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艘沉沒,二戰日本戰列艦成美軍優先攻擊目標,一打就沉怎麼回事

2020-12-10 騰訊網

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很多裡程碑事件發生,比如V2飛彈襲擊倫敦、Me262噴氣式戰機實戰、還有航母成為海戰新王者,這最後一條不但改變了海戰模式,還改變了整個二次世界大戰的走勢。太平洋海戰,航空母艦成為海戰主角,戰列艦日薄西山直到被完全放棄。一切都發生的那麼突然。

縱觀二戰期間各國戰列艦損失情況,日本海軍損失最為慘重,11艘主力戰列艦沉沒,其中被擊沉的就有7艘!這些沉沒戰列艦中,不乏大和、武藏這種排水量超過6萬噸的海上巨無霸。但它們不可一世並沒有什麼用,該沉還是沉了。

而這11艘戰列艦佔到了日本二戰期間戰列艦總量的90%!單看戰損率日本海軍戰列艦損失已經超過德國的U型潛艇部隊。對於日本戰列艦傷亡如此慘重,大多數軍迷得出的結論是日本戰列艦防禦太弱,沒有足夠的裝甲自然生存能力不強。多年來,這個結論已經成為共識,但我個人認為不能一概而論,以偏概全。

不可否認,日本戰列艦是存在防禦不足的問題。但這並非因為缺少鋼材資源,這點從大和號的出現就能看出,日本並非造不出重型戰列艦,只要它們想就可以。

之所以日本海軍中充斥大量輕型戰列艦,還和他們的海軍理念有關。日本海軍認為,戰列艦最關鍵的是要能跟上整個艦隊的行進,因此提升速度是關鍵,比如日本的金剛級戰列艦,就是快速戰列艦的代表。

金剛級戰列艦最大時速超過28節!在1915年那個時代速度已經非常快了,而在後來的太平洋海戰中,服役超過30年的金剛級戰列艦依舊被日本海軍委以重任,就是因為它快速的特性。想快速戰列艦就不能太重,所以日本海軍戰列艦防禦往往都比較差。

除了防禦差之外,日本海軍二戰戰列艦損失慘重,還因為海戰模式已經改變。在當時太平洋戰場,美軍航母戰鬥群發揮超視距打擊優勢,往往在幾百公裡外就能對戰列艦發起攻擊,戰列艦體型龐大機動能力弱,一旦被俯衝轟炸機盯上,往往很難逃脫。

這種情況下,戰列艦要面對上百架戰機的狼群圍攻,就算你是恐龍也無法逃脫。一旦有一枚重磅炸彈命中,瞬間就能讓戰列艦失去戰鬥力,這一點無論美國還是日本都一樣。

在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海軍已經沒有航母和美軍對抗,戰列艦形隻影單,單艘出海沒有預警沒有護航,基本就是活靶子,能做的就是壯烈犧牲而已。日本大和號戰列艦就是最好的例子,被圍攻直到沉沒。

由此可見,在當時,無論是日本海軍還是美國海軍,戰列艦的時代已經過去,如果佔優勢的是日本海軍,那美軍戰列艦必然也會損失慘重。只能說天時已經不在戰列艦這頭,套用一句網路流行語:「大人,時代變了」。

