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贈劉景文》教案

2020-12-10 教研組長徐漂亮

《贈劉景文》教案

部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4課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會寫本課生字,理解詩句中「擎、殘」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描繪的濃濃秋色,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詩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想像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教學難點:在閱讀、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本詩深刻的哲理。

三、謎語導入

出示秋天美景圖,學生談感受。教師總結:秋天是一個迷人的、豐收的季節,進而導入今天的古詩《贈劉景文》。

四、初讀

1.學生自由讀古詩,明確自讀要求。

2.檢查生字詞:

①用「字詞闖關」「開火車」等遊戲來檢查字詞。

②指導易錯字「殘」的讀音、識記方法和寫法。

3.指導讀古詩:教師範讀,學生標出古詩的停頓和重讀,再來讀好詩文。

五、析讀

古詩中都描寫了哪些畫面呢?同桌分享自己的感受。

內容一:「荷盡已無擎雨蓋」

1.畫面:荷花池中的荷花已經開盡了,凋謝了,連那擎雨的荷葉也都枯萎了。

2.理解「擎」,用動作演一演「擎」。(高高舉起,向上託)

3.高高舉起的荷葉出現在什麼時候?(夏日,荷花茂盛的時候)

4.看到這樣殘敗的畫面,你的心情怎樣?(低落、悲傷、傷感)

5.邊想畫面邊讀詩句,讀出情感。

內容二:「菊殘猶有傲霜枝」

1. 畫面:菊花開敗了,而花枝卻還驕傲的挺立在寒風中,與冰霜鬥爭。

2. 你覺得菊花身上有什麼樣的精神?(驕傲,自信,勇敢,堅強、積極向上)

3. 指導有感情讀出菊花的自信、驕傲。

老師來當記者,採訪蘇大才子,他想送給朋友的話:

內容三:「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1. 誰看懂了蘇大才子的心思?(請你一定要記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就是這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秋末時節。)

2. 讀詩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還有哪些果實也成熟了?(金黃的柿子、紅彤彤的蘋果,金燦燦的鴨梨、酸甜可口的山楂······)

3. 教師總結:詩人一改悲涼的情緒,看到的確是秋天沉甸甸的收穫,詩人對秋天真是偏愛有加。

4.指導有感情練讀,讀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六、品讀

1.從古詩中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情感?(自信樂觀,積極向上。)

2.用你的情感讚美這積極向上的詩人。

七、小結、作業

學生分享收穫,教師補充。

作業超市:你認為一年中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用寫、畫、講等形式等方式表達你對這個季節的喜愛。

