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武靈王丨有心天下,卻輸一筆多情

2020-12-15 辛創奇

閒來憑弔數春秋,閱盡滄桑土一杯。

本籍兵爭百戰得,卻同瓦解片時休。

祖龍霸業車申恨,主父雄心宮裡愁。

唯有朦朧沙上月,至今猶自照荒丘。

——清.吳存禮《沙丘宮懷古》

楔子

公元前295年,被困在沙丘平臺的趙王雍餓死在自己的行宮裡。這位被近代學者梁啓超譽為「黃帝之後第一偉人」的「改革變法歷史先驅者」大抵至死都沒有想到,自己沒有死在徵伐四方的疆場上,卻隕落在窮極一生想要守護的趙國內鬥中。霸業宏圖,幾經更迭變遷。煙消雲散,徒留後人嘆惋。

公元前326年,趙肅侯鬱郁而逝。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歲,「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詞,原本是古武舞名,也就是可以上戰場了。)的王子趙雍繼位。

據史書記載,趙雍身長八尺八寸,龍顏鳥噣,廣鬢虯髯,面黑有光,胸開三尺,氣雄萬夫,志吞四海,是典型的「燕趙之士」。其父肅侯趙語,雖也可稱為「一代英主」。但是由於生前聽從了鬼谷子的高徒——蘇秦合縱」攻勢,使得身邊曾經是一家,現在是競爭對手的魏國備受打擊,百年霸業也受到了嚴重的削弱。

可惜,趙肅侯英雄一世,奈何天不遂願,創業未半的他忽然中道崩殂,留下了發展路上正值內外交患的趙國和年幼的新王趙雍。而旁邊的「惡鄰」魏國本著「趁他病,要他命」的痛打落水狗的原則,在趙肅侯死後,立即聯合楚、秦、燕、齊四國以會葬為名,各派精兵數萬,趁趙雍年幼繼位之際,俟機圖趙。

在這樣的情況下,年輕的趙雍在託孤重臣肥義的幫助下,積極備戰,外聯韓宋,內整軍隊。通過一系列手段,擊敗了「五國會葬」的陰謀,保住了趙國的江山,也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從此,年輕的趙武靈王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開始書寫他的精彩人生。

剛剛登上歷史舞臺的趙雍,命運之神並沒有或多的垂青於他。在他即位的前幾年,趙國的對外戰爭,可以說是屢戰屢敗。公元前317年,趙、韓、魏聯合攻秦,敗於修魚,傷亡8萬多人。後來,齊國又在觀澤一戰中,大敗趙國。公元前316年,秦國取趙國中都及西陽。公元前313年,秦國攻打趙國藺地,俘虜了趙國將軍趙莊......

特別是和「戰國七雄」之外的中山國的鄗城之戰。一戰下來,趙國慘敗。被曾經的小弟吊打,作為大哥的趙國,終於痛定思痛,開始了反思。

歷史上的改革,往往都是從被身邊的人打疼的時候開始的。所以,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也是在被身邊的小弟開始碾壓的時候,才恍然覺醒的。就像你讀書的時候,你同桌的成績一直不如你。忽然有一天,你發現他的考試成績竟然排到了全班前列,超出了你一大截。那麼,你是想著改變自己,還是和他的距離越拉越遠?這應該算是「倒逼」吧!清末,康有為、梁啓超的變法應該也是這樣的。所以,落後不只要挨打,還要亡國!

但是,所有的改革,都有阻礙的人。特別是那些自以為是,高高在上的人。當趙雍開始「整」的時候,就遇到了來自趙國上層社會的阻撓。

這是一次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碰撞。歷史的洪流總是在向前,所以要不順應時代的發展,要不就被淘汰。

——這是發展的法則!

胡服騎射就是當時作為趙國國君趙武靈王選擇的發展之路。公元前307(武靈王19年)年,趙雍在說服了以自己的叔叔公子成為首的國內「反對派」後開始了「胡服騎射」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改革。從此,趙國走向了群雄爭霸的快車道。

縱觀世界歷史,有兩位帝王的經歷極其的相似。一位是中國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一位是18世紀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彼得大帝。他們都是自己身處的那個時代的變革者。同樣,他們都曾經微服私訪了比自己強大的國家。

公元前298年,趙武靈王假裝隨從人員隨樓緩入秦。在考察了秦國的風土人情和見識了秦昭王的氣度後,嘆息「人中龍鳳,可堪敵手」後翩然而還。而千年之後的俄羅斯的彼得大帝化裝成一名水手週遊了歐洲列國三年,目睹了歐洲三大思想解放運動。

歷史相似過程,卻造就了這兩位帝王截然不同的命運。今天,當我們在回看兩個人跌宕起伏的命運時,對於,趙武靈王或許更多是感嘆。

男人徵服世界,女人徵服男人。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勇武如斯的趙武靈王在「美人」面前卻也不能免俗。那個在夢中吟唱「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而遇見的人,最終還是左右了他之後的命運。這大概就是最早關於「夢中情人」的童話故事吧!但是,成年人的世界裡,童話都是騙人的。所以,情是最好的藥,也是最毒的毒!

