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史:日德蘭海戰(續)

2021-01-08 小潭講娛樂

整夜裡,德軍的驅逐艦就像狼群一樣,不時地襲擊英艦,給英軍造成混亂和判斷失誤, 使傑利科摸不清德國艦隊在哪個方向。23時30分,大洋艦隊和英軍擔任後衛的驅逐艦遭 遇,由此演出了日德蘭大海戰的最後一幕。雙方藉助照明彈、探照燈和艦艇中彈的火光 進行著漫無目標的射擊和衝撞。激戰中英國3艘驅逐艦被擊沉,德國2艘輕巡洋艦被魚雷 送入了海底。拂曉前,雙方在混戰中又互有損傷。英國的一艘裝甲巡洋艦認敵為友,被 4艘德國戰列艦一個齊射當即變成一團火球;混亂中一艘英國輕巡洋艦被己方的戰列艦 攔腰切成兩段;德國一艘老式戰列艦步履蹣跚地跟在艦隊後面,被衝上來的一群英國驅 逐艦用魚雷擊沉。舍爾不顧一切地向東逃竄,於6月1日4時許通過合恩礁水道,傑利科 因害怕德軍布設的水雷,也匆匆打掃戰場後返回了斯卡帕弗洛基地。這場空前絕後的戰 列艦艦隊決戰,就這樣草草收場了。此戰,英國艦隊共損失戰列艦3艘,裝甲巡洋艦3艘、 驅逐艦11艘,戰鬥噸位11.5萬噸,傷亡6700多人;德國艦隊共損失戰列艦2艘、輕巡洋 艦4艘,驅逐艦5艘,戰鬥噸位6.1萬噸,傷亡3000多人。英國艦隊雖然比德國艦隊損失 多了近一倍,但並未傷著筋骨,而且進一步鞏固了在北海海域的霸主地位,德國因無法 打破英國人的封鎖,大洋艦隊成了名存實亡的艦隊,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未敢出海作戰。

日德蘭海戰對英國人來說是一個悲壯的勝利,其中的教訓也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刻 的莫過於以下三點:

  一是戰略運籌失策。英德兩國戰略決策者受陳舊軍事思想的影響, 認為艦隊決戰是取得制海權最可靠、最簡捷的途徑。因此,在日德蘭海戰前,無論在裝 備建設還是在編制訓練上,都以在決戰中殲滅敵主力艦隊為達成戰爭目的的最高手段, 不惜花費巨資建造和編練龐大的戰列艦艦隊。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雙方的企圖如出 一轍,都試圖尋找戰機以一次艦隊決戰取得決定性勝利,然而在延續了兩年才達成的這 場艦隊決戰後,雙方決策者才認識到,科技進步使新型海軍兵器不斷出現,海軍作戰手 段也日益豐富,企圖通過一次決戰實現戰爭目的已不可能。正如戰後貝蒂上將斷言,英 國正確的戰略不應是不惜任何代價力求使敵艦出戰,而是把它困在基地,這樣形勢對我 更為有利。德國也認為,就是在海戰中取得最有利的戰果,也不能迫使英國和解。這一 戰略調整對以後的戰爭產生了重大影響,隨後不久英德兩國的戰列艦雖沒有在戰爭中被 敵人消滅,卻被自己的水兵或擱置於一邊,或沉入了海底。

  二是作戰指揮失誤。戰前,英國海軍本來佔有客觀優勢和先機之利,可將計就計, 巧打智取,提高作戰效益,但由於英軍前線指揮員連連失策,先是不分青紅皂白,盲目 追殺德軍擔負誘敵任務的前衛艦隊;繼而又在主力交戰時畏首畏尾,放棄追擊逃竄之敵 的有利戰機;最後又沒有夜間決戰的決心和魄力,使得德軍有機會突破封鎖,返回基地。

  從上述情況人們不難看出,正確的作戰指揮關鍵在於審時度勢,量敵用兵,不被假象所 迷惑,積極地進行有利的決戰,避免不利的決戰,趨利避害,因勢利導,能動地爭取戰 爭的勝利。力量的強弱和形勢的利弊只具備了勝利的可能,如果作戰指揮失誤,照樣要 打敗仗。

  三是協同配合不力。在這場激烈搏殺,險象橫生的大戰中,到處都有不和諧的音符。

  英國艦隊出發時,未通知「坎帕尼亞」號航空母艦,致使其沒有參加作戰,減少了英軍 的優勢;戰中,德國艦隊在偵察情報力量不足,經常被動挨打時,卻叫10艘大型「齊柏 林」飛艇在基地睡大覺;當英國艦隊奮力追殺德國艦隊時,主力戰列艦卻因航速慢而掉 隊;當舍爾奮力衝出重圍,準備施放水雷阻止英軍追擊時,才發現全艦隊沒帶一顆水雷。

