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目!劉智明院長胞姐撰文痛悼亡弟

2021-01-20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

2月18日10時54分,武漢市武昌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智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救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51歲。 噩耗傳來,他的胞姐劉帆女士悲痛萬分。她和兩位好友分別撰文悼念白衣戰士劉智明。

痛悼亡弟

小弟:我知道你累了,太累了!你休息吧!直到疫情來了,你在百忙中開完會後,晚上還抽空去看望了生病臥床的媽媽,拉著媽媽的手好久好久,也捨不得鬆開,沒想到這居然是最後一別。

小弟:你累了,太累了,你休息吧!你雖比我小,可你高大、魁梧、善良、睿智、剛毅、有責任、敢擔當!你是家裡的頂梁柱 ,大事小事都是你扛;你送走了父親、伯父、兄長;你孝順母親、體恤長嫂、關愛姐妹、呵護晚輩;你操辦了所有侄男侄女外甥、外甥女的婚事……可你的一兒一女還未成人啊!

小弟:你累了,太累了,你休息吧!你家裡家外的事總是做得盡善盡美。我單位一位退休烈士遺孤,又是困難黨員,因年前好多醫院人滿為患,最後你想辦法找醫院住進了醫院老年科;還有一位朋友的母親生病,你聯繫了能讓她護理養老的醫院,儘管最終沒去成,但你說那裡可作為保底醫院……

小弟:你累了,太累了!你休息吧!我記得我女兒露露穿的第一件漂亮鬥篷,第一條裙子,都是你在讀大學時從生活費裡擠出來買的呀;露露的嬰兒床是你千裡迢迢從武漢託運回鄖陽我的單位;露露一歲多斷奶,是你和小妹帶著她,回媽媽家哄她開心,帶她玩耍,這點點滴滴歷歷在目……

小弟:你累了,你太累了!你休息吧!我忘不了你第一次帶露露走出鄖陽到十堰,帶她第一次吃雞腿,逛遊樂園,坐碰碰車;忘不了你第一次背著露露去十堰坐火車到武漢,你笑著說「露露坐了一火車,吃了一火車」,如父親般呵護露露。忘不了你帶露露做眼科手術,麻醉籤字你代勞。忘不了露露高考,你又操心掏錢為她登記酒店讓她安心高考;忘不了露露工作了,你還為她買了蘋果筆記本電腦;也忘不了露露回武漢工作的一年,你擔心她工資低,怕她有後顧之憂,又另外自掏腰包為她補貼一千多元生活費;忘不了露露結婚生孩,又是你為她定產房,挑選婦產醫生;她喜得一女的那份喜帖也是你擬發的;就連2020新年聽說我們要到深圳過年,你還特意為她準備了禮物……這一切的一切恩情,露露都還未來得及報答你呀。

小弟啊:老姐記得都記得呀!我怎能忘?不能忘!忘不了呀!如今痛失至親,怎能不肝腸寸斷,痛不欲生……誰曾想,年前的那一別竟成了我們的永別!

淚眼滂沱中那個高高大大、帥帥氣氣、陽光剛毅、留著小短髮、穿著藍褂子、十七八歲、面帶微笑的小弟,又向我款款走來,走來……如果有來生,惟願我們再做姐弟,還在一起,永遠永遠……

小弟:你累了,你太累了!你超負荷工作呀,如今你悄悄地悄悄地離開了生你養你,現在生病還臥床,時時期盼你回家看她的媽媽;離開了你至今仍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愛妻和正在讀初中和上大學的一雙兒女;離開了你摯親的姐妹親人和親愛的朋友們;離開了你畢生孜孜以求的醫療事業和摯愛的工作崗位……

小弟:你累了,你安息吧!但願人間再無災難,惟願老弟一路走好!

