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能力很重要,與這些方面有關,建議父母多對孩子進行鍛鍊

2020-12-06 寧媽媽育兒經

文/寧媽媽育兒經

孩子的學習能力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孩子的學習能力受到自身身體因素及來自母體等方面的影響,建議父母經常對孩子進行鍛鍊。小趙家的孩子很聰明,不管學什麼東西都能夠很快掌握要領。並且,小趙家的孩子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全神貫注的盯著老師和黑板認真聽講。還對老師所講的內容能夠清楚準確的記住。小張家的孩子,也很聰明,很活潑,上課時總愛東張西望,無法安靜下認真聽講,老師講課的內容根本聽不進去,所以小張的家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不太好。

記得有一位育兒老師說,孩子的學習成績等於智商加上學習能力。由此可見,孩子的學習能力很重要。學習能力強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很不錯,還擁有出色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一、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才會越來越優秀

1、記憶力和專注力更強

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聽講和玩耍,遊戲當中。而只有當孩子全身心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孩子的記憶力才會更強,對老師所講的內容,對遊戲的規則掌握的更加準確。因此,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學習成績才會更好。

2、理解能力更出色

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往往理解能力也比較強,不僅可以清楚的對所聽到的故事和內容進行完整的複述,還可以快速的理解故事情節和內容。這種情況就是孩子學習能力比較強的一種體現。

3、手眼腦協調力更和諧

很多的老師經常反應,上課時有些同學無法跟上老師的講課的進度,好像總是被拉掉幾個節拍的樣子,反應遲鈍。其實,這是孩子手眼腦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配合,不夠協調造成的。這種情況下,孩子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反應速度都會表現的比較滯後。而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很輕鬆的跟隨老師的節奏,認真的完成聽講。因此,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手眼腦更加協調,也正如老話常說的,心靈手巧。

4、更懂得掌控時間

學習能力強的孩子,往往寫作業的效率也比較快,對於時間的安排和掌控更加合理有效。並且,寫作業和做事很少有磨蹭,拖拉的情況。而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孩子,對時間的觀念就會比較薄弱,經常寫作業磨蹭,洗漱拖拉,上學經常遲到。

從科學的層面來講,孩子的智力和記憶力在媽媽懷孕期就已經開始形成了。因此,孩子學習能力的強或弱,也會受到母體等方面的影響。

二、孩子的學習能力受到這些方面影響

1、受到媽媽的影響

從醫學角度來說,早產,剖腹產及孕期缺乏運動的媽媽,生下來的孩子,記憶力和操作能力及學習能力方面要比順產生下來的孩子弱一些。而科學的來講,大腦前庭決定著孩子的專注力和記憶力及情緒控制,平衡力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孩子的學習能力強弱也會受到母體的影響。

2、身體因素影響

孩子的學習能力有些來源於母體方面的因素,還有些與孩子自身的身體因素有關。如不喜歡運動的孩子,肌肉力量就會缺乏,手眼腦的配合就會出現不協調,反應速度也會比較滯後。一個孩子能夠把字寫的規整漂亮,不是讓孩子過早的握筆學習寫字就能夠寫漂亮。而是要鍛鍊孩子手腕和胳膊的肌肉力量,只有手腕和胳膊有力量,才能讓孩子有力氣寫字,把字寫漂亮。

3、受到孩子日常行為喜好影響

現在的孩子們都生活在建築森林裡,很少有機會到戶外或者郊外盡情的奔跑,玩耍。大多數的孩子不是坐到教室裡上課,就是在家裡寫作業,打遊戲,看電視。即使孩子玩耍也都是一些室內的坐著不動的遊戲。孩子可以很認真的完成拼圖,安靜的看電視,卻不能夠與人交流,不能夠將手眼腦協調起來全神貫注的聽老師講課。

孩子的學習能力可以在孩子小時候,通過後天的培養和鍛鍊來提升。而鍛鍊和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不是讓孩子去上更多的課外輔導班,或者特長班。而是應當抓住孩子的這些方面來進行鍛鍊和培養。

三、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建議父母從這些方面進行鍛鍊

1、讓孩子學會掌控和安排時間

對於幼兒階段,也就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對時間的概念是很模糊的。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說沒有時間觀念和時間意識。所以,這個階段的小朋友在媽媽喊洗臉,刷牙,吃飯的時候,都會很磨蹭。及時,媽媽說馬上要遲到了,孩子也沒有絲毫的緊迫感。這就需要媽媽讓孩子認識時間,並掌控時間。給孩子一個小鬧鐘,教給孩子認識時間。並讓孩子切身體驗一分鐘,五分鐘的時間有多長,一分鐘和五分鐘可以做完哪些事情。

2、鍛鍊孩子肌肉反應速度

孩子的肌肉反應速度比較快,大腦和手眼的配合就會更加協調。可以讓孩子經常練習拍球,跳繩,遊泳等。這些運動都需要孩子手眼腦和肢體之間相互配合來完成,更可以讓孩子的身體變得更加靈活強壯。這樣孩子在聽老師講課的時候,就會知道如何將大腦和手眼進行運轉,來完成聽講。

