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爾丹死後,準噶爾並未陷入衰落:準噶爾曾研發火炮,大破清軍

2021-01-10 網易

2020-12-24 10:17:54 來源: 娛樂娛記李

舉報

  說起準噶爾汗國和噶爾丹可汗,很多人的印象來自《康熙王朝》:噶爾丹是清朝的臣子,而且勾結沙俄造反,最終,康熙帝大軍討伐噶爾丹,噶爾丹兵敗而死,準噶爾被清朝平息。但其實,這個認知是有一定誤區的。因為,準噶爾汗國直到乾隆帝時代,才被清朝滅亡。

  

  準噶爾汗國的祖先是乃蠻部,被成吉思汗徵服後,成為蒙古的一個部族。元朝滅亡後,準噶爾的祖先成為瓦剌部——就是當年俘虜明英宗的那個部族。到了明朝中期左右,瓦剌部西徵到今天西域地區。而瓦剌的一個分支,便是準噶爾部。

  

  明朝末年,女真族崛起,建立後金汗國。女真大汗皇太極逼死林丹汗以後,受到蒙古各部擁戴,被尊為全蒙古的大汗。當然這個尊號,只有漠南蒙古承認,其餘的蒙古部族對此表示不認可。不過,認可不認可,要看實力如何。漠北蒙古起初也不認可皇太極及其後繼者的自吹自擂,但是,之後的形勢,迫使漠北蒙古改變了態度:準噶爾人想吞併漠北蒙古,俄羅斯人也對漠北蒙古磨刀霍霍。漠北蒙古思來想去,也就中原的皇帝——大清皇帝、全蒙古的大汗,相對比較靠譜。

  

  這個感覺有依據:因為俄羅斯人是白種人,信東正教,讓漠北蒙古的喇嘛們很難產生信任。而準噶爾汗國太窮,如果統一漠北蒙古,肯定會搶走漠北蒙古的口糧,反倒是大清皇帝,信仰喇嘛教的同時,還有錢,不會貪圖自己這點家產,於是漠北蒙古決定歸順大清朝廷。此時漠南和漠北的蒙古都認了大清當老大,因此大清也想順路收了準噶爾這個小弟。而準噶爾的噶爾丹則覺得:自己非但應該做準噶爾的大汗,還應當做全蒙古的大汗,因此對康熙帝十分不待見,因此清朝和準噶爾的戰爭就這樣爆發了:康熙帝覺得這是準噶爾大逆不道,而噶爾丹覺得大清應該把蒙古各部都吐出來還給準噶爾。

  

  02、清朝和準噶爾之間的戰爭是在所難免的

  準噶爾汗國出動大軍攻打大清,最終被大清軍隊所擊潰:這倒不是因為清軍多麼能打,主要原因在於清軍以逸待勞,準噶爾遠徵大清,光精力上就因為趕路而消耗不少。慘敗後的噶爾丹在鬱悶中去世,其後繼者策妄阿拉布坦則擔任了準噶爾的大汗——雍正一朝,策妄阿拉布坦是主要的邊患。後來的年羹堯西徵,其實也是針對策妄阿拉布坦。

  

  策妄阿拉布坦要比噶爾丹可怕。因為策妄阿拉布坦比噶爾丹有眼光。策妄阿拉布坦的野心也比噶爾丹大:噶爾丹還要假意和沙俄交好,從沙俄那裡尋求援助,而策妄阿拉布坦則覺得,準噶爾最差也應該和沙俄、大清平起平坐。為此,策妄阿拉布坦一度和沙俄反目,甚至還攻打過俄軍的要塞。並且策妄阿拉布坦還從俄軍裡面拉攏了一些炮兵方面的人才,為自己的汗國生產大炮。這就意味著,大清的軍事壓力更加龐大了。策妄阿拉布坦在雍正登基的第五個年頭去世。雍正帝得知消息以後,決定趁火打劫一番,於是大量清軍浩浩蕩蕩殺向準噶爾,結果清軍和準噶爾軍隊在和通泊一戰遭遇到一起,清軍一戰下來損耗了七千多少,只有少數清軍逃了回來——噶爾丹和清軍交戰多年,也未曾給清軍如此大的打擊。

