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 . 平均濃度絕對值全省第一!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2021-01-09 騰訊網

賀信

南京市委、市政府:

2020年,南京市PM2.5平均濃度31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比率83.1%,PM2.5平均濃度全省最低且改善幅度最大,成為我省PM2.5平均濃度率先達到環境空氣品質二級標準的城市之一;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保持100%,入江支流水質全部實現Ⅲ類及以上水平。全市大氣和水環境質量均位列全省第一,實現歷史性突破,為全省大氣和水環境質量改善作出了突出貢獻,謹此表示熱烈祝賀!

過去一年,南京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大氣和水汙染防治的部署要求,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親自調度、親自督查,每年籤訂「書記版」的環保目標責任狀,每位市委常委掛鈎一條主要入江支流整治,環境質量改善的「一崗雙責」真正落地生根;科學化、精細化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建立大氣治理攻堅「五項機制」,劃定35個重點管控區域,出臺「臭氧汙染防治30條」,開展VOCs排放企業「五送五強化」專項幫扶指導,嚴格落實工地揚塵治理「八達標兩承諾一公示」,淘汰老舊車4萬餘輛,率先完成133座重點加油站的三次油氣回收改造;系統、精準、高效的治水體系逐步形成,組織實施「史上最嚴」的重點斷面水環境區域補償制度,全面推進長江及內河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制定落實城鄉生活汙水處理專項規劃和主城汙水主次幹管專項規劃,大規模開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建成百餘座小型水質淨化站,日處理能力達40萬噸。

南京市推動綠色發展的戰略定力令人欽佩,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協同性明顯增強,治氣治水經驗成為全省的學習榜樣。這些成績的取得殊為不易,得益於南京市委、市政府的極度重視、堅強領導,得益於南京各地、各相關部門的協同攻堅、拼搏努力,得益於南京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積極參與,在此致以崇高敬意!

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希望南京市再接再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按照「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的要求,堅定不移地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調整,在「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上扛起綠色發展的省會擔當,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創造更多的「南京樣板」,在率先實現碳達峰上走在全省前列,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省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

2021年1月5日

改善幅度全省第一,成績取得殊為不易,下面就來一起詳細探究下南京市是如何打贏這場藍天保衛戰的。

2020年,南京市緊盯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目標任務,聚焦臭氧、PM2.5汙染防治兩個重點,堅持「減量、精準、科學、系統」治氣,綜合施策、聚力攻堅,全力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南京市PM2.5均值3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3%;優良天數304天,同比增加50天,優良率83%,提前一個月達成省定目標,其中PM2.5平均濃度絕對值和改善幅度均居全省第一,優良天數比率超額完成「十三五」省定目標。

高位推、合力抓 打贏藍天保衛戰

南京市生態環境局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江蘇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江蘇省2020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計劃》,圍繞「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績效導向、考核導向」,制定出臺《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2020年度實施方案》,明確部門、板塊、重點企業年度治氣目標任務;全面聚焦臭氧防治,研究出臺《2020年南京市臭氧防治方案》(「臭氧防治30條」),堅持「減量、精準、科學、系統」防治思路,對工業源、移動源、社會面源實施全方位汙染治理管控。市委書記同各板塊書記籤訂「責任狀」,板塊書記成為屬地汙染防治第一責任人,對轄區內環境空氣品質負總責;市委主要領導每月調度環保工作,各板塊主要領導擔任35個重點管控區點位長,真正將治氣工作「一崗雙責」落到實處。南京市攻堅辦按月調度,定期通報,對重點部門進行現場督辦調研;全市生態環境、城管、建委、公安、交通等多部門協同「作戰」,並肩抗汙;各板塊根據本區域特點,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系統開展大氣攻堅,緊鑼密鼓地推進藍天保衛工作。

