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學習時間,孩子就磨磨蹭蹭,父母這樣做讓孩子主動學習

2020-12-22 廖老思父母加油棧

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常常會陷入這樣的一個瓶頸期:當父母決定放手孩子的學習後,失去父母催促提醒的孩子開始整天在家念叨著要努力學習,要寫作業,但是,手卻一直拿著手機玩遊戲,有時候一玩就是一整天,自己作業沒完成之後心情又十分煩躁,氣急敗壞,父母管教反而導致問題更加嚴重,但如果不管的話孩子自己又沒有能力管理好自己,這種情況該如何做?

一、關於「孩子念叨學習之矛盾心理」

孩子實際上沒有去寫作業,但是嘴裡卻經常念叨「我要寫作業啦,但是我又不想寫,我明天一定寫。」這說明孩子是有理性思維的,孩子是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情的,因此孩子一直念叨要寫作業,這個是理性思維在起作用。

這一點足以證明我們父母不需要去跟他講道理,不需要去提醒他你應該做什麼,你不應該做什麼;因為我們一旦提醒,就是在替代孩子的理性思維,這無疑是吃力不討好、徒勞無功的。

同時,通過孩子的話語我們也能看得出孩子的理性思維在逐漸恢復,他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所以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保留態度;保留態度實際上就是把學習還給孩子,而把學習還給孩子的一個最主要的特徵就是讓他自己定奪,讓他自己管理自己,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為什麼孩子明明知道自己想要幹啥,但是卻什麼都不做呢?為什麼心煩意亂呢?實際上是因為孩子有情緒問題,孩子他因為什麼而生氣不重要,因為我們的情緒是無時無刻不在自我醞釀的。

我們的大腦它會自動地處理各種信息,喜、怒、哀、樂——因某一個朋友不開心,因看到了某個電視劇不開心,因發生了某件事而不開心等。隨著大腦裡的各種信息的進入,孩子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所以我們不需要去管孩子的情緒是哪裡來的,我們只要管孩子的不良情緒能不能有效地、良性地、快速地疏通。

換句話說,孩子的這種矛盾心理是時時刻刻存在的,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這種矛盾心理會更為明顯。我們父母沒辦法,也沒必要去幫他想辦法解決這種矛盾心理。

人生就是場抗爭,理性和感性永遠是敵對的。只有他自己去面對、只有他自己實在受不了了「我真的再也受不了,我必須得寫作業啦」只有等到這一刻他的改變才得以啟動,所以我們父母要做的實際上就是如何幫助孩子過渡到「我實在受不了」的這個程度。

二、父母應該怎麼做?

