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專家憂臺灣經濟慢慢窒息:臺積電再撐十年也將面臨被取代的危機

2020-12-14 海峽導報

針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對臺灣產業影響,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副教授鄭博文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傳統產業就業人口約240萬人,失業問題只會更嚴重,靠旅遊補產業升級空缺也緩不濟急,預估五年就有面臨失業潮。他嘆,臺積電再撐十年就得面臨被取代的危機,未來經濟只會慢慢窒息。

鄭博文,1958年生,澎湖人,臺灣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現職為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副教授,專長領域為大陸不動產、不動產行銷與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熟悉兩岸經貿與國際情勢。

根據統計,臺灣今年9月就業人數1150萬4千人,失業人數45萬8千人,失業率3.83%。而受RCEP影響的傳統產業包含機械、鋼鐵、石化、紡織,上述傳產業佔所有製造業員工7成,製造業又佔臺灣全部就業人口3成,代表影響約240萬勞工的生計,而這些勞工多數在南臺灣。

鄭博文表示,勞工失業的問題未來會更嚴重,因為資本家自己會找出路,而企業主的出路是前往有籤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國家去設廠,符合整體遊戲規則,這樣資本家可以生存下去,因此臺灣原有的就業機會就會不見,畢竟沒有減免關稅,本來就無法競爭,廠商只能選擇出走。

「RCEP與CPTPP這兩個大籃子,臺灣目前找不到一個籃子。」鄭博文無奈地說,RCEP還保留印度加入的彈性,且還可以擴充到俄羅斯、西亞等區域;CPTPP則是橫跨太平洋東西兩岸,若中美洲、南美洲這些國家也加入,臺灣地區的處境更惡劣。

臺灣未來是否只剩下高科技產業?

鄭博文表示,任何產業都可以去做加值,當然包含傳統產業,只要加上數字科技與創意就可以再輸出,所以不要太擔心,年輕人還是可以想辦法發揮。但任何國家和地區在做產業轉型時,旅遊業就是重點產業,可彌補這一塊,如果製造業會產生空缺,臺灣大可比照日本把旅遊與養老視為重點產業。

受新冠疫情影響,臺灣原本每年一千萬的入境旅遊人次,今年剩下百萬人次。鄭博文表示,若疫情結束臺灣每年境外旅客可達兩千萬或者三千萬人次,自然就能製造許多就業機會。但這樣就不能拒絕陸客,世界旅遊組織(UNWTO)統計客源的第一名就是中國大陸,每年出境一億人次,臺灣就在大陸旁邊,只要做好管控自然可以分散人潮,避免負評,但兩岸關係差,陸客當然也不會來臺灣。

臺灣未來在服務貿易有機會嗎?

鄭博文表示,臺灣本來就是要靠和大陸談服貿來排除障礙,「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沒有繼續談下去,那臺灣服務業就走不出去,反而韓國服務業都跑到中國大陸,RCEP之後,會員國的服務業都可以在區域內互通發展,RCEP區域融成一片,只剩臺灣還在孤芳自賞,不斷被邊緣化。  

鄭博文表示,臺積電目前來講至少十年是可以的,但得問十年之後呢?中國大陸量子電腦或量子晶片十年後會出來,若中國大陸晶片做起來,臺灣優勢地位將面臨衝擊,大陸很多產業一直取代臺灣,臺積電未來也會面臨被取代,臺灣更不能只想著要一直靠臺積電。

