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澳向中國復仇是個幌子?「五眼聯盟」陰謀曝光,澳怕是被算計了
澳大利亞追隨美國,近年來不斷向中國發出威脅,導致中澳關係直線下滑,澳對華出口的產品接連受阻。澳民眾以及學者紛紛喊話莫裡森,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一味地破壞與中國的關係必將使澳大利亞眾多領域受到損害,目前當地農民、商人以及企業等都遭到打擊。
-
澳大利亞政客又開腦洞:我們乾脆承認臺灣為「國家」算了
澳媒報導截圖當地時間12月15日,澳大利亞「天空新聞」電視臺節晚間節目談到了讓莫裡森政府頭疼的中澳貿易問題,尤其是恐將遭遇重創的煤炭出口產業。早在10月份,有關「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報導,引起了澳政府官員的高度關注。11月末,澳媒爆料所謂「數十艘煤炭船在華滯留」的傳言,使該國煤炭產業的不安達到了頂峰。
-
「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澳媒:可能使澳大利亞每年損失150億
文章表示,雖然澳政府目前還沒有收到關於這項禁令的正式書面通知,但如果該禁令成真,在中澳貿易關係不斷緊張之際,它將標誌著「迄今為止衝突的最大升級」。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妍】「中國的煤炭禁令可能使澳大利亞每年損失150億澳元。」
-
澳政客叫囂抵制中國貨,澳媒發現事情不妙,後果嚴重
當地時間11月30日晚,澳大利亞極右翼政客、「一國黨」黨魁保琳·漢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視頻,大肆攻擊趙立堅在推特發布的諷刺漫畫,稱「令其感到噁心」,並以此為藉口煽動澳民眾在即將來臨的聖誕節「抵制所有中國產品」。 這不是漢森第一次叫囂抵制中國貨。上周,中國依法對澳葡萄酒實施反傾銷措施後,她便開始煽動澳國內民族主義情緒,呼籲澳民眾「盡一切可能」避免購買中國產品。
-
澳大利亞議員叫囂:反制大陸,正式承認臺灣
澳大利亞執政聯盟昆士蘭自由國家黨(LNP)國會議員克利斯坦森聲稱,澳大利亞應該著眼所有貿易和外交手段來終結與中國大陸持續存在的爭端,包括考慮「正式承認」臺灣。多家臺媒今日援引天空新聞網報導,克利斯坦森宣稱,「中國大陸正在透過我們殺雞儆猴,以嚇唬其他國家。」
-
澳媒:澳政府選擇與北京玩火,結果可想而知
11月進入下半月,澳媒此前炒作的「中國對澳貿易產品禁令」並未成為現實,這一情況讓澳出口商們暫時鬆了一口氣,但緊張情緒依舊在澳各行業出口商間蔓延。 中國從澳進口大量鐵礦石、煤炭等,澳留學旅遊等中國市場也十分廣大,鑑於兩國關係惡化,這類行業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有媒體和國際輿論指出,澳經濟發展試圖轉變對華依賴,但尋求「替代者」的想法是難以實現的。澳政府選擇與北京玩火的結果可想而知。
-
中國對澳制裁太苛刻?英媒提醒:當心澳洲再來一個「殺手鐧」
由於涉及的面實在太廣,有人開始質疑,中國對澳的制裁是不是太苛刻了呢?對此英媒《每日郵報》則提醒道,當心澳洲再來一個「殺手鐧」,讓五眼聯盟的成員一起制裁我國。中國對澳制裁太苛刻澳洲已經因為自己對華的無理態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由於該國非常依賴我國的市場,因此澳洲出口至我國的商品第一個遭殃了。
-
蔡英文稱澳葡萄酒受歡迎,網友怒斥:臺灣敗家女!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12月7日,蔡英文會見了即將離任的澳大利亞駐臺代表高戈瑞。在會談上,蔡英文表示,希望能夠在臺澳之間洽籤經濟合作協定,維護雙方的夥伴關係。
-
澳媒終於知錯了?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南方+11月20日訊】11月19日,澳媒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的文章,其主要內容是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承認,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澳產品有巨大需求的國家。澳大利亞找遍全球都找不到可以替代中國的國家?
