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八百年古道流傳敬惜字紙習俗

2021-01-08 福州新聞網

惜字壇位於輔弼嶺古道中段,每年農曆八月廿三日,人們在此舉行「敬惜字紙、焚化字紙」活動。

小朋友把平日累積的字紙送入惜字壇中焚燒。

8月底,在暑期調研永泰莊寨結束前,復旦大學國土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的調研團隊一行7人登上輔弼嶺古道,來到惜字壇前,體驗「敬惜字紙」的習俗。他們把從農民家裡收集到的有字廢紙放進「惜字壇」焚化,一股白煙從巖縫中嫋嫋升起,飄向空中。

領隊初松峰博士說:「永泰山高地遠,交通不便,歷史上莊寨總量超過2000座,現存較完好的還有152座,其中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98座。深山裡建造這麼多高規格的莊寨,讓人驚嘆。隨著調研深入,我們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永泰不少先人因躲避戰亂從中原南下,帶來了中原文化。同時,建造莊寨的家族大都參與商貿活動,見多識廣,普遍崇尚文化、重視教育。我們多次聽說敬惜字紙、崇尚文化的故事,心生好奇,於是抽空行走輔弼嶺古道,瞻仰惜字壇。」

輔弼嶺古道 從歷史走來

位於永泰同安鎮三捷村的輔弼嶺古道,擁有800年歷史,是古代同安往返縣城的一條重要通道,現存全長約3.5公裡。在這條短短的古道上有「輔弼」摩崖石刻、古莊寨、古橋、古代水利設施、惜字壇等文化遺蹟,看點多多。

永泰民俗學者張建設,對輔弼嶺古道研究情有獨鍾。近日,記者從榕城出發,先到永泰城關,接上張建設,一同來到同安鎮三捷村。這裡山清水秀,氣溫比福州城區低4攝氏度左右,讓人頓感清涼。

登輔弼嶺古道之前,張建設帶記者來到三捷村一戶村民家裡。這戶人家珍藏著一塊匾額,上書「名叅啇嶺」四個大字。這是1809年永福縣(永泰縣舊名)知縣蘇公泗為張季良的兒子張文瑞(即張行豐)題寫的表彰匾,受表彰的張文瑞是青石寨建造者張序捷、張序儀、張序光三兄弟的父親。

三捷村旗杆厝外的安捷橋,是輔弼嶺古道的起點。據介紹,去年地下挖出兩塊石碑,其中一塊是《清·安捷橋》,記載1768年修建安捷橋時,募緣首是張季良;另一塊是《清·重修安捷橋》,記載1822年安捷橋重修時,募緣首是鮑宗禮與張序善、張序捷。

根據史料,輔弼嶺古道上的惜字壇、同安鎮10多座古莊寨,其創建與發展大都與張氏有關。

張氏祖上,文名遠播,最有名的是愛國詞人張元幹。《四庫全書總目》評張元幹詞「慷慨悲涼,數百年後,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氣」。大約在南宋理宗紹定年間,張元幹的一個曾孫張貢,避亂棄官,隱居輔弼嶺,在此設立惜字壇,至今已有780多年。乾隆初年,張元幹第十九代孫季安、季良按當時社會倡導的敬惜字紙風俗,重新修葺了惜字壇。

在輔弼嶺古道附近,矗立著多座建於清代至民國初年的莊寨,如新安莊(旗杆厝,即三捷村張氏祖厝)、仁和莊(青石寨)、聚星莊、渡奎莊、平和莊、慶龍莊、福祿莊、親仁廬、樂善廬、鬥星莊等,皆規模宏大,氣象森嚴,建築精良,文化底蘊深厚。這些大型古民居都是張季良、張季安及其後裔所建。

輔弼嶺古道。

字跡藏巖穴 文光射鬥墟

從安捷橋出發,開始輔弼嶺古道之旅。起始一段路在三捷村田園中蜿蜒。古道兩側居民點和水口附近,生長著百年以上的數千株古樹,依然鬱鬱蔥蔥、生機勃勃。

過了青石寨自然村,來到輔弼嶺自然村。古道東側山麓高大的崖壁上,有一巨幅摩崖石刻,「輔弼」二字端莊而飄逸。

「輔弼」,意為輔佐、輔助,古時指輔佐君主的人。在荒郊野嶺之地,居然出現「輔弼」石刻,讓人頗感意外。

張建設介紹,據《永泰縣誌》記載,同安鄉原稱輔弼,因宋邑人狀元鄭僑官至「參知政事」,為國家「輔弼大臣」而名。相傳,鄭僑曾在杉洋鳳凰寺聖君巖石洞讀過書,為紀念其功成名就,激勵後生好學上進成為「輔弼」之人,清代永泰著名書法家餘孟樞蘸墨題刻。此後,此地所在行政鄉就稱作輔弼鄉(今為同安鎮)。

過了「輔弼」石刻,古道沿著兩山之間的山澗向上延伸,溪水潺潺,山風輕拂,好不快意!