相關焦點

  • 二戰中,日本擁有多少艘戰列艦,沉沒了多少艘
    二戰中,日本擁有多少艘戰列艦在1939年時,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共計擁有10艘戰列艦、37艘輕重巡洋艦,在太平洋地區是非常強大的一直海軍力量,此時的日本戰列艦大多是一戰前後建造的傳統戰列艦,主要有4艘金剛級,2艘扶桑級,2艘伊勢級,還有2艘長門級。
  • 從BB-31到BB-37,二戰中美軍早期戰列艦簡盤
    這64艘巍峨的海上鋼鐵巨獸不僅代表了美國海軍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成果,而且也為美國海軍後來的全球徵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是因為艦型老化以及作戰部署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中的這64艘近現代戰列艦,主要是BB-31到BB-64這34艘戰列艦在執行作戰任務。受限於篇幅,今天就先向大家簡單介紹下從BB-31到BB-37這幾艘美軍戰列艦。
  • 比睿號戰列艦沉沒記
    1942年11月13日10點20分,南太平洋薩沃島以北海面上,從美海軍亨德森機場起飛的9架魚雷機和6架戰鬥機發現了日本海軍比睿號戰列艦及其護航的驅逐艦,立即展開了圍剿戰。15架美機突然衝出掩護它們的雲層,從比睿號戰列艦的前方兩側進行魚雷攻擊,兩枚命中目標,將比睿號戰列艦的舵機炸毀。
  • 二戰中日本著名的「掃把星」戰艦,先後「克」沉數十艘戰艦
    陽炎八號艦,顧名思義就是指陽炎級驅逐艦的第八號艦,於1939年3月24日下水,並取「混雜雪花的強風」之意被命名為「雪風」號。在二戰日本艦艇中,「雪風」號的經歷堪稱神奇,它參加了太平洋戰役的大部分戰鬥,航程達20萬公裡,但自身卻僅戰死10人,艦體更是只受過輕傷,因而被稱為「祥瑞之艦」;但又因與它一起參戰的軍艦大多沉沒,因此又被稱為「詛咒之艦」、「掃把星」。
  • 日本金剛級戰列艦覆滅記
    演習中,日方接到美軍的通知,要求參演的日本海上自衛隊金剛級宙斯盾艦的2號艦霧島號,11月15日負責為參演的美軍航母華盛頓號護航。為何接到這樣一個通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軍官們心裡百味雜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二戰日本榛名號戰列艦雷伊泰灣海戰成為肉盾奇蹟般返回了日本港口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的金剛級戰列艦榛名號戰列艦,算是日本二戰中金剛四傻中唯一艘比較聰明的戰列艦,1941年12月日本南下戰役期間的主力戰艦之一,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被編入三川艦隊,支援馬來半島,菲律賓登陸作戰,並在此期間多次迎擊威爾斯親王號和反擊號組成的遠東艦隊的核心,一度成為日本聯合艦隊的主力旗艦之一
  • 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巨炮「舔」機場,「砸傷」戰列艦
    【話說軍世】說到日本戰列艦,大和號總是最先被提起得到,畢竟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其代表著火炮戰艦的巔峰,不過大和號的戰績乏善可陳,實在拿不出手,沒有和其他戰列艦對戰過,雖然說被認為擊沉過一艘護航航母,不過後來美軍資料顯示,這艘航母是被日軍其他戰列艦擊沉的,因此如果說二戰日本戰績最佳的戰列艦排名,大和號確實提不起勁兒來。
  • 老當益壯:二戰中「爺爺」級戰艦火力硬拼,金剛級戰列艦
    同年11月13日,比睿號和霧島號想要再次炮擊瓜島機場,與當時負責海上巡邏警戒的美軍巡洋艦隊相遇,兩艘戰列艦充分發揮了火力優勢,美軍1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被擊沉,另外還有3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被擊傷。不過這次海戰中,金剛級戰列艦雖然以大打小,卻還是吃了大虧,3萬多噸的比睿號戰列艦被不到其十分之一大小,只有2474噸排水量的拉菲號驅逐艦抵近射擊,美軍驅逐艦主炮「懟著」上層建築猛烈開火,高級軍官死傷殆盡,不僅遭到重創,操舵裝置也被損毀,最後只能無奈自沉。
  • 日本二戰歷史唯一,一艘擊沉美軍航母的戰列艦,金剛號,戰列艦 雷伊泰灣大海戰
    按照日本海軍命名慣例,以巡洋戰列 艦命名方式, 艦名的是以 大阪府的 金剛山來命名。 金剛號建造過程中以引進英國技術和設計的目的,在英國設計、建造,日本隨後還依據隨金剛引進的設計圖自行建造了比叡、榛名、 霧島3艘和金剛號一樣的同型艦。以上四艘稱為金剛級。1912年5月18日下水,隨後4艦也經過一系列改裝成為戰列艦。 「金剛號」戰列艦經過改裝後於1931年9月完成。
  • 專門給對方「刷戰績」:日本戰列艦的四大「金剛」
