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個人品牌,不陷入生產的低水平勞動陷阱

2020-12-17 小爪子讀書

總說:明星愛立人設,「人設」就像是明星的個人品牌。但其實,個人品牌不僅是明星或者大神的事,普通人也應該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美國學者彼得斯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

一個人就是一家公司。如果說你的知識、技能,是你的「產品」,那麼個人品牌就是你這家企業的品牌價值。

一個只有技能沒有品牌的人,只會陷入生產的低水平勞動陷阱。

個人品牌有什麼好處?

1、品牌能提高溢價

褚橙的故事我們都知道,為什麼褚橙能比一般的橙子賣得貴?

除了產品確實不錯之外,背後靠的是褚時健先生的人品和故事做擔保。一個故事讓橙子的品牌快速傳播出去,節省了許多廣告費。

2、品牌降低交易成本

舉個例子:

我朋友家的月嫂,兩個寶寶出生都是她陪護。她非常專業、負責,已經被我朋友介紹了近10次,給她的同事、朋友。這位月嫂,成功地通過我朋友,建立起了自己的個人品牌。其他人相信我朋友的眼光,讓她的交易成本相當低,交易頻次很高。

3、品牌讓你自由

自由有三種:不用非得和特定的人合作的自由,不用為錢而做的自由,有能力做自己想做的事的自由。這三種自由,都需要個人品牌。

什麼是個人品牌?

個人品牌其實就是「品質+名牌」。

1、品質又分為品和質

品回答的是你生產什麼?滿足了什麼需求?在哪條賽道?質說的是你在這條賽道的排序如何?質量排第幾?

很多人選品是有問題的。

比如說有人宣稱自己是「網際網路裡最懂攝影,攝影圈裡最懂網際網路」的人。貌似很厲害,其實並沒有這條賽道。誰會去網際網路選擇攝影師呢?而攝影師要開網站,會去找到「網際網路人」這種寬泛的定位嗎?

這種差異化競爭,只有差異,沒有競爭。

有了品,更重要的是質。你是不是能持續輸出高質量的內容?

像許多牛人,不僅能有高質量的輸出,而且還是持續高質量的輸出。

比如郭德綱。我有一位朋友是鋼絲,曾經追他三個月,全國到處聽,發現他的相聲是兩周一迭代,基本不會重樣。這很讓人佩服。

不是有過高品質,而是一直保持高品質。這種高品質背後是專業的能力和工匠精神。

2、名牌

所謂「名」,指的是品質在時間積累下會形成口碑。知道的人越多、出現的次數越多,你的名聲越大。

在你的名聲中間,有些簡單清晰不斷傳播的名聲,濃縮成了一個符號——這就是」牌「的出現。

成龍剛去好萊塢拍電影的幾場戲是哭著回來的。因為好萊塢認為這不叫功夫。他們對於李小龍的功夫印象太過深刻,覺得應該一下打死對方。這就是因為成龍雖然有「名」但是沒有「牌」。一直到成龍發明了自己的獨特的標籤:「好玩的打」,他用大量的好玩的、雜耍式的動作,完全區分開了李小龍的簡單利落的打擊,成就了自己的名牌。

綜合上面的內容,品質名牌可以簡化成下面的公式:品牌=價值×人數×頻次。

把個人品牌濃縮成個人標籤

既然個人品牌有這麼多好處,那麼該如何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呢?

麥肯錫有一個著名的電梯法則:

假如在電梯裡遇到老闆,你能在30秒,也就是電梯上升的過程中說明白你在做什麼嗎?如果給你10秒的時間,你能說清楚自己是做什麼的嗎?

這個法則,其實說明了:

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個人品牌實在太大,最好的切入點是傳遞極其簡單有效的信息,也就是把個人品牌濃縮成個人標籤。

而個人標籤,需要具備讓人過目不忘的,甚至很遠就能看到的識別力。

怎樣打造這樣的個人標籤呢?有三個原則:

1、從滿足需求開始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個人品牌第一步應該思考自己是誰?有什麼優勢?

其實這個思路是錯的。今天的競爭圍繞需求展開。

沒有放到用戶坐標,你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的競爭對手是誰,所以優勢也無從談起。

標籤要從「我能多好地滿足誰的哪些需求」開始。如果你的品牌裡面,沒有對象,沒有需求,那它就是個偽品牌。

除了滿足對方需求,更重要的也是滿足自身需求。

2、簡潔再簡潔

少就是多,只保留最重要的差異點,其他都刪除。

歐巴馬的兩次總統競選的口號都只有一個單詞:2008年競選總統時用的就是change——人民需要改變。2012年在連任競選時,他又用了一個乾淨利落的詞語forward——選民們,咱們繼續前進吧。

3、找到宣傳夥伴

個體影響的人還是有限,關鍵是如何發動更多人幫你推動。

人與人之間口口相傳的安利,比得過很多硬廣。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位月嫂。

明白了個人標籤需要「滿足需求、簡單、好傳播」三個原則之後,

如何設計這樣一個標籤呢?