-
澳媒梳理中澳貿易關係發現:中國市場無法替代
為題發文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葡萄酒和龍蝦有巨大需求的國家,中國留學生資源也是其他地區無法代替的。澳媒報導稱,由於中澳尚未找到解決方案,許多受影響的澳大利亞出口商正尋找其他可替代市場。澳大利亞貿易部統計數據顯示,日本是僅次於中國的澳大利亞第二大出口市場,約佔澳商品和服務出口的13.1%。
-
這名華裔網民,給澳媒上了一課
「你們對這幅漫畫,而不是對澳士兵的暴行憤怒,真的有必要嗎?」「澳大利亞一天到晚都在批評中國,為什麼反過來一次,你們就無法接受了?」近日,澳大利亞電視臺的一段採訪視頻在微博熱傳:兩周前,澳大利亞「天空新聞」節目組與一名活躍在境外社交媒體上的華裔網民Carl Zha視頻連線,試圖就烏合麒麟漫畫事件展開討論。
-
中國新型無人戰艦曝光,美媒點名印日澳三國:小心潛艇被追蹤擊沉
五角大樓和美國媒體對於中國軍事力量發展一直都格外關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拿出一張照片來聲稱自己有重大發現,而在最近他們又被中國艦艇吸引了。美國《海軍新聞》網站9月25號發表了一篇文章,表示他們從中國社交媒體上找到了一張中國無人水面艦艇的照片,發現它的設計和美海軍的「海上獵手」無人水面戰艦十分相似,可能是抄襲美國的艦艇。
-
中國駐雪梨總領館駁澳媒有關疫情涉華報導
中國駐雪梨總領館駁澳媒有關疫情涉華報導
-
中方對澳採取行動後,澳議員叫囂「承認臺灣」,國臺辦已有言在先
在中方對澳採取行動後,澳方並沒有就此罷休,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依舊蓄意挑起事端。據天空新聞網報導,澳大利亞執政聯盟昆士蘭自由國家黨(LNP)國會議員克利斯坦森叫囂著要「承認臺灣」。克利斯坦森認為,澳方同樣能夠採用經濟手段來應對中國的貿易制裁,可以向中國大量進口的鐵礦石徵稅,用這筆收入補貼受到危害的大麥和葡萄酒等產業。克利斯坦森聲稱,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用政治手段,將「承認臺灣」做為籌碼放上談判桌上,只有用這種強硬的手段才能逼中國大陸就範。
-
不怕大陸經濟制裁?民進黨當局高官聲稱:大陸貿易更依賴臺灣
2016年蔡英文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雖宣稱要推動「新南向政策」來降低對大陸貿易依賴程度,但今年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佔臺灣出口總額的比率卻創下歷史新高。對此,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質詢時提及,兩岸關係緊張,若哪天台灣跟澳大利亞一樣被大陸制裁怎辦?臺「行政院長」蘇貞昌、「經濟部長」王美花都講不出明確有效辦法,「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則語出驚人的聲稱,大陸更依賴臺灣。
-
澳財長:澳大利亞準備與中方重新展開「互尊互惠」的對話
華輿訊 據新大陸傳媒報導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當地時間11月17日晚與日本首相菅義偉籤署了原則上的《互惠準入協議》(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RAA),使得澳日兩國軍隊互訪、使用對方軍事基地和聯合軍演等合法化。
-
與中國剛辦成一件大事,日澳就聯手撕破窗戶紙?美媒向澳發出警告
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11月17日訪問日本,並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會談,雖然當天雙方並沒有如外界所料籤署宣告日澳進入「準軍事同盟」關係的《互惠準入協定》,但他們仍宣布「在大框架上」達成了這個防衛協定。目前,關於協定的細節內容並未透露太多,但媒體一致認為其目標是「制衡中國」。另據日媒稱,新協定如果生效的話,雙方武裝力量以共同訓練為目的進入對方國家時,不需要審查。
-
被徵收反傾銷稅後,澳葡萄酒市場再迎來噩耗,澳媒:徹底退出中國
最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轉發了一則漫畫,其中生動反映了澳軍在阿富汗犯下的罪行,而這也戳痛了莫裡森政府的神經,不僅要求中方為此道歉,還揚言準備發起對中國商品的制裁行動,然而令莫裡森沒有想到的是,剛揚言要反制轉頭就被中國狠狠地抽了一巴掌。
-
美日澳在南海演習,澳準航母駛入南沙群島附近,與我海軍發生對峙
除此之外,美國空軍還於7月13日、7月15日、7月17日和7月21日派出E-8C偵察機,抵近廣東海岸進行偵察,相關專家認為美軍在試圖截獲我軍的電磁頻譜信號。而對於日本和澳大利亞來說,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堅定盟友,一旦美國有召喚,就必須全力跟隨。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這次派出了5艘軍艦,其中包括了被譽為準航母的「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