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是一個歷史悠久且充滿榮譽感的兵種,一支艦隊往往是一個國家多年積累的精華,一場海戰有時能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所以艦隊指揮官往往具有極強的榮譽感,在面臨失敗之際往往會用自己的生命來履行自己責任,與艦同沉的悲壯場景時有發生,在太平洋戰爭中就有5位艦隊指揮官用這樣的方式捍衛了本國海軍的榮耀。
1941年底隨著日本海軍不斷向東南亞施壓,英國派出了由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不撓號航母和四艘驅逐艦組成的Z艦隊進駐新加坡威懾日本,12月7號珍珠港事件爆發後艦隊司令菲利普中將決定出擊攔截登錄馬來亞的日軍,結果半途遭遇日本航空兵打擊,反擊號被命中13發魚類沉默,威爾斯親王號被命中7枚魚雷和無法計數的航彈,最後時刻菲利普中將拒絕登上救生艇,在甲板上與艦同沉。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荷屬印度尼西亞被日軍侵略,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成立聯合艦隊,司令官由荷蘭海軍少將卡雷爾·多爾曼擔任,1942年2月18日率領艦隊攔截具有絕對優勢的日本海軍艦隊,在艦隊連續遭受重創不斷有艦艇沉沒的情況堅持攻擊日軍艦隊,鏖戰37小時候旗艦德·魯伊特號被魚雷擊中引爆彈藥庫,多爾曼少將意識到戰鬥徹底失去希望,向艦隊其他艦艇發出了不要救援,立刻撤退的燈光信號後發布棄艦命令,倖存者回憶多爾曼在指揮船員離開和鼓勵他們之後回到了艦橋,和該艦一同沉沒,多爾曼也成為了荷蘭的民族英雄,戰後用他的名字命名航空母艦。
1942年6月4日日軍聯合艦隊在此出擊準備攻佔中途島,消滅美軍太平洋艦隊,由於電報被美軍破譯,最終慘敗,四艘航母被美軍擊沉,日軍航母指揮官山口多聞所在的航母飛龍號被美軍俯衝轟炸機連續命中重磅炸彈,最終損管不力只能棄艦,被己方驅逐艦發射魚雷擊沉,山口多聞在對部下發表講話鼓勵繼續作戰後將自己綁在艦橋裡與艦同沉,也拉開了日本玉碎的序幕。
1944年10月美軍為了將戰場推進到日本本土,決定在菲律賓萊特島登陸並以此為跳板進行下一步行動,日本海軍發動反登陸作戰,計劃用戰列艦攻擊美軍登陸部隊,西村祥治中將率領扶桑山城號戰列艦由蘇裡高海峽突入雷伊泰灣,10月24號晚在海峽中被美軍戰列艦隊迎頭痛擊,扶桑山城兩艘戰列艦被擊沉,西村祥治與艦同沉。
1945年4月7號,窮途末路的日本海軍發動菊水特攻,日本軍令部次長伊藤整一中將親自率領大和號戰列艦發動自殺式攻擊,妄圖在衝繩島衝灘打擊登陸美軍,在出港後不久便被美軍航空兵圍攻,美軍以損失10架戰機死亡12人的代價擊毀這艘人類史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由於對於日本海軍指揮官這種不負責任的自殺式攻擊的不滿,美國海軍挨個審問為數不多的日軍倖存俘虜,得知了伊藤整一在日本住所的具體位置,往該地扔了300顆燃燒彈,作為對瘋狂軍國主義行為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