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英國海軍最大的主力艦,在日德蘭海戰中遭受重創而不沉

2021-01-09 古今沙場

1909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最新的獅級戰列巡洋艦,這級戰列巡洋艦的「英式風格」已經發展到了極致的程度,為了獲取皇家海軍最想要的高航速,獅級戰列巡洋艦裝了足有42座鍋爐,最高航速超過了27節,儘管和後來的聲望級戰列巡洋艦和胡德級戰列巡洋艦相比並不算快,但在當時已經是相當高的速度了。

因為獅級滿足了皇家海軍對戰列巡洋艦速度的追求,所以皇家海軍對其非常滿意,獅級戰列巡洋艦雖然只建造了兩艘,但後續的瑪麗女王號戰列巡洋艦和虎號戰列巡洋艦都是獅級基礎上的改進型。

虎號的原型獅級戰列巡洋艦

瑪麗女王號曾經是英國皇家海軍中火控系統最先進的主力艦,但也因為在日德蘭海戰中的慘烈殉爆而聞名於世。至於虎號戰列巡洋艦,在建成時曾是英國皇家海軍排水量最大的主力艦,直到後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出現,才摘走了這個桂冠。

最初,虎號戰列巡洋艦被英國皇家海軍列入獅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計劃,英國國會通過的預算中將虎號視作獅級的四號艦,然而英國皇家海軍在該艦的設計階段對設計方案進行了較大調整,原來煙囪之間的主炮塔被移動到了第三根煙囪之後,位於輪機艙之前,同時期英國為日本建造的金剛號戰列巡洋艦也採用了類似的設計。這種改進對於該艦的防護性能改善沒有什麼明顯的用處,但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炮口爆風衝擊艦體上層建築的問題。

虎號戰列巡洋艦的鍋爐數量比獅級的原始設計有所減少,但其安裝的鍋爐卻是經過改進的新型鍋爐,所以儘管鍋爐總數減少,功率卻增大了。由於鍋爐數量減少,節省的重量被用於裝甲防護,英國人將這些新增的防護重量全都用於加強甲板水平裝甲。因此,虎號在日德蘭海戰以前是英國皇家海軍防護能力最強的戰列巡洋艦。

虎號戰列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28340噸,滿載排水量35710噸,艦體全長214.6米,寬27.6米,吃水深度9.3米。該艦動力系統包括39座煤和重油混燒鍋爐以及4臺蒸汽輪機,最大輸出功率達108000馬力,最高航速可達27.5節。在25節高速狀態下,該艦續航距離可達4650海裡。

瑪麗女王號戰列巡洋艦

虎號戰列巡洋艦的武器裝備包括4座雙聯裝343毫米主炮和12座單管152毫米副炮,為了對付飛機和魚雷艇的威脅,該艦還安裝了2座76毫米速射炮。此外,該艦還安裝了4具533毫米水下魚雷發射管。虎號的裝甲防護延續了英國皇家海軍戰列巡洋艦一貫的「薄皮」特點,該艦舷側主裝甲帶最大厚度只有228毫米,甲板水平裝甲厚度76毫米,各水密艙之間的隔板裝甲厚度為127毫米,主炮塔正面裝甲厚度228毫米,炮塔座圈裝甲厚度203毫米,艦橋指揮塔裝甲厚度為254毫米。

一戰爆發後,虎號戰列巡洋艦作為皇家海軍最先進的戰列巡洋艦,多次參加重大作戰行動。1915年,該艦參加了多格爾沙洲之戰,但沒有受到什麼損失。1916年5月31日,虎號隨貝蒂艦隊參加了日德蘭海戰,此戰中,虎號戰列巡洋艦被德國戰列巡洋艦主炮發射的17枚大口徑炮彈命中,第三和第四主炮塔被多次命中,彈藥庫險些發生殉爆,差一點就步了瑪麗女王號、不倦號和無敵號的後塵,艦上官兵拼死滅火才使該艦倖免於難。

一戰前的虎號戰列巡洋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虎號戰列巡洋艦作為較新的主力艦被皇家海軍保留下來,但卻按照海軍條約的規定改裝成了訓練艦。1932年,艦齡20多年的虎號從英國皇家海軍退役,並被送往船廠拆毀。