3、讓孩子多參加互動類小遊戲

孩子自己玩拼圖,自己搭積木,自己看電視,玩手機等,這些遊戲和娛樂項目都是通過單一的通道來向孩子傳遞信息的,是無法與孩子形成互動交流的。這種單一的通道,不利於激發和調動孩子的大腦和視覺及聽覺和理解能力之間的合作及交流。可以經常讓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或者讓孩子給爸媽當小老師講故事。這樣,可以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和交際能力及適應能力,而這些也是孩子學習能力的一部分。

我國歷史學家吳晗先生說過,學習上做一眼勤、手勤、腦勤,就可以成為有學問的人。這句話總和概括了,人所從事一切的工作和學習,都需要手眼腦和肢體之間的配合來完成。而很多的父母都只想辦法提高孩子的智商,想辦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卻忽略了對孩子身體的鍛鍊,而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能力。

互動話題討論:你家孩子幾歲學會拍球和跳繩的呢?

(圖片數據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手工製作,鍛鍊孩子手腦結合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家裡有孩子的朋友可以在關注一下我哦。或許看到這篇美術教程後,您的孩子會從此愛上畫畫。手工製作是美術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學生感興趣,課程設置比例高達1/3,手工課涵蓋的範圍也非常廣,建築,風景,花卉,靜物等課程都可以用手工的方式表現。手工課可以增強課程的趣味性,鍛鍊孩子們手腦結合的能力,創造力、想像力等,從而激發同學們對美術課程學習的興趣。
  • 6歲前是孩子鍛鍊手工的關鍵期,這5款手工玩具,鍛鍊孩子動手能力
    澳大利亞就為了孩子們設立了多個手工製作場地,父母們都專門帶著自己家的熊孩子來做手工,讓家長和孩子在一起完成非常有難度的手工遊戲,不僅能促進孩子和父母的感情更能讓孩子懂得與他人溝通,團隊合作,換位思考的能力,讓孩子不再成為「熊孩子」。所以手工對於孩子們來說是多麼的重要。
  • 孩子手腳不協調,別緊張,這樣鍛鍊孩子身體協調性
    最近,鄰居5歲的孩子來我家玩,我發現她和我家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動作「笨笨的」,跑步有點奇怪,感覺束手束腳的。鄰居說,小時候過於注重孩子的學習教育,將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孩子的教育上面,導致孩子嚴重缺乏運動,從而引起手腳不協調。那麼,如何鍛鍊孩子身體協調性呢?爸媽育兒路上好幫手喜孩子推車來支招。
  • 孩子說話晚不全是發育問題,從3個方面入手,父母多在自身找原因
    2、父母沒進行鍛鍊 很多父母往往會有這樣一個錯誤的認識,他們覺得孩子長到某個年齡階段就能自己會說話,根本不需要進行鍛鍊。 了解了孩子們說話晚的原因以後,家長可以對照一下自家孩子看看屬於哪一點,當然平常生活中,父母也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來進行鍛鍊,可以試試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子,從這三個方面就能看出,不容忽視
    因此,專注力也越來越能引起家長的注意力,更加關注到孩子的專注力。專注力其實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興趣,很多時候要將專注力跟興趣結合到一起,想要孩子專注力增強,就要用對方法,採用孩子喜歡的方式,採用一種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能夠走進孩子的世界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這是非常重要的!
  • 2歲以上孩子玩什麼?別選錯了,這些遊戲娃玩得開心又鍛鍊能力
    因此,選對遊戲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接下來將介紹五大類遊戲,父母可以了解下哪些遊戲是適合自家孩子玩的。鍛鍊粗大動作,就能使大腦內的神經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大腦也會更聰明。2歲多的孩子基本已經掌握走、跑、跳等這些基本運動。根據這個階段的身體發育特點,父母可以涉及一些鍛鍊孩子粗大動作的趣味性活動。
  • 孩子說話沒條理?多培養孩子「講故事」,輕鬆培養孩子邏輯能力
    有時候,孩子會知道自己要去上廁所就會用疊詞"尿尿"來表達,但是,當孩子四歲到五歲的期間,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不管是學習我們的母語還是外語,在這一年齡階段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都是至關重要的時期。
  • 怎樣提高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合作鍛鍊的5種方法建議收藏
    孩子在與人交往中,能夠鍛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運轉方式。大部分的家長都熟悉一個這樣的孩子:讓他叫叔叔阿姨,他總是躲在父母身後,低下小腦袋默默看著鞋子;或者在門口的小超市裡望著自己喜歡的飲料,遲遲不敢說出口想要;或者和別的小朋友總是不能熟絡相處起來;這些孩子的行為很明顯是
  • 彈鋼琴鍛鍊了孩子的專注力與反應能力,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孩子輕輕地站在小姐姐的身後看著她彈琴,生怕打擾到她。小姐姐坐在鋼琴前彈著琴,並沒有發現她,美妙的音韻從她手指中像靈泉一樣流出來。孩子被打動了,她對我說:「媽媽,這個聲音太好聽了,我也想學。」看著孩子稚嫩的小臉,對鋼琴的好奇與熱愛,後來我抱著試試學的態度給她報了於歡老師的鋼琴班。
