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弓的文化傳承

2021-01-16 淮安尚羿射箭


2016年9月30日,由興安盟民族事務委員會、科右前旗人民政府主辦的興安盟「也松格」蒙古傳統弓射箭邀請賽賽場上,來自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五盟市的17支代表隊200餘人展開了激烈的角逐。

興安盟有蒙古族人口70萬人,大部分屬於科爾沁部落,是哈薩爾的後代。科爾沁蒙古語是弓箭手的意思。關於記載蒙古族射箭比賽的最重要文獻是1818年俄羅斯考古隊發現,用回鶻蒙古文書寫的「成吉思汗石文」。此碑是為了紀念哈薩爾次子也松格超人的弓箭技能而遵照成吉思汗聖旨刻制。

隨著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射箭不再是殺傷的武器,而已成為了蒙古族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項目。每當重要節日,草原牧民舉辦的那達慕賽馬、搏克、射箭成為蒙古族男兒鐵人三項賽,草原兒女在民族體育的競技中盡顯英雄本色。

蒙古族弓箭成品由60公分以上長度的水牛角或巖羊角、牛蹄筋或牛背筋、還要用彈性很好的柘木、饜桑、桔木、木瓜樹木、荊木、竹等材料用動物膠粘合而成。其特點為重量輕,長時間使用的狀態下不疲乏,任何氣候下都能維持一樣的力道和強度。

蒙古式射箭法的特點在於拉弓弦的手用大拇指扣弦,箭尾卡在拇指和食指的指窩處。蒙古式一般採取大拉據的方法,弓開的十分滿,這樣有助於弓箭的威力提高。與蒙古式相對應的是地中海式射箭方法。目前國際上主流射箭比賽,如奧運會,都是採用的地中海式射箭。然而,目前日本、韓國和中國國內很多的傳統射箭愛好者仍然保留著蒙古式射箭的技藝,堅持把這種古老的射藝傳承和繼承下來。



關注本微信公眾號:huaianshejian--射箭愛好者的百科全書地址:清河區北京北路98號二樓(清河區政府正對面,格力空調樓上)