我們如何才能夠讓孩子過渡到自己看不慣現狀的狀態,讓孩子意識到「我就是要改變,我再也不能再等了」,這取決於自我認同,取決於他自己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父母應該把98%以上的時間都花在去幫助孩子提升自我認同感這件事上。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總是磨磨蹭蹭該怎麼辦?
    孩子早上磨磨蹭蹭不起床、晚上磨磨蹭蹭不做作業,讓父母更加頭疼。總是拖拉磨蹭的孩子,讓家長十分頭疼,渾然忘記了自己小的時候也是一樣,做什麼事情都是拖泥帶水,需要父母督促。自從有了孩子後,父母們就變成了「急性子」,跟孩子說過的最多的一句話似乎就是「快點」。很多時候,這句話已經成了一種口頭禪、習慣。
  • 孩子厭學沉迷手機電腦怎麼辦?家長這樣做,讓孩子主動去學習!
    現在科技的發展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手機電腦的內容也是越來越多樣化,越來越便利,但是,科技的發展,雖然讓我們感受到了便利,但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不好的東西,比如說,孩子沉迷手機或者電腦,不僅對孩子的眼睛有傷害,對孩子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危害。
  • 色難:主動學習還是被動學習,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階層
    ——《論語》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何為:色難?答:態度!所以找到讓孩子熱愛學習的理由,並且讓孩子也認可,那麼學習的種子就紮根了,主動學習,學習是持久戰,被動的和動力不足的,沒有信仰和主義的,都堅持不長。
  • 父母忽略的這一點,才是孩子不愛學習的重要原因
    馬上又要進入寒假模式了,許多家長又該頭疼孩子不喜歡學習的事情了,假期在家要催N多遍,孩子才會磨磨蹭蹭走到書桌前,一提到學習或者寫作業,都提不起精神。怎麼管、提醒、催促都沒什麼大效果了。我首先想到的一個問題是:你的孩子有學習目標嗎?不管大小,不管長短期,有一個開始就好。這是為什麼?
  • 《與內心的父母和解》:學習療愈自己,也學習做理解孩子的父母
    《與內心的父母和解》:學習療愈自己,也學習做理解孩子的父母《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的作者王雪巖老師是一名知名的心理諮詢師,也是一位專欄作家,她從事心理學研究十幾年,她的文筆優美流暢,解秘日常瑣事中隱藏的心理學,讓讀者很有親切感,她也成為了知乎的心理學大V,擁有了幾十
  • 孩子總是被動學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他主動學習呢?
    兒童不能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的問題在小學低年級會比較常見,也屬於正常現象,但是這並不是一個正確的現象。因此,我們就以這一年齡層作為主體背景來談談。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力,任何能力的形成都需要以自覺為主,緊跟實踐這個教育觀可以運用到孩子任何能力形成的實踐中。
  • 孩子學習西洋棋,父母應該做些什麼?
    致即將開始學棋與正在學棋的孩子們的家長們如果我們做父母的總是把孩子學棋放在話題的第一位,而不談自己是否也應該學點棋,那麼就可能本末倒置了。做父母的應該懂些棋,這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2、能夠讓父母與孩子有更多的共同語言,談論他們喜歡的話題。3、能夠提供機會給父母們一起練習與學習西洋棋,增加父母與孩子的感情。4、能夠讓孩子期待回家與父母待在一起。
  • 讓孩子把時間堆砌到學習上,尖子生是這樣煉成的?事實並不是這樣
    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並不是盲目地把時間堆砌到學習上,而是查缺補漏,按照個人情況來進行有效地學習。自古以來,我們教育孩子總是會提到「勤能補拙」這一個成語。但是筆者認為,這並不是一個通用而有效的學習方法。讓孩子過長時間投入於學習之中,是會產生很多的弊端的。
  • 一陪孩子寫作業就生氣?輕鬆陪孩子學習,先分清他是哪種學習類型
    家長要想輕鬆地陪伴孩子學習,首先要了解你的孩子屬於什麼學習類型:第一種,動機型。動機型的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需要跟他講得很清楚「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這種類型的孩子,他很注重精神層面的鼓勵,所以要經常欣賞他,鼓勵他。第二種,思考型。
  • 一個被很多家長忽略的學習方法,這樣做,你的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教育理念是關於學習方法,說到孩子的學習為什麼好或者不好,孩子的智商佔了一部分,但這並不是主要的原因,因為孩子不太記得學習方法,今天整理了很多被父母忽視的學習方法。這到底是什麼學習方法?雖然很多父母都看漏了,但是下面的內容要好好和父母說,這個學習方法是朗讀,父母看到這裡有疑問嗎?朗讀可以說是教育方法嗎?當然,閱讀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提高記憶力也有幫助,特別是孩子學國語這樣的科目,對孩子來說讀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數學這個理科不需要朗讀,我想對解決這個孩子的問題的構想也有幫助,對大腦的活性化有很大作用。
