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丨說文解字:創立分析漢字的理論和方法

2020-12-17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腳本撰寫:郝思斯 視頻統籌:劉芳源)

本期提要

公元121年,許慎的《說文解字》定稿。《說文解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解釋漢字字形的著作,也是中國第一部按照部首編排的「字典」,是研究漢字和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典籍之一。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揭示漢字的本義,發展漢字的「六書」理論,為中國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

公元121年,是東漢漢安帝建光元年,此年許慎的名著《說文解字》定稿,由許慎之子許衝獻與朝廷。《說文解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系統解釋漢字字形的著作,也是第一部按照部首編排的「字典」,是研究漢字和中國歷史、文化的基礎典籍之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

許慎 像

許慎,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人。他「性純篤」,早年「博學經籍」。漢代大儒馬融很推崇他,當時的人稱讚他說:「五經無雙許叔重。」即在五經的研究上沒有人能超過他。許慎曾為郡功曹,補為太尉南閣祭酒。後任五經博士,與馬融等人校書於東觀。許慎認為各家對《五經》的解說比較混亂,於是作《五經異義》。

漢代研治五經稱為經學,經學分為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所謂「今文經」,是指用漢代通行的隸書寫成的經典。所謂「古文經」,是指孔壁中發現的用戰國文字書寫的經典。兩種經典的書目、篇目、用字、內容等均有不同,導致今文經學與古文經學在學術上存在較大分歧。今文經學不明古人造字的原理,在解釋典籍之時隨意解說文字。許慎認為先有文字而後有五經,今文經學是「人用己私,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要糾正今文經的謬誤,必須首先弄懂文字的形、音、義。他認為「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因此他搜集大量的小篆、古文、籀文資料,著手編寫《說文解字》,試圖從文字入手解決經學問題。至建光元年(121年),許慎寫成定稿,將《說文解字》獻與朝廷。

商代武丁時期的甲骨文

《說文解字》原書作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歷時二十二年。宋太宗命徐鉉等人校《說文解字》,奉敕雕版流布,後代研究《說文》多依據徐鉉校本。徐鉉校本的《說文解字》共十五卷,其中一至十四卷為文字解說,十五卷為敘目,每卷都分上下兩篇,實為三十卷。《說文解字》以小篆為主體,分析字形結構,其共收字頭9353個。《說文解字》創立部首,以部首系聯漢字。共分部首540個,從「一」部開始到「亥」部結束。《說文解字》創立的體例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後世的字書《玉篇》《類篇》《康熙字典》等,都採用《說文解字》的體例。

《說文解字》創立了一套分析漢字的理論和方法,可以歸納如下。

創立漢字的部首。漢字的特點是用字形來表達字義。部首往往是漢字結構中不能離析的最小分析單元,其表示的是某一組字的「字根」。抓住「字根」,則這組漢字的字形和字義更加明晰。《說文解字》創立部首,以部首系聯漢字,抓住了漢字的本質,具有科學性,一直影響到今天的字典編撰和漢字分析。《說文解字》中的部首,並非僅僅是漢字的構件,其在甲骨文、金文等時代較早的材料中往往是作為獨立的漢字出現的。

《說文解字》部首

《說文解字》中的部首排序具有一定規律,把字形相近或相關聯的排在一起。每部文字的排列也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依據義類相從的原則。具體說來有三種情況:其一,詞義相近的字排在一起;其二,詞義屬於積極的排在前邊,屬於消極的排在後邊;其三,專有名詞排在前邊,普通名詞排在後邊。

揭示漢字的本義。漢字有本義和引申義。本義是指漢字造字之時,與字形最切合的字義,引申義是根據本義引申而出的字義。漢字的本義只有一個或兩個,而引申義卻有很多。許慎之前的經學家為經典作注,都是隨文釋義,所注釋的字義,是在一定語言環境中的具體含義和靈活含義。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圍繞漢字的字形對字義進行解釋,實際上是抓住漢字的本義。掌握了本義,就能夠以簡馭繁,可以推知引申義,解決一系列有關字義的問題。

《說文解字》正文

完善形訓和聲訓。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中有「訓詁學」,指探討字義(詞義)的學問,其方法有「形訓」「聲訓」等。「形訓」是根據漢字字形探討字義,「聲訓」是根據漢字字音探討字義。許慎在每個字下,首先訓釋詞義,然後對字形結構進行分析,揭示出字形與字義的關係,這是發展了訓詁學中「形訓」的方法。另一方面,許慎又注意到漢字的讀音。如果是形聲字,在分析聲符時說明讀音,如果是非形聲字,則常常用「讀若」「讀與某同」等方式說明讀音。許慎深知「音義相依」「義傅於音」的原則,所以在《說文解字》中非常重視音義關係,常常以讀音來說明字義的由來,發展了「聲訓」的方法,為清代學者的「因聲求義」提供了原則。

