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坐月子是我們中國人的特色,外國人都不坐月子的。但我覺得,坐月子是有科學依據的,也建議產婦通過這個階段,恢復好自己的身體,以後帶娃和生活,都能更輕鬆一些。
不過,坐月子期間,如果能藉助一些月子「神器」和育兒「神器」,還是可以省事兒不少的。但在這些「神器」中,也不乏一些誤區,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我們就重點介紹,這些坐月子神器中的坑,到底是怎麼來的,以及給新手媽媽們推薦一些育兒「神器」,幫你更順利的度過月子期。
坐月子雞肋「神器」大盤點
坐月子期間,身體比較虛弱,小寶寶也不是那麼好帶。但下面的這些神器,還是不種草的好,因為可能對母嬰有一定的傷害。這些物品真的不必要,看看你買了嗎?
1、 哺乳椅
你可能是第一次聽說,但其實這種神器,用的媽媽還真不少,在某寶上,隨手一搜,就是幾千銷量。但其實,哺乳椅雖然參考人體工程學設計,卻也有一定的弊端。比如需要下床、坐好,雙手要緊抱著寶寶等等。
其實,月子裡更多是躺著餵奶,如果抱著寶寶餵奶,也建議靠在床上,尤其是剖腹產媽媽,並用不到這種椅子。
2、溫奶器
懷大寶的時候,我就入手了溫奶器,想著剩下的奶,扔了有些浪費,直接放在溫暖器裡,可以在合適的溫度裡保存。
但後來有位兒科醫生朋友說,不建議這樣餵養寶寶。她說最近去醫院的很多孩子,上吐下瀉,問過後大都和溫奶器有關。
衝好的奶放在溫奶器保溫,這樣其實很容易滋生細菌,奶瓶中的奶也會變質,喝了胃腸不舒服,可不就上吐下瀉?
如果你家裡有溫奶器,只用來溫水就好了,但也不建議長時間放置,還是要勤更換,儘量給寶寶現衝現倒,更衛生一些。
3、月子牙刷
坐月子要刷牙,是我們新一代讓你的理念,老人會認為,坐月子刷牙對牙齒不好。這也滋生了有些商家的營銷策略,他們生產出一種新的牙刷——月子牙刷。
這種牙刷製作更簡單,是在木棍上纏上幾層紗布,用來清潔牙齒。可這樣的構造,看起來很舒適,卻很難清潔乾淨,牙齒之間的縫隙,殘留的食物殘渣,很容易腐蝕牙齒,和不刷牙有什麼區別呢?
如果你真的要用牙刷,不如選擇刷頭柔軟的、細毛牙刷,也比這樣的刷牙效果要好!
這些月子「神器」,寶媽孩子不可少
月子雖然只有一個月(有些媽媽會坐雙月子或42天),但卻非常重要。月子裡一旦休息不好,可能落下月子病,就是一輩子了。所以,推薦幾個坐月子「神器」,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新手媽媽們。
A. 收腹帶:堅持使用,會讓你以最快的速度瘦回去;
B. 摺疊式浴盆:節約體積,方便實用,給娃洗澡是一件利器;
C. 新生兒襁褓:襁褓不僅能包裹寶寶,防止踢被子,還能增加他們的安全感;
D. 防溢乳墊:準備2~3包,保管用得到,尤其是剛開始母乳量多的時候。
推薦這幾個神器的時候,我也是諮詢了不少剛坐完月子的新手媽媽們,她們表示,這其中最難操作的就是收腹帶,但堅持下來,效果還是很明顯的。畢竟,產後三個月,是骨盆恢復的關鍵期。
關於這點,我也深有感觸。我生完大寶三個月,身體恢復到了孕前體重,這點得益於我每天堅持佩戴收腹帶。有些媽媽說勒著肚子難受,我認為和操作方法有關係。
收腹帶一天佩戴8小時左右即可,吃飯、睡覺、上廁所前建議取下來。月子期間活動量小,是使用收腹帶的好時機,等出月子後,每天要帶娃出去,那時候再用收腹帶,顯然難度更大了!
枕邊育兒寄語:
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生孩子和坐月子的階段。照顧好自己,才能有精力照顧你的寶寶。選坐月子「神器」,記得選對的,不選貴的哦!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坐月子是「中國式陋習」?外國人不坐月子?答案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產後坐月子「門窗緊閉」?科學坐月子避開五「雷區」,恢復好又快
「月子病月子養」,到底該怎麼科學坐月子?請記住6個「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