「看,石板橋上有刻字——『乾隆十九年歲次甲戌信士林元增捐修,謝。』」路上,張建設饒有興趣地介紹起林元增,「這個讀書人非常敬惜字紙,每年都會把積累下來的紙張送到惜字壇中焚燒,因渴求生子如願以償,於是欣然捐資修路鋪橋,行善積德。」

一路上聽張建設講述惜字壇的故事與傳說,讓記者心馳神往,親臨現場,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惜字壇位於輔弼嶺古道中段。站在古道上,抬頭仰望,一巉巖突起,形似鰲魚,人稱「鰲頭巖」。巖上有個洞,洞前有扇窗,窗框上刻有「字跡藏巖穴,文光射鬥墟」的對聯,橫批「敬惜字紙」。

每年農曆八月廿三日,三捷村民以及各地趕來的人,隆重舉行「敬惜字紙、焚化字紙」活動,大家高聲誦讀寫在一張黃表紙上的疏文:「文以載道,字載綱常……莫入汙泥,不可加髒;宜交回祿,送還上蒼!」一整套行禮完畢,大家就把平日累積的字紙送入壇中焚燒,以表達對文字的敬畏和傳統文化的尊崇。

崇敬帶有文字的紙片,是中華民族獨特傳統。古時很多地方都貼有「敬惜字紙」的紙條,隨處亦可見用於焚化字紙的焚化爐,可在800年歷史的輔弼嶺古道上,一處形制如此獨特、依然活化的惜字壇,實屬罕見。幾百年來,敬惜字紙的風俗,崇尚文化的風氣,融入鄉村教育之中,留存於綠水青山之間。

悠悠古道情 殷殷富民心

「我們對這條古道有很深的感情,不管是務農、經商還是求學,祖祖輩輩都在這道上奔波。從這條道走出去很多有本事的人、有文化的人、有愛心的人。」村民張祖先說,古道使用了近800年,只是近30年來才荒廢掉,希望各界能人同心協力發展古道旅遊,讓古道再現榮光。

張祖先所說的能人中,現任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永同昌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宗真是其中一位。張宗真常對人說:「如果沒有高考,或許我還在農村從事農活,是教育改變了我的命運。」他投身商海後,事業不斷發展壯大,進而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累計捐款超過5億元。在他的推動下,永同昌集團先後在廈門、寧夏、青海、西藏等地捐建了多所學校和孤兒院,並設立寒門弟子獎學金,為貧困學生圓「求學夢」。

為了帶動民宿發展,我省旅遊達人鮑習羽回到家鄉,挖掘鄉土特色文化,悉心經營別具特色的同安書院客棧。客人投宿客棧,可練書法、讀古書、印古籍、賞古玩,還可品寨家飯菜、嘗鄉村藥膳、喝陳年米酒、飲當地綠茶。走到野外,可徜徉於鄉間小道,感受鄉風入懷,穿梭於傳統村落,重拾鄉愁記憶。

同安鎮位於永泰縣中西部中高山地區,擁有古村落、古莊寨、古道以及綠色生態茶園、花卉苗木基地等豐富的旅遊資源。輔弼嶺古道的貫通性、歷史性、人文性和景觀性都比較完整。同安鎮至今保存較為完好的莊寨及古民居有21座,其中愛荊莊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度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當地生態山水資源豐富,境內有國家4A級景區——百漈溝生態旅遊景區,溝內大小瀑布水簾百條之多,讓人嘆為觀止。