完善六書理論。「六書」是古人解說漢字結構和使用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是對漢字造字規律的總結,而不是漢字實際的造字模式。「六書」之名首見於《周禮》,但是《周禮》沒有言明「六書」的內容。在許慎之前,學界提出六書的名稱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沒有具體闡述,更沒有用來大量地分析漢字。許慎發展了六書理論,明確地為六書下定義,並把六書用於實踐,逐一分析《說文解字》所收錄的漢字,從而通過六書確立了漢字研究的特色。

《說文解字》成書後,對中國傳統學術產生了很大影響。清代學者精研《說文解字》,使得傳統「小學」(語言文字之學)擺脫經學的附庸地位,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

清代治《說文解字》的學者眾多,其中代表性的學者是所謂「說文四大家」,即段玉裁、桂馥、朱駿聲、王筠四人。這四人中尤以段玉裁、朱駿聲研究《說文解字》最為精審。段玉裁為清代著名學者,其所著《說文解字注》,對《說文解字》中的內容逐條進行分析、舉例、補充,梳理每個漢字的本義及引申義、假借義,並專門分析《說文解字》中的術語、條例,建立了一套系統的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理論。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本著因聲求義的原則,打破了《說文解字》的條例,以古音系聯漢字,分析漢字的本義、轉注義(引申義)和假借義,使得漢字的字義更加明晰。

《說文解字》博大精深,它對具體漢字的構形和字義的解釋,是我們今天釋讀甲骨、金文、簡牘等出土文獻的基礎,它創立或發展的部首、本義、聲訓、六書等漢字學理論,也是我們今天探討漢字的形、音、義及三者關係的理論基礎。《說文解字》中保存了大量古代歷史、文化方面的材料,是我們開啟中國古代歷史的一把鑰匙。

(本欄目總撰稿為卜憲群,本期作者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吳雪飛)

大事記

公元120年

漢安帝元初七年,永寧元年。

置西域副校尉。北匈奴結車師後王共殺漢吏,逐車師前王,據有北道。鄯善告急,漢從班勇議,復敦煌郡營兵三百人,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以遙控西域。

沈氐羌攻張掖,護羌校尉馬賢破沈氐羌於張掖,斬首千八百級,獲生口千餘人,餘眾悉降。當煎羌乘虛攻金城(今甘肅蘭州西北),馬賢還軍出塞,斬首數千級而還。燒當、燒何羌復攻張掖,殺長吏。

永昌(今雲南保山北)徽外撣國王雍曲調遣使貢獻。

公元121年

漢安帝永寧二年,建光元年。

鮮卑其至鞬攻居庸關,敗雲中(今內蒙託克託)太守成嚴;又圍烏桓校尉徐當於馬城。度遼將軍耿夔與幽州刺史龐參發兵救之,鮮卑解去。

《說文解字》書成。許慎,字叔重,汝南人,博綜篆籀古文之體,發明六書之旨,因形見義,分類部從,作《說文解字》十四篇。從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創稿,至安帝建光元年(121年)九月最後寫定,凡歷時二十二年,為中國文字學史上第一部有系統之創作。