有三步:

①企業標籤:

如果你公司特別有名,你就使用:「企業+職位」的標籤。

比如:阿里巴巴運營總監,騰訊產品經理等等。

②業務標籤:

如果公司不知名,則可以使用業務標籤。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業務是最容易與他人產生連結的,突出業務是最好的標籤設計。

「你是做什麼的」,「你能為別人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你服務的特點是什麼」都可以在標籤中體現出來。

③能力標籤:

如果你從事的是一個容易對別人產生幫助的職業,如律師、醫生、媒體;

或者很受關注的職業,如投資人,你可以凸顯你的讓人希望連結的服務能力。

一個人可以有很多標籤,在不同場合使用。

今天這個信息爆炸時代,打造一個自己的個人品牌,就是要創造一個有遠景識別力的個人標籤,然後用自己的能力為其背書,讓標籤差異巨大,印象深刻。

如何營銷個人品牌

很多人會說:

「我也知道個人品牌很重要,可還是覺得離我很遠。平時工作也很忙,業餘有時間想拿來學習,總覺得沒精力做自我營銷。我希望等積累的存量到達一定程度後,再系統地輸出,不然總是半瓶水晃蕩。」

其實很多人把個人品牌這件事想得太「重」了。恰恰相反,第一步一定要輕。

利用好你本來就在做的工作、學習和交流機會,順便搞定品牌的原始積累。不要單獨抽取大塊時間去打造你的品牌。

上面說到過品牌的公式是品牌=價值×人數×頻次。其實,自我營銷就與這其中的「頻次」有關:

如果你的每一次自我營銷,都能帶來哪怕5%的轉介率,很快你也會擁有巨大的品牌。

所以,對於沒有太多時間的普通人,千萬不要憋大招,要學會高頻次+提供產品體驗的方法,是低成本品牌推廣的最重要方式。

如何做呢?

下面介紹三種每個人都能使用的品牌推廣渠道:

1、每一次自我介紹

現在許多人都有各種微信群,或圈子。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這個窗口,順利地推廣自己的個人品牌。

比如:

你好,我是XX,是XX平臺公眾號的主編,目前服務於5萬名關注成長的優質用戶。我比較擅長知識類產品的運營及推廣,尤其關注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這個領域;另外,我最近也在集中練習文案寫作。如果你對這些領域有所了解,或者有相關的書籍、課程、產品、導師等推薦,很希望和你多交流。我會把自己的思考定期整理輸出,通過我的朋友圈你就可以看到,未來多多指教啦。

總結一下這個案例,這個自我介紹的結構即——

個人標籤;擅長什麼,關注什麼,能幫到你什麼;希望得到什麼資源和支持;有什麼產品、渠道可以進一步了解我(強化品牌)。是不是很清晰,讓人一下就能記住你的個人品牌重點?

所以,利用好每一次自我介紹的機會,推廣自己的個人品牌,激活各種連結關係,是很多聰明人的做法。

2、每一次職場總結髮言

同理,在職場每次有機會進行總結髮言時,不要放過推廣自己個人品牌的機會。

比如:

「今天很有收穫,在策劃方面和大家學到很多。我自己的強項更多在項目管理方面,如果未來在推動進度和流程梳理方面需要我的參與,我非常願意支持大家。」

3、更高價值、更高頻次的方式,是持續提供一個可供外界體驗的產品。

寫文章、出書自然是高手的方式,但其實還有很多成本更低的方式:

①放大碎片化價值

比如:你是一個學習成長者,如果能在朋友圈,將你每天的學習內容碎片化更新。

用一個#今天學到了什麼# 的話題標籤,三言兩句總結你的新收穫並分享出來,慢慢你就會成為這個領域的「知識代理人」。

如果你是運營人,是否可以學習李翔老師的做法,每周整理一份#某某某運營內參#,把你一周習得的新知以清單的形式沉澱,為更多人所用。

②提供優惠的知識服務

如果你是個產品經理,前期可以以很低的價格,比如99元,甚至破冰價只要1元的價格,為外界提供產品優化方案。

你能通過這樣的途徑連結到更多的產品,而這些產品將來都可能成為你履歷的一部分,為你的品牌背書。

總之,普通人自我營銷,要學會「高頻次+提供產品體驗」的方法,把能力封裝成輕產品,高頻次地刷出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人品牌。