「鄉賢對家鄉的山水與人文有深厚感情,所以我們鎮積極鼓動鄉賢回鄉利用閒置房屋改造成民宿,以同安書院客棧為引領,進一步活化莊寨與民居,發展古莊寨研學實踐基地。」永泰縣同安鎮黨委書記張衛忠說,同安鎮將利用自然生態、風土民情和歷史人文,把人文莊寨、田園風光、休閒康養、茶山資源等有機結合起來,推進田園綜合體產業鏈發展。近期將推出莊寨遊,把愛荊莊、仁和莊、輔弼嶺、嘉祿莊、九鬥莊整合成經典的文化體驗線路,促進鄉村旅遊業發展。

要重視古道活化利用

□黃雪梅

古道,曾是區域間人流、物流、信息流往來的主要通道。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更便捷的交通暢行天下,曾經喧譁的古道逐漸沉寂,不少古道湮沒在荒野中。

滄海桑田,世事更迭。在歷史發展長河中,古道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記憶、文化碎片。古道沿線的歷史遺蹟和自然景觀,集中展示了當地的自然生態、風土民俗和人文歷史,承載著悠悠鄉愁,是旅遊、科研、挖掘歷史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貴實物資料。而且,不少古道分布在貧困鄉村,憑藉古道開發鄉村旅遊,可催旺人氣,推進鄉村振興。

古道上既有自然生態,也有文化遺存。古道活化利用做好了,可以串起附近鄉村的景點,發揮連結和驅動的雙重作用,打造一條「美麗鄉村風景線」。

在發展全域旅遊的大背景下,傳統文化逐漸熱起來,古村落、古民居、古道成為旅遊新寵,以走古道、住民宿、吃土菜、買山貨為主要特色的森林休閒產業得到迅猛發展。通過活化利用古道資源來發展旅遊業,是一種新穎的旅遊模式。

一方面古道遊正在興起,另一方面年久失修的古道日漸受損,諸如古道碎片化、自然侵蝕、人文古蹟損壞、設施建設和管理缺失等問題,其貫通性、歷史性、人文性和景觀性都受到威脅。所以,搶修古道,搶救古蹟,是當務之急。

專家認為,古道保護與活化開發利用,儘量做到「問計於民、問需於民」,不能止步於修舊如舊,應走串聯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俗風情、田園風光之路,打好「古道+」牌,結合森林特色小鎮、森林人家建設,滿足日益增長的「向森林要健康、走古道憶鄉愁」的民生需求,推進農耕體驗、文化創意、體育競技、康養體驗和綠色農業等領域融合發展,強化古道與農業原生態景觀的融合,引導沿線村莊發展休閒民宿、農家樂、休閒農場等配套服務,帶動農民就業和創業,促進沿線村鎮經濟發展。

(記者 黃雪梅/文 張培奮/圖)