公元123年

漢安帝延光二年。

旄牛(屬蜀郡)夷起事,益州刺史張喬擊破之。

詔選三署郎(五官署、左署、右署)及吏人能通《古文尚書》《毛詩》《穀梁春秋》者各一人。

初令三署郎通達經術堪牧民者,視事三歲以上,皆得察舉。

北匈奴連與車師攻擾河西,命班勇為西域長史,將兵五百人出屯柳中(今新疆吐魯番附近)。

相關焦點

  • 許慎的書名為什麼叫「說文解字」?
    對於文字的使用者來說,我們只求使用方便,知道現在的意義就可以,用不著管它什麼理據;對於文字的研究者來說,總想追根溯源,解個什麼謎,自然也總會弄出個所以然來。 漢字學的鼻祖許慎寫了一部千古不朽的名著《說文解字》,為什麼叫「說文解字」?「文」與「字」有什麼區別?許慎自己就有明確的解釋:「獨體為文,合體為字。」
  • 說文解字:明
    《苟子·天論》說得對:「在天者莫明於日月。」也就是說,在天上沒有再比太陽和月亮更明亮的了。我們的祖先也正是這樣想的,所以甲骨文①是左「月」右「日」組成「明」字,可見這是一個會意字。可是到了金文②則發生了偽變,把「日」字變成了「窗戶」形,月亮照在窗上即表示光明的意思,當然也是會意字。小篆③是由金文形體變來的,大致與金文同.其左也有窗戶形。到了楷書④又還原到甲骨文的會意方式,用「日」和「月」組成「明」,不過日、月的位置與甲骨文相反。
  • 少兒版「說文解字」:《字說字畫》獲評年度「十大好書」
    南京市教學研究室語文教研員徐豔老師編著的《字說字畫》一書獲評2020年度「十大好書」,並在朋友圈刷屏。近日,記者採訪了這位傾注了30年心血研究兒童與漢字關係的母語教育研究專家。好評如潮,少兒版的「說文解字」比字典好看!
  • 「漢字篇5」一個相同的字竟然有三種讀音和兩種寫法「丨」
    沒錯,你沒有看錯,就是這個字「丨」原諒我眼神不好使,這難道不是阿拉伯數字的1嗎?難道不是英文字母的I嗎?它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個符號,稱之為字也無可厚非。那麼它的讀音是什麼呢,有人說它讀「豎」,也有人直接稱呼它為「一根棍」。其實都不太準確,寫法不同,讀音也不同。
  • 說文解字丨土的皮,水的骨頭,都是個啥?
    歷史上就有很多關於解字的逸聞趣事,這其中最搞笑的要數「全民男神」蘇東坡揶揄王安石曲解字義的故事了。王安石和蘇軾都是北宋時的詩文大家。王安石在當宰相理政之餘對字源學興趣滿滿,逢人便講。但王安石解釋字源只管從字的意義上找點趣談,有時就難免望文生義,牽強附會。有一天,蘇東坡問王安石,我的「坡」字怎麼解?王安石說:「坡不就是土之皮嗎?」蘇東坡笑道:「照你這麼說,那滑字就是水的骨頭了?」王安石無言以對。蘇東坡眼珠一轉,又問道:「那你知道『鳩』字為什麼是九隻鳥嗎?」王安石一聽來了精神,趕緊請教。蘇東坡笑道:「《詩經》有言:鳩在桑,其子七兮。七個兒子,加上它們的爹娘,可不是九隻鳥嗎?」
  • 說文解字:與
    」這個「與」字本是會意兼形聲的字。是金文。四角是四隻手,中間是個「與」字,表音,下面的「口」,表示一個器物。其大意是一雙手交一件器物給另一雙手。是小篆的形體,其下部省略了「口」。是楷書的形體,直接由小篆演變而來。是簡化字,只保留了楷書中的讀音部分,書寫時省事多了。 《說文》:「與,黨與也。
  • 研究漢字應該知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楷書中中間一豎「丨」表示樹的垂直的樹幹和主根;撇「丿」和捺「乀」表示樹根,分布於主根的周圍;一橫「一」表示地平面。借「母」聲表示木生火,木為火之母。上古用鑽木取火,母也是,女結婚生子為母。在中國的五行說中,東方屬木,木生火。又說讀音為冒(mào )和覆( fù )的切音(mào + fù )寓意冒地而生,長大覆蓋土地。「木」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木」的字表示樹木或木器的名稱。
  • 許慎的說文解字,是對歷史的講解,也是對文字的考究
    《說文解字》這本書就將這些文字一一錄入,並分類排放,做到了字典的功效。《說文解字》還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也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編著時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大家知道什麼是「六書」嗎?
  • 《說文解字系傳》是南唐徐鍇傳釋《說文解字》的著作
    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十五卷。五代南唐時期,徐鍇依《說文》原本,附以注釋,作《說文解字系傳》四十卷,世稱 「小徐本」。清道光十九年以足本系統的顧廣圻抄本為主要底本刊刻的祁寯藻本《說文解字系傳》,是清代中後期影響最大的《系傳》刊本。
  • 說文解字:為何「毒」裡有個母親的「母」字?
    漢字經過幾千年的演化,成為如今人們使用的形式。在眾多的漢字中,在構字上有這樣一種規律:漢字的意思往往會跟其中一個部首有聯繫,一般就決定了漢字意思的大體屬性。不過有這麼一個字有點例外,這個字就是「毒」。毒這個字中有一個「母」字,根據造字法可知,毒的字面意思應該和母有一定聯繫。
