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書院講壇第334期:鄧小南:宋代歷史再認識

2021-01-10 紅網

  紅網時刻4月3日訊(通訊員 夏金龍)4月7日(周六)下午三點,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特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鄧小南教授登上嶽麓書院講壇,開講「宋代歷史再認識」,介紹宋代的立國環境、開國基調、內政外交、文化風俗等方面的內容。敬請社會各界人士關注、宣傳和參與嶽麓書院講壇。本期講壇,鳳凰網國學頻道全程圖文直播,敬請關注。

  嶽麓書院講壇第334期預告

  【講壇信息】

  主 題:宋代歷史再認識

  時 間:2018年4月7日(周六)15:00—17:30

  地 點: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內中國書院博物館報告廳

  主講人:鄧小南(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國學院副院長,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主持人:鄧洪波(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歷史系教授、古籍所所長、中國書院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中國四庫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主辦單位: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承辦單位:嶽麓書院國學研究與傳播中心 嶽麓書院歷史系

  協辦單位:湖南大學嶽麓書院發展基金

  【主講人簡介】

  鄧小南教授,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國學院副院長,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國務院參事、中國史學會副會長。

  曾在美國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英國牛津大學,德國維爾茲堡大學、圖賓根大學,韓國高麗大學,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科技大學、城市大學,中國臺灣「中研院」史語所、臺灣大學等學府講學。

  著有《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朗潤學史叢稿》《宋代歷史探求》《課績·資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側談》等,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研究論文百餘篇。

  北京大學「十佳教師」。曾獲北京市勞動獎章、三八紅旗獎章、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思勉學術原創獎、國華傑出學者獎等。

  【內容簡介】

  介紹宋代的立國環境、開國基調、內政外交、文化風俗等方面的內容。宋代面臨著來自內部與周邊的諸多新問題、新挑戰,不是古代史上國勢強勁的時期;但它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建設方面的多方嘗試,它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與牽動,使其無愧為歷史上文明昌盛的輝煌階段。

  【報名通道】

  非常歡迎社會各界人士來聽講座,報名請點擊 填寫報名表實名參加講壇,參加活動免費。報名成功後頁面會顯示已報名,成功但無故未籤到,將被列入黑名單,影響以後參加書院活動。敬請關注嶽麓書院微信公共號(講座當天會收到系統信息,煩請於開講前半小時內前往講壇籤到處,領取入場券後入場。報名hudayuelu),或加入嶽麓書院講壇QQ群(二群群號:398933230),了解更多資訊。非常感謝關注、宣傳及參加講壇,期待到時嶽麓書院見。