(姐姐劉帆泣祭於2020年2月19日)

斯人已遠 功德長存

打開手機,看到熟悉的照片和「劉智明」這三個字,我不敢也不願意相信這是一條真實的消息。

我最好的朋友劉帆,她唯一的親弟弟,她83歲癱瘓在床的老母親的唯一的兒子,永遠地離開了。

1997年,我在武漢上班不久就認識了劉帆 ,我們倆很快成了親姐妹一般的朋友,我慢慢熟悉了她的家人。劉帆姐弟五人,她居中,劉智明排行第四。

劉智明年輕時,一米八幾的個頭,英俊爽朗,儒雅灑脫,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帥哥。他見人說話時一臉的笑容 ,語音不急不緩,極具親和力。

初到武漢時,智明還租了一個盲人婆婆的房子住了一年多。他是如此善良又好脾氣的人,期間跟盲人婆婆相處得很好。後來他成家要搬走時,盲人婆婆萬分捨不得。

2000年初,我小弟做了開顱手術,心情很抑鬱,經常不按時吃藥,我向他諮詢,他讓我帶弟弟去找他,經過他的一番開導,小弟豁然開朗,按時按點吃藥,很快恢復正常了。在我的記憶中,只要諮詢他醫療醫術上的問題,他總是不厭其煩,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大概是十二年前,劉帆七十一歲的老母親突發腦溢血,昏迷不醒,危在旦夕。請了幾個大醫院的專家會診,大家都束手無策。雖然劉智明正好專攻腦外,但「醫不治親」。請來的專家們認為即使開刀,也沒有什麼生活質量,還不如順其自然。前兩年剛剛失去父親的劉智明,捨不得看著母親倒下,他當機立斷,決定親自給老母親動手術。老天有眼,老母親被兒子親自救回來了。

劉智明一直很孝順,他成家立業後,就把父母從老家接到武漢。老母親生病後 ,起初的幾年,也住在劉智明家裡,他一邊忙工作,一邊盡力盡力照顧老母親和家人。妻兒的生活,姐妹們的身體,小輩們的婚姻,甚至小輩的孩子生病了,大家都習慣性地給他打個電話,按他開的藥方買藥就成。直到五六年前,劉帆唯一的哥哥心臟病突發,二十分鐘不到就離開了。他一個人包攬了哥哥的喪事,親自將哥哥送回鄖陽,歸葬在故鄉。

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如今這一粒灰,落在劉智明的頭上,成了壓垮他的一座山。親人們的眼淚,不知什麼時候能流盡;老母親期盼的目光,不知什麼時候能收回;妻子兒女的哀傷,能有撫平的那一天嗎?劉智明的妹妹跟我說「人間慘劇,落到了我頭上」。而劉帆已經哭暈幾次了……

親愛的朋友,願天堂沒有病人,沒有災難!你能和老父親、哥哥好好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友郭春娥泣作於2020年2月19日凌晨)

哭祭智明

初識智明,是在智明姐姐劉帆家中。劉帆與我太太是大學同班,她倆情同姐妹,我們兩家也親密無間。2000年3月,我調來武漢工作,劉帆夫婦宴請我,請來智明作陪。

其時智明是武漢市第三醫院神經外科醫生。初見智明,即留下深刻印象.他英俊帥氣、文質彬彬、溫厚謙和。交談後,又發現他睿智多聞、談吐風雅、才華橫溢。

劉帆總擔心她弟弟太善良,容易上當受騙。我想,善良不正是「醫者仁心」嗎?那幾年我們經常聚會,暢談人生,心懷天下,其情慨慨,其樂融融。2005年我全家調來北京,見面少了,但時時惦念他。

智明後來調任武昌醫院院長,18日犧牲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驚聞噩耗,突然感覺到疫情於我之痛之切之兇殘。願智明一路走好!再為天醫,醫所有萬惡之疾!

(永先泣拜於北京)

