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卡洛夫之死與日軍第三次塞港行動
馬卡洛夫自從到達旅順之後,他多次主動出擊,但是,他並不想和日軍展開決戰。真正的決戰,他要等到俄國的增援艦隊到達後才能進行。他在旅順口出擊的目的只是騷擾日軍,儘可能地撿到些便宜。
4月13日,馬卡洛夫再次親率艦隊出擊,希望能夠獲得戰果。但是港口外的日艦迅速撤退。馬卡洛夫追了一陣,發現前面有日本的主力艦隊,於是立即下令返航。
在返航途中,當艦隊行駛到黃金山附近時,馬卡洛夫乘坐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巡洋艦突然觸雷,而且要命的是,水雷引爆了艦首的彈藥艙,軍艦立刻就發生了一系列爆炸,很快沉入海底。馬卡洛夫上將就這樣殞命大海。
斷送了馬卡洛夫性命的這枚水雷究竟是日本人布下的,還是俄國人自己布設的,到現在也無定論。如果是俄國人自己布設的水雷,那可真是莫大的悲哀。用中國的古話講,那就是「天亡我也」!
馬卡洛夫之死給了俄國太平洋艦隊致命的打擊,稍有起色的士氣瞬間又低落了下去。繼任的維特蓋夫特海軍少將再也沒有了出擊的勇氣,只能是縮在港內被動挨打,然後苦苦期盼第二太平洋艦隊早日到來。
與此同時,日本人依舊打算繼續進行堵塞戰。這一次,他們總結了經驗,決定一次派出十二艘堵塞船,讓成功的概率增大一些。這一次行動的指揮官也換成了海軍中佐林三子雄,他手下有244名敢死隊員。
5月1日,日本海軍的大隊人馬再次撲向旅順口。然而,由於天公不作美,旅順口外風高浪大,海況很差。東鄉平八郎司令徵求林三子雄的意見是否可以行動,林三子雄說:「北風屬地風,我認為旅順港口之波濤必能靜穩,今夜一定決行!」
5月2日夜23時,船隊到達旅順口外, 俄國艦隊與岸防炮臺毫無動靜。於是,伴隨行動的第二、第三驅逐艦隊駛向老鐵山下,第四、第五驅逐艦隊駛向黃金山方向,中間由水雷艇隊進行戒備。堵塞船隊則於夜間24時到達港外。這時忽然颳起了東南風,風勢極大,波濤洶湧,船體劇烈搖晃,連船上的救生艇都被刮掉了。總指揮林三子雄對參謀說:「冒此風波突進堵塞之後,收容隊員會很困難,因而徒損人命,雖然本來都是不想生還的隊員,然而本來能夠救出的將士,使其徒死,這絕非上策!所以我今夜欲終止此封塞事業,你以為如何?」
參謀遠矢勇之助回答說:「此際之進退,一切服從總指揮之意見。」於是林三子雄下令:「今夜中止行動,各船都須引退!」隨即他命令赤城號驅逐艦傳達各船,然而風高浪大,各船分離,船上也都沒有無線電,赤城號沒能把命令全部傳達到,有的堵塞船即使接到了命令也不肯接受,反而全速向旅順駛去。
參與堵塞行動的船隻最後共有8艘,它們是:「佐倉丸」、「遠江丸」、「愛國丸」、「江戶丸」、「三河丸」、「小樽丸」、「朝顏丸」、 「相模丸」。船上共計159名敢死隊員。
當晚,「三河丸」一馬當先,全速向港口突進,結果被俄軍的探照燈發現,俄軍的炮彈猛烈地打了過來。「三河丸」冒著彈雨破壞了港口的防禦網,闖入到航道的中央位置投錨之後爆沉。
「佐倉丸」隨後也衝入到港口的航道,在電巖附近投錨爆沉,敢死隊員全部喪生。繼而各船都先後接近旅順港口,俄軍岸炮的炮火更加猛烈,所敷設的水雷都漂在了各艘堵塞船的前後,而殺紅了眼的堵塞船則不顧死活地繼續前進。
「遠江丸」被俄國炮艦和老虎尾炮臺射來的炮彈擊穿了冷罐氣筒,蒸汽外洩,舵機被打壞,羅盤亦被粉碎,發生大火,不能前進,指揮官本田少佐決定就地爆沉。由於「遠江丸」已被炮火炸壞,又因觸到了港口的第一道防禦網而受阻。俄軍在港口設有兩道防禦網,相距為40—50米,結果「遠江丸」爆沉的位置只堵住了港口航道的半部。