不只是明星,只要別人對你有認知,你就有個人品牌,只是大小、好壞的區別而已。

作為21世紀的新職場人,把自己的個人品牌濃縮成個人標籤,用自己的能力為其背書,是吸引人們稀缺注意力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個人品牌7堂課》|如何快、準、狠打造出個人品牌
    為什麼現在這個時代,人們總是想著不遺餘力地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因為個人品牌這個東西值錢,而且做得越久越值錢。它就像一隻會下蛋的鵝,養大這隻鵝比較費勁。只不過,大多數人在養鵝的過程中,就放棄了。此外,往大了說,個人品牌能夠幫助一個人獲得成就感、傳遞影響力、實現自我價值。
  • 用3個模型打造個人品牌,從此不懼時代的快速變遷
    總裁沒錯,就是品牌。再小的個體,也有品牌。即使你不想當網紅,也甩不掉個人品牌這口鍋。所有認識你的人,對你的印象,給你貼的標籤,就是你的個人品牌。無論在職場裡,還是在更大的市場中,它的作用和價值,會跟著你走到天涯海角,任其滄海桑田。如果你想打造個人品牌,又擔心自己沒有「特異功能」,怎麼辦?
  • 商董會長:怎樣快速打造個人ip品牌
    最近總有人問我,在網際網路上怎麼才能創業做品牌。其實這並不難,現在粉絲經濟時代,只要你在某個細分領域有所價值,有能力打造個人IP,輕鬆創業、推廣品牌,那便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今天我就跟大家來說說如何打造個人IP品牌,從而獲得粉絲效應。
  • 建立個人品牌,如何打造個人IP和運營社群?
    在個人價值崛起時代裡,無論是自由職業者還是職場人,塑造個人影響力的意識將會越來越強烈。美國管理學者託馬斯·彼得斯提到: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形成屬於自己的影響力。擁有影響力意味著擁有更多機會,能獲取更多資源,有廣泛人脈。影響力時代下,如何打造個人IP,使個人影響力的收益越來越大,讓信息,資源,人脈,資本快速找到你?
  • 打造個人品牌,你需要這7堂課
    不過這一波操作還是贏得了很多人的支持,讓羅永浩的個人形象、個人品牌,更真實地展現在了大家面前。這次羅永浩贏得了人心靠的還是他的人設,之所以這麼快就還了4個億,靠的是他的個人 IP。不僅這些網絡牛人要打造自己的IP,我們每個生活在這個時代裡的人都要有個人IP的意識,把自己看作產品,不斷的進行打磨。
  • 《個人品牌七堂課》:秋葉大叔的成名復盤,如何打造個人品牌?
    就像秋葉大叔在《個人品牌七堂課》中所說,個人品牌,是指你的定位在大眾化人群中有廣泛的知名度,大家認可且喜歡你這個人,是因為你的專長、才華及個性,不是因為你背後的單位。公司會為一個人賦能,無形之中誇大某一個人的影響力。打造個人品牌也是有類似功效,讓自己從一眾同行中脫穎而出,更容易被識別,進而被記住。
  • 鄭中華:創業如何打造個人品牌IP
    大家在創業的過程當中都明顯地感受到了,你沒有影響力啊,別人不相信你啊,你沒有流量。這就需要我們做一件事,就是打造個人品牌的影響力。要想成為一個領域或者說一個賺錢項目當中有影響力的人物,首先要做一件事情叫做定位。我相信大家也讀了很多的文章,學了很多的課程啊,知道定位是什麼意思。
  • 知名獵頭公司為何要打造個人品牌?
    隨著商業品牌競爭越來越激烈,每家企業都會優先考慮品牌建設。即使成為獵頭行業的知名獵頭公司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對手中脫穎而出,也不忘建立強大的個人品牌提升公司的信譽。在獵頭行業,個人品牌是你在業績、貢獻和對下一個客戶或顧客的價值方面所能提供的最好的標誌,因此獵頭公司要獲得廣闊人脈需要個人品牌支撐。1.建立有價值的關係無論你是在尋找商業機會、新客戶、工作還是新員工,如果你有一個強大的人際網絡,你更有可能聽到一切。
  • 品牌案例:沒有突出的特長,如何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
    一.沒有厲害的特長,怎麼打造品牌?但現實中,絕大多數都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沒有什麼特別的,特色的正常人,這種人要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呢?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先講個品牌的營銷案例。在日用消費品中,競爭最烈的當屬我們要喝的「水」。
  • 品牌定位:三步打造成功定位模型,正式開啟你的個人品牌
    打造個人品牌的第一步,就是給自己先有一個明確精準的定位。定位決定地位,做好定位,事半功倍。換句話說,定位就是做選擇題,選擇大於努力,定位才能定心。這一節我們先從如何找到自己的核心優勢開始。很多老師或是書本會教你,打造個人品牌的第一步是,分析我是誰?我有什麼優勢?這在方向上就錯了!所有的競爭都是圍繞著為目標客戶創造價值去展開的,要從目標群體出發,了解他們的需求。