趙武靈王雖為一代「雄主」,但是他也是一位父親。兒女情長自是不能避免。初立嫡長子趙章,後廢章立那位「夢中情人」吳娃所生的兒子趙何為繼承人。

壯年退位的他,或許是出於當時對於趙國發展的考慮,所以才構建起了「二元政治」。讓新王趙何提前即位,自己則退居幕後成為「太上皇」,尊稱「主父」。這樣做的目的,本來是為了應對自己常年徵戰在外,一旦遭遇不測,新即位的王可以立即上手,避免出現自己初即位時出現的「困頓」局面。這樣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就能把政權平穩的交給自己的接班人,而且還要送上一程。可憐天下父母心,趙武靈王如此做法,就像我們現在的父母一樣,給了孩子好的物質基礎,卻還想在孩子自我成長的路上,為他們保駕護航。如此做法,或許可以為孩子換得一時的順暢,卻讓他們在成長中太晚的面對艱難,勢必會影響他們後來的成長。

而趙武靈王在「廢長立幼」後的後悔,卻是真正把他推向了「死亡」的深淵。也最終引發了「兄弟鬩牆」的慘劇。所以,後來的帝王之家在「立儲」的問題上,都輕易不敢言「廢儲」。

繼承了他優良基因的趙何,加上三代老臣「肥義」等人的輔佐,新王趙何羽翼漸豐。趙國的外患轉而成了內憂。而這內憂的源頭,就是趙武靈王自己。

權力是最好的春藥。當他想收回權利時,卻發現自己的兒子——即位的趙何已經對這份權利上癮了。趙國的內憂不知是「兄弟鬩牆」的悲劇,還有「父子相殘」的慘劇。

公元前295年,公子趙章、田不禮就發動了叛亂。兵敗,逃到武靈王所居住的沙丘平臺宮中躲藏。後被追到的公子成、李兌所殺。而趙武靈王在被包圍達3個月,在宮中得不到飲食,飢餓難耐,就掏雀窩捉幼雀生食充飢,終於餓死在沙丘宮中。

沙丘,這個作為見證了中國先秦時期帝王徵伐的地方,成了他們最後的歸宿。從商紂王在此設立酒池肉林開始,到趙武靈王餓死在這裡,以及後來的始皇帝病死於此後的沙丘之謀。這一系列和沙丘有關的事件,無不影響這中國歷史大勢的發展。

只是不知道,在這裡相遇的趙武靈王和始皇帝是否會有英雄相惜的惺惺之情。當年舉世無敵的一代雄主遇見一統華夏的始皇帝,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

只是,歷史沒有假設!

死後的趙武靈王被葬在了代地靈丘(今大同靈丘)。一代雄主倘若有靈,是否會為自己的「雄心未現」而嘆息呢......

北風呼嘯,徒有殘陽悠悠......

趙武靈王,積極的軍國主義者,有其恢弘的氣度與善謀能斷的智慧,更懂得運用時勢,勇於改革。同時,發揮兵法所長,謀取接連的勝利。只是趙武靈王縱有成王敗寇的豪賭氣魄,卻輸於兒女情長的一筆多情,最終沒有實現他的霸業宏圖。煙消雲散,徒留下屬於軍人的傲氣與執著不悔。

(完)