相關焦點

  • 臺「中研院」研究報告:臺灣經濟面臨巨大挑戰
    新華社臺北10月5日電(記者陳君劉剛)臺灣最高研究機構「中研院」5日在臺北發表研究報告《臺灣經濟競爭與成長策略政策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提出,經濟成長轉型、提振投資、帶動薪資增長,是21世紀以來臺灣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
  • 臺灣打造半導體重鎮:十年後產值翻一番,兩岸差距進一步拉大?
    根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近日公布的未來十年半導體規劃中,預計2030年臺灣半導體產值將達5萬億新臺幣(11990億人民幣),相比2019年的2.7萬億新臺幣,產值將近翻一番。據悉臺灣地區的半導體先進位程中心計劃立足於本土企業,同時大力引進外資,推動跨國晶片企業在臺灣建立研發中心和製造中心。據悉,目前臺灣地位半導體產值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數據顯示,2019年臺積電的營業收入達10699.9億臺幣,約佔全臺灣地區總收入的39.6%。因此臺積電的表現對計劃能否實現至關重要。
  • 臺積電宣布3nm重磅決定,臺灣終於鬆了一口氣
    在上次聲稱不排除在臺灣以外的地區(暗指美國)興建3nm工廠,引致臺灣整個產業界甚至政府對臺積電的未來選址高度關心之後,這次臺積電的宣布會給臺灣政府和產業界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在5nm確定留臺以後,臺積電這次確認3nm同樣留下,會對臺灣半導體產業帶來非常積極的影響。
  • 臺灣心頭大石落地!臺積電3納米廠落腳臺南
    dHwesmc賴清德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說,感謝張忠謀的支持,將臺積電未來最重要3納米廠設立於臺灣,再加上DRAM大廠華邦電子,日前也宣布將於南科高雄園區設12吋晶圓廠,總投資金額高達3,350億元,期盼這兩家具有指標性的公司,能帶動其他企業投資臺灣。dHwesmc賴清德強調,後續張忠謀與臺積電所關心的水、電、土地問題,政院一定會完全解決,不用擔心。
  • 臺積電,這家卡脖子企業如何起於臺灣?
    一方面,他懂得將思維程序與理論依據滲透到內核複雜的機械實體中;另一方面,他深知將產線上的「人類」進行合理調配的重要性——將工程師、生產員以及作業員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很遺憾的是,這些技能只有親臨現場,才有機會徹底掌握。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臺灣半導體產業受到重創。
  • 臺灣面臨「雙重危機」,無緣RCEP,將更邊緣化空洞化
    導讀:主要以外貿為主要發展方向的臺灣經濟,嚴重依賴於國際貿易,大陸和香港作為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和出口市場,佔據了臺灣將近百分之四十齣口總額,東南亞國家協會佔臺灣出口總額的15% ,再加上日、韓、新、澳四個組成RCEP經濟體,臺灣出口總額70%由RCEP成員國佔據
  • 臺灣經濟的「畫皮」還能撐多久?
    臺灣經濟的「畫皮」還能撐多久?(圖片來源網絡)新冠肺炎衝擊臺灣經濟,也造成基層勞工面臨生活困難。臺灣民眾黨團總召賴香伶4月21日指出,目前臺灣減班休息勞工達1.6萬人、600多家企業,而2月到4月資遣通報人數比同期多1.7萬人、總計4萬多人。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而據臺灣方面的統計,2020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佔同期出口總額的43.8%,到達十年來的最高值。大陸作為臺灣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的地位無可撼動。其次,大陸經濟對臺灣的依賴似乎鮮為人知。大陸涉臺學者王建民就曾指出,臺灣高度依賴大陸出口市場的另一面,就是大陸對臺灣進口市場的依賴,特別是晶片等高科技產品。
  • 若開戰臺灣哪裡安全?臺網友:臺積電或者臺北故宮博物院
    @銳看臺灣報導 近年來兩岸關係緊繃,大陸軍機頻繞臺,網民熱議「爆發戰爭臺灣哪裡安全?」貼文一出隨即掀起熱烈討論。  今天在網路「八卦板」發文指出,一旦臺灣發生戰爭,感覺軍事要塞會被狂轟爛炸一輪,包括機場、高速公路、發電廠、變電站…也是難逃一劫,臺灣「五都」到時候會變都市叢林大戰,讓他不禁好奇,「哪裡最安全啊?基隆、屏東、嘉義、雲林、臺東、花蓮?有無八卦?」
  • 「迷之自信」的臺灣經濟
    2021年,臺灣經濟基本上會延續好轉與平穩增長態勢,但仍面臨島內民生議題凸顯、全球疫情管控以及中美博弈等多方面因素疊加共振,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發展仍面臨諸多困境。   對於2021年臺灣經濟表現,臺灣地區統計部門估算增速為3.83%,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同時認為中美結構性爭議仍會持續,全球供應鏈也加速重組,關鍵零組件從長鏈變成短鏈,臺灣應持續落實臺商回臺投資,加強與主要貿易夥伴的合作,重塑在全球供應鏈及產業鏈中的地位。
