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垂垂老矣黃泉路近,即便活著也無所作為,殺之反有「鳥盡弓藏」之嫌,而嚴世蕃狠辣敏達年富力強,卻必須除之以絕後患。嘉靖皇帝權謀無雙馭群臣如犬馬,豈能不明白這其中的關竅。嚴嵩和嚴世蕃父子對於嘉靖皇帝來說,就是垃圾桶。他們幫著嘉靖平衡朝局、打擊反對派、聚斂天下財富……總之嘉靖皇帝所需要的,就是他們必須奉獻的。在這個過程中,本來屬於嘉靖皇帝的一身汙水,自然也都落到了他們身上。等到嘉靖皇帝覺得這個垃圾桶差不多裝滿了,想著換個垃圾桶,於是嚴嵩父子自然就要倒黴了。這麼說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我們只要看看嚴世蕃最終喪命的三項罪名就清楚了:通倭並妄圖逃亡日本、勾連江洋大盜、霸佔有王氣之地。
這三樣其實沒有一件是靠譜的,嚴世蕃或許有通倭之舉,但應該也僅限於謀財而已,他如果想要逃亡日本,難道不怕被引渡回天朝上國?以嚴世蕃的智商,應該沒有這麼弱智的想法。再說另外兩項。勾連江洋大盜這件事,沒查到相關記錄,但以嚴世蕃的胡作非為和膽大包天,應該是靠譜的。這也不稀奇,哪個當官的能沒兩個江湖朋友呢?這在沒遭清算的時候,根本就不叫事兒。佔據有王氣之地這件事兒發生在嚴世蕃被貶官期間,他私自返回老家蓋房子,所佔據的地方被認為是塊有王氣的風水寶地。這是典型的封建迷信,智商超群的帝國領導人們,怎麼會相信呢?之所以用這三項罪名就能要了嚴世蕃的命,只能說明是皇帝要讓他死。
事實上,在給嚴世蕃定罪的時候,很多人建議將他貪贓不法、迫害沈鍊、楊繼盛等忠臣的罪行都總結出來,老謀深算的徐階當即就給否定了:這樣是殺不掉嚴世蕃的,我們單單提通倭等三件事就夠了。徐階不愧是嚴嵩父子的掘墓人,他對現實有著清醒的認識:大臣們印象中嚴嵩父子的那些惡行,都是嘉靖皇帝授意下所為,用這些罪名給嚴嵩父子定罪,無疑是直接揭皇帝的傷疤,並沒什麼卵用,反而會讓皇帝覺得嚴嵩父子當垃圾桶不容易,說不定會放他們一馬。而通倭並準備移民、佔據王氣之地這些罪名,會讓嘉靖覺得嚴世蕃已經失去了忠誠,必須除掉以絕後患。徐階對嚴嵩父子和皇帝的關係洞若觀火,這一下果然擊中了要害,嚴世蕃最終一命嗚呼,嚴嵩雖然逃得性命,但最後也在孤苦無依中死去。
嚴嵩屹立朝堂數十年不倒,嚴世蕃號稱大明三個絕頂聰明人之一,難道他們不知道皇帝的用意和自身的結局嗎?他們肯定知道,但是既然已經被皇帝內定為垃圾桶,也只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同時盡情的享受垃圾桶的紅利,在瘋狂中等待最終命運的到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