八、板書設計

相關焦點

  • 古詩贈劉景文的意思 贈劉景文的詩意是什麼
    劉景文與蘇軾是好友,是一位品格高超之人,蘇軾更是為他作了一首詩,讚美他高尚品格和堅貞的節操。蘇軾為他所作之詩名為《贈劉景文》,小編整理了一些關於這首詩的資料,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贈劉景文》  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 古詩《贈劉景文》,知詩意,悟詩情,巧運用
    一、解詩題1.贈,贈送。聯繫《贈汪倫》理解。2.贈劉景文,是蘇軾送給劉景文的一首詩。3.寫作背景:話說當年,蘇軾、劉景文同朝為官,蘇軾在杭州任太守,在他的竭力舉薦下,好朋友當時已經58歲的劉景文才有了小小的升遷,去到江浙地區任職。正好這一天,倆人遇見了,蘇軾就寫了這樣一首詩贈與劉景文。二、知詩意1.藉助節奏,朗讀古詩。
  • 讀古詩系列《贈劉景文》小學生必背古詩
    古詩介紹 《贈劉景文 / 冬景》 作者:蘇軾(北宋) 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
  • 小學語文必背古詩:《贈劉景文》知識詳解!
    這首詩創作於元祐五年(1090年),當時蘇軾正在杭州任職,任兩浙兵馬都監的劉景文(名季孫)也在,兩人交誼頗深。詩人一方面視劉景文為國士,並有《乞擢用劉季孫狀》予以舉薦;另一方面贈此詩以勉勵之(蘇軾贈此詩時,劉季已58歲了,難免有遲暮之感)。三、注釋。盡:達到極端。這裡指凋謝。
  • 贈劉景文蘇軾
    古詩大意:荷花凋謝,連那遮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花開敗了的菊花殘枝還在傲寒鬥霜。
  • 部編版一年級下冊日積月累《贈汪倫》教案
    藉助拼音正確的朗讀古詩贈汪倫,並背誦。2. 通過看插圖反覆朗讀詩句,大致了解古詩的意思。3. 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詩。一、遊戲導入,鞏固舊知1、課前小遊戲:同學們,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你們一定會背誦很多古詩吧?
  • 小學語文教材裡的古詩背錯了?人教社回應
    原標題:「白雲生處有人家」還是「白雲深處」  小學語文教材裡的古詩背錯了?人教社回應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三年級上冊古詩《贈劉景文》中的「最是橙黃橘綠時」一句,也有另一個版本寫作「正是橙黃橘綠時」。據介紹,宋魏慶的著作《詩人玉屑》等書選用了「正」字版本;而點校本《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版),出現此句時均使用了「最」字,其可信度和文獻價值更高。同時,這句詩的大意是,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莫過於橙黃橘綠的秋景。如果用「最」字,語氣上會比「正」更加強烈,更能貼合作者想表達的情緒。
  • 如果你失意了,不妨讀一讀東坡先生的《贈劉景文》蘇軾詞/文瀾珊
    01原詩贈劉景文 [宋]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人到中年煩惱多,蘇軾告訴劉景文能做的事情也很多,皇帝都是粉絲
    贈劉景文宋朝·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 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 最是橙黃橘綠時。創作背景這首詩寫於1090年,宋哲宗在位,蘇軾當時擔任杭州太守,劉景文當時擔任兩浙兵馬都監,兩人彼此欣賞,關係不錯。
  • 古詩教育又創新,兒童詩教開創者胡維瑾攜手鑑海小學共創新教案
    由兒童詩教開創者婷婷姐姐(胡維瑾)創作的《婷婷詩教》課程,打破了以往學習古詩文時的枯燥乏味,調動聽覺、視覺等多感官學習,結合了舞蹈、繪畫、書法等多種表現形式,給鑑海小學的孩子們帶來了全新的詩詞學習體驗。
  • 教材裡古詩出錯了?人教社回應
    三年級上冊古詩《贈劉景文》中的「最是橙黃橘綠時」一句,也有另一個版本寫作「正是橙黃橘綠時」。據介紹,宋魏慶的著作《詩人玉屑》等書選用了「正」字版本;而點校本《蘇軾詩集》(中華書局1982年版)中,出現此句時均使用了「最」字,其可信度和文獻價值更高。同時,這句詩的大意是,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莫過於橙黃橘綠的秋景。
  • 部編版四語文下《宿新市徐公店》教案及板書附作業必背古詩百首
    部編版四語文下《宿新市徐公店》教案及板書教學內容:教科書P2~3內容第一課教學目標:1、複習生字詞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誦讀古詩詞快速瀏覽作者簡介(3)聽範讀詩歌,畫出朗讀節奏(4)生讀兩次古詩(齊讀、小組)三、看圖初讀走進古詩,理解大意1、老師講故事入詩。
  • 部編版語文六(上)古詩解析:第6首《春日》
    一(上)古詩解析:第1首《詠鵝》一(上)古詩解析:第2首《江南》一(上)古詩解析:第3首《畫》一(上)古詩解析:第4首《憫農》其二一(上)古詩解析:第5首《古朗月行》一(上)古詩解析:第6首《風》二(上)古詩解析:第1首《梅花》二(上)古詩解析:第2首《小兒垂釣》二(上)古詩解析:第3首《登鸛雀樓》二(上)古詩解析:第4首《望廬山瀑布》二(上)古詩解析:第5首《江雪》二(上)古詩解析:第6
  • 兒歌唱古詩傳承民族文化 瓜瓜龍語文金牌團隊為古詩編曲
    作為一款系統性AI啟蒙教育產品,瓜瓜龍語文便將古詩、國學等知識模塊用趣味動畫和AI智能互動形式展現出來,還聘請了國內頂尖的音樂製作團隊,全新打造出原創古詩兒歌,讓古詩以兒歌的形式唱出來,給中國孩子帶來了全新的語文啟蒙學習體驗。
  • 規範的教案包括哪些內容?英語老師設計教案的三個步驟
    然而,拋開這些教學管理的因素,教案對於課堂實踐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規範的教案製作是每位老師的「必修課」,它是教師順利開展教學的Roadmap。一份完整的教案由多個元素構成,對此,劍橋TKT證書官方教材對英語課教案結構做了明確說明,英語老師們不妨對照一下自己的教案內容是否完整:
  • 規範的教案設計包括哪些內容?英語老師設計教案的三個步驟
    教案是以課時或主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具體設計和安排而撰寫的操作型文本。 對老師來說,教案是考查教學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公開課、教學考核工作中常被作為展示項目之一。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兩首》字詞全解,全面,建議收藏
    今天我們要學習三首詩,分別是《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我們先來學習一下這三首詩需要孩子們掌握的字詞部分,明天於老師將帶著大家共同學習這幾首詩的具體內容。三年級語文上冊第4課《古詩三首》字詞全解,全面,建議收藏1、寒拼音:hán結構:上下結構筆畫:共12畫筆順:點、點、橫撇/橫鉤、橫、橫、豎、豎、橫、撇、捺、點、點、組詞:寒冷、嚴寒、天寒地凍字義:1、溫度低,冷。2、窮困。
  • 古詩遇上美食,烹飪過程美如畫,第一首就饞哭了!
    當古詩遇上美食,將為我們呈現一場怎樣的盛宴?在古詩中,詩人隨口提到的日常瑣事,也恰是我們觀察古人生活的一道窗,詩人楊萬裡所生活的宋朝,酵面蒸餅技術已普及,從文中可以探得一二。白居易擔任忠州刺史時,當地胡人的文化盛行,他就曾學習過胡餅的做法,做了一個面脆油香的大餅寄給楊萬州「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