相關焦點

  • 日德蘭海戰中的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337發火力輸出
    日德蘭海戰中的火力輸出:381毫米主炮戰列艦,單艦發射337發主炮彈超無畏艦是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海軍大艦隊的主力艦,比如說4艘鐵公爵級、4艘獵戶座級(或翻譯為俄裡翁級)、4艘英王喬治五世級,他們裝備的都是13.5英寸(約343毫米)45倍徑主炮,在數量規模上,其實參加日德蘭海戰中,28艘英國戰列艦中的重要中堅力量
  • 英國戰列巡洋艦第二型主炮:炮彈567公斤,海戰中瘋狂「挨揍」
    【話說軍世】在戰列巡洋艦稱為了新銳戰艦之後,英國皇家海軍建造建造了無敵級和不倦級兩型,並在戰列艦進入了超無畏艦後,開始建造裝備更大口徑主炮的戰巡,也被不少網友調侃為「動物園」。日德蘭海戰中:英國戰列巡洋艦瘋狂「挨揍」雖然一戰中,在1915年1月的多格爾沙洲海戰中,獅號戰列巡洋艦一馬當先,追擊德國艦隊,帶領小夥伴擊沉了德國布呂歇爾號裝甲巡洋艦,並擊毀賽德利茨號戰巡兩座主炮塔,差點將其擊沉。
  • 德國這艘潛艇立大功 用3枚魚雷擊沉一艘參加日德蘭海戰的戰列艦
    對於德國和英國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糾葛,特別是在海軍領域,一個永遠繞不開的話題就是日德蘭海戰。這次海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德國海軍試圖挑戰英國在海面上霸權的一個縮影。日德蘭海戰孰勝孰敗已經爭論了很多年了,雙方均聲稱自己是這場海戰的勝利者。不過英國皇家海軍有一艘戰列艦,從日德蘭海戰的硝煙中生存下來了,但是最終還是折在了德國的打擊之下,跟日德蘭海戰中的巨艦大炮之間的對轟不同,這艘戰列艦是被德國海軍潛艇擊沉的。這艘戰列艦就是英國皇家海軍巴勒姆號。
  • 一戰史:日德蘭海戰(續)
    23時30分,大洋艦隊和英軍擔任後衛的驅逐艦遭 遇,由此演出了日德蘭大海戰的最後一幕。雙方藉助照明彈、探照燈和艦艇中彈的火光 進行著漫無目標的射擊和衝撞。激戰中英國3艘驅逐艦被擊沉,德國2艘輕巡洋艦被魚雷 送入了海底。拂曉前,雙方在混戰中又互有損傷。
  • 日德蘭大海戰:英德主力艦隊正面交鋒,無畏級戰列艦最後的輝煌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與德國為了爭奪制海權,於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兩國海軍主力艦隊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的北海海域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德國公海艦隊無畏級戰列艦首先由英國開始製造,第一艘艦艇命名為無畏號,它是英國皇家海軍一艘具有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是近代海軍史上第一艘採用統一型號主炮的戰列艦,也是第一艘採用蒸汽輪機驅動的主力艦
  • 爪哇海戰中盟軍艦隊被魚雷殲滅:1942年3月8日爪哇荷蘭軍隊投降
    東南亞是英美法荷的地盤,當時法國也已經投降,現有的維希法國不可能和日軍作戰。而英國的主力還在歐洲激戰,無暇兼顧東南亞。而美國太平洋艦隊,剛剛在珍珠港遭受毀滅性打擊,連自己的殖民地菲律賓也保不住,更別說增援印尼。
  • 人類海戰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日德蘭大海戰
    另一邊,英國海軍部獲知在5月30日前的一周內,德國海軍的無線電通信量大增,判斷出德國方面有大規模行動。為應付不測,英國「主力艦隊」司令傑利柯爵士組織艦隊在海上集結,監視德國出入北海的門戶。此時,兩位海軍上將都未預料到對方的艦隊已經傾巢出動,更沒想到在不久以後,他們將親身參與一場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艦隊決戰。
  • 聖文森特級戰列艦:海戰中撕裂對方艦體,24小時「油耗」達360噸
    【話說軍世】自1905年無畏艦出現之後,戰列艦進入了無畏艦時代,前無畏艦們變得有些「落伍」,英國海軍在建造了兩型共計四艘無畏艦後,感覺自己的現代化戰艦數量不足,尤其是面對海峽對面很有「野心」的德國海軍,於是建造了3艘新的無畏艦聖文森特級,在後來的日德蘭海戰中,對德艦射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 日德蘭海戰,德軍雖然獲勝,卻因此成為了「隱形艦隊」
    但德國海軍的實力依舊不如英國,他們的船隻比英國少,艦隊上所安裝的武器也比英國落後,這要源於一開始德國對於陸軍的盲目自信,即便如此,德國依舊認為,可以通過海軍來打破僵局。1916年,德國高層任命萊因哈特·舍爾為德國大洋艦隊的司令,名聲聽起來很大,可實際上,只有舍爾明白自己有多麼的難受。
  • 當年的中日甲午海戰,北洋海軍艦隊輸在什麼地方呢?
    甲午海戰是鐵甲艦時代,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場海戰,這場海戰中,被認為實力更強的北洋海軍卻慘敗在日本艦隊手下。另外,北洋海軍還有超勇、揚威等二艘撞擊巡洋艦,以及鎮東南西北中邊等6艘小噸位的蚊炮船。這些軍艦的一大特色就是:艦首對敵、航速偏慢、防護偏重。 但是這種配置的艦隊在當年非常盛行,除了北洋海軍之外,英德海軍在鐵甲艦時代也是這樣的,按當時北洋海軍各艦航速來看,平均最大航速只有14節左右,機動性嚴重不足。