  • 說文解字15:造字方法之轉注和假借
    象形、會意、指事、形聲是六書中基本的造字方法,轉注和假借是衍生出來的造字方法。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指出:「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轉注字雖然沒有產生新的造字方法,但是造出了新字,而且新字往往是形聲字。
  • 說文解字:共
    這個「共」字本為會意字。是甲骨文的形體,像左右兩隻手捧著一件物品。是金文的形體,與甲骨文極為相似。是小篆的寫法。為楷書的寫法。 《說文》:「共,同也。」許慎認為「共」字的本義是「同」,這不妥。
  • 2020年度漢字評選,當以「疫」字為代表
    2020年度漢字評選,當以「疫」字為代表文:枯木一年一度的漢字評選,是使用漢字地區常見的歲末文化活動,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不過,讓筆者猜測,「災」和「疫」兩個字可能性最大。因為2020年,新冠肺炎全世界肆虐,日本是除中國外較早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國家之一,也是疫情比較嚴重國家之一,截至12月3日,累計確診153,456人,死亡2,225例,因而年度漢字很有可能和疫情有關。回到國內,如果我們也來評選年度漢字,那麼該是什麼字呢?
  • 文和字原來有不同的含義,這是讀過《說文解字》才能知道的道理
    說文、解字,是許慎留給我們的智慧。1、說文解字概述:①名字:《說文解字》簡稱《說文》。②作者:東漢時期許慎。③字典:是我國首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說文解字》編著中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④時間:原書作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即公元100年~公元121年。⑤內容:《說文解字》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體來源。
  • 《漢字解碼》第九講 從「八畫」說漢字:撇和捺的意義和用法
    上講我們了解了豎的意義和用法,這講我們繼續分析撇和捺的意義和用法。第三講我說過,漢字八畫的產生的理論基礎是「易經」。易經是自然社會科學的結晶。漢字的基本筆畫來源於人的成長過程。人開始站立以後,就開始學步,移動雙腿,開始走步,就是撇「丿」和捺「 乀 」。撇和捺作構件表示牽引,旁出,延伸,也就是有力的作用。從撇和捺的書寫,可以感知兩個筆畫的不同。
  • 說文解字「窮」和「富」
    來源:雪球眾所周知我們中國的漢字是象形文,是先輩們在勞動的時候用畫圖的方法創造出來的文字。比如人鞠躬的樣子就成了「人」字,比如燃燒的火堆產了「火」字。有了這些簡單的象形字之後,聰明的古人又把已有的象形字組合起來變成了會意字。比如「日」和「月」組合在一起就成了「明」字,再比如「魚」和「羊」組合在一起就變成了「鮮」字。
  • 說文解字 | 說"哨"
    說 哨 作者 | 常常 《說文·口部》:「哨,不容也。」 《禮記·投壺》「枉矢哨壼。」不容就是小、狹窄,從肖得聲的字常有小義。那麼,這個狹小義和我們說的哨子有什麼關係呢?
  • 說文解字:一個人一張「口」
    「口」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形體都像一個人開口笑著的樣子。人們肯定要問:嘴既然可張可閉,那為什麼古人要畫一個張開的嘴呢?閉著的嘴巴不是更簡單嗎?其實,這是由嘴的功能所決定的。我們都知道,嘴的功能是說話和吃飯,而說話和吃飯時,嘴是必須張開的,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口」字。「口」字的意思有很多。
  • 說文解字:牧
    這就是「牧童」的「牧」字。這個字很形象,是甲骨文的形體,其左是一隻手拿著鞭子,其右是迎面看的牛頭的形象(代表牛)。這就是拿鞭子趕牛,表示放牧的意思,可見「牧」字是個會意字。金文的左邊是「牛」,右邊是手拿鞭子的形象,所以甲骨文的左邊和金文的右邊都是個「攴」字。小篆是隨金文的形體演變而來的。楷書的左邊看不出像「牛」,右邊也沒有手執皮鞭的模樣了,不過從其組成部分來看,是完全一致的。
  • 課堂外丨練硬筆書法,不妨試試「梯形格習字法」
    資深教師趙汝飛憑藉3年多的教學經驗,在繼承系統習字方法的基礎上,利用美術、數學、物理簡單常識創立全新的寫字教學系統,徹底改變了傳統習字方法,傳統硬筆書法缺少適合寫字教學的間架結構理論體系,存在盲目模仿,字字都須練,周期漫長的種種弊端。趙汝飛練字將寫字教學效率提高了數十倍,大大節省了寫字教學的人力、物力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