「江戶丸」還沒有到達港口就被俄軍重炮擊穿了後部,海水大量湧入,但船隻仍然冒著彈雨頑強前進到達了港口航道,找到了適當的位置,投錨 炸沉。
「愛國丸」在港口附近觸到俄國敷設的水雷,雖然爆炸受傷,但仍然向前突進,俄軍炮彈又擊穿了左舷側,命中汽罐室,因而同時爆沉。
「小樽丸」和其餘的堵塞船一起冒著彈雨,以黃金山射來的探照燈光為目標向前猛衝。凌晨3時5分突破了港口的防線,深入到航道,遭到了俄艦的猛烈炮擊。「小樽丸」舵機被打壞,船舵失去了作用,在靠近航道的西岸,投錨爆沉。
「相模丸」跟隨著「小樽丸」之後到達港口外,行駛至港口附近,一邊躲避水雷一邊前進,凌晨3時30分從港口防線的間隙沿岸闖入航道,到達「小樽丸」炸沉的幾乎相同地點時,轉向西北,在航道的右半部爆沉。
「朝顏丸」還沒有到達港口,就被俄軍炮彈打壞了舵機而無法航行,於是便在黃金山附近爆沉了,此船沒有一個生還者。
參加行動的日軍敢死隊員只有67人生還,60人陣亡,還有32人落水被俘。沉沒的八艘日本船實際只有兩艘起到了阻礙通行的作用,然而並不能完全阻止俄國軍艦的通行。因此,日軍的堵塞戰實際上還是歸於失敗了。
(六)日本聯合艦隊的至暗時刻
堵塞戰失敗後,日本聯合艦隊只能堵在旅順港門口,隨時準備與衝出來的俄國艦隊決戰。同時,他們還不斷派出艦隊,對港內的俄艦進行騷擾性的炮擊。然而,好運氣不會總是站在日本這一邊,他們觸黴頭的時刻終於來到了。
5月15日,日本的「初瀨」、「八島」兩艘戰列艦在數艘巡洋艦的拱衛下,來到了旅順口港外,又一次對著港內亂轟一氣。到了下午,日本艦隊像例行公事一樣打卡下班,返回基地。
然而,好像是馬卡洛夫的鬼魂在作怪,當日艦返航時,海面上忽然飄起霧氣,而且越來越濃,像是一大團白色的棉絮一般,將日本艦隊緊緊地包裹了起來。
由於距離旅順港已經比較遠了,所以日本艦隊也沒有太過緊張,因為俄艦是從來都不敢離開旅順港太遠的。
然而,這一次日本人大錯特錯了。因為有位勇敢的俄國艦長已經在他們前進的道路布好了水雷。
俄國「阿穆爾」號布雷艦的艦長伊萬諾夫是個聰明而又大膽的人。他認真觀察日艦的活動規律,發現日艦的航行軌跡相對固定,這對於水雷戰來說,是最有利不過的了。於是他主動請纓,要出港布雷。
可是,繼任馬卡洛夫的維特蓋夫特海軍少將膽小如鼠,唯恐再損失軍艦,因此他限定俄國軍艦離開港口不得超過9英裡。
但是伊萬諾夫沒有服從他的命令,他帶著軍艦跑到了距離港口超過15英裡的地方布設了水雷。據說他因此還挨了維特蓋夫特一頓臭罵。
可正是這些水雷取得令人難以預料的驚人戰果。當日本艦隊駛入雷區後不久,「初瀨」號戰列艦就首先撞上了一枚水雷,伴隨著驚天的轟響,「初瀨」的彈藥庫被引爆,沒有幾分鐘的時間,這艘巨艦就一頭栽進了深深的海底,萬劫不復了。
其餘的日艦不由得慌作一團,結果,「八島」號戰列艦也碰上了水雷。雖然日本水兵緊急搶險,勉強保住了「八島」沒有沉沒,但是當「八島」踉踉蹌蹌地返回基地時,在夜裡22時50分左右,還是堅持不住沉入了海底。
日本人的噩運還不算完。「春日」號巡洋艦在忙亂中,一頭撞上了「吉野」號巡洋艦。在甲午海戰中唱頭牌小生的「吉野」到了日俄戰爭時期已經淪為了跑龍套的配角,想不到被毛躁後生「春日」一下子攔腰撞出了一個大洞。結果,「吉野」無可奈何地沉入了它無比熟悉的中國黃海,最終還是沒有逃脫被撞沉的命運。
一天之內損失兩艘戰列艦、一艘巡洋艦,這對於日本海軍來說實在是莫大的損失。然而,這還不算完。三天後的5月18日,一隊日本驅逐艦又重演了這一幕。驅逐艦「曉」號觸雷沉沒,「赤城」號驅逐艦則撞沉了友艦「大島」號。因此,這一個星期就被日本人稱為「惡魔的一周」。
旅順口外的損失對於日本來說實在是難以承受。當時日本還不能建造戰列艦。它僅有六艘戰列艦,這一下子就報銷了三分之一,如果外界知道了這件事,那麼對於整個部隊乃至國家的士氣都會造成嚴重的打擊。因此,日本人隱瞞了真相,直到戰爭結束後才公布了兩艘戰列艦損失的情況。