相關焦點

  • 魅力永泰歡迎您!
    大樟溪美景(梧桐鎮春光村榕水謠)戰國時期,越王勾踐後裔建立閩越國,因民族融合產生閩越族,是永泰的原住民。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八姓入閩,後裔分居福建各地。2019年永泰莊寨建築群榮升國家重點文保,代表性莊寨:愛荊莊、仁和莊、昇平莊、積善堂、紹安莊、中埔寨……同安鎮:愛荊莊(洋尾村)、仁和莊(三捷村)、鬥星莊(三捷村)、惜字堂(三捷村)、九鬥莊(同安村)、同安寨(同安村);長慶鎮:中埔寨(中埔村);東洋鄉:紹安莊(周坑村);
  • 永泰縣長李新賢帶您領略永泰的山水人文情懷
    漫遊福州,永泰縣長李新賢帶您體驗永泰的人文情懷。永泰縣長李新賢介紹到不論走到哪兒,美食特產是最能體現當地民俗風情的代表之一,永泰亦是如此。永泰特產主要有李果、青梅、柿子、板慄、西甜瓜等水果及其產品,此外香菇、綠茶、茶油、地瓜燒酒、加飯酒及竹草編、軟木畫等也極具特色。永泰蜜餞聞名遐邇,主要產品有李幹、化核嘉應子、蜜李餅、鹽水梅、酸梅露等。
  • 河北太行八陘|飛狐陘,「穿越探險天堂」的塞上古道!
    由於在交通運輸上,河谷不利於人馬通行,因此為了進出太行山多利用山脊的隘口,而著名的「太行八陘」也由此形成。所謂的太行八陘,由南至北分別是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此八陘在古代是三省之間相互往來的咽喉通道,也是交錯山嶺之間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
  • *ST永泰: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重整計劃
    33 八、 其他說明事項.........................................................................................
  • 畫家容永泰花鳥畫作品賞析
    藝術欣賞暢遊 國畫68x68cm 作者容永泰夏雨 國畫68x68cm 作者容永泰3 荷花鷺鳥 容永泰國畫作品荷花鷺鳥 容永泰國畫作品風清花香 68x68cm 作者容永泰>清涼世界 國畫 68x68cm 作者容永泰紫氣清香 國畫68x68cm 作者容永泰唯有牡丹真國色 國畫 68x68cm 作者 容永泰野趣 國畫68x48cm 作者容永泰花鳥扇面之一 作者容永泰花鳥扇面之二
  • 永泰紅色文化史跡
    永泰位於福州西南部,山多林密,有城關、嵩口、梧桐、葛嶺、大洋、白雲、同安等山間小盆地。目前,永泰境內保存著20多處紅色史跡。1、城關塔山:永泰縣革命烈士陵園永泰縣革命烈士陵園,坐落於永泰縣城東南面塔山上。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就在永泰縣建立了基層黨組織。
  • 永泰能源重整申請獲法院受理 股票簡稱改為「*ST永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從而促進永泰能源本部與下屬公司債務風險得到快速的化解。下屬公司債務將由永泰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以下簡稱。議定《關於化解永泰能源債務風險的建議方案》。9月26日,永泰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山西省晉中市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及《決定書》,裁定受理債權人河南省豫煤礦機有限公司對公司的重整申請,並指定清算組擔任永泰能源管理人;本次重整範圍為永泰能源本部,下屬公司債務將由永泰金融機構債權人委員會(以下簡稱「債委會」)牽頭進行協議重組;公司將向法院提交關於重整期間在管理人的監督下自行管理財產和營業事務的申請
  • 行走白銀:永泰龜城,明萬曆三十六年修築,是一座古老的軍事要塞
    永泰古城西北的土地上從來都不缺少詩意,古城,古道,軍事要塞總是很自然和諧地鑲嵌在這片粗獷的大地上。永泰龜城,就是這樣一座有著許多美妙傳說的神秘古城。一、永泰古城永泰古城,現址甘肅景泰縣寺灘鄉,修築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明政府為防禦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侵而修建。建成後即成為軍事要塞,蘭州參將就駐紮在這個城堡內。當時,城內駐有士兵2000多人,馬隊500人,附屬設有火藥場、草料場、磨坊、馬場等機構。
  • 2020太行古道自駕遊——太行八陘之蒲陰陘和飛狐陘及周邊
    所幸,老範早有自駕「太行古道」的想法。在2020年6月上旬,北京疫情稍有緩解(新發地疫情尚未爆發)的時候,安排了一次自駕穿越太行八陘中的蒲陰陘和飛狐陘的行程。除了穿越古道,還順便遊覽了古道周邊的幾處景點。
  • 永泰「下雪」了!福州接下來的天氣……
    > 永泰天門山景區溪洋村,福永高速,永泰東下,沿203省道,往葛嶺方向,到天門山大橋,按景區指示,沿天門山景區方向前行即可到達。 賞花線路2: 葛嶺一帶,永泰東下,沿203省道,往葛嶺方向前行,沿路可見大片青梅花。