  這充分說明,現代軍事技術的發展,使作戰力量結構日趨複雜,單憑一兩件新式兵器並 不能決定作戰力量的優勢,而需要各種參戰力量緊密協調配合,形成整體作戰能力,才 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主戰兵器的作戰效能。這場海戰充分說明,裝備先進的戰列艦,沒有 了其他作戰力量的密切配合,就成了浮在海上的巨大靶子。

相關焦點

  • 日德蘭海戰中的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337發火力輸出
    【話說軍世】作為海戰歷史上最為著名的大海戰之一,日德蘭海戰是鋼甲巨炮的戰列艦們,最終重要的一直對決,其中從裝甲艦、無畏艦到超無畏艦,從戰列艦巡洋艦到戰列艦,更新的戰艦,更大的主炮口徑佔據著更加明顯的優勢。
  • 它曾是英國海軍最大的主力艦,在日德蘭海戰中遭受重創而不沉
    虎號的原型獅級戰列巡洋艦瑪麗女王號曾經是英國皇家海軍中火控系統最先進的主力艦,但也因為在日德蘭海戰中的慘烈殉爆而聞名於世。因此,虎號在日德蘭海戰以前是英國皇家海軍防護能力最強的戰列巡洋艦。虎號戰列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28340噸,滿載排水量35710噸,艦體全長214.6米,寬27.6米,吃水深度9.3米。該艦動力系統包括39座煤和重油混燒鍋爐以及4臺蒸汽輪機,最大輸出功率達108000馬力,最高航速可達27.5節。在25節高速狀態下,該艦續航距離可達4650海裡。
  • 日德蘭海戰,德軍雖然獲勝,卻因此成為了「隱形艦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於1914年,當時的工業科技水平遠不如三十多年後的二戰那麼發達,所以一戰時雖然有空軍了,但在戰場上的作用卻並不大,往往只是用來偵查敵情,戰爭的走向還是要靠陸軍以及海軍。一戰剛爆發的時候,德國盲目認為自己國家的陸軍可以所向披靡,橫掃世界,於是他們將希望全部寄托在陸軍身上。事實證明,德國錯的很離譜,凡爾登戰役狠狠地抽了德國一巴掌,將德國抽醒了,可卻有些為時過晚,當時德國陸軍多數陷於多線戰鬥的持久戰中,他們企圖迅速滅亡協約國的夢想破裂,不過德國高層也是立刻轉移了戰略重心,那就是企圖用海軍來實現戰略性突破。
  • 德國這艘潛艇立大功 用3枚魚雷擊沉一艘參加日德蘭海戰的戰列艦
    對於德國和英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糾葛,特別是在海軍領域,一個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日德蘭海戰。這次海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德國海軍試圖挑戰英國在海面上霸權的一個縮影。日德蘭海戰孰勝孰敗已經爭論了很多年了,雙方均聲稱自己是這場海戰的勝利者。不過英國皇家海軍有一艘戰列艦,從日德蘭海戰的硝煙中生存下來了,但是最終還是折在了德國的打擊之下,跟日德蘭海戰中的巨艦大炮之間的對轟不同,這艘戰列艦是被德國海軍潛艇擊沉的。這艘戰列艦就是英國皇家海軍巴勒姆號。
  • 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一共擁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日德蘭海戰時,英國大艦隊中共有10艘戰列巡洋艦,英艦在火力等性能上也要比德艦優秀一些,那麼同時期的德國公海艦隊中有多少戰列巡洋艦,在一戰時期德國共建造了多少艘,與英國的造船能力對比有什麼樣的差距。
  • 聖文森特級戰列艦:海戰中撕裂對方艦體,24小時「油耗」達360噸
    【話說軍世】自1905年無畏艦出現之後,戰列艦進入了無畏艦時代,前無畏艦們變得有些「落伍」,英國海軍在建造了兩型共計四艘無畏艦後,感覺自己的現代化戰艦數量不足,尤其是面對海峽對面很有「野心」的德國海軍,於是建造了3艘新的無畏艦聖文森特級,在後來的日德蘭海戰中,對德艦射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 人類海戰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日德蘭大海戰
    德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交戰背景一戰爆發後,部署在英國本土海域的「主力艦隊」,像一條看門狗,死死盯住了「大洋艦隊」,德國的海外交通線直接處於英國海軍的打擊之下。為了突破困境,德國當局要求海軍必須有所行動。14時28分,「加拉迪斯」號發射了日德蘭海戰的第一炮。接到報告後,德國人立即轉向東南,以期將英國人引向「大洋艦隊」主力。英國人立即追趕,但操之過急,戰列艦群未及時收到信號,延遲20分鐘加入戰鬥。英國人背對太陽作戰,龐大的軍艦輪廓成為了德國人的良好目標。15時,1枚炮彈命中了貝蒂的旗艦「獅」號,炮塔內100名官兵只有2人生還。
