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趙武靈王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2021-01-09 八卦故事會

邯鄲是一個古老的城市,邯鄲也稱之為成語之鄉,因為老家也是邯鄲的,從小在課文上就學習過完璧歸趙,胡服騎射,邯鄲學步等等這些成語典故,邯鄲還有一個稱呼就是千年趙都,為什麼這麼叫是因為邯鄲在兩千年前就是趙國的都城了,談到趙都就不得不提一下趙武靈王了。

趙武靈王十五歲登基初出茅廬就挫敗了五國圖趙初露鋒芒,之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讓趙國達到空前絕後的強大,並且又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開闢雲中、雁門、代郡三郡,還修築了"趙長城",當然這些風光偉績不是我們今天要談的,我們今天就談談趙武靈王后期所犯的致命錯誤。

第一,趙武靈王壯年退位,大家都聽說過一個詞,就是功成身退,趙武靈王就是那種覺得自己在國內做的一切都足夠好了然後在正當壯年的時候選擇讓位,然後進行對外的軍事活動,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更加錯誤的就是廢長立幼後又幫助長子對抗幼子,導致了後來的沙丘之變,最終決定了慘死的命運,趙武靈王很早以前就立公子章為太子,公子章是趙武靈王和第一任夫人的兒子,後來趙武靈王又與吳娃生下了公子何(也就是後來的趙惠文王),吳娃英年早逝給趙武靈王帶來了短暫的快樂,因為吳娃臨死前的一個願望趙武靈王就廢掉了公子章,改立公子何為太子並且禪位,其實說實話趙武靈王四十多歲完全沒有必要禪位。

第二,奪回權力,其實即便是壯年退位也沒什麼大不了,只要國家安定也就罷了,問題是因為趙武靈王每天看著公子章作為哥哥天天給公子何行禮覺得實在過意不去,而公子章又從來沒有任何怨言,這就導致趙武靈王覺得很對不起公子章,並且此時的趙武靈王逐漸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已經被架空了,本來想當一個太上皇結果發現自己只是一個掛名的,實權早已被公子何掌握,這個時候他就想重新收回權利。

第三,奪權導致兄弟殘殺,因為想要奪權,所以他又想要扶起公子章,這個做法直接導致了兄弟反目,公子章覺得趙武靈王還是偏向自己的,因此就舉起了反旗,後來奪權失敗之後逃跑跑到了趙武靈王這裡,當時趙武靈王正在沙丘(也就是如今的邢臺),之後公子何就包圍了沙丘,逼迫趙武靈王交出公子章,然後無奈趙武靈王只能交出公子章,之後公子章被殺,當時趙國有法律規定,帶兵圍困王宮的人都要被滅族,公子章死後,公子成和李兌商量說:"因為公子章的原因,包圍了趙武靈王,現在即使撤圍解兵,我們也會被滅族。"於是繼續包圍不解,並下令宮中的人說,後出來的殺頭。武靈王所居宮中的人全部出來了,後來圍困長達三個月,趙武靈王最後被餓死。

其實縱觀趙武靈王的一生可謂是前期精明才幹,後期昏庸寡斷,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趙武靈王的前期風光事跡卻不知道他後期的慘死,課本上只會告訴你胡服騎射但絕不會告訴你沙丘之變,其實自古以來因爭王位發生的慘案數不勝數,有人說李世民,公子何殺兄囚父,但是在那個位置他們又能怎麼辦呢。