摸清底、嚴管控 整治工業汙染源

強化VOCs、氮氧化物協同減排,完成119個VOCs治理重點工程,158家重點企業完成VOCs治理「一企一策」編制,完成VOCs在線監控設施237臺套並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大力推進鋼鐵超低排放改造,南鋼4、5號燒結機及1號球團脫硝、梅鋼4、5號燒結機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並投運;推進鍋爐、爐窯實施改造,完成80臺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及48臺工業爐窯改造。對936家VOCs企業實施「六個一」(總量、制度、方案、措施、在線、臺帳)分級管理,全面建立規範化管理制度;組織開展「散亂汙」整治回頭看,堅決遏制完成整治企業「死灰復燃」。加強重點區域整治,組織開展江北新材料科技園VOCs專項整治,打造VOCs治理達標區;加強重點企業整治,完成158家重點企業VOCs「一企一策」治理;開展工業企業塗料使用情況專項檢查行動,深入摸排車輛、木器、船舶、貨櫃與機械設備等製造企業塗料使用情況,全面覆蓋、不留死角。

調結構、提油品 減少移動源汙染

加緊淘汰老舊車輛,累計淘汰國三及以下營運柴油貨車4483輛,發放淘汰補貼約2.22億元;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累計新增與更新1854輛新能源計程車;全面管控超標排放車輛,南京市各板塊每月檢查不少於100輛機動車、100輛非道機械;新增6套碼頭岸電設施,所有貨櫃碼頭、客運碼頭具備岸電供應能力,上半年沿江靠港船舶岸電使用電量46.6萬度。開展銷售機動車環保達標抽查核驗,指導監督排放檢驗機構嚴格開展柴油車註冊登記前環保達標核驗;完善排放檢測和維修治理信息共享機制,強化I/M制度閉環管理;嚴格執行高排放車輛限行,抓拍高排放機動車闖禁區3211起,並對非道機械開展專項執法檢查,查處超標非道機械301臺次。深入排查油品,組織95次非法流動加油車和黑加油點排查,發現問題52起,查處流動車44輛,黑加油點19個;監督抽查車用尿素38批次;取樣檢查船用燃油877艘次,對16艘船舶予以處罰。

控揚塵、管餐飲 精細管理全方位

嚴格執行「八達標兩承諾一公示」,完善「智慧城建」監管平臺,確保工地控塵措施落到實處;工地揚塵日常檢查全部下沉至街道、社區,每月利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監控工地控塵並及時通報、交辦;推進渣土白天運輸有限開禁,阿里巴巴江蘇總部、水佐崗等26個工地啟動試點;嚴查渣土車非法運輸、拋灑滴漏、帶泥上路等違法行為,檢查渣土運輸車超20萬臺次,查處違規車輛超3000臺次;實行「以克論淨」積塵考核,南京市配備近百臺大型霧炮車,並輔以小型、微型器械,開展不間斷作業、全覆蓋噴灑,2020年1-11月,全市降塵約3.37噸/平方公裡·月。推進重點加油站三次油氣回收改造,完成133座;開展加油站專項執法檢查,累計檢查3346臺加油機、13069個加油槍;實施汽修行業專項治理,完成480家帶噴塗汽修店專項整治,從源頭替代、過程管控、末端治理、管理制度等方面全面提出規範要求;對大中型裝修、外立面改造、道路畫線作業、道路瀝青鋪設等工程(新改擴建交通工程、應急施工工程項目除外)涉VOCs排放的工序實施錯峰施工,原則上10點至16點不開展相關作業。印發《南京市餐飲業環保專項整治工作簡報》9期,下達《2020年度南京市餐飲業環保整治工作要點及目標任務分解計劃》,組織開展餐飲環保專項整治「回頭看」;摸排全市餐飲油煙汙染現狀,聯合市場監管局、城管局、商務局印發《關於加強南京市餐飲油煙防治的指導意見》;完成投訴集中餐飲企業強化整治204家,完成重點食堂整治542家,新裝在線監控超2500家。

網格化、常態化 深入監管無死角

南京市共布設微站點位近700個,100個街鎮實現空氣品質監測站點全覆蓋,建成全市熱點網格監管平臺,異常高值點第一時間調度、第一時間核實、第一時間處置;編制VOCs源清單,完成2018年度大氣源清單編制並通過省生態環境廳審核,形成2019年源清單編制(初稿),形成南京市24個主要行業VOCs源譜庫。全面加強企業、環保管理人員能力提升,邀請業界專家、資深人士開展工業源VOCs治理、餐飲油煙、揚塵管控等3項培訓,覆蓋人員超過1200人。組織開展VOCs常態化走航觀測,對各區、重點企業持續巡迴走航;組織大氣現場專項檢查,對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開展深入檢查,共出動檢查約8萬人次,檢查點位超3萬個,發現問題600餘個;每周調度年度重點治理項目並分區域排名通報。