  • 日德蘭大海戰:英德主力艦隊正面交鋒,無畏級戰列艦最後的輝煌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與德國為了爭奪制海權,於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兩國海軍主力艦隊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的北海海域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日德蘭大海戰從兩國海軍艦隊帳面實力來講,英國顯然要略勝一籌。德國公海艦隊艦隊共99艘戰艦(16艘戰列艦,5艘戰列巡洋艦,6艘前無畏艦,11艘輕巡洋艦,61艘雷擊艦)。
  •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炮彈567公斤,海戰中瘋狂「挨揍」
    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戰列巡洋艦瘋狂「挨揍」雖然一戰中,在1915年1月的多格爾沙洲海戰中,獅號戰列巡洋艦一馬當先,追擊德國艦隊,帶領小夥伴擊沉了德國布呂歇爾號裝甲巡洋艦,並擊毀賽德利茨號戰巡兩座主炮塔,差點將其擊沉。
  • 告別日德蘭《大海戰3》二戰戰艦起航
    二戰期間的著名戰艦首次加入《大海戰3》,指揮官們將逐步踏入二戰時代,與戰功卓著的一戰戰艦告別!二戰艦隊 強勢加盟日德蘭大海戰是一戰中規模最大的艦隊決戰,充分的體現了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海軍之間的較量,英德兩國的大海戰對日後的海軍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比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數次大海戰,如珊瑚海、中途島、雷伊泰灣的航母大戰,戰列巡洋艦對戰戰列艦的北角海戰,戰列艦對轟的丹麥海戰和蘇裡高海峽海戰等,而一戰中,規模較大的只有日德蘭海戰,其他時候,雙方的水面艦艇都較少出戰,那英德之間戰艦的數量差距有多大呢。
  • 激戰日德蘭,戰列艦的巔峰對決,當年生死攸關時究竟都發生了什麼
    【軍武次位面】:FriedrichLau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的日德蘭海戰是一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戰,也是戰列艦作為主力艦隻的巔峰對決。此次海戰共有十萬人,共250艘戰艦投入戰鬥。最後德軍有2500餘人陣亡,11艘船被擊沉。英軍方面陣亡6000餘人,14艘船被擊沉。在這生死攸關的兩天都發生了什麼呢?下面就是有關日德蘭海戰的完整時間線。
  • 「哀之花」:23個人的一戰史
    幸好,瑞典學院院士皮特·恩格倫的文獻文學巨著《美麗與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戰個人史》為我們保留了一份翔實而鮮活的記憶遺產。作者以歷史學家的眼光和文學家的手筆,在當事人日記、家書和回憶錄等原始文獻的基礎上,別具匠心地編寫了23位真實人物的「一戰」經歷,通過252組特寫鏡頭,展現了從1914年8月2日(大戰全面爆發前兩天)到1918年11月13日(大戰結束後兩天)期間光怪陸離的戰火浮生相。
  • 海戰史上唯一的案例,被戰列艦發射的魚雷擊中,俾斯麥號的黑歷史
    戰列艦一直是大艦巨炮的代名詞,在一戰時期爆發的日德蘭海戰是海軍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列艦線性炮戰,而在此後更是將大艦巨炮推向了巔峰。以至於二戰時期日本建造出了滿載排水量高達7.2萬噸的大和級戰列艦,這款大型戰艦比中國海軍現有的航母噸位都大。
  • 【薦讀】「哀之花」:23個人的一戰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距今已經一百年了。
  • 《無畏戰艦》:一戰經典戰艦2019重現戰場
    《無畏戰艦》:一戰經典戰艦2019重現戰場 時間:2019-01-16 10:33:56
  • 二戰俾斯麥號戰列艦最慘烈一戰,被英國艦隊圍殲,中400多發炮彈
    熟讀海戰歷史的朋友肯定會知道,戰列艦之所以被稱之為「戰列」,是因為交戰過程中,雙方會一字排開進行互相搶T橫的戰列線決戰,特別是一戰的日德蘭海戰。到了二戰,由於一些國家在政治和經濟的原因,戰艦製造技術發展緩慢並落後於時代,數量也遠不及一戰,甚至無法形成戰列線和對手對轟,例如著名的圍剿俾斯麥戰鬥。德國在一戰之後接受了一系列嚴苛的條約,這幾乎使大型戰艦製造工作陷入停滯。在二戰前設計建造俾斯麥時,除了一些一戰的老技術,基本沒有更多的經驗可以套用,差不多是摸著石頭過河。俾斯麥:我一艘船就是一整條戰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