對我們老百姓自然是好的,但從整個國家或者說監管層面看,潛在風險非常高。
一是這類產品潛藏著流動性風險。
靠檔計息,即便提前支取也能按照比較高的定期利息計算,相當於「活期化」了定期存款。
將來一旦銀行有什麼風吹草動,出現了什麼負面輿論,很容易導致存款大量「搬家」。
對於銀行來說,這意味著有潛在的「擠兌風險」。
大一點的銀行還hold得住,要是讓小的城鄉銀行碰上,搞不好還得找央媽擦屁股。
另一個原因是,這類產品對銀行來說,攬儲成本太高。
受疫情影響,一方面上頭喊著銀行要給實體經濟讓利,另一方面銀行的攬儲成本卻來越高,兩頭一擠銀行自然是生存艱難。
像小寶在深圳招行的兄弟,同事受不了降薪紛紛離職,現在他是幹兩個人的活拿原來70%的工資,也快熬不住了。
所以監管為了保護我們平頭小老百姓,維護金融穩定,也為了將來自己能少一點麻煩,就要求各銀行對這類產品逐漸整改、清退。
3有何影響?
分兩種情況考慮,一種是持有工、農、中、建、交、郵儲六大行靠檔計息產品的朋友,另一種是持有其他銀行存款產品的朋友。
先說第一種,持有六大行靠檔計息產品的朋友,手上的產品會怎麼處理呢?
按照六大行的公告看,有兩個選擇——
一是本來手上這筆錢就打算長期投資的,可以當做一個純定期產品,持有產品到最終期滿,拿最高檔的約定利息。
另一個是手上這筆錢本身計劃靈活取用的,可以在今年的12月31號前取出來,依舊按照原來約定的靠檔計息規則計算利息。
而如果放到2021年再取的話,不持有到期,提前支取就只按照活期利息計算,血虧…
另外,如果你像小寶一樣持有六大行以外的靠檔計息產品的話,就要多關注關注銀行或平臺發的通知。
六大行已經迫於監管壓力先行一步了,將來各民營銀行估計也會逐步跟進。
像之前很多人買的眾邦銀行產品,只要是靠檔計息類的,將在12月31號全部強制清退…
除此之外還有蘇寧銀行、華瑞銀行、中信銀行等,都要跟進調整。
多關注關注,如果持有的產品,清退政策跟六大行的一樣,記得趕在窗口期提前取出來,免得自己被動。
4現在買的創新存款有影響嗎?
靠檔計息的產品現在是很難找到了,小寶掃了掃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度小滿金融等平臺的銀行精選,發現目前在售的產品基本都是按照固定期限付息的。
比如這種——
100塊起投,每半年按照年化4.5%付一次利息,本金繼續存到下去,滿下一個半年後再付一次利息,最長可以持有5年。
這種產品不屬於靠檔計息產品,相對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但也只是「較小」而已。
因為最近金融穩定局的孫局長表示,第三方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銷售銀行存款產品的業務,屬於「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應納如金融監管範圍。
真是醉了…
照這個架勢看,各大金融平臺為了「保命」,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紛紛下架這類創新型存款產品。
例如支付寶、京東金融和騰訊理財通,一聽孫局長的發言就立馬表忠心,下架了平臺上所有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現在僅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
5閒錢該往哪投?
小寶建議,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把手上的資金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配置,分別匹配不同的金融產品。
短期(1年內)——
短期需要用到的資金,比如一年內要買房、買車、結婚的錢,可以放在相對靈活的地方。
像各大金融平臺的創新型存款就比較合適,有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度小滿金融、微眾銀行等,各種期限的產品都有,7天、1個月、3個月到5年的。
年化收益在3-5%之間,還算不錯,比如下面這款7天發一次利息的,利息按3.75%算。
產品更新輪動較快,而且有些產品是定向開放的,小寶就不羅列了,大家去平臺上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就好。
中期(1-5年)——
手上有筆錢,短期沒有啥用,但將來三五年左右,可能要用來置換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車子,或者是計劃給孩子來套學區房的話,可以考慮放在債券基金、偏債混合型基金或固收+裡面。
長期持有債基或偏債混合基金的回報率還是可以的,年化在5-6%左右。
另外,現在很多基金公司都在推的「固收+」產品,也是瞄準了我們這塊需求。
這類產品一般會配置一部分風險較低的債券作為保底的「盾牌」,然後再「+」一些股票、股指期貨、國債期貨、打新、定增或可轉債等,增厚收益。
只不過買慣了創新型存款的朋友可能需要適應一下,存款產品的利息是固定的,約定多少就是多少,而債基或固收+是波動的,稍微刺激一點。
長期(5年以上)——
長期不用的錢,可以根據資金量和個人風險偏好進行配置。
比如手上有個十萬左右,未來長期不用,追求高收益同時也能承受一定的波動,可以考慮基金定投。
就拿定投滬深300或中證500五年以上來說,收益和風險都能兼顧。
而如果手上資金相對充裕,有大幾十萬或百萬以上,長期不用,則需要進行資產配置以平衡風險。
可以用一部分進行前面所說的基金定投,作為自己的「矛」,去追求相對更高的投資回報率。
剩餘的一部分考慮最近大火的增額終身壽,作為自己的「盾」進行防守。
年化收益在3.5%左右,保本保息,就算大盤跌到1千點也照樣兌付!
有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年化3.5%也不高嘛,但別忘了它可是複利計息,足以媲美年化4.5%左右按照單利計息的創新型存款了。
而且複利的時間越久優勢就越大,3.5%複利計息30年,甚至能媲美6%+按照單利計算的產品。
另外,增額終身壽還有一大優勢是不用擔心5年後被強制推出,既能持有一輩子,還能隨時部分提取,非常靈活。
目前來看,守護神這款產品的綜合實力最強。
畢竟對於資產量較大的朋友,不可能把手上的每一分錢都all in到股市裡搏擊。
原則上說,資產規模越大的投資越要注重穩健。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但如果你已經穿上皮鞋了,就要倍加愛護珍惜,避免因為自己的錯誤判斷而一夜返貧,白白揮灑幾十年的汗水。
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幾年甚至1年內,靠檔計息存款也好,其它的創新型存款也罷,都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大勢所趨,我們能做的就是早做打算,提前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