  不過,從長期較量來看,準噶爾還是鬥不過大清:因為戰爭的背後拼的是經濟和財力。準噶爾雖然兵鋒盛極一時,但是在財政上難以和大清相提並論。因此,隨著雙方之後不斷的較量和消耗,準噶爾部的實力也開始下降:畢竟,沒錢是硬傷;畢竟沒錢就意味著沒辦法生產大量的火器和清軍打仗。因此經過康熙和雍正兩代人和準噶爾汗國的消耗戰,到乾隆帝時代,準噶爾汗國迎來末日:一來是財力不敵大清,二來則是因為準噶爾汗國內部爆發瘟疫,這讓準噶爾汗國的經濟和軍事都大打折扣,最終,準噶爾汗國滅亡了。而從康熙時代算起,到乾隆時代為止,清朝和準噶爾之間的戰爭,歷經了一百多年,橫跨整個康乾盛世。

  清朝時期,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後一次開疆拓土,清朝對準噶爾蒙古的徵服,其紅利延續到當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清朝和準噶爾百年戰爭,是準噶爾軍隊太強,還是什麼因素?
    不過瓦剌衰落後,向西遷徙了,而且還分裂了,其中之一就是準噶爾部。不過準噶爾部慢慢地強大了起來,還逼著土爾扈特部落向西遷到了伏爾加河下遊。在崛起過程中,準噶爾還曾兩次打敗了沙俄的入侵,逼著沙俄承認了準噶爾。等到滿清入主中原後,準噶爾也逐漸進入了巔峰,尤其是噶爾丹為可汗期間,持續對外擴張,統一了西蒙古諸部落。
  • 左宗棠收復新疆只用一年半,為何康雍乾平定準噶爾卻用了半個世紀?
    烏蘭布通大戰之前,清軍曾經派出過一支兩萬人的輕裝步騎兵迎戰準噶爾,結果兩萬清軍被兩萬準噶爾軍打的全軍覆滅。兩個統帥一個被殺,一個落荒而逃。消息傳回北京後,滿朝文武都勸康熙,不要跟噶爾丹開戰了,應該休書求和…… 但是康熙皇帝力排眾議,頂著壓力,集結了十萬人馬,其中輔兵和後勤軍隊佔一半,真正的戰鬥士兵約五萬。
  • 為了不給子孫留後患,乾隆徵服準噶爾部後,將其滅族
    大漠梟雄噶爾丹明末清初之際,大清的注意力始終是在嘉峪關以東的中原漢地,後來三藩之亂爆發,大清又花了8年時間才將叛亂平定,而在西北地區,一個強大的蒙古部落悄然崛起。那就是準噶爾可汗噶爾丹。噶爾丹是準噶爾首領巴圖爾琿臺吉第六子,早年他在西藏跟隨達賴喇嘛學習佛法和其間與桑結嘉措結為好友。當時準噶爾部名義上臣服於清朝,1671年,噶爾丹被推為準噶爾部的首領。
  • 乾隆為了不給子孫留後患,徵服準噶爾部後,將其滅族
    康雍乾三朝時期,準噶爾部始終是大清北部的邊患,十分的野性難馴。雖然康熙和雍正持續被西北用兵,但是準噶爾對其的威脅仍然存在,最終在乾隆的精心準備下,清軍打敗了準噶爾,在乾隆給前線將領的秘旨中,下令滅族準噶爾部。
  • 中國古代史:策妄阿拉布坦統治下的準噶爾汗國
    已經確立了對喀爾喀人的保護權,這讓康熙帝很欣慰,而噶爾丹的死進一步保證了這一保護權,但康熙並不打算徵服塔爾巴哈臺的準噶爾國,而是任由噶爾丹的侄子,也就是僧格之子策妄阿拉布坦登上了綽羅斯部王位。因為康熙知道,噶爾丹曾一度想殺死策妄阿拉布坦。於是,在北京朝廷看來,準噶爾各部正由中國的一位盟友統治著。
  • 清軍在草原上被蒙古人用火器打敗,兩萬餘士兵喪命
    6月21日黎明時分,清軍趕到烏爾會河附近設立營地,見準噶爾人果然有些反應不及,清軍統帥緊接著就從軍中選取了二百多蒙古勇士作為先鋒攻打準噶爾人。又令喀爾喀蒙古的五百士兵,衝擊準噶爾人的輜重隊伍,想以此引起混亂,打亂準噶爾人的軍陣部署,以便大軍隨機而入。
  • 讓康熙帝三次御駕親徵的噶爾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1666年,噶爾丹正式學成畢業,返回準噶爾傳播佛法,主持重要的宗教儀式,翻譯佛教經典,並開始在當地形成了一定影響力。此時,巴圖爾琿臺吉早已去世,噶爾丹的哥哥僧格繼位,成為準噶爾部的首領。但在1670年,僧格被自己的兩個哥哥車臣和卓特巴巴圖爾襲殺,準噶爾部一片大亂。
  • 噶爾丹到底有多強?為什麼感覺他很容易就被康熙打敗了?