來源:楚天都市報

記者:滿達

編輯:吳質

相關焦點

  • 追記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
    劉智明工作照。 資料照片劉智明工作照。 資料照片劉智明院長走了。雖然已經過了兩天,武昌醫院的員工們仍不願相信,他們那個做事拼命、待人謙和的「大家長」倒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護士注視良久,喃喃說道:「越來越多的患者出院了,可是我們院長再也回不來了。」在武昌醫院防疫指揮部的大屏幕上,治癒出院患者一欄裡,閃爍的數字「408」裡,不包括他們的院長劉智明。2月18日10時54分,51歲的生命從此定格。這座英雄的城市,銘刻下劉智明這個英雄的名字。
  • 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用生命完成最後的堅守
    用生命完成最後的堅守——追記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新華社記者 廖 君 侯文坤 馮國棟2月18日,上午10時54分,一位始終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走了……>他是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2月4日,丈夫劉智明發過來的一條消息讓蔡利萍至今難以釋懷,沒曾想到微信上的幾句簡短對話竟是兩人的永別。蔡利萍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護士長,同在一線的她回憶說,1月份幾名發熱病人住進武昌醫院ICU,劉智明擔心病人就醫治療不及時、醫生接診流程不順利,堅持自己帶頭查房。從院長變成病人後,劉智明也沒放下身上的擔子。
  • 追憶殉職院長劉智明:病重搖頭拒護士長妻子陪護
    劉家敏告訴澎湃新聞,劉智明剛入行時,師從當時的院長、現湖北醫藥學院黨委書記塗漢軍。寫病歷,查房,做手術,劉智明樣樣細緻。腦外手術是個精細活,業內稱為「繡花針手術」,需要膽大心細,「他可以做到」。九十年代初期,鄖陽醫院雖為湖北省第四大醫院,但院內本科生不多,初來乍到的劉智明自然被「推」上了手術臺。
  • 救人未救己,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最後的人生路
    據武漢市衛健委公告,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系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下文簡稱「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染病,經全力救治無效去世,於 2 月 18 日 10 時 54 分去世,享年 51 歲。丁香園從劉智明戶籍信息得知,劉智明並非是此前媒體報導和百度百科認定的 1969 年生,他生於 1968 年 12 月 28 日。他的生死,在前一晚曾引起軒然大波。
  • 劉智明院長女兒的這封信,還原殉職父親與護士長母親與死神戰鬥的27...
    劉智明院長女兒的這封信,還原殉職父親與護士長母親與死神戰鬥的27天…… 2020-02-22 1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抗擊疫情不幸殉職 天安財險快速支付賠款
    醫護人員注視良久,低聲說道:「越來越多的患者出院了,可是我們院長再也回不來了。」2020年2月22日,天安財險接到報案,武漢市武昌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智明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救治無效,於2月18日不幸殉職,終年51歲。他的犧牲令人唏噓,他的家人生活現狀和未來安排也頗令社會各界牽掛。
  • 同事追憶劉智明:他是一把傘...
    有什麼困難嗎……這條朋友圈發在院長劉智明去世後的第36個小時。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在醫院門口宣傳欄上的照片 記者彭年 攝(資料圖)這36小時,對於醫院全體醫務人員,對於曾經被他挽救、被他鼓勵、被他關懷的病人,對於曾與他並肩作戰的「戰友」,都像一場長夢。
  • 感染離世院長妻子:疫情發生後 近1個月沒見過面
    他是自疫情暴發以來,武漢首位因感染去世的院長。截至當日,在抗擊疫情工作中,武漢至少已有8位醫護人員因公殉職。   武漢市衛健委發布訃告稱,疫情發生以來,劉智明同志不顧個人安危,帶領市武昌醫院全體醫務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為我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 周星馳與舊愛對簿公堂,胞姐出庭作證,周星馳卻又卷進另一官司
    11月30日9點前,根據香港媒體報導,周星馳的胞姐周文姬抵達高等法院,大約是在快到十點的時候,她與周星馳助手Brenda Cheung一同現身12樓庭外的會議室,與律師團隊會面,氣氛輕鬆,不時傳出笑聲,其中他們似乎還提到了在上周五,周星馳遭到影迷請求籤名的事兒。
  • 武昌醫院院長離世,鍾南山回應疫情問題,鑽石公主號542人感染
    今日,我們失去了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噩耗傳來,唯有祈禱醫護人員保重自己,平安凱旋。1.武昌醫院院長離世 中央指導組看望其家屬據央視報導,經全力搶救無效,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於今天上午10:30去世。
  • 千古絕唱——納蘭性德的悼亡詞