相關焦點

  • 解讀《資治通鑑》:雄霸天下的趙武靈王為啥活活被餓死了呢?
    趙武靈王四年,趙武靈王與韓王會盟,次年迎娶韓王之女為妻,兩國成為鐵哥們,魏國從此不敢隨便打趙國的主意。趙國的南方穩定了。(從趙武靈王這裡起,中國的男人開始穿褲子了)趙武靈王11年,燕國國君讓位於國相子之引發燕國內亂,趙武靈王插手燕國內政,派人去找到正在韓國做人質的燕公子職,把他送回燕國去做了新的燕王即燕昭王,由此趙燕兩家和平共處多年,趙國東北方也穩定了。
  • 趙武靈王為什麼要把秦昭襄王送回秦國?
    趙武靈王把秦昭襄王送回秦國,主要是為了通過幹涉秦國的王位繼承,來鞏固趙國的霸業。只是趙武靈王打空了如意算盤,秦昭襄王是一個英明神武的國君。在趙武靈王去世後,秦昭襄王通過長平之戰擊潰了趙國,徹底粉碎了趙國的霸業,為秦國一統天下掃平了全部的障礙。
  • 趙武靈王除了胡服騎射,還有什麼
    但是趙武靈王又不想做出頭鳥開罪勢頭正盛的齊國,各種方寸很難拿捏,需要在漫長的現實鬥爭中感悟提升。對於燕國,趙武靈王則簡單直接的多——強硬外交。趙武靈王初繼位時,燕人就曾出兵進攻趙國的代地,趙武靈王力排眾議,親徵燕國,大敗燕軍,迫使燕國割地求和,為燕趙邊境贏得了幾十年的和平時光。
  •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不只是穿胡服那麼簡單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政策太有名氣了,以至於《戰國策》《史記》以及後來的《資治通鑑》都有較為詳細的記載。簡單來說,所謂的胡服騎射,就是趙武靈王要求所有的臣民都要穿著胡人樣式的衣服,就也是類似於當時西北戎狄之衣短袖窄的服裝,以便於騎馬射箭。當時,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趙國國勢衰微,就連鄰近的小國中山國都想著侵擾他們。強大的秦國更是常常侵犯趙國。
  • 趙武靈王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齊國的惠文王曾經說過:「趙國有智慧之士,殺都殺盡了」。就這樣趙國被齊國人坑殺得一乾二淨。諸侯之間為什麼有這麼大的仇恨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趙國人搞修築陵墓的工程,為什麼趙國要搞陵墓工程?因為秦國攻打邯鄲,死了太多人。到現在時間越來越近,不修陵墓馬上要到時候秦軍就要打過來。趙國怎麼修陵墓呢?乾脆建一座趙國最富裕的長城,再修一座佔據黃河的主角——護城河。
  • 趙武靈王的宏圖大業,為何最終毀在了趙孝成王的手中?
    這樣的局面,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才發生了根本上的逆轉,這個人便是戰國時期的一代雄主趙武靈王。歷史上趙武靈王在位期間,整兵精武十分見成效。也正是在這段歷史時期中,趙國憑藉著「胡服騎射」帶來的優勢,國力一度到了比肩強秦的地步。趙武靈王在位時期,甚至一度有想法,憑藉精銳騎兵,繞道滅秦。由此可見,趙武靈王在位時的趙國,雄心壯志已經不僅局限於一隅之地,而是豪取天下。
  • 英雄遲暮——趙武靈王
    就像鯊魚聞到了血腥味,魏,楚,齊,秦,燕五國趁著趙肅王剛死,新君尚幼,陰惻惻的打算來趙國打探虛實,看看能不能撕一塊肉下來。年少的趙武靈王在託孤重臣肥義的幫助下在內加緊軍事準備,在外遊說盟國,終於化解了禍事。趙國一直以來有一個心腹之患,中山國。
  • 趙武靈王為何餓死在河北邢臺?
    歷史上的趙武靈王趙雍絕對算的上是一個軍事天才了,可以說趙國的軍事上的崛起他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對於他晚年的悲慘遭遇也是因為他自己的所親手造成的惡果,為什麼這麼說呢?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最有為的一代君主,但是死得很慘,怎麼死的呢?被活活的餓死的, 到底是怎麼回事?
  • 英明神武的趙武靈王幹了兩件蠢事:一件坑了自己,一件坑了趙國
    趙武靈王的這番神操作,讓他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正式登上了戰國這個恢宏的大舞臺,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01趙武靈王是個天生的王者,趙國在他的帶領下不斷走向繁榮富強,國土面積足足增加了三倍多,奠定了趙國做為戰國七雄的疆域版圖。
  • 趙武靈王任性困沙丘
    為情廢長立幼,公元前310年,趙武靈王遊巡大陵(山西交城縣西南),夢到了一位少女,醒來後對其念念不忘,大陵人吳廣覺得這位「夢中情人」就是自己的女兒孟姚,將女兒獻給了趙武靈王,趙武靈王對孟姚非常寵愛,立她為王后,趙人稱孟姚為吳娃,吳娃生下了趙何,公元前301年,吳娃死去,趙武靈王答應了吳娃的最後請求,廢掉了長子趙章的太子位,改立趙何為太子。
  • 都是禪讓,為何趙武靈王和李淵結局不同?乾隆的禪讓為何最成功
    趙武靈王的禪讓結局那是偏心導致的,李淵的禪讓那是被兒子逼的,只有乾隆的禪讓是比較體面的,所以三人在禪讓以後,只有乾隆的結局是最好的。趙武靈王的偏心,最終害得他餓死在沙丘。趙武靈王偏愛小兒子王子何,可是他的大兒子王子章已經是法定繼承人了。為此趙武靈王心裡一直盤算著把王子章給廢了,改立王子何為太子。