  • 臺積電主動投資美國,讓人心生疑竇
    臺積電的投資將增強美國在尖端半導體設計和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蓬佩奧說,目前正值中國競爭主導尖端技術和控制關鍵行業的關鍵時刻,臺積電此刻赴美建廠,將提高美國的經濟獨立性,增強美國的安全和競爭力。所以,臺積電在美設廠,並不意味著其就是「脫陸就美」,而更多是「兩面押寶」。 一個難題臺積電長期被視為「護臺神山」,對於臺灣經濟特別是臺灣股市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義。其產值佔臺灣整體GDP比重約6%,預計2020年直接拉動臺灣民間投資佔比將達13%。
  • 【暴增】臺積電EUV光刻機採購量將突破50臺
    江蘇國芯智能裝備項目開工6.點評 | 美國通過投資吸引半導體廠回歸很難;適應海外挑戰是全球化擴張必須面對的1.臺媒:臺積電EUV光刻機採購量將突破50臺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臺媒digitimes報導,臺積電加速先進位程推進,近期擴大釋單,累計EUV光刻機至2021年底將超過50臺。
  • 臺專家:若臺灣再配合美國滋事 解放軍就不只過「中線」了
    近來臺灣媒體連續炒作解放軍艦機在臺海周邊的活動。有臺媒分析,解放軍戰機近期經常在臺灣西南空域活動,與美軍機經常出沒該地區不無關聯。島內專家預測,若臺灣再配合美國滋事,解放軍軍機就不是過「中線」這麼簡單了。
  • 臺當局要認清現實了!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
    加上兩岸之間分工密切、大陸市場巨大、以及各種惠企政策出臺等因素,這對支持臺灣出口貿易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臺灣對大陸外貿出口額實現新一輪高增長的重要原因。中美經濟「脫鉤」給臺灣帶來機遇。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後,為了避免美國對華高關稅等限制,有相當多的臺商回流臺灣或將生產基地遷回臺灣,這使得臺灣對美國出口開始顯著增長態勢。
  • 臺海觀瀾|臺灣經濟為什麼這麼好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雖然距離年底還有一段時間,全年的數據無法獲取,但是,已經統計出來的數據顯示,臺灣今年的經濟表現,非常好。其中大陸對臺出口482.12億美元,同比增長7.3%;自臺進口1613.43億美元,同比增長14.8%。按照臺灣方面統計,今年1至10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佔其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3.6%,其中10月份達到44%。
  • 臺灣夾娃娃機店劇增 輿論憂「暗藏警訊」
    臺灣夾娃娃機店劇增 輿論憂「暗藏警訊」 2018-05-23 20:47: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夏君
  • 是什麼原因促使臺積電在美國設置新晶圓廠?
    hjxednc目前任職於美國律師事務所Duane Morris的臺積電前任首席法務官Dick Thurston在接受《EE Times》訪問時透露,上述議題早在一年多以前就與美國華府進行過討論,而他與臺積電已經合作超過十年,協助該公司在美國設置晶圓廠。
  • 世行公布預測結果:全球經濟將進入「失去的十年」
    撰文:泉泉去年3月份,世界各國都迎來了一場嚴重的肺炎危機。截止至今,全球的抗疫工作已經開展了9個多月時間。但是,疫情危機並沒有就此結束,而且不斷朝著惡化的方向發展。目前,世界各國都在面臨著新一輪疫情的猛烈衝擊,而且近期還爆發了「變異病毒危機」。
  • 瘋狂砸下千億美元,三星能否將臺積電拉下第一寶座?
    剛剛經歷全球金融危機的臺積電利潤大幅下滑,公司CEO蔡力行推行了更為嚴厲的績效考核制度,因政策執行得不近人情,公司形象嚴重受損。與此同時,公司新產線良率也遲遲不能改善,有客戶甚至取消了訂單。不僅如此,臺積電2002年銅製程突破的研發骨幹梁孟松,也在這一年選擇離開。
  • 臺專家:可以不要RCEP,但不能沒有ECFA
    導讀:前段時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正式籤署,而臺灣地區被排除在外,這一情況給臺灣地區農產外貿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對此,臺灣地區中興大學副教授蕭仁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在農產品方面的相關舉措,雖然對農產品的貿易存在一定的影響,但實際上對臺農產品銷售影響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