    「悼亡」三大家:元稹、蘇軾、納蘭性德。元稹悼亡詩的代表作是《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蘇軾曾為髮妻王弗寫下了一篇被譽為「悼亡詞千古第一」《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表達了對亡妻的思念,更多體現的是一種豁達。而納蘭性德對悼亡詞的創作和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的作用。他的悼亡詞數量之多,這是前人所沒有的。他與妻盧氏門當戶對,情投意合,感情深厚。
  • 同樣的情感,不同的筆法,李清照寫婉約詞,悼亡之痛不輸蘇軾
    她的創作之中有很多是悼亡其丈夫的哀傷之作。說起失去愛人的這種感情,宋代有蘇軾的驚世之作,看似無人可及。「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一句將陰陽相隔的痛徹入骨的思念,寫得如此深沉深厚。李清照一生中寫下了不少相思之詞,而這一首詞句更是傷心欲絕的悼亡之詞,這一詞句堪稱是宋代悼亡詞中的經典之作。讀來仿佛是一幅被冷冷月亮籠著的畫作,寒徹入骨,令人唏噓感慨,心中有著無限哀傷,最後一句更是令人肝腸雨斷,不知何往。
  • 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殉職;鍾南山再談二月下旬將達疫情峰值丨抗疫...
    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殉職鈦媒體2月18日消息,據央視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派往武漢的醫療隊了解到,經全力搶救無效,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於今天10:30去世。公開資料顯示,劉智明是武昌醫院院長。
  • 【聚焦疫情】武昌醫院院長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鍾南山稱疫情峰值不...
    今日據媒體最新報導,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也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與此同時,人們異常關心疫情拐點何時到來,對此鍾南山院士給出了最新回應。  日內據央視新聞報導,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報導指出,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派往武漢的醫療隊了解到,經全力搶救無效,武漢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於今天上午10:30去世。
  • 悼亡詩至元稹,堪稱絕唱
    元稹《遣悲懷》所以,最悲涼的詩詞,我認為應當是悼亡詩詞,而悼亡詩詞,莫過於元稹的《遣悲懷三首》,在此我們以第三首來分析一二: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嶽悼亡猶費詞。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無期。
  • 殿堂級女歌手棄養病父,遭胞姐怒揭控訴:一千塊都不給
    本次胞姐紀莎莎怒揭紀曉君5大罪狀:1、父親情況穩定回家休養後,母親又住院,紀莎莎去醫院照顧母親,隨之請求紀曉君照顧父親的一日三餐,但是她卻拒絕。2、母親因病過世當天,紀莎莎打電話給紀曉君拿東西去醫院,但是紀曉君卻以「太累,想睡覺」為理由拒絕,最後只好由中風行動不便的父親送去。
  • 蘇東坡和彌爾頓,不同時空、不同文化的悼亡,卻有著一樣的真摯
    《江城子》&《悼亡妻》:中西方悼亡詩中的代表作品01.《江城子》:中國的第一首悼亡詞。與蘇東坡恩愛情深的妻子王弗27歲去世,為他帶來沉痛的打擊。公元1075年,蘇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寫下了這首《江城子》,被弟子陳師道譽為「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的悼亡詞,並傳誦千古。中國文學史上,從第一部現實主義詩歌總集《詩經》中,就出現了「悼亡詩」。到北宋期間,西晉的潘嶽、中唐的元稹、晚唐的李商隱是寫悼亡詩最有名。
  • 清明時節讀悽美悼亡詩:他們在文字中追憶愛人,闡述思念
    此時,生死兩相隔,思念無盡,追憶愛人的悼亡詩也應運而生。《辭源》對悼亡詩解釋為:「潘嶽妻死,賦《悼亡》三首,後因稱喪妻為悼亡」。潘嶽五十二歲時楊氏去世, 楊氏的去世給潘嶽沉重打擊,他悲痛欲絕,寫下了許多詩來懷念妻子,其中以悼亡詩命名的三首最為著名。《悼亡詩·一》中有一聯「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意思是說夫妻一人先去,像比目魚的分崩離析,情真意切,令人感動。李商隱評價說:「只有安仁能作誄,何曾宋玉解招魂。」
  • 蘭學茶座:自古詩人極少有懷妻之作,納蘭性德獨享悼亡詞盟主
    悼亡詞在納蘭詞中是一個重要題材領域,其數量超過古代任何一位詞家,可謂中華詞壇「悼亡詞盟主」。據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多位學者研究認定,納蘭詞中的悼亡詞約30闋,題目標明「悼亡」的有六闋;雖未標明「悼亡」而詞情實為追憶亡婦、憶戀婚姻舊情的有二十六闋。共有二十四個詞牌。
  • 歷史上這3首著名的悼亡詩詞,和蘇軾的《江城子》一樣感人
    悼亡詩詞,是一種特殊題材,最初的悼亡詩,始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一般是丈夫為懷念故去的妻子而作,但是,隨著後世的發展,悼亡詩詞,已經不僅限於對亡妻的懷念了,對於親人、好友也可以抒寫悼亡之作。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可以說是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被譽為是「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的千古第一悼亡詞,詞曰: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