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字原來有不同的含義,這是讀過《說文解字》才能知道的道理

2020-12-06 晴川與您同行

說文、解字,是許慎留給我們的智慧。

1、說文解字概述:

①名字:《說文解字》簡稱《說文》。

②作者:東漢時期許慎。

③字典:是我國首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說文解字》編著中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

④時間:原書作於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即公元100年~公元121年。

⑤內容:《說文解字》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體來源。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

⑥註解:歷代對於《說文解字》都有許多學者研究,清朝時研究最為興盛。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等;其中,王筠的《說文釋例》、《說文句讀》尤備推崇。四人也被尊稱為「說文四大家」。

2、名字的由來:說文與解字。

關於作品名稱的來源,許慎對此的解釋是,《說文解字》之名包括兩層意思:

一是「說文」,

一是「解字」,

「文」與「字」不是同一概念。

①文言文解釋:文與字。

《說文解字序》說:「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蓋,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②白話文解釋: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倉頡開始造文字時,大概是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所以,這種圖畫似的符號叫做「文」,這以後,那形與形,形與聲結合的符號便叫「字」。即,「文」,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字」的含義是指滋生,繁衍。

③說文與解字:

「字」是後起的,秦代以前,文字只稱「文」或「書」,不叫「字」。

「文」和「字",反映了漢字發展的兩個階段,即,圖畫符號階段和概念符號階段。

古文字學家稱獨體的字為「文」,稱合體的字為「字」。

獨體的「文」,因為不能再分解,故說明之,即「說文」之義;

合體的「字」,由兩個或三個不同的「文」構成,故剖解之,即「解字」之義;

上述兩層意思合在一起,可作《說文解字》之名的含義。

3、創作背景:今文經與古文經的衝突。

①爭論。許慎所處的時代,「古文經」與「今文經」的論爭非常激烈。

②今文經觀點。當時經典多是通行隸書書寫,而書寫研習方式多是源於父子相傳,那麼,今文經的儒生,大多就認為父子相傳沿襲下來的隸書書寫方式,是不可懷疑,不可更改的。他們解說字義不嚴肅,謬語較多。

③古文經觀點。而古文經的儒生,則認為從孔壁中發掘出來的,用六國文字書寫的經典,是可靠的。

④歷史意義。這場鬥爭,對經學和文字學的興旺發展,是有益的。

處於這個時代的許慎,「性淳篤」,且「博學經籍」,並注意研究周、秦時的西土文字籀書,及「孔壁古文」,孔壁古文又稱東土文字,尤其著力於小篆和六書,諸如《倉頡》、《博學》、《凡將》、《急救》、《訓纂》等字書,為後來撰寫《說文解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⑤許慎觀點。

許慎認為,(1)有文字而後有五經,(2)今文經學隨意解說文字,是「人用己私,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3)要糾正今文經的妄說,提高古文經的信度,即,「理群類,解謬誤,曉學者,達神旨」,必須弄懂文字的結構、讀音及其意義。(4)他強調,「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5)並說「本立而道生」。以上引文見《說文解字後敘》。

⑥成書。

在長期的學習和研究中,許慎搜集到大量的小篆、古文、籀文資料,並且以廣博的經學知識為基礎,根據六書條例,在從賈逵受古學之時,即著手編寫《說文解字》,終於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正月草成這部巨著,這一年是公元100年。

⑦定稿,一波三折。

許慎在校書過程中,涉獵的典籍廣而精深。當時《說文解字》的初稿雖已完成,但為了利用此機會將它補充得更加完善,許慎遲遲未作定稿。

安帝元年初六,即公元119年,全國四十二處地震,災情極為嚴重。皇帝下詔三府,選屬下有能力的官員,出補令長,安撫百姓,穩定民心。

許慎樸實忠厚,又「能惠利牧養」,故,被選受詔到沛國洨縣任縣令,今安徽固鎮。

許慎致力儒學,淡於仕官,在就任縣令之前,即稱病回故鄉--萬歲裡,以便於專心審定《說文解字》。

三年後,即公元121年,《說文解字》定稿,遂由其子許衝將稿奉獻皇帝。

許慎其人,向許慎致敬:

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篤,少博學經籍,馬融常推敬之。時人為之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為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洨長。卒於家。

初,慎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於是撰為《五經異義》,後又作《說文解字》十四篇,皆傳於世。(《後漢書·儒林列傳》)。

譯文:

許慎,約公元58年~147年,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人,今河南召陵。

由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洨長,入為太尉南閣祭酒。嘗從賈逵受古學,博通經籍,時人為之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

許慎所著除《說文解字》外,還有《五經異義》《淮南鴻烈解詁》等書,今皆散佚。清人有輯本。

相關焦點

  • 《說文解字系傳》是南唐徐鍇傳釋《說文解字》的著作
    東漢許慎撰《說文解字》十五卷。五代南唐時期,徐鍇依《說文》原本,附以注釋,作《說文解字系傳》四十卷,世稱 「小徐本」。清道光十九年以足本系統的顧廣圻抄本為主要底本刊刻的祁寯藻本《說文解字系傳》,是清代中後期影響最大的《系傳》刊本。
  • 人類文明史的第一本字典——《說文解字》
    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隻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上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
  • 2020丨說文解字:創立分析漢字的理論和方法
    許慎認為先有文字而後有五經,今文經學是「人用己私,是非無正,巧說邪辭,使天下學者疑」,要糾正今文經的謬誤,必須首先弄懂文字的形、音、義。他認為「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因此他搜集大量的小篆、古文、籀文資料,著手編寫《說文解字》,試圖從文字入手解決經學問題。至建光元年(121年),許慎寫成定稿,將《說文解字》獻與朝廷。
  • 對許慎《說文解字》提出不同觀點的「漢字叔叔」竟是個美國大叔?
    「大海的海,右邊的『每』最初其實就是母親的『母』的字形;婦人的婦,它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個女人手拿一個掃把,非常生動有意思,但一些博物館沒有向觀眾詳細說明,很可惜;還有左耳朵旁『阝』,《說文解字》解釋成『高地』,但我研究很多帶『阝』的字發現,解釋成『城牆』似乎更合理。」
  • 你知道《說文解字》最複雜的部首是哪個字?它代表怎樣的生活圖畫
    《說文解字》是一部字書,但它不是一般的工具書,它因解釋古代的思想文化經典而具有了與經典同樣重要的地位,是研習經學和文字學不可不讀的一部書。《說文解字》的部首是結構部首,共有540個部首,編入14卷中,反映了表意漢字因義構形的特點,所以它的歸納性要低於現代的那些查檢部首,分得較細。
  • 許慎的書名為什麼叫「說文解字」?
    對於文字的使用者來說,我們只求使用方便,知道現在的意義就可以,用不著管它什麼理據;對於文字的研究者來說,總想追根溯源,解個什麼謎,自然也總會弄出個所以然來。 漢字學的鼻祖許慎寫了一部千古不朽的名著《說文解字》,為什麼叫「說文解字」?「文」與「字」有什麼區別?許慎自己就有明確的解釋:「獨體為文,合體為字。」
  • 說文解字:為何說「男娶女嫁」而不是「女娶男嫁」?原因在這裡!
    「嫁」和「娶」二字的區別在哪?為什麼通常說都是「男娶女嫁」而不是「女娶男嫁」?這個命題很有意思,實際上包含豐富的古漢語知識。還得從這兩個字的淵源說起。這兩個字體現了中國古人根深蒂固的家族觀念。嫁是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而甚至繁衍,重新進入另一個家庭生活的含義。「娶」就是從男子從女方家引入的人口增加,以便於繁殖。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結婚,為什麼男方和女方的說法不同呢?請往下看——二、女方為什麼叫「嫁」?
  • 戲說漢字:「飛」字的近親,是一個你意想不到的字
    很多地域的口音,「f」和「h」是分不清楚的。可如果有人把「飛機」寫成「非機」,那就得懷疑是不是寫錯字了。或者是漏寫了「動車」這兩個字?其實「非」字,的確算是「飛」字的「近親」。我們先看一下,從甲骨文到現在的楷書,「非」的「變形記」。【說文】中,對「非」的解釋是:「非,違也。從飛下翄(chì,同翅),取其相背。」
  • 說文解字 | 說"哨"
    說 哨 作者 | 常常 《說文·口部》:「哨,不容也。」 《禮記·投壺》「枉矢哨壼。」不容就是小、狹窄,從肖得聲的字常有小義。那麼,這個狹小義和我們說的哨子有什麼關係呢?
  • 戴順——說文解字課堂十二
    戴順——說文解字課堂十二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漢字的起源自古以來就有「蒼頡造字」這之說。進而研究形象記事從而逐漸有了象形文字。但這裡有個問題提出來那就是為什麼傳說中只有蒼頡夠聰明,而沒有其他的聰明人也一同造字?其實按照中國傳統說法應該是上天派下來為原始人類提高生活技能而傳授的文化知識,為了當時的人可以接受而首先使用象形文字,然後逐漸演變成現代的文字。今天所能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鑄在銅器上的文字。
  • 古代人的「名」和「字」——有著各自不同的含義