嶽麓書院講壇第334期講座報名二維碼

嶽麓書院講壇第334期直播二維碼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微信公共號二維碼

來源:紅網

作者:夏金龍

編輯:蘇小莉

本文為教育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8/04/03/4043670.html

相關焦點

  • 嶽麓書院講壇第431期:儒學的現代轉化與當代價值
    紅網時刻12月15日訊(通訊員 陳永豪)12月16日(周三)晚19:00,嶽麓書院講壇第431期將邀請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顏炳罡教授和武漢大學文明對話高等研究院院長吳根友教授會講,主題為「儒學的現代轉化與當代價值」,講述儒學在現當代的處境、儒學現代轉化的體現及其價值等內容。
  • 嶽麓書院邀訪學者講座:版本的意義:以《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為例
    ,為研究宋、金等朝代歷史的基本史籍之一。由此而引起的版本的研究對我們研究歷史又有何意義?   10月31日(周二)下午三點,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邀請西北大學歷史學院胡坤副教授登上嶽麓書院講壇,開講「版本的意義:以《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為例」,為我們講述《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的現存版本、刪改及其所引起的人際關係網絡和影響等問題。
  • 中國歷史上「一流的大學」——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嶽麓書院
    然而民間卻孕育著文化的力量,那就是民間書院的萌芽。宋初天下走向太平,形成了興辦書院的熱潮,嶽麓書院應運而生。不過要說起嶽麓書院的源頭,還得提到兩位和尚,一個叫智璿; 另一個連名字都沒留下來。他倆雖說是和尚,但對儒學很推崇。於是就在嶽麓山下找了塊地方,建了幾所房子,購買了一些書籍。
  • 「三高四新」,需要些嶽麓書院的歷史文脈
    12月17日下午,由湖南省委宣傳部和湖南大學聯合舉辦的「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理論研討會在嶽麓書院舉行,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嶽麓書院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將習近平總書記對嶽麓書院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
  • 「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理論研討會精彩...
    總書記關於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策源地的重要論述,把嶽麓書院的歷史地位提升到新高度;總書記對「惟楚有材,於斯為盛」的全新解讀,把嶽麓書院的歷史文脈推進到新時代。 12月17日,由省委宣傳部和湖南大學聯合舉辦的「嶽麓書院與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理論研討會在嶽麓書院舉行。
  • 嶽麓書院,一部湖南士人的心靈史
    吹香亭位於嶽麓書院頭門北側、文廟照壁之外,有黌(hong)門池,始鑿於宋代,與飲馬池相對應。現亭為1984年修復。因池中遍種荷花,嶽麓八景之一的「風荷晚香」即取景於此。麓山寺碑亭位於嶽麓書院內,用於安放保護麓山寺碑。亭為重簷八角亭,木柱鬥拱支撐,亭內建方形小屋,麓山寺碑就被封閉保護在屋內,遊客可從門窗外觀看古碑的真容。
  • 嶽麓書院: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當今千年學脈仍在延綿
    嶽麓書院全景圖嶽麓書院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嶽麓書院坐落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長沙市湘江西岸的嶽麓山山腳下。嶽麓書院不僅歷史悠久,還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傳統書院建築群。現存主要建築為明清朝遺構。請讓我帶您走進這座千年學府,感受歷史餘韻。
  • 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_新華網
    白鹿洞書院:積極探索傳統書院的現代生存樣態「昔人讀書處,町疃白鹿場。」宋代理學家朱熹的這首詩中描寫的是歷史上著名的白鹿洞書院。28日,「文脈頌中華·書院@家國」網絡傳播活動記者團第四站來到江西九江白鹿洞書院,繼續探尋書院裡蘊藏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內涵。
  • 南宋發生了內亂,波及的大部分是中國,嶽麓書院的學生衝進戰場
    因為文人在中國歷史的每個時代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在中國古代歷史中產生了數千所書院來培養他們,嶽麓書院是世界上頂尖的書院之一,他有其獨特的歷史遺產和文化價值,讓人感到嚮往。嶽麓書院的歷史變遷嶽麓書院作為「四大書院」之一,歷史悠久。嶽麓書院位於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湖南長沙湘江西岸嶽麓山腳下,嶽麓山自古就是文化名山。
  • 嶽麓書院的「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是什麼意思?
    嶽麓書院內有關於僧人初建學校的繪畫。北宋開寶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將嶽麓書院建成一所正式的學府。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周式任嶽麓書院山長,其後受宋真宗召見,書賜「 嶽麓書院」 匾額。於是書院之名傳於天下,與廬山五老峰白鹿洞書院、睢陽應天府書院、登封太室山麓嵩陽書院,並稱為北宋四大書院。兩宋之際嶽麓毀於兵燹。南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劉珙任湖南安撫使知潭州,復興嶽麓書院,並請湖湘學派傳人張栻主持書院教事。