相關焦點

  • 英雄遲暮——趙武靈王
    武靈王趙雍還沒將父親的身後事處理好就迎來了一個巨大的挑戰,五國會葬。就像鯊魚聞到了血腥味,魏,楚,齊,秦,燕五國趁著趙肅王剛死,新君尚幼,陰惻惻的打算來趙國打探虛實,看看能不能撕一塊肉下來。年少的趙武靈王在託孤重臣肥義的幫助下在內加緊軍事準備,在外遊說盟國,終於化解了禍事。
  • 趙武靈王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齊國的惠文王曾經說過:「趙國有智慧之士,殺都殺盡了」。就這樣趙國被齊國人坑殺得一乾二淨。諸侯之間為什麼有這麼大的仇恨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趙國人搞修築陵墓的工程,為什麼趙國要搞陵墓工程?因為秦國攻打邯鄲,死了太多人。到現在時間越來越近,不修陵墓馬上要到時候秦軍就要打過來。趙國怎麼修陵墓呢?乾脆建一座趙國最富裕的長城,再修一座佔據黃河的主角——護城河。
  • 趙武靈王和商鞅變法,窮則思變的最好妙招是擁抱變化
    這說的就是那些只懂得循規蹈矩,卻不知道如何去做出改變的人。這類人總是喜歡對你說經驗決定一切,老祖宗說的話肯定沒有錯。然而他們卻忽略了時代在變化的這一個客觀事實,一成不變是不對的。但是中原軍隊作戰使用的兵車機動性不強,和遊牧民族比起來根本沒法比較。這時候趙武靈王就知道自己必須做出改變,因此率先提出了胡服騎射的概念。這種突破性的嘗試一下就引起了連鎖的反應,很多大臣激情慷慨地拒絕,這其中更是包括了趙武靈王的親叔叔公子成。公子成更是直接稱病不朝,故意不去見趙武靈王。沒辦法趙武靈王只能夠挨家挨戶去講胡服騎射的好處,並且在趙武靈王的不斷說服下公子成也慢慢接受了。
  • 解讀《資治通鑑》:雄霸天下的趙武靈王為啥活活被餓死了呢?
    趙國地處北方,而且,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改革之後,趙國軍事實力大增。其實這只是趙國國際提高的一項舉措,之前的趙國,不只是做了「胡服騎射」這一件事。(倡導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1、在外交上聯韓扶燕拒齊壓秦,獲得了三十年的黃金髮展期。
  •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不只是穿胡服那麼簡單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政策太有名氣了,以至於《戰國策》《史記》以及後來的《資治通鑑》都有較為詳細的記載。簡單來說,所謂的胡服騎射,就是趙武靈王要求所有的臣民都要穿著胡人樣式的衣服,就也是類似於當時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以便於騎馬射箭。當時,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趙國國勢衰微,就連鄰近的小國中山國都想著侵擾他們。強大的秦國更是常常侵犯趙國。
  • 趙武靈王為何餓死在河北邢臺?
    歷史上的趙武靈王趙雍絕對算的上是一個軍事天才了,可以說趙國的軍事上的崛起他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對於他晚年的悲慘遭遇也是因為他自己的所親手造成的惡果,為什麼這麼說呢?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最有為的一代君主,但是死得很慘,怎麼死的呢?被活活的餓死的, 到底是怎麼回事?
  • 趙武靈王丨有心天下,卻輸一筆多情
    所以,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也是在被身邊的小弟開始碾壓的時候,才恍然覺醒的。就像你讀書的時候,你同桌的成績一直不如你。忽然有一天,你發現他的考試成績竟然排到了全班前列,超出了你一大截。那麼,你是想著改變自己,還是和他的距離越拉越遠?這應該算是「倒逼」吧!清末,康有為、梁啓超的變法應該也是這樣的。所以,落後不只要挨打,還要亡國!但是,所有的改革,都有阻礙的人。
  • 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使趙國成為抗秦強國,卻被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的這一番奇遇,恰恰說明了他的英明神武,也驗證了歷史上對他的描述。但是如此神武的一國之君,為何會被自己的兒子餓死呢?趙武靈王英明,但是卻在太子的事上犯了錯趙國的國君趙武靈王的確是一屆英雄,是他帶領著趙國走向了戰國時代不可小瞧的軍事強國之路。
  • 趙武靈王除了胡服騎射,還有什麼
    為了進一步鞏固同盟,趙武靈王五年,趙雍剛剛二十,便迎娶了韓國公主,鞏固趙韓之間的傳統友好關係。相比趙肅侯的四面出擊,趙武靈王的政策顯然消極弱勢的多,但也更加克制聰明。趙國是四戰之地,西邊是強秦,南面是韓魏,東方是勁齊,北部是蠢蠢欲動的燕國,中間還有一個不消停的中山國,說是五戰之地也不誇張。趙國再強,也不可能同時對付這五個方向的敵人。
  • 遺憾:趙武靈王玩的權力平衡術,成了別人的嫁衣裳!
    安陽君趙章這個人,平日為人就十分驕橫,他的內心對弟弟被立為趙王十分不服氣,趙武靈王派田不禮做他的國相,好讓他勸導趙章。趙國的兩個大臣,肥義是趙武靈王安排輔佐趙何的,李兌是公子趙成的謀臣,公子趙成是趙武靈王的弟弟,李兌對肥義說:公子趙章身強力壯而且懷有野心,黨羽眾多又貪慾極大,田不禮的為人又是殘忍好殺,十分狂妄,這兩人要是互相勾結,必定會圖謀不軌。
