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一下我們的有機面點,今天下午剛做的,有『小豬佩奇』、小蛋糕……」在鄭州工人路的一家幼兒園大門外,幾位老師戴著口罩和食品帽,不停叫賣著。
疫情以來,幼兒園遲遲未能開學。水電、工資等固定支出,隨時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為了「自救」,幼兒園的面點攤,每天下午4點都會準時開張。
幼兒園園長雒納賽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一些骨幹老師4月1日就已復工,如今60多位員工已有三分之一返回崗位。為了給老師們找點事做,也為了能有所收入,幼兒園申領了相關的經營執照,開始對外售賣有機餐食與食材。
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幼兒園老師們收穫的不僅是復工的機會,還有了與小朋友相互見面的機會。「一些幼兒園的家長會帶著孩子來買有機面點,孩子們見到老師都很親近」。
幼兒園賣的面點,有啥特殊之處?
5月22日下午,河南商報記者探訪了幼兒園後廚。
廚師長姚凱鵬說,一方面,面點全都是綠色健康的有機食品,如綠色的面點,就使用小麥嫩芽製成的小麥草粉製作,相比菠菜有更高的營養價值,且沒有發澀的口感,孩子們更能接受;另一方面,外形上,廚師團隊根據孩子的愛好,製作出小豬佩奇、小恐龍等形狀的面點。
那麼,這樣10塊錢4個的花式面點,對幼兒園「自救」效果如何?
雒納賽坦言,相比幼兒園的運營成本,面點的盈利顯得有些「杯水車薪」。但是,這樣的嘗試給了老師們很大的信心,也讓老師們有事可做。
幼兒園副園長石勝男向河南商報記者介紹,目前,班主任、配班老師、教研主任、保育老師等,都在參與面點的銷售,有時也會到廚房幫廚,「老師們都說,要和幼兒園一起團結一心,一起克服難關」。
除了售賣,幼兒園每周都會給周邊的老人免費贈送面點,「幼兒園不能只是哭窮,也要回饋社會,」雒納賽說。
石勝男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雖然目前銷量一般,但能夠輻射到周邊居民,讓大家了解到有機食材和健康的飲食理念,也「挺有意義的」。
目前,幼兒園每天間隔售賣花式面點與包子。順利的時候,每天能賣出四五十份面點,或一百多份包子。
雒納賽說,現在已經有了開學的希望了,在開學後,仍想把售賣有機餐點的工作繼續下去,「我們執照都辦好了,場地也騰出來了,也算是找到了一條新的路子。」
【來源:河南商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