(七)俄國第一太平洋艦隊的最後出擊
當戰爭進入到六月份的時候,俄國人的形勢總的來說還不算太壞。
單就旅順來說,斯特塞爾將軍指揮的俄國陸軍憑藉著堅固的堡壘工事,抵擋住了日本乃木希典指揮的日軍發動的進攻。海軍這邊也能頂住日本聯合艦隊的進攻。此時,俄國已經開始籌備第二太平洋艦隊,一旦援兵到達,俄國海軍將反而處於優勢,如此一來,俄軍就有了獲勝的希望。
日本這邊則有些無計可施,只能期盼陸軍能早日取得戰果,但是陸軍卻遲遲都不能取得進展。日本朝野上下對此一片焦慮。
就在這關鍵時刻,俄國人開始連連走出臭棋。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將軍擔心寶貴的艦隊有個三長兩短,所以一再催促維特蓋夫特將軍率領艦隊衝破日軍的封鎖,跑到海參崴去。
維特蓋夫特知道艦隊一出港就兇多吉少,所以磨磨蹭蹭不肯行動。6月23日,他終於率領艦隊偷偷地溜出了港外,但是很快就被日艦發現。維特蓋夫特見日本的主力艦隊已經嚴陣以待,便不敢再往前走,匆匆忙忙領著艦隊又回到旅順。撤退途中,「塞瓦斯託波爾」號戰列艦不小心又碰上一枚水雷,結果被炸成重傷。
此後,維特蓋夫特就蹲在港內,雷打不動,說什麼也不肯挪窩了。然而,8月7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親自下達了聖旨,命令維特蓋夫特率領艦隊衝破封鎖,逃到海參崴去。
面對著皇帝的聖旨,維特蓋夫特再也無法推託了,只好命令全體艦隊整裝待發,準備殺出一條血路,衝到海參崴去。
8月10日上午8點30分,維特蓋夫特帶著太平洋艦隊的全部家當,共計六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十四艘驅逐艦駛出了旅順港,開始了突圍行動。
由於港口處有日本的堵塞船,港口外還有密布的水雷,所以俄國艦隊行動遲緩,花了四個小時才全數開出港外。而他們的行動早已被負責監視的日本軍艦察覺,迅速地報告了蹲守在長山列島的主力艦隊。東鄉平八郎立即率領全部人馬殺氣騰騰地撲了過來。
日方有四艘戰列艦,十艘巡洋艦,十八艘驅逐艦,三十艘魚雷艇。自北向南直殺了過來。
當東鄉看到俄國的全部主力艦隊時,簡直是心花怒放,他盼的就是能夠早一天展開艦隊決戰,從而一擊致命。眼見戰機就在面前,他迅速下令,命令整個日本艦隊利用航速優勢兜頭截住俄國艦隊,爭取佔據T字隊形的橫頭,這樣可以發揮火力優勢,佔據上風。
維特蓋夫特見日本艦隊直撲了過來,急忙下令艦隊左轉,航向正北,以求脫離和日艦的接觸。
東鄉誤以為俄國艦隊是要避免落入劣勢陣型,於是,他先是命令日本艦隊來了一個180°的大轉彎,隨即又向左轉了90°,如此一來,日本艦隊就變成了和俄國艦隊相對而行。
下午一點鐘左右,俄日兩支艦隊終於碰面了,雙方紛紛開火,但是由於距離較遠,命中率不高。同時,俄國艦隊也無心戀戰,胡亂打了幾炮就奪路而逃,繼續向著正東方向狂奔。
到這時候,東鄉平八郎才弄明白:原來俄國人不是殺出來和他決戰的,而是要逃命的。
此時,反而變成了日本艦隊對不利的局面。因為日本艦隊為了爭取有利陣勢,轉來轉去把自己的航向變成了正西,恰好與俄國艦隊的方向相反。這樣一來,俄國艦隊就奪路逃走了,日本艦隊再轉過彎來,距離已經很遠了。
不過,此時也沒有辦法,只能是拼命追擊了。東鄉平八郎命令日本艦隊加足馬力,全速前進,緊追不放。
好在日本軍艦的航速比俄國快,而且俄國的「列特維贊」、「塞瓦斯託波爾」等艦還有傷在身,想快也快不了。這樣一來,雙方的距離不斷縮短,到了下午4點30分,日本艦隊終於追上了俄國人!
