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雙11購物狂歡節,全民開啟了從打工人到尾款人;從拆一代、付二代到吃圭人的一系列角色轉化,而引援相關數據,截止11月11日0點30分,2020年天貓雙11的成交總額突破3723億元人民幣。在這場雙十一狂歡中,薇婭、李佳琦依舊分別坐在淘寶直播冠亞軍的位置,其中,薇婭在此次單場直播中銷售額突破十億,從選秀歌手到帶貨女王,薇婭成功了。
薇婭的成功是運氣嗎?不,絕不是。她曾在被《封面》記者採訪中提到:"我想嘗試大家每天看直播的同時,能有一些新事物。"
今年的愚人節,薇婭賣火箭上了熱搜,這一切都源於有人在淘寶微博下留言"火箭敢賣嗎",她很快回應"敢賣"。是薇婭帶貨出名,商品才來找她?還是商品來找她,她才能出名?同時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消費者不論是買日用品、買車、買書、甚至是買火箭都來找她呢?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個人品牌效應。
接下來聽聽張萌萌姐,如何分析"個人品牌"。
網絡時代帶給我們的是,在這個強調個人品牌的時代,所有人都可以通過社交媒體,比如小紅書、抖音等平臺在短期內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甚至實現個人品牌變現。那什麼要打造個人品牌,打造個人品牌又有哪些策略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窺究竟。
一、為什麼要打造個人品牌
很多人會覺得,我既不是名人,也不是網紅,而且又不去直播賣貨,個人品牌對我毫無意義。
大錯特錯,個人品牌不只是被框定在明星、網紅、帶貨主播等這些身份角色當中,它更注重你有沒有個人品牌意識,這是網際網路時代給你的必選項,如果你不注重打造個人品牌,那麼在若干年後,就極有可能會被那些有品牌意識的人遠遠的甩在身後,就像你現在看待"媽媽輩"一樣。
溫迪曾說:"在個人品牌的打造之路上,你只贏不輸,因為你或者贏得了,或者學到了。"對於普通人來說,個人品牌更像是一張通行證。
二、打造個人品牌的策略
1.找到真實的自己
個人品牌是什麼?它一個真實、完整、獨立、有趣人格的外在呈現,你能找到真實的自己,才能創造更大價值,在這裡可以嘗試用SWOT分析模型來實現。SWOT是什麼呢?
你的優勢S(strengths):有一定的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你的劣勢W(weaknesses):不能很好的規劃時間,目標性不強等。
你的機會O(opportunities):資訊時代,有許多可以利用的新媒體平臺和資源。
SO戰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比如在媒體平臺發布文章、視頻等等,發揮自己的優勢。
WO戰略:制定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比如每周固定在哪些平臺,輸出什麼類型的內容。
T威脅(threats):各大平臺優質內容輸出者很多,競爭激烈。
ST戰略:現階段持續輸入專業知識,結合自身感興趣和特點,找準方向並持續努力和發展。
WT戰略:根據分析競品特徵,不斷調整方向尋求突破。
通過SWOT,明確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進而選擇適合自己的賽道。
2.放大個人影響力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來,一個人影響力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號召力和變現力。
就像上文一樣,你已經可以確定自己要從寫文章,做短視頻,但如果有更高的追求,可以確定目標,每年要發表多少篇文章,看多少本書,合作多少家媒體,其中的權威媒體有哪些等。
在自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做個人品牌,放大自己的影響力。
個人品牌如何變現
張萌說,銷售有三個境界:第一境界是賣產品;第二境界是賣生活;第三境界是賣理想和價值觀。
把這句話引申到我們做個人品牌,最高境界是擁有換品類的能力,即什麼都能賣。
薇婭直播間就是"萬物皆可賣",她不只是賣化妝品,她還幫薛教授賣書、幫袁隆平賣水稻、甚至幫酒泉發射中心賣火箭等等。
打造個人品牌,你也能掌握換品類的能力,做到什麼都能賣的時候,那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