相關焦點

  • 最後的蒙古弓
    蒙古弓箭,讓歐洲人聞風喪膽的蒙古騎兵當年就是憑藉它一掃歐亞。曾有段時間蒙古弓的製作方法幾近失傳,以致於很多人都把滿弓和蒙古弓混淆。最後的蒙古弓文丨喇西.道爾吉和駿馬一樣,一張羊角弓,對於一個降生在蒙古高原的孩童來說,曾是他性別與性格的最基本標誌。是蒼茫草原上遊牧人生的快樂起點。它不僅僅是由數根牛筋、木頭和幾十根羊角組合而成的武器,它更具有蒙古男孩從五歲起就要學會的堅韌、剛毅和柔情。
  • 【知乎話題討論】滿族弓和蒙古弓和漢族弓和朝鮮弓之間有什麼差別嗎?之間有什麼優劣?
    目前有大量歷史遺存實物,甚至有少部分的老弓還可以繼續使用,並且清射的技術和清弓的製作技藝與資料也完好的傳承下來,可以說是目前已知最完整最系統的中國傳統弓流派,清弓同時也是在國際上唯一能夠代表中國傳統弓弓型的弓種。作為冷兵器發展的末期,清弓這一極端弓形的「投矛器」外號也是這麼來的。這也是符合當時的戰場的實際需要的。
  • 懷念當年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騎射,說說弓的使用與養護
    弓,是允許個人持有的唯一合法的武器。大家都知道射箭已經被納入了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所以,在我國對弓是法無禁止的。但,不包括弩。草原地勢平緩,牧民為了保護牛羊免被野獸襲擊,幾乎人人都能彎弓射箭。沒接觸過弓的人對弓的認識並不深刻。可當你拿起弓,射出一箭,那箭支飛出的速度和穿透力會深深地印在你腦海裡。弓有直弓、反曲弓和複合弓。
  • 特克斯縣:舉辦江格爾說唱表演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6月2日,呼吉爾特蒙古鄉開展了《江格爾》說唱表演活動。  活動現場來自昭蘇縣的2名江格爾民間藝人和來自蒙古鄉的12名各村江格爾民間藝人帶來11場文藝演藝江格爾說唱,集中展示了《江格爾》的文化藝術和《江格爾》文化的豐富內涵和豐碩成果,一曲曲優美動聽的江格爾博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 阿魯科爾沁印象之一:天山蒙小特色教育傳承民族文化
    為傳承民族文化,彰顯民族特色立足民族教育,堅持教書育人,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傳承民族文化。天山蒙古族實驗小學創建了「蒙古文化展覽室」、「蒙古博克」、「心理諮詢室」、「 蒙古象棋室」、「馬頭琴、潮爾訓練室」、「四胡樂隊室」、「少年郵局」等各類活動室。 並且,學校還把民族傳統文化項目「馬頭琴、潮爾、四胡、蒙古象棋、蒙古博克」納入校本課程當中。
  • 淺談弓的分類
    弓的種類很多,劃分方法也是多種多樣。這篇分享將從時代、弓型、材料工藝、攜帶性四個方面將弓做一大概區別。1、時代劃分:傳統弓、現代弓我國的傳統弓製造工藝非常高超,在我國古代的軍事戰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傳統弓在中國的古代乃至近現代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至今仍保留了傳統弓的製作工藝,這是十分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製作方法:傳統弓由三部分組成,木、角及腱。未上弦線的複合弓向外彎曲,弓背(面向目標的一面)為木製。弓背包括三部分:一對弓臂及一個弓把。
  • 北京蒙古大營誠邀天下客
    在這裡,遊客可以盡情欣賞蒙元宮廷式藝術表演,傾聽原生態組合的長調、呼麥、馬頭琴、好來寶說唱藝術,還能參與專業歌手現場點播、演唱,體驗濃濃的蒙古族風情與文化。據悉,「蒙古大營」落地生根北京7年賓客盈門,僅2019年就接待遊客逾20萬人次,其中大型旅遊團體及外賓佔1/5。北京蒙古大營系內蒙古巴彥淖爾人敖其爾創辦。
  • 會自動HIT&RUN的小兵 劍與家園弓騎兵解析
    作為原型的蒙古騎兵,在熱武器大行其道的今天,其威名依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如此威名,到底如何鑄就?《劍與家園》中的弓騎兵,又究竟有何特性,有哪些特別的戰術呢? 請聽小編和你說。 弓騎兵的起源 輕騎兵常用戰術 幾乎所有的遊牧民族都有過以掠奪為生的歷史——塞西亞人、薩爾馬提亞人、匈奴人、亞瓦爾人、蒙古人、鮮卑、土庫曼、烏茲別克……其中戰績最為輝煌的就是蒙古騎兵。 蒙古騎兵戰術多變,每場戰役的勝利都是多種戰術協調搭配的成果。
  • 挽弓當挽強,弓箭在中國古代戰場上的實戰運用
    他是唐代出名的善射者,在唐高宗的測試中,曾以勁弓鋼鏃一箭洞穿五層鎧甲。與九姓鐵勒(回紇、僕固等九個鐵勒部落的總稱)在天山作戰時,曾依靠「三箭射殺三人」的氣勢,迫使敵軍投降。宋代對箭術的重視,相較唐代似乎更勝一籌,有所謂「軍器三十有六,而弓為稱首;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的說法。
  • 學習傳統弓須知:清弓、青海弓和蒙古弓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直接的清弓分類法應該是長梢清弓和短梢清弓。張育華老師的理解如下:西北和蒙古等地依然存有一定數量的老清弓,但因為射手或弓師本人不懂得也可能認為沒必要(畢竟不是冷兵器戰爭時期)調整角弓的扭曲而把長梢鉅短、新弓直接做成短梢。
  • 除了獵犬還有獵鷹、獵豹,從《元世祖出獵圖》看蒙古的狩獵文化
    《元世祖出獵圖》是蒙元時期,對皇家狩獵情景的寫實精品之傑作,不僅能讓人一窺皇家狩獵的架式,更能了解蒙古狩獵文化之精髓。而在畫的左下角還有"至元十七年二月,御衣局使臣劉貫道恭畫"的標記,宮廷畫師為皇帝作畫而有明確紀年題款實屬罕見。而在《元世祖出獵圖》這幅作品中,最為珍貴的是史上首見"哈剌蘇力德"的實體展現。