  • 打造個人品牌,張萌告訴你,你也能成為薇婭、李佳琦!
    網絡時代帶給我們的是,在這個強調個人品牌的時代,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社交媒體,比如小紅書、抖音等平臺在短期內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甚至實現個人品牌變現。那什麼要打造個人品牌,打造個人品牌又有哪些策略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窺究竟。
  • 超級IP——個人品牌系統打造與運營策略
    《超級IP——個人品牌系統打造與運營策略》培訓背景: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下,超級個體再次回歸大眾眼前,成為商業新浪潮中不可或缺的稀有資源,話語權從企業轉向終端,從大眾轉向個體,新興企業品牌的塑造難度加大,超級個體的價值越來越大,如何成為超級個體,來適應新商業生態
  • 「貧困陷阱」-虎嗅網
    窮人的身體消耗很大但不願意花小錢預防疾病,往往小病靠扛,大病來了如山倒。結果是,治大病花得錢更多。家裡頂梁柱突然病倒,一家陷入貧困。這一行為背後的動因是什麼?為什麼會造成這一悲劇?我們通常認為,貧窮與個人的努力與智慧相關。在滾滾洪流之中,人如泥沙般俱下。
  • 方大九鋼開展「保安全促生產,降成本增效益」勞動競賽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為充分激發員工積極性、創造性,促進公司2021年生產經營任務目標完成,自2021年1月8日起,方大九鋼工會啟動了「保安全促生產,降成本增效益」勞動競賽活動,活動將持續至2021年12月31日。
  • 測你是否會陷入甜言蜜語的陷阱
    讓我們一起來做下面這個小測試,哪個甜甜圈讓你吃得不夠,憑你的第一直覺做出一個選擇,測試一下戀愛中你會不會陷入甜言蜜語的圈套!a。b。c。d。分析測試:a陷於困境指數:★★★★。愛情中,很容易掉進甜言蜜語的陷阱。你自己是個很單純善良的人,你的另一半告訴你的一切都是真話,你從不深思熟慮。
  • 安德瑪為庫裡打造個人品牌 能否抗衡耐克旗下的「喬丹」
    安德瑪為美國NBA球星史蒂芬·庫裡打造的個人品牌「庫裡」(Curry Brand)於近日正式推出。據悉,安德瑪在籤約庫裡後,其鞋類業務收入顯著提升。此次推出「庫裡」品牌,能抗衡耐克旗下的「喬丹」品牌嗎?
  • 智多星老師打造個人品牌關於催眠文案的撰寫秘訣
    智多星,原名曹志,個人品牌盈利學院創始人,營銷藝術家創始人,2014年踏上「自明星」之路,是一名身經百戰的個人品牌盈利顧問,中國營銷之父「劉克亞」最年輕的嫡傳弟子····真正打造了100位以上百萬富翁的個人品牌盈利顧問,在全球有超過1300名弟子,1萬多名付費會員,曾給京東金融,樊登讀書會,抖商大學提供營銷顧問諮詢,現擔任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營銷顧問····不僅出版過10本營銷與心理學相關書籍
  • 茅臺集團表彰勞模工匠和勞動技能競賽先進個人
    12月15日,茅臺集團2020年度勞模工匠和勞動技能競賽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茅臺學院舉行,大會號召廣大職工尊崇勞模,弘揚勞模精神,學習勞模的幹勁、闖勁、鑽勁和韌勁,砥礪奮進,建功新時代,為新時代貴州高質量發展和茅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大踏步前進再建新功。
  • 2個人非要3間臥室?千萬不要陷入「囤空間」的陷阱
    男生不同意:可以隔,但是要做成臥室,萬一來人了沒有地方住怎麼辦?受限於傳統思維,很多人認為家裡房間越多越好,但實際上現在究竟有多少朋友會住到家裡呢?而且如果不是為了照看孩子,老人來子女家裡住的都很少。理清真實所需,凡事適度,不要陷入「囤空間」的陷阱。也有人認為一個房間要有多種功能,既能看書又能起舞還能品茶,實際上能用上的就1-2個核心功能,其他近乎擺設,反而買了一堆根本用不上的東西,棄之可惜。今天就來聊聊,究竟哪些空間的功能進行重疊更合適。
  • 陳蘇冬:個人品牌才是你的產品,其他都只是贈品
    你的廠家生產了你,但是廠家有時候是稀裡糊塗地生產了你,也可能沒有給你一個很好的定位,更沒有人告訴你需要把你這個產品像品牌一樣經營。所以,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做點什麼、能做點什麼。好了現在我們可以想想,你是一個產品,你有產品含金量嗎?你有產品價值嗎?你定價多少?你有什麼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