  • 邊走邊聊,用22萬字全新品讀這座千年書院!
    近日,瀏陽人、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李兵以一本與其子「阿犇」(李毓哲)合著的《邊走邊聊:陪你看千年嶽麓書院》講述了嶽麓書院的前世今生,並錄製了近5個小時的音頻作品講述嶽麓書院的歷史與文化。作品從朱張渡到赫曦臺再到書院大門、教學齋,以移步換景的方式對嶽麓書院重要景點的歷史與文化進行了逐一的講解,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
  • 《機靈小不懂》與湖嶽麓山、嶽麓書院隨想
    我不知道其中的「觀自在書院」在哪?它與嶽麓書院有無關係。然而,卻由此對古代書院有了莫名的好奇之心。夢想總有一天,也能親眼目睹古代書院的文雅之風。今遊嶽麓山,終償所願。少不了的湖光山色——穿石坡湖因是午後的班機回上海,不得不起大早偷閒趕往嶽麓山。天公不作美,對我這個外鄉人始終陰沉著臉,直到離開。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書院,皇帝親自賜匾,教學水平不次於清華北大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書院,皇帝親自賜匾,教學水平不次於清華北大 自唐代開始,中國就已經有了書院。唐玄宗時,曾設置了麗正書院,且集中了當時全國最著名的學者,進行寫書、講書。到了宋代,程朱理學崛起。於是,講學之風日盛,書院的創辦也更加廣泛。
  • 「走進嶽麓書院」從經世致用到實事求是
    肖永明 夏金龍作為湖湘文化的精神聖殿,嶽麓書院穿越千年歷史煙雲,始終秉承成就人才、傳道濟民的教育理想,堅持經世致用的價值取向,和實事求是、學貴力行的治學精神,培養和薰陶了一代又一代經邦濟世之材。胡安國以《春秋》為「經世大典」,提出治學的目的是「康濟時艱」;胡宏主張「以仁致用」,進一步強調聖人之道就是要「明體致用」;張栻強調「知行並發」,在《嶽麓書院記》中明確提出嶽麓書院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經世致用、傳道濟民之材。他還主張義利相關、相輔相成,指出「道德性命初不外乎日用之實」,強調關心國計民生的經濟之學。
  • 「走進嶽麓書院」108字學規與它背後的山長們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擦亮嶽麓書院這一湖湘文化名片,本報今日起,推出《走進嶽麓書院》專欄,連續刊發5篇稿件,從歷史脈絡、文化傳承、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教書育人、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等方面,講述嶽麓書院故事。敬請關注。納於大麓,藏之名山。初冬,楓葉初染的嶽麓書院沉靜典雅。
  • 嶽麓書院大門上的對聯,被稱為史上最牛最大氣對聯,確實言之有理
    說起嶽麓書院,由於名揚四海,聞名遐邇,所以讓大家耳熟能詳,略知一二。她是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因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美麗的嶽麓山腳下而得命。清末光緒廿九年,即公元1903年,已有千年歷史的嶽麓書院與湖南省城大學堂合併為湖南高等學堂,沿用了書院的舊址。到了中華民國15年,即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學堂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這也許是我國歷史上由書院演變成大學的唯一範例。在這座千年學院的大門兩旁,寫著這樣一副對聯「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此聯的大意是,楚地有人才,在此地匯聚。
  • 嶽麓書院對聯「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是湖南人自大狂妄之語?
    後來,他到長沙城南書院就讀。他參加科舉「鄉試」而中舉人。但在赴京參加「會試」時落第,被大臣肅順聘請為家庭教師。隨後,他成為同鄉湘軍將領曾國藩的幕僚。但是意見多有不合,不久就離去。此後,他專門從事遊歷講學。
  • 嶽麓書院浪漫史(八)
    梁中康倒不是為了周紀的那一個免試名額,以他的背景與能力,想進入嶽麓書院那是十拿九穩,他為的自然是出風頭的機會。想想看,他破了案,周紀將名額贈與他,他再斷然拒絕,表示自己斷案是為了百姓,並不是為了這個名額,說出去該有多風光,就是對以後的官聲,也是十分有利的。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可以當著眾人的面向四皇子投誠,有人想要招攬他,但是他依然選擇了明主。
  • 品讀學規:探尋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弦歌不絕背後的精神密碼
    嶽麓書院講堂。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位於湖南省長沙市,肇始於北宋開寶九年,在清康熙、乾隆年間迎來鼎盛時期,「文章品行,望重鄉國」的王文清擔任山長時,於乾隆十三年手定《嶽麓書院學規》,由其受業弟子刊石立碑,現嵌於講堂牆壁上。該學規承前啟後,影響深遠,可以作為探究嶽麓書院何以「千年弦歌不絕,學脈綿延至今」背後密碼的一把鑰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至今仍有重要時代價值。
  • 六代技術人、九大作業系統掌門人聚首嶽麓書院 共話技術新時代
    星辰在線10月2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宋舒悅)23日下午,中國六代技術人在千年學府嶽麓書院聚首,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第一代程式設計師求伯君、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與80、90、00年輕技術「後浪」,一起暢聊程式設計師的「技術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