優服務、增豁免 經濟環境同發展

開展組織實施VOCs治理「五送五強化」專項幫扶活動,送標準、送政策、送專家、送點子、送體檢到企業現場,幫助企業對照VOCs汙染防治的相關標準和要求,針對問題提出建議,督促企業及早落實整改,全力幫助企業提升治理水平。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助力復工復產,指導幫助企業、工地進一步提升管控水平,達到差別化管理要求,對符合豁免條件企業應免盡免,堅決不搞「一刀切」,全市豁免企業總數達140家,豁免工地數量達395家,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

(來源:江蘇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石臺縣第三季度降塵量排名位居全省第一,1-10月PM2.5濃度排名...
    根據安徽省生態環境廳不久前公布的全省降塵量、PM2.5等空氣品質狀況數據,第三季度,石臺縣降塵量為1.3噸/平方千米·月,在全省59個縣(市)排名第一;1-10月PM2.5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較2019年同期下降26.7%,與祁門縣、桐城市、嶽西縣、霍邱縣並列排名全省第五。
  • 天更藍水更清 全省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1.8%
    數字也驗證著這份感受——2019年,全省PM2.5年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實況),比2015年下降21.8%,全省酸雨平均發生率為15.7%,降低至上世紀80年代水平;104個國考斷面優Ⅲ類斷面比例達到78.8%,較「十二五」末高17.3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劣Ⅴ比例較「十二五」末降低3.8個百分點。
  • 周口10月份空氣品質排名全省第一
    記者獲悉,10月份周口市大氣環境質量和改善率均位居全省第一位。據介紹,今年 6至9月份,周口市完成優良天數103天,遠超國家優良天數83天的目標任務。10月份全月31天,周口市有30是優良天,10月份PM10全省均值為93微克/立方米,周口市完成78微克/立方米;PM2.5全省均值為52微克/立方米,周口市完成42微克/立方米,低於全省均值10微克/立方米。
  • 中心城區空氣品質位居全省第一
    記者從漢濱區11月25日召開的冬季大氣汙染防治調度會上了解到,截至11月22日,安康中心城市空氣優良天數達316天,同比增加21天,空氣品質位列全省第一,PM2.5(細顆粒物)、PM10(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分別為29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19.4%、23.1%
  • 增速全省第一
    3月26日,記者從蕪湖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根據國家統計局安徽省調查隊最新公布數據,2019年蕪湖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64元,較上年增加3667元,增長9.6%,在全省十六個地市中,絕對值位列第三,低於馬鞍山、合肥。
  • 全文實錄 | 全省「雙二十」暨水、氣汙染防治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一、遼河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現狀及達標難點問題今年1-4月,全省河流水質進一步改善,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氨氮、總磷兩項主要超標汙染物濃度分別下降51.4%、38.5%,但仍有8個斷面未達標,其中2個斷面為劣五類,分別為瀋陽於臺、遼陽河洪橋斷面,這兩個斷面往年水質持續為劣五類,達標難度較大,將對實現我省全年國家考核目標劣五類比例小於1.2%
  • PM2.5同比降28.1% 浙江各地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記者12月8日從浙江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新聞通氣會上獲悉,10月至11月,全省11個設區城市PM2.5濃度範圍為13至31微克/立方米,均小於國家二級標準35微克/立方米,平均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1%,各設區城市空氣品質大幅改善。
  • 前兩個月,浙江省11個設區城市空氣品質改善,PM2.5濃度同比下降28.1%
    2020年1-11月,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3%,優良天數比率93.6%,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穩居全國重點地區第一,預計全年將歷史性實現縣級以上城市PM2.5全部達標。
  • 無錫市2019年人均GDP超18萬元 居全省第一 蘇州第二
    一、無錫市2019年度人均GDP超18萬元 居全省第一 比2018年增加5000元左右無錫市2019年度人均GDP達到180044元,居全省第一,比2018年度增加5774元,超過當年江蘇省人均GDP(123607
  • 全省第一!連雲港,好人多!
    全省第一!連雲港,好人多!繼2017年度、2018年度我市「中國好人」上榜數連續兩年排名全省榜首後,2019年度我市「中國好人」「江蘇好人」入選總數再次位居全省各設區市首位,在全國設區市中名列前茅,進一步彰顯了「一群好人、滿城春風」的城市道德品質,在全市營造了學習好人、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
  • 環保立體聲丨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前10月PM2.5平均濃度同比降13%