  • 太平洋戰爭中與艦同沉的五位指揮官,用生命踐行海軍榮耀!
    海軍是一個歷史悠久且充滿榮譽感的兵種,一支艦隊往往是一個國家多年積累的精華,一場海戰有時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所以艦隊指揮官往往具有極強的榮譽感,在面臨失敗之際往往會用自己的生命來履行自己責任,與艦同沉的悲壯場景時有發生,在太平洋戰爭中就有5位艦隊指揮官用這樣的方式捍衛了本國海軍的榮耀。
  • 它是第一級純日本血統戰列艦 被周密保護,直到二戰結束仍有留存
    該級戰列艦,是華盛頓海軍條約生效期間,日本最為強大的戰列艦,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之一。  根據以往海戰的經驗,日本海軍決定建造高航速重火力的戰列艦,以與美國海軍造艦競爭中以質量來補充數量的不足。長門級戰列艦,裝備了8門45倍徑410毫米主炮(在大和級的460毫米主炮出現之前,長門級的主炮口徑,是全世界最大的),四座主炮塔在艦艏與艦尾採用背負式布置。
  • 胡德號:二戰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被俾斯麥號一炮打成兩截
    文:桌面戰爭兵棋 | 賽文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HMS Hood)舷號:51,作為英國皇家海軍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也是英國皇家海軍建造最大的戰列巡洋艦,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全世界最大的戰列巡洋艦。
  • 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沉了怎麼辦?封鎖消息防止德國人知道!
    在沒有航空母艦的時代裡,戰列艦就是當時的海戰主力。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有一支強大的戰列艦艦隊,那麼基本上你就可以橫行大海。這其中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無疑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寄予厚望的戰列艦,可也就是這級戰列艦給英國皇家海軍鬧了大笑話,不僅戰列艦觸雷後大量進水,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也紛紛逃之夭夭,以至於戰列艦最沉入大海。
  • 一戰前的英國海軍有多強大?主力艦600餘艘,長期保持兩強標準
    一戰前,英國海軍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當時的英國海軍主力艦多達600餘艘,英國海軍能同時擊敗當時任意兩國的海軍。也就是說,世界排名第二和排名第三的海軍加起來也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自16世紀英國人崛起開始,英國人就致力於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隨著英國殖民勢力的擴張和工業的崛起,英國人的海軍實力不斷增強。
  • 英國建造的最後一艘戰列巡洋艦——「胡德」號戰列巡洋艦
    作為大英帝國實力尊嚴的象徵,排水量達41785噸的「胡德」號戰列巡洋艦是當時最大的主力戰艦,她的出現昭示著不列顛統治下的和平未曾消弭,英國依然保有世界霸主的地位。在英國皇家海軍的歷史上,胡德家族湧現出了多位上將,頭一位便是在18世紀對法戰爭中效力於海軍上將羅德尼麾下的胡德子爵,其兄亞歷山大·胡德子爵(第一布裡德波特子爵)與其侄塞繆爾·胡德爵士後來都晉升為海軍上將,後者還是海軍少將時曾指揮「熱心」號戰艦參與了尼羅河河口海戰。
  • 「海軍恐慌」催生出的超無畏戰艦:「俄裡翁」級戰列艦
    早就想寫「日德蘭」海戰,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大的海戰,也是對海軍發展有巨大影響的一場大海戰。但是寫了一點就寫不下去了,因為我沒辦法用較短的篇幅講清參戰的主力艦的情況。只好先把海戰放一放,回過頭來先寫「俄裡翁級戰列艦」,也叫「獵戶座」級戰列艦,前者是音譯,後者是意譯。
  • 英國戰巡遠嫁東洋的,日本海軍的當家主力最終折戟太平洋
    前言:此前結束了英系戰列艦的科技線的介紹,但是發現在主力艦上英國比美、德、日、意、法這5個主要海軍國家多了一條科技線,在主力艦上其他國家都是一條科技線而已,唯獨英國有兩條科技線,而這多出來的一條科技線就是戰列巡洋艦,所以從本期開始為大家說一下英系著名的戰巡。
  • 海戰史上唯一的案例,被戰列艦發射的魚雷擊中,俾斯麥號的黑歷史
    戰列艦一直是大艦巨炮的代名詞,在一戰時期爆發的日德蘭海戰是海軍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列艦線性炮戰,而在此後更是將大艦巨炮推向了巔峰。以至於二戰時期日本建造出了滿載排水量高達7.2萬噸的大和級戰列艦,這款大型戰艦比中國海軍現有的航母噸位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