  • 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為什麼會被自己年僅10歲的兒子活活餓死?
    趙武靈王四年(前323),趙國和韓國在區鼠會盟。第二年,趙武靈王就迎娶了一位韓國女子做夫人。然而政治聯盟是國家戰略,對於自己的內心,趙武靈王有著另一種追求。趙武靈王十六年(前311),武靈王巡遊了大陵。不久後,他做了一個夢。"王夢見處女鼓琴而歌詩曰:'美人熒熒兮,顏若苕之榮。命乎命乎,曾無我嬴!"
  • 關於趙武靈王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趙武靈王十五歲登基初出茅廬就挫敗了五國圖趙初露鋒芒,之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讓趙國達到空前絕後的強大,並且又滅中山國,大敗林胡、樓煩二族,開闢雲中、雁門、代郡三郡,還修築了"趙長城",當然這些風光偉績不是我們今天要談的,我們今天就談談趙武靈王后期所犯的致命錯誤。
  • 一個胡服騎射,一個商鞅變法,趙武靈王和秦孝公,到底哪個更厲害
    倘若把戰國的那些國君,按能力排個名次的話,秦孝公、趙武靈王都能進入前五: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變法,經過短短的二十幾年,秦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趙武靈王時期開啟「胡服騎射」改革,趙國的國力也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戰國中後期趙國能和秦國相抗衡,功績最大的非趙武靈王莫屬。
  • 提倡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為啥最後竟然被活活餓死了?
    在歷史課本中,很多人都很欣賞提倡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但是,很少人知道,趙武靈王最後竟然是被餓死的!趙武靈王二十年(前306年),趙武靈王進攻中山國。趙軍捷報頻傳,一直攻到了中山國都城靈壽(今河北平山)附近的寧葭(今河北獲鹿北),徹底控制了太行山的重要孔道井陘。趙武靈王趁秦國此時內戰正酣,西渡黃河,攻取了秦國與林胡接壤的榆中地區(今陝西北部與內蒙古交界的河套地區),對秦國造成嚴重的壓迫之勢。林胡在與趙軍的作戰中損失慘重,林胡王被迫向趙武靈王獻出大量的良種馬,才得以求和。
  • 趙武靈王:武靈遺恨滿沙丘,英雄末路嘆奈何
    趙武靈王,名雍,是趙肅侯之子。 他曾是殺伐果斷的王者,也曾是無計可施的被囚之人,一生波瀾起伏,是個令人矚目的歷史人物。趙武靈王曾先後立兩位夫人為正室,第一位王后生了嫡長子章,被趙武靈王立為太子。 第二位便是他深愛的女子,吳娃,稱為惠後。據說,趙武靈王在夢中遇到一位彈琴唱歌的美女,閉月羞花,風華絕代;夢醒後,他就此念念不忘,多次提及。巧的是,下屬還真是把人尋到了,這便是歷史上所稱的吳娃。
  • 真的是商紂王、趙武靈王和秦始皇的困龍之地?
    真的是商紂王、趙武靈王和秦始皇的困龍之地? 趙武靈王繼位時,趙國在諸侯之中的影響力衰弱,強鄰對趙國的土地虎視眈眈,趙武靈王下決心勵精圖治。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作騎馬射箭,作戰靈活,於是仿效胡人進行「胡服騎射」軍事改革,建立了中原第一支輕裝騎兵軍隊,戰鬥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趙武靈王率領騎兵南徵北戰,打敗了林胡、樓煩部落,增加了雲中、九原、雁門郡,闢地千裡。
  • 遺憾:趙武靈王玩的權力平衡術,成了別人的嫁衣裳!
    公元前295年,趙武靈王和齊國、燕國一起消滅了中山國,把中山王遷到膚施城。趙武靈王十分高興,回到邯鄲就,論功行賞,施行大赦,並且設酒慶祝,下令讓全國都歡宴五天。趙武靈王原來有個長子,名叫趙章,他把趙章封到代,號稱安陽君。趙武靈王把小兒子趙何立為小趙王,他自己做了趙國太上王,但他並沒有享樂,而是選定繼承人之後,繼續率領他改造過的胡服鐵騎為趙國開疆拓土。
  • 趙武靈王:忍辱負重,胡服騎射(上)
    說完張儀連橫,今天說說同時代的趙武靈王。趙武靈王可謂是趙國的一代雄主,通過與民休息、胡服騎射實現富國強兵,將趙國的國力推向了巔峰,成為戰國中後期唯一可以和秦國抗衡的國家。
  • 誰殺死了趙武靈王?只怪他一直在給自己挖墳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期知名度最高的國君之一,對歷史有所了解的人想必都聽說過趙武靈王推動的「胡服騎射」改革讓趙國迅速崛起,成為「戰國七雄」中僅次於秦國的一方霸主。然而,身為一代雄主的趙武靈王結局卻頗為悽慘。他在遭遇「沙丘之亂」後被手下幽禁於沙丘行宮中不得外出,最終活活餓死,終年45歲。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誰殺死了趙武靈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