    一10月全省環境質量狀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狀況10月份,全省17個省轄市及濟源示範區環境空氣PM10月均濃度為93微克/立方米,PM2.5月均濃度為52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為1-10月,全省17個省轄市及濟源示範區環境空氣PM10平均濃度為77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4微克/立方米,下降15.4%;PM2.5平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7微克/立方米,下降13.0%;優、良天數比例為69.8%,同比上升16.2個百分點。
  • 陽江外貿進出口再創一項全省第一
    陽江外貿進出口再創一項全省第一 2020-12-07 21: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省16個地級市空氣品質排名(2020年1-10月...
    全省16個地級市空氣品質排名(2020年1-10月)公布!➢ 空氣品質綜合指數是指評價時段內,參與評價的各項汙染物的單項質量指數之和(單項指標評價時段內平均濃度與該指標二級標準限值的比值,SO2、NO2、PM10及PM2.5採用年均濃度二級標準限值、O3和CO採用日均濃度二級標準限值),指數越大表明城市空氣汙染程度越重。
  • 陝西1至11月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269.3天 同比增22.5天
    近日,陝西省生態環境廳發布11月及1~11月全省空氣品質,2020年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8%;平均優良天數21.8天,同比減少0.2天。2020年1~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平均優良天數269.3天,同比增加22.5天。
  • 2019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達6年來最好...
    近年來,河北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據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立濤介紹,2019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50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26天,佔全年62%,空氣品質為6年來最好。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10名城市中,河北省的城市由「十三五」初期的7個,減少到目前的4個。
  • 巢湖市第三季度降塵量排名全省第一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巢湖消息 日前,從巢湖市生態環境分局獲悉,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官網發布了全省59個縣(市)降塵量排名前10位後10位名單(2020年第3季度),巢湖市今年第3季度降塵量為1.3噸/平方千米·月,與石臺縣並列排名全省第一(降塵量排名越小表明降塵量越小)。
  • 酒泉市工業經濟逆勢增長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
    全市工業經濟逆勢增長——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每日甘肅網12月17日訊據酒泉日報報導(記者王永霞 通訊員裴建鋒)在剛剛公布的2020年全省各市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及位次情況排名榜單中,1月至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高於全省平均增速9.4個百分點,
  • 四川:全省已啟動2次區域黃色預警 未出現重度汙染天氣
    15個重點市統一應急、統一行動,加大減排和錯峰生產力度,有效減緩汙染物累積,全省未出現重度汙染天氣。 「借鑑夏季臭氧攻堅經驗,目前全省正在開展冬季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幫扶,今天,第一輪冬季幫扶指導剛好結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總工程師趙樂晨表示,截至12月16日,全省累計收穫優良天數322.8天,優良率達到92%,提前15天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目標。
  • 南京市旅遊度假區在全省考核評價中位列第一
    近日,江蘇省旅遊委員會印發《江蘇省2019年度旅遊度假區總體考核評價報告》,對全省57家省級(含)以上旅遊度假區和設區市度假區綜合情況進行考核排名。其中,南京市獲得綜合和單項的「雙第一」,即南京市在設區市度假區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一,湯山溫泉旅遊度假區在全省旅遊度假區中排名第一。
  • 鄱陽湖去年總磷濃度為0.069mg/L 水質呈現改善趨勢
    鄱陽湖去年總磷濃度為0.069mg/L 水質呈現改善趨勢 2020-01-22 20:44:48(資料圖) 李學華 攝   中新網南昌1月22日電 (吳鵬泉)江西省生態環境廳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2019年總磷濃度為0.069mg/L,比2018年下降15.9%,水質呈現改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