  • 蒙古騎兵為何能所向無敵,他們都用什麼武器
    而且,同時代的義大利旅行家博朗嘉賓,也有對蒙古騎兵武器的記載,他說蒙古騎兵往往攜帶三張弓箭,其中最少有一把良弓,作戰時裝配三個箭囊。 上圖_ 蒙古騎兵的基本戰術 這與趙珙的記載有重合之處,基本可以確認蒙古騎兵大多使用一石以上的良弓。
  • 文明6全新預告發布 展示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大軍
    今日官方發布了全新的預告,展示了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大軍,一起來看看吧。  全新預告:  在「迭起興衰」中,蒙古將作為新勢力加入遊戲,蒙古擁有獨一無二的能力,可以在貿易路線建立之後,建立貿易站點。這樣可以增加蒙古派系的外交等級,隨著等級的提高,蒙古軍隊的能力也會越強。
  • 國內首張阿爾泰蒙古原生態音樂錄音室專輯 首發
    針對本土的原生態歌曲與器樂面臨失傳的現狀,旱獺樂隊自2009年成立以來就一直在努力挖掘、整理、傳承著原生態音樂。沉澱八年,旱獺樂隊走訪民間藝人,演出1000多場,不僅記錄下來了很多頻臨失傳的音樂,而且重新演奏和唱響了這些即將消失的聲音,使代代相傳下來的民族歌曲和古老器樂記錄的旋律更加鮮活生動起來,他們在阿爾泰山脈、在額爾齊斯河畔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傳遞著悠久輝煌的阿爾泰草原文化、向人類發出共同拯救原生態音樂的吶喊,呼籲大眾關注民族音樂所處的嚴峻形勢,倡導音樂愛好者們一起來傳承和發揚民族音樂文化,此舉不但得到了臧天溯
  • 蒙古族說唱藝術家拉西敖斯爾「不忘初心 傳承民族文化」
    弘揚烏蘭牧騎精神「不忘初心 做好文化傳承」 烏蘭牧騎,蒙語原意為「紅色的嫩芽」,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活躍於農村牧區間。據拉西老師介紹,他16歲參加扎魯特旗烏蘭牧騎。當時他所在的團隊有12個演員,全部行李道具放在一輛馬車上,長年累月在草原上巡迴,哪裡最偏僻,就到哪裡去送歌獻舞。他們到了演出地點,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
  • 外蒙古教科書是如何書寫自己的歷史?他們又是咋描述元朝的?
    而現在,蒙古族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組成之一,但同時,蒙古族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那麼在外蒙古的教科書中,是如何書寫自己的歷史的呢?  簡單來說,外蒙古的歷史教科書有一個基調:元朝時期是蒙古帝國最輝煌的時期,他們不承認中國統治過草原,而是認為蒙古帝國統治了中原一百多年。
  • 保護傳承敦煌文化 增強中華文化自信
    2019年8月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到敦煌研究院視察莫高窟、察看珍藏文物和學術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護和弘揚傳承敦煌文化藝術情況,同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學者和文化單位代表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作為一名畢生從事敦煌莫高窟保護研究的文物工作者,我親耳聆聽習近平總書記對敦煌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的重要講話,備感振奮。
  • 你知道早期的蒙古服飾起源於哪裡嗎?
    導語:你知道早期的蒙古服飾起源於哪裡嗎?自然地理環境是人類文化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一個民族的生存環境和生活方式,都是該民族特定的物質文化形成的基礎。對於蒙古族而言,遊牧氈帳是千百年傳承下來的生產生活方式,這一生產方式既是蒙古族與大自然相適應的過程,同時也是與大自然抗爭的過程。早期蒙古高原的地理環境特徵,也奠定了蒙古族服飾最原始的基本特點。蒙古高原是中古四大高原之一,僅次於青藏高原。草原氣候變化快,災害多,暴風雨經常襲擊。
  • 蒙古襲來時的列島之壁:鎌倉時代的日本武士
    不過在後來的發展中,日本的禪宗文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體系,並且在武士們的生活裡被繼承了下去,到近代武士文化開始盛行世界時,日本式的禪文化也同樣被西方所知曉。到了鎌倉時代,許多知名刀劍匠人開始活躍,並且名刀匠們逐漸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流派傳承:山城傳的粟田口吉光善造短刀脇差、備前傳的光忠善造太刀、而長船派刀匠們打造的大小刀則都得到好評,種種流派不一而足。
  •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到底是屬於中國還是外蒙古?看專家如何分析
    而現在人們看到的鐵木真的陵墓,更多的是象徵著一個曾經偉大的王朝,一個曾經徵服著歐亞大陸的人,見證的當時的一段歷史,鐵木真雖然出生在蒙古境內,但在古代,國家這個詞的概念被弱化,因此在現代歷史學家的眼裡,當時的蒙古,西夏王朝都是中國的政權,而少數民族希望建立自己的王朝,其目的就是為了入主中原,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這也是很多蒙古民族,發動戰爭的目的之一,其中元朝就是有蒙古族而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