  • 提倡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為啥最後竟然被活活餓死了?
    在歷史課本中,很多人都很欣賞提倡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但是,很少人知道,趙武靈王最後竟然是被餓死的!在得到良種林胡馬的補充後,趙武靈王又招募了大量的林胡勇士,把他們編入到自己的騎兵軍中。此外,周邊國家知道趙國的強大,紛紛討好趙國。然而,就在趙武靈王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竟然被活活餓死了。
  • 趙武靈王:忍辱負重,胡服騎射(上)
    說完張儀連橫,今天說說同時代的趙武靈王。趙武靈王可謂是趙國的一代雄主,通過與民休息、胡服騎射實現富國強兵,將趙國的國力推向了巔峰,成為戰國中後期唯一可以和秦國抗衡的國家。
  • 趙武靈王:武靈遺恨滿沙丘,英雄末路嘆奈何
    作為中國戰國時代的趙國君王,趙武靈王十五歲即位,初登君位便經受了「五國圖趙」的嚴峻考驗,他在位期間審時度勢、不墨守陳規、勇於改革,推行「胡服騎射」政策,趙國因而得以強盛,滅中山國,敗林胡、樓煩二族,闢雲中、雁門、代三郡,並修築了「趙長城」。在他的帶領下,趙國有了北略胡地、南下中原、西御強秦的堅實基礎,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韓趙魏三晉之首。
  • 趙武靈王為什麼要把秦昭襄王送回秦國?
    趙武靈王把秦昭襄王送回秦國,主要是為了通過幹涉秦國的王位繼承,來鞏固趙國的霸業。只是趙武靈王打空了如意算盤,秦昭襄王是一個英明神武的國君。在趙武靈王去世後,秦昭襄王通過長平之戰擊潰了趙國,徹底粉碎了趙國的霸業,為秦國一統天下掃平了全部的障礙。
  • 誰殺死了趙武靈王?只怪他一直在給自己挖墳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期知名度最高的國君之一,對歷史有所了解的人想必都聽說過趙武靈王推動的「胡服騎射」改革讓趙國迅速崛起,成為「戰國七雄」中僅次於秦國的一方霸主。然而,身為一代雄主的趙武靈王結局卻頗為悽慘。他在遭遇「沙丘之亂」後被手下幽禁於沙丘行宮中不得外出,最終活活餓死,終年45歲。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誰殺死了趙武靈王呢?
  •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什麼會被自己年僅10歲的兒子活活餓死?
    人們常說:"虎毒不食子"。而若子殘害父親,這聽起來也是違背人倫,讓人無法接受的。然而在作為兒子的趙惠文王在位時,作為父親的趙武靈王卻在沙丘行宮被活活餓死。這怎麼看,都像是駭人聽聞、讓人反感的殘害親人的罪行。然而這事,真的該趙惠文王背鍋嗎?
  • 趙武靈王攻滅中山,外交和軍事的雙重勝利
    而且中山國一直不老實,搞小動作,在趙肅侯時期,中山國聯合齊、魏兩國入侵趙國,久攻不下,中山就掘開槐河,引水灌城,趙軍損失慘重。趙武靈王即位以後,繼承先祖遺志,以消滅中山國為第一戰略目標。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政策,建立了一支戰鬥力十分強悍的騎兵部隊。
  • 趙武靈王任性困沙丘
    趙武靈王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君主,但是在一些問題上感情用事,優柔寡斷。重用廢太子,隨著吳娃的死去,趙武靈王對趙何的寵愛也慢慢變少,許也是因為大權旁落的感覺不太好,開始憐愛起自己的大兒子,廢太子章,隨著趙武靈王態度的改變,廢太子章身邊又開始聚集起一批支持者,滅中山國之後,趙武靈王封太子章為安陽君,命「忍殺不驕」的田不禮為其卿相,主政代地,甚至想讓太子章在代地稱王,將趙國一分為二。
  • 石拐遊記:戰國趙長城今還在卻不見當年趙武靈王
    我上高中時,高一課本裡曾有一篇關於歷史學家翦伯贊所寫的《內蒙訪古》文章,文章裡談及到戰國趙長城、趙武靈王和胡服騎射等內容。受此影響,我們從石拐白狐溝返回包頭的路上,停車、觀賞。圖為在戰國趙長城遺址上拍照。2/8.圖為戰國趙長城遺跡。趙長城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長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保留比較好的一段包頭至石拐公路10公裡處。
  • 趙武靈王的宏圖大業,為何最終毀在了趙孝成王的手中?
    這樣的局面,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才發生了根本上的逆轉,這個人便是戰國時期的一代雄主趙武靈王。歷史上趙武靈王在位期間,整兵精武十分見成效。也正是在這段歷史時期中,趙國憑藉著「胡服騎射」帶來的優勢,國力一度到了比肩強秦的地步。趙武靈王在位時期,甚至一度有想法,憑藉精銳騎兵,繞道滅秦。由此可見,趙武靈王在位時的趙國,雄心壯志已經不僅局限於一隅之地,而是豪取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