  • 孩子愛提問,是求知慾強的表現,父母可趁機鍛鍊他的深入思考能力
    在孩子眼中,很多我們覺得很平凡、很正常的事情,他都覺得很新奇,所以,經常會問一些像「天為什麼那麼高?」「小鳥為什麼會飛?」之類令父母不知如何回答的問題。孩子喜歡問這些問題,是因為眼前所看到的信息,已經滿足不了他的求知慾望了,他希望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 「適齡認知」有多重要?太多父母,很早就透支了孩子的潛力
    感知覺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問題解決能力,推理能力,這些認知能力的主要方面,是隨著孩子大腦的不斷發育成熟而逐漸提升的。說到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不得不提皮亞傑,他把孩子的認知的結構發展過程概括為四個階段:感知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
  • 孩子的閱讀能力決定了以後的學習能力!
    孩子的閱讀為什麼如此重要 1 閱讀能力是整個學習能力的核心 很多老師和家長有這樣的觀點:我把孩子送到學校去,不就是在學習閱讀嗎?他讀語文教材不就是在學習閱讀嗎?
  • 長條漫畫:如何有效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
    今日漫畫主題:如何有效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著非常多的鍛鍊孩子數學思維的方法,接下來就跟大家說一些能夠快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各位爸爸媽媽一定要看好了哦。
  • 孩子思維太死板?鍛鍊孩子的「思維韌性」,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本以為對於想像力和創造力強的孩子來說,這種作業是最簡單的,但是卻讓孩子比做數學題還費盡,其實這是孩子"思維僵化"的一種表現。想像力和創造力不管是對於孩子還是成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鍛鍊孩子的"思維韌性",還需要家長智慧地培養和引導。
  •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最好?父母的憂慮,要看看孩子的適應能力
    而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幼兒園幾乎都成立了學前託班,一般孩子兩歲多就可以去幼兒園了,但是好多父母都不放心孩子一個人在學校,擔心孩子比較內向,自己孩子和老師同學相處得不好,所以好多孩子一直到上學的年齡才開始上幼兒園。不過在不少家庭中,父母都是雙職工,平常父母都要去上班,沒有時間照顧好孩子,還擔心孩子給老人帶會給老人帶來一定的負擔,並且擔心老人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傳給孩子。
  • 父母忽略的這一點,才是孩子不愛學習的重要原因
    孩子擁有目標後形成的最大學習優勢,不是什麼學習技能,而是比任何技能都重要的「內驅力」,這是讓孩子愛上學習的最底層的動力。2一拆一分把目標長到孩子心裡去所以,家長不能自己做好目標然後直接扔給孩子,這是最低效率的目標法。正確做法是要把目標感植入到孩子的心中,讓孩子覺得,哎,這個目標是我自己想做的!
  • 居家勞動好處多,孩子也能做家務,這些培養方法,值得父母學習
    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能讓他學會獨立地思考,還能通過勞動得到鍛鍊和成長。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呢?02耐心指導,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小功課多,不會讓孩子做家務。然而,收拾家務、擇菜、做飯卻是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事,讓孩子學會大有益處。父母可以將勞動寫進家規,讓孩子知道和理解。做家務活時讓孩子和自己一起幹,如果不會向自己學著幹,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比如讓孩子學習包餃子、做蛋炒飯等,逐步培養孩子生活的自理能力。
  • 聰明孩子獨有的兩個特質,都與思維有關,父母不妨這樣訓練
    那麼,就有可能使大約70%左右的具有高度獨創能力的孩子落選。父母必須懂得:孩子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明天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對社會有所貢獻。因此,父母更應強調培養「多元聰明」的孩子,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多種能力,使孩子學會「生存」的本領。
  • 鍛鍊孩子思維除了做題以外還有什麼?聽聽我的建議吧!
    在現實中,有些父母並不在意孩子手指方面的訓練,覺得沒有什麼必要,等他們長大了自然就會了。結果呢,孩子在應該訓練的年紀沒有得到訓練,因此顯得笨拙,進行文化課學習變得不夠自信,造成了不良的後果。俗話說「十指連心」、「心靈手巧」。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對於孩子來說,手指的活動,是大腦的體操。
  • 這些鍛鍊思維的親子遊戲 又好玩又能訓練孩子
    目前,不知道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的家長恐怕不多,但懂得科學實施早期智力開發方法的家長並不多。相當一部分家長參考一些科普報刊提供的方法,或者照搬別人的相同詞彙,機械地照搬。其實,這些做法雖然動機不錯,但往往效果不佳。原因很簡單。早期智力發展最重要的是年齡適應能力。換言之,首先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