  • 家長上班,孩子在家獨自學習,怎麼安排才能夠不影響孩子學習?
    其實我一直覺得,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很多父母寧願把時間花在了吐槽抱怨上也不願意真的躬下身來幫助孩子,在這段時間培養好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比如在當下有多少父母已經給孩子安排好了一個學習計劃呢,並且在過去這一段時間裡監督、鼓勵孩子完成?
  • 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他們的天性,父母這樣做小磨蹭變大麻利
    所以做事情時,他們的精力很容易轉移到這些有趣的事物上,然後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應該做的事情半天都搞不定,特別的磨蹭。如果父母缺乏秩序感,做事情沒有規律,丟三落四,磨磨蹭蹭,孩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變得磨蹭拖沓;相反如果父母從小就注意孩子秩序感的建立,即使孩子不明白為什麼,但是養成習慣以後,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他們都能夠好好的規劃一番,必定會有好的發展的。
  • 微課堂(視頻)丨新橋鎮中心小學蔣紅老師:面對磨磨蹭蹭的孩子,我該...
    家長朋友們: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場景:你出門前交代過孩子好好寫作業,回來卻發現他只寫了三個字,一看這樣子,火氣就大了;你常常發現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嘴巴咬著筆發呆;每天早晨,從起床到吃飯,人家半個小時搞定的事情,我家孩子1個小時搞不定…
  • 居家勞動好處多,孩子也能做家務,這些培養方法,值得父母學習
    特別是平時大部分時間都專注於學習的孩子,通過宅在家裡的這一段日子,在家長的帶領和引導下,學會了很多平時不會的知識,也養成很多的好習慣,讓父母感到很欣慰。佳佳是一個剛上初一的學生。疫情爆發後不能上課了,與同學也見不到面,做完作業後每天無聊地打發著時間,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會衝父母發火。
  • 孩子磨磨蹭蹭沒有時間觀念,父母干著急,試試3個辦法
    每次出門最常發生的一幕就是父母對孩子對催促,「你怎麼還沒好啊?這都過了多久了!」而當孩子磨磨蹭蹭地走出房間時,家長們無非數落一頓。可等到下次再要一起出門的時候,孩子拖拉的習慣一直都沒有改變。很多家長沒有分析清楚問題真正的問題所在,雖然催孩子的根本原因都是想讓孩子快一點,但問題並不在於孩子不想快,而是孩子的時間管理做不好,導致做事總是拖拉。相信家長們同樣經歷過這一情況,孩子放學回家,總是寫不了一會兒作業,就放下筆看電視、玩遊戲去了。大多數家長把這歸結於孩子玩心大上,其實並不全是。
  • 孩子一寫作業就變「懶」?父母利用「CAR」模型,培養娃積極性
    孩子做事拖拉、懶散,父母催一下他們就動一動。這樣的問題應該有很多父母都遇到過,並且也嘗試過讓孩子去改正。但不管怎麼做,孩子就是無法改正。尤其是在寫作業這件事情上,一提到寫作業,孩子立刻就變"懶"。孩子一寫作業就變"懶",父母該怎麼辦?
  • 孩子放學後磨蹭不寫作業?李玫瑾:花十分鐘做此事,專治孩子拖拉
    於是會出現這樣一幅場面:每當孩子放學,寶媽都會第一時間衝到孩子面前,「叫爺爺告奶奶」一樣「求著」孩子寫作業,直到看到孩子乖乖坐在書桌上才鬆了口氣:「怎麼現在的孩子寫個作業這麼磨蹭?"相比之下,時間是一種更加抽象的概念。孩子不能認識到時間,自然也就不會產生時間概念。2)父母錯過孩子專注力養成的關鍵期導致孩子磨蹭的原因,除了沒有時間概念之外,孩子的低專注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專注力低的孩子在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玩耍中,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圍的「新事物」帶偏。
  • 孩子做作業喜歡拖拉,父母頻頻崩潰?不如試試「騎象人」法則
    如果要選一個家庭關係最緊張的瞬間,不少父母應該都會回答是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孩子平時看著挺機靈的,一到做作業就不太聰明的樣子。而且有些孩子做作業喜歡拖拉,父母頻頻崩潰,如此不斷循環。
  • 父母如果不學習愛的智慧,你看到的永遠都是有問題的孩子
    家庭環境也很重要,父母如果晚睡,孩子就會晚睡,孩子是以父母為榜樣,會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不是嘴上說的,而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去做。到晚上九點關燈上床,和孩子聊聊幼兒園,學校發生的事情,堅持一周兩周左右,生物鐘自然就會變成早睡早起。
  • 孩子學習能力很重要,與這些方面有關,建議父母多對孩子進行鍛鍊
    文/寧媽媽育兒經孩子的學習能力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孩子的學習能力受到自身身體因素及來自母體等方面的影響,建議父母經常對孩子進行鍛鍊。小趙家的孩子很聰明,不管學什麼東西都能夠很快掌握要領。並且,小趙家的孩子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全神貫注的盯著老師和黑板認真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