    準噶爾汗國在噶爾丹的領導下,先後徵服哈薩克、葉爾羌,又蕩平喀爾喀蒙古,兵鋒劍指北京。過於快速的擴張,使其內部不夠穩定,這裡最不穩定的因素就是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噶爾丹的汗位來自哥哥僧格,但僧格留有子嗣,其中就包括策妄阿拉布坦。
  • 噶爾丹末日之戰:本可把康熙連鍋端,卻把自己打成光杆司令
    編者按:清帝國跟準噶爾汗國的戰爭為很多歷史愛好者所熟知。只不過在普通的歷史介紹中,仿佛清帝國依靠著火器,摧枯拉朽一般就擊敗了準噶爾汗國。那麼歷史真的如此嗎?本期,冷兵器研究所就來說一下昭莫多之戰,看看蒙古梟雄噶爾丹的野望是破滅的。
  • 「成吉思汗第二」的噶爾丹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是這麼輸的
    按照準噶爾人的法律,僧格的兒子——索諾布阿拉布坦才應是合法正統的準噶爾部首領位繼承人(事實上僧格死後,索諾布阿拉布坦就繼任為準噶爾大臺吉了),但野心勃勃的噶爾丹並不願將權力還給侄子,因此噶爾丹一直對依附於自己的侄子們保持著打壓態度。
  • 準噶爾蒙古的和碩特部早就投降了清政府,為何又被滅族?
    清政府剿滅漠西準噶爾蒙古,是清朝開國不久的一件大事,歷時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一百多年,才徹底清剿完畢。這裡說其中一個插曲,準噶爾的和碩特部是如何被剿滅的?清朝乾隆年間,準噶爾部多次反覆叛亂,準噶爾汗國的和碩特部為了自保,早在戰爭開始前就歸順了朝廷,臺吉(蒙古語,清對蒙古貴族封爵名)沙克都爾曼吉率領本部4000多戶牧民投奔清軍,在清軍大營附近落腳。
  • 國家統一 功垂萬世 從《御製平定朔漠碑》看康熙三徵噶爾丹始末
    御製平定朔漠告成太學碑噶爾丹是準噶爾政權奠基者巴圖爾琿臺吉之子、藏傳佛教格魯派高僧溫薩活佛的轉世。他統一漠西蒙古各部,吞併回疆、哈薩克後建立了準噶爾汗國。五月二十三日,康熙授意內大臣索額圖召見在京的俄羅斯使者,希望俄國不要援助噶爾丹,清廷儘可能阻攔有可能成為噶爾丹同盟軍的潛在勢力。六月十三日,康熙得知噶爾丹沿著克魯倫河下遊進兵,便安排烏來穆沁、蘇克尼特等派兵趕赴阿喇尼處,「催督前軍駐汛界,不時至軍前探聽。我禁軍及火炮,俱速令前往。再發八旗前鋒二百名,每佐領護軍二名,預備以待。」
  • 當乾隆徵討準噶爾時,曾經強悍無比的蒙古人為何不堪一擊?
    而乾隆恰好等到了這個時候,當他出兵進攻準噶爾,收復新疆的時候,蒙古準噶爾部,爆發了大規模的天花,根據魏源和其他清代資料的記載,有40%的蒙古人生痘而死,就是死於天花。這原本是絕不可能發生的,本來蒙古人是不怕傳染病的,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決定了的,比如讓歐洲死了1/3人口的黑死病,就源自於蒙古。
  • 準噶爾盆地發現千億立方米大氣藏
    準噶爾盆地發現千億立方米大氣藏 2020-12-21 14:49   澎湃新聞記者 王嘉儀 素材 新華社 來源:澎湃新聞
  • 新疆準噶爾翼龍獨有特徵和捕食習慣
    最新研究揭示 新疆準噶爾翼龍獨有特徵和捕食習慣準噶爾翼龍生態復原圖。魏氏準噶爾翼龍頭骨形態特徵顯示短粗圓鈍牙齒、磨蝕面及吻端營養孔等。(受訪者供圖)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饒俊華)近日,記者從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美國開放獲取期刊《PeerJ——生命與環境科學雜誌》日前在線發表了該所汪筱林團隊關於魏氏準噶爾翼龍的頭骨顎區研究進展,補充了準噶爾翼龍的形態鑑別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