    在我們如今社會中,每個人都有名字,而且每個人只有一個名字,我們現代人的名字就是姓和名的組成,但是在古代歷史社會中,「名」和「字」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存在著區別。在中國古代,「名」和「字」並不是一回事,二者是分開使用的。
  • 中華書局出版《說文解字教本》助普通人「易讀、易教、易學」
    12月9日,《說文解字教本》出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由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默公先生所著的《說文解字教本》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匯集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者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被稱為「天下第一書」,許慎也被世人尊稱為「字聖」。圖為《說文解字教本》內文。
  • 許姓(10)|汝南許氏許慎:用一部書《說文解字》統一了中國漢字
    許慎塑像(資料圖片)許慎:漢儒一代宗師,寫成《說文解字》許慎,字叔重,汝南郡召陵縣(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人,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被稱為「字聖」。永元12年(100年),許慎初步寫成了《說文解字》。但為了讓書稿更為完善,許慎不斷涉獵群書,研究更加精深,將新發現和收穫補充進去。直到建光元年(121年),許慎才最後寫成定稿,把《說文解字》獻給朝廷。此後,許慎回歸故裡,在家鄉及附近村莊授經教書,直到去世。
  • 國學巨著《說文解字教本》出版發行
    被世人尊稱為「字聖」的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匯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但時至今日,因近代文化斷層、歲月久磨、加之淺人妄改、版本訛誤等歷史原因,造成大部分人讀不懂。另外,由於許慎受到整理經典正字目標以及以形系聯原則的雙重功能限制,使得《說文》收字龐雜散亂,給讀者閱讀增加了難度。
  • 中華書局出版《說文解字教本》助普通人「易讀、易教、易學」_文化...
    12月9日,《說文解字教本》出版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由中國文化研究會會長默公先生所著的《說文解字教本》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發行。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匯集了中國先秦時代的種種字書,是後世學者學習漢字、研究漢字的必讀書目,被稱為「天下第一書」,許慎也被世人尊稱為「字聖」。圖為《說文解字教本》內文。
  • 「葉」字加一筆,你能想到什麼字?除了「吐」字以外,還有兩個字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這與悠久的歷史文化有很大關係。從倉頡造字的神話傳說到龜殼上的甲骨文,中國的漢字經歷了不斷優化和變遷,最終形成了有體系,形象易懂的方塊字。
  • 說文解字:「窮」字為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寓意?網友解釋更生動!
    話說有一字迷:「頭頂寶字蓋,下面八分開,見人弓身行禮,手中沒有錢財」,說這是什麼字?按照謎面每句話寫下,其實很容易得出這是一個繁體的「窮」(窮)字!有網友就問:「窮」字為什麼上面是寶蓋頭,為什麼這樣寫呢?
  • 《說文解字》第366課:「器」字中間為什麼會有一條犬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四個口,部分設備不能正常顯示)部的三個漢字:嘂、(+莧)、器。這三個字中,只有「器」字是現代漢語常用字,因此,本課的重點漢字是「器」,標題中問題的答案請見第三個字的解說。三個漢字的詳情如下:1、嘂。讀jiào。《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嘂,高聲也。一曰大呼也。從,丩聲。
  • 說文解字:明
    《苟子·天論》說得對:「在天者莫明於日月。」也就是說,在天上沒有再比太陽和月亮更明亮的了。我們的祖先也正是這樣想的,所以甲骨文①是左「月」右「日」組成「明」字,可見這是一個會意字。可是到了金文②則發生了偽變,把「日」字變成了「窗戶」形,月亮照在窗上即表示光明的意思,當然也是會意字。小篆③是由金文形體變來的,大致與金文同.其左也有窗戶形。到了楷書④又還原到甲骨文的會意方式,用「日」和「月」組成「明」,不過日、月的位置與甲骨文相反。
  • 許慎的說文解字,是對歷史的講解,也是對文字的考究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一本著名的字典《說文解字》,其作者是東漢的許慎。《說文解字》這本書是學習書法專業的同學必備的書籍,因為學習書法的同學必須掌握篆隸楷行草中的四體創作,然而篆書中最難的部分就屬於篆書的寫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