  • 安吉這座海拔680米百年老宅民宿,推窗都是一幅美麗畫卷丨古道緣
    來到古樸的百年老宅山風溪水,狗狗炊煙放任身心去沉浸其中你將會愛上這個世界古道緣 且留下安吉古道緣·竹茶一葉民宿這便是"古道緣·竹茶一葉"民宿。民宿座落在海拔六百八十米的安吉天荒坪大山山腰。門前那條石塊壘就的山路,就是安吉白茶走向山外乃至世界的白茶古道。這也是民宿的名字由來。
  • 永泰能源復牌首日遭「股債雙殺」,「18永泰集團SCP001」已構成實質...
    12月10日,永泰集團晚間公告稱,「18永泰集團SCP001」兌付資金未按時足額劃至託管機構,已構成實質違約。停牌5個月後,永泰能源今日復牌遭遇「股債雙殺」,股價一字跌停,報1.50元/股,成交額6009.81萬元,封單135.39萬手。
  • 做石膏 永泰是專業的[圖]
    冬日的塬上有些蕭條,沐浴在陽光下的河南永泰石膏有限公司卻顯得生機盎然——明淨寬敞的道路、修剪齊整的草木,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    永泰石膏位於湖濱區會興工業園,是一家集石膏開採、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石膏機械設備製造、銷售和貨物及技術進出口為一體的企業集團,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石膏粉生產企業。
  • 秘境恩施:百年古橋留下未解之謎,5000年前的巴鹽古道令人稱奇
    經過它,那條具有5000年歷史的巴鹽古道映入視線。秘境探尋,發現稀有文化遺址,藏在鄂西大山深處的這條千年古道,因現代化交通的興旺,早已作古,它不像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玉石通道、古蜀道,不只有深化記載,也令人們有所耳聞目擊。它多隱於民間,官方記載甚少,在隨學界探究研討,人們發現這條神秘古道,藏有深沉歷史文化,後被《中國國度天文》譽為「中國第五大古道」。
  • 永泰能源頁巖氣項目勘查進展順利
    近日,永泰能源頁巖氣項目進展順利。截至11月28日,貴州省鳳岡一區頁巖氣勘查永泰1井累計進尺1020米,即將進入目的層。現場彩旗招展,機器轟鳴,鑽井工人緊張而沉著地忙碌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取芯、鑑定、錄井,工作有序進行。為保證施工質量和資料採取質量,國家油氣中心多次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分析研究施工中遇到的問題,並提出了解決方案,保證了鑽井安全、快速鑽進。
  • 永泰大金中央空調代理商
    永泰大金中央空調代理商,蒸汽清潔法使用145℃高溫及30cm/s的高溫高速蒸汽,可以有效殺害細菌,保障室內空氣的清新與健康。永泰, 中央空調營銷體驗中心。東芝、大金、菱電工、菱重工都挺好的。家用的不推薦國產,因為暫時國產在中央空調領域還不成熟,不管是製冷效果還是噪音或節能都遠遠不及日系的。
  • 浙南有座小縣城,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的故鄉,山上遍布紅楓古道
    如今的文成,不僅家家戶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旅遊資源豐富,有聞名的百丈漈,還有紅楓古道,今天,就帶著大家走進文成的紅楓古道。這次帶著無人機,航拍紅楓古道,不一樣的角度,不一樣的美景。紅楓古道之名源於浙江文成,每到深秋,萬物蕭索之際,文成的山嶺上卻因有紅楓的點綴而顯得生機勃勃。
  • 流傳在永泰的民間詩歌
    永泰的民間詩歌,有十二月令、農事歌、上梁歌、打夯歌、拉木歌(號子)、哭嫁歌、催眠歌、兒歌等,而最大量的是「盤詩」。盤詩,也稱對歌或山歌,在永泰流行很廣,尤其在偏遠山區,成為群眾一種娛樂方式。1914年永泰縣城嶺路鄉潭後村,黃文浩攝葛嶺鎮萬石村,黃文浩攝1936年6月,在北門橋頭曾懸掛水月燈舉行過一次連續3晝夜的盛大盤詩會。
  • 永泰- 氣象數據 -中國天氣網
    永泰城市介紹 「永福白」為白茶良種,永泰茶籽餅久負盛名。家畜良種富泉羊。工業有食品、機械、礦冶、建材、陶瓷、紡織、森工、造紙、電力、醫藥等門類。銀翹解毒丸、維酶素為名優產品。永泰李幹、柿餅,葛嶺軟木畫,霞拔「建新鼎」為傳統名產。城東南塔山公園有聯奎塔。蓋洋赤嶺風雅清幽的闇亭寺景區,千峰聳立,別具特色。白雲鄉姬巖(雞巖)濃蔭覆翠,雲霧繚繞。樟洋棋杆院裡村高蓋山(名山室)有紫蓋峰、龍嶺池、飛升臺諸勝。
  • 溫州鰻段嶺古道,聽聽名字就覺得好玩!
    鰻段嶺古道,系民間古通道,古道發於永嘉縣沙頭鎮花二村,經漫藤嶺,過繁榮村,止於古二村。古道全長5000米許,累計爬升300餘米,塊石為基,是古時花坦鄉村民與古廟鄉村民來往的的主要通道。因古道之上時常漫水,行人經常摔倒象鰻魚一樣都是泥水,故名鰻段嶺古道蜿蜒於溪澗竹林,行進於山崗喬木,亭古宅幽古街長,風景優美,兩個小時可至,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