雙方以兩列平行隊形開始了交戰。維特蓋夫特見無路可逃,只好睏獸猶鬥地來和日本人拼命。真打起仗來,他也算是一條漢子,指揮著自己乘坐的旗艦「皇太子」號一馬當先衝向了日本艦隊的旗艦「三笠」號。
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很快就展開了短兵相接拼刺刀式的搏殺。「皇太子」號和「佩列斯維特」號戰列艦集中火力打擊「三笠」號。短時間內,「三笠」號接連被命中22枚炮彈!
「三笠」號艦長受重傷,全艦官兵死32人,傷78人。艦上的前後主炮也被打壞了。
眼看著日艦形勢危急,誰知就在這時,不知從哪裡飛來一枚炮彈,不偏不倚正好打中了「皇太子」號的艦橋。在艦橋上指揮作戰的維特蓋夫特將軍當場一命嗚呼。
這可不是日本海軍第一次打中敵方的司令官了。上一次與北洋艦隊的交戰中,日艦就第一時間打傷了丁汝昌,使北洋艦隊失去了指揮。在接下來將要進行的對馬海戰中,日艦還打傷了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的司令羅日傑斯特文斯基,同樣讓俄國艦隊群龍無首。
算上當前這一次,日本海軍已經是連續三次在決定性的大海戰中首先打中了對方的指揮官。這不能說是日本人的運氣好,只能說這是他們的固定戰術,而且也說明日本海軍的炮術精湛,總是能做到擒賊先擒王。
維特蓋夫特死後,俄國艦隊的表現竟然還比不上北洋水師,不僅沒有人站出來主動接替指揮,而且連繼續戰鬥的勇氣都沒有了,大家分頭奪路逃命,整個艦隊一下子就放羊了。
東鄉平八郎為了防止俄艦逃到海參崴,把艦隊放在了通往海參崴的道路上阻截。因此,大部分俄艦又逃回了旅順口。旗艦「皇太子」號和三艘驅逐艦則逃到了青島,結果被德國人扣留,直到戰爭結束後才還給了俄國。
還有兩艘軍艦逃到了上海,一艘巡洋艦竟然逃到了越南西貢,一艘巡洋艦繞過日本東海岸逃向了海參崴,在宗谷海峽遇日艦攔截後被迫自沉。
此後,俄國軍艦就再也不敢離開旅順口了。
(八)俄國第一太平洋艦隊的最終結局
逃回到旅順口的俄國軍艦已經無事可做。軍艦上的輕型火炮大多被拆下來安裝在陸地上抵禦日本陸軍的進攻。水兵們也大多改行當了陸軍參加陸上戰鬥。1904年12月5日,203高地終於被日軍攻克!港內的俄國軍艦末日來臨。
日軍架起大炮,將許多俄艦打沉打傷。而俄艦由於無路可逃,也只好紛紛自沉。1905年1月2日,俄軍正式宣告投降。
俄軍投降後,過日子一向精打細算的日本人把沉入海中的幾艘大型戰列艦又給撈了出來,修補一番,換上日本名字,加入了日本艦隊。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俄國與日本此時又成了協約國的戰友。由於俄國海軍軍力不足,所以在英國的協調下,日本把那些從旅順撈出來的俄國戰列艦又賣給了俄國人。這些軍艦便因此而具有了傳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