    【話說軍世】在舊日本海軍挑起太平洋戰爭以前,舊日本海軍的主力戰列艦數量是當時世界海軍前列,偷襲珍珠港以後,又服役了戰列艦歷史上的超級戰艦:大和號,可謂一時風光無兩,而在此之前,舊日本海軍還擁有四艘金剛級戰列艦,不過這些戰艦都在二戰時被美軍「刷戰績」了。
  • 列表比慘:大和號的日本「姐妹」們二戰中的下場
    【話說軍世】自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敗,日本海軍共有10個級別24艘戰列艦服役,此外有10艘繳獲的戰列艦曾在日本海軍服役;從1913年到1942年開始計算的29年裡,日本海軍共建成戰列艦12艘,是日軍參加太平洋戰爭的主力戰艦,本文僅統計參與到二戰時代的日本戰列艦,以及它們的各自結局
  • 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日本國國民自信心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膨脹,這就將當時日本典型的軍國主義思想,用這樣方式灌輸到日本國民骨髓中,讓日本青年狂熱起來,從而走上一招核軍武的道路,所以長門級戰列艦才是當時日本民眾中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的戰列艦。
  • 日本四大「金剛」戰列艦:被打出了三個第一
    【話說軍世】在舊日本海軍挑起太平洋戰爭以前,舊日本海軍的主力戰列艦數量是當時世界海軍前列,偷襲珍珠港以後,又服役了戰列艦歷史上的超級戰艦:大和號,可謂一時風光無兩,而在此之前,舊日本海軍還擁有四艘金剛級戰列艦,不過這些戰艦都在二戰時被美軍「刷戰績」了。
  • 1943年,美軍打撈珍珠港內沉沒的戰列艦,數十根拉繩才讓戰列艦回正
    由於日軍來得突然,珍珠港內的艦隊反應不過來,很多停放在港口的軍艦都遭受打擊,比如俄克拉荷馬號戰列艦,因為體型龐大,它很不幸地成為日軍戰機照顧的首要目標,被至少5枚魚雷擊中,導致大量進水,快速沉沒在了港口內,當時有429名官兵因為來不及逃脫而隨艦喪生。
  • 日本綾波號驅逐艦號稱所羅門的鬼神,單艦襲擊美軍艦隊,擊傷三艘
    在第二次所羅門海戰中,弗萊徹指揮美軍特混編隊擊退了南雲指揮的日軍機動部隊,導致日軍增援瓜島的企圖破產,這是在中途島和珊瑚海海戰後美日航母之間的第三次對決。而在第三次所羅門海戰中,日本帝國海軍再次折戟,金剛級戰列艦霧島號被華盛頓號擊沉,比叡受到美岸基航空兵攻擊而沉沒,增援瓜島的運輸部隊全滅。雖然在戰術上美軍的損失更大,但在戰略上聯合艦隊徹底丟掉了主動權,並從此開始走向末日。
  • 這艘戰艦是珍珠港事件罪魁,兩枚核彈才炸沉它,竟因此成美軍救星
    二戰前,長門號和陸奧號與英國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以及美國三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並稱為當年世界海軍七巨頭,而且長門號自1920年服役後,一直擔任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直到1941年大和號服役。但和一直因保密而十分神秘的大和號不同,長門號多年中一直被日本視為國民偶像而人氣極高。
  • 【海戰歷史講堂】擊沉「霧島」號戰列艦
    1942年11月15日,霧島返回瓜達爾卡納爾島炮擊亨德森機場,在與美軍艦隊交戰中,霧島號與日本其他軍艦集中火力射擊,取得重創美軍南達科他號戰列艦的戰果(霧島號兩枚主炮炮彈命中了南達科他號)。其後午夜時分由於霧島號打開探照燈照射南達科他號暴露了自己,在八千碼的距離上遭到美軍艦隊中未被發現的另一艘戰列艦華盛頓號的打擊。
  • 二戰中各國沉沒多少艘航空母艦?日軍下場最悽慘
    1944年6月,「大鳳」號第一次出擊,發出第一批飛機後即被美軍潛艇發射的魚雷命中艦島下方,驚人的爆炸摧毀了艦內所有較薄弱的結構,但「大鳳」號仍在海面上漂浮了1個多小時才沉沒。該艦由於「悶炸」而使人員傷亡慘重,陣亡官兵在1000人以上。
  • 二戰美軍戰沉11艘航母,日軍戰沉24艘航母,為何兩國差異這麼大?
    二戰結束後的美軍航母群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一共有11艘航空母艦被擊沉,佔比約為7.28%。而作為美國海軍主要對手的日本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共25艘航空母艦,但是截至到戰爭結束,一共有24艘航空母艦被擊沉,戰損比達到了96%。那麼?為什麼二戰中美日航母的戰損比差異這麼大?
  • 世界上一艘永不沉沒的戰艦,被稱為「水泥戰列艦」
    我們都知道要研製一艘戰列艦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戰爭期間,可是美國的軍工就很會就地取材,在一座小島上打造了一艘戰列艦,非常神奇,成為了世界上永遠不會沉沒的戰艦,這艘戰列艦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那就是「水泥戰列艦」,那麼美國軍工究竟是怎麼就地取材打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