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區塊鏈如何進入大規模商用?何不借鑑網際網路的「免費...

2020-12-17 火星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官方立場。

小編:記得關注哦

來源:鏈聞

原文標題:區塊鏈如何進入大規模商用?何不借鑑網際網路的「免費」商業模式

撰文: Ruya

從最初的「鏈治百病」到回歸理性,直到今日,也只有 DeFi 生態和少數的遊戲有足夠多的用戶量,就最大的區塊鏈平臺、市值 197 億的以太坊而言,整個 DeFi 生態僅僅鎖定了 9 億美金,DApp 周活躍用戶不過 20 萬上下。我們都說區塊鏈還在早期,有諸多問題亟待解決,而造成如此現象的原因我們能列舉出很多,如現實世界的信息上鏈難度大,區塊鏈平臺運行速度慢等。而更大的問題,則在於區塊鏈和傳統網際網路完全不同的 商業模式

免費商業模式是目前最好的商業模式,在網際網路的 虛擬經濟中尤為突出。而區塊鏈作為價值網際網路的底層技術,鏈上每一步操作都需要支付手續費,由此帶來一連串問題:用戶需要購買加密貨幣,註冊交易所,完成 KYC,法幣通道完成購買,之後複製錢包地址、提幣… 提幣還需要等半小時,還可能會失敗。每多一個步驟,用戶就會被篩掉 80%,被傳統網際網路的體驗「慣壞」了的用戶,永遠 無法理解 為什麼要使用區塊鏈。

不僅是網際網路,線下商業也有免費模式吸引流量的做法。免費商業模式的本質,即交叉補貼。讓錢在不同的產品之間、人之間、現在和未來之間、貨幣與非貨幣市場之間轉移。整個世界就是一個交叉補貼的大網。區塊鏈平臺想要「 去中介」,反而是在妄想斬掉交叉補貼的網。

與其逆流而上,不如順應趨勢,保留區塊鏈去中心化、無需許可、公開透明的特性,僅在商業模式上進行改變,不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獲取大量用戶?

解決方案也就應運而生: 費用代付機制(Fee Delegation) 。

多方支付與指定代付: 讓第三方付費成為可能

在諸多區塊鏈平臺的競賽中,唯鏈是首個將費用代付機制應用在實際商業落地中的區塊鏈平臺。在唯鏈的設計中有兩種方案來實現這個功能: 多方支付協議(Multi-party Payment Protocal - MPP) 和 指定代付協議 (VIP-191) 。這樣,用戶發出的交易的手續費可以在一定情況下 由其他人 來為他支付,由此用戶可以在不需要持有任何加密貨幣的場景下使用區塊鏈上的服務和應用。

這兩個方案有各自的優缺點。多方支付協議更適用於區塊鏈 開發者,他們在區塊鏈平臺上開設帳戶,並可以指定一些用戶 (一般是註冊用戶) ,這些用戶在使用這個應用的時候,會從開發者的帳戶中代扣手續費,而用戶自己則不需要持有加密貨幣。當然用戶會有一定 信用額度 ,可能有時候通過支付寶等方式來給服務商付費。這個協議也允許有一個第三方的服務商,來為多個應用的用戶支付手續費,這樣就可以避免開發者需要自己管理帳戶的問題。

指定代付協議(VIP-191) 則是多方支付協議 (MPP) 的一種補充,它是運行一筆 一次性 的交易,用戶在發送交易的時候,調用相關合約,指定一個帳戶來幫助自己支付手續費即可。相較之下,採用指定代付協議會更加 靈活 ,且有更好的 隱私性 ,畢竟採用第一種多方支付協議會需要開發者在鏈上進行籤署和規劃、用戶也需要註冊。但問題在於,指定代付協議需要在雙方同時在線對交易進行籤名,而多方支付協議則沒有這個問題。

那如上文所述的費用代付機制如何應用呢?舉例來說,基於唯鏈區塊鏈開發的 8Hours遊戲平臺就是結合費用代付機制的典範。在 8Hours 中每個遊戲角色和裝備都是一個「 非同質化代幣 」 (簡稱 NFT) ,可以在區塊鏈平臺不同帳戶之間轉移,和其他的 NFT 搭配、組合。比如開發者設計基於區塊鏈平臺的格鬥爭霸遊戲,用戶只需要將自己的英雄人物轉移到相關地址就能夠給自己的英雄人物配上裝備、參與遊戲,甚至後續有人開發了全新的關卡,只需要一鍵轉移,英雄就能夠攜帶著之前辛苦獲得的裝備開始新的徵程。

一般情況下,玩家如果想要轉移自己的 NFT,一定會需要支付手續費。若他們不熟悉區塊鏈,立馬會被各式各樣的問題難住從而望而卻步。而結合費用代付機制,平臺可以輕鬆的通過免費體驗模式吸引到更多普通玩家。而在看不見的底層區塊鏈平臺上,平臺替用戶支付了手續費。在三天免費體驗過後,遊戲已經獲得了足夠的用戶黏性,這時候用戶只需要使用法幣支付訂閱費用就能夠繼續遊戲,而平臺也就開始有了收入,並能繼續替用戶支付區塊鏈上的各種手續費。用戶無需通過掌握區塊鏈知識和進行繁瑣的操作,就能夠獲得更多元化的遊戲體驗並且體會到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好處,平臺、開發者也有了收入,實現多方共贏。

原本 NFT 的出現為區塊鏈遊戲帶來了全新的場景和巨大的市場機會,卻被區塊鏈糟糕的用戶體驗所困擾。唯鏈的 費用代付機制則試圖解決這個問題,為 NFT 的發展鋪平了道路。相應的,在奢侈品交易、物流溯源等方方面面,費用代付機制都有用武之地。

費用代付機制實際上並不是第一次被提出來,類似的機制設計在以太坊上也有開發者提出,如 EIP-1077Gas Station Network ,但目前來看,以太坊每次升級通過的 EIP 少的可憐 (歷史上三次分叉,Homestead 分叉通過了 3 個 EIP,Byzabtium 分叉通過了 8 個,Constantinople 分叉通過了 5 個) ,EIP-1077 提出 一年半 仍舊沒有實施。相比而言唯鏈更重視用戶體驗問題,實現指定代付機制的改進協議在 19 年 7 月就已經通過並完成部署,多方支付協議也已經完成,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唯鏈區塊鏈平臺上商業合作日常業務中。

在用戶習慣免費商業模式的當下,得用戶者得人心,或許也是唯鏈能夠獲得如 DNV GL、 LVMH、寶馬、沃爾瑪中國等多家大型企業青睞的原因。

強化交易模型: 為開發者提供的原生支持

但這樣就夠了嗎?對於區塊鏈平臺來說,它既要一手抓用戶,又要一手抓開發者。用戶終端方便是一方面,對於開發者也需要 便捷性

開發者最需要處理的就是交易的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交易的 安全性,這需要交易的唯一性來保障,這樣才能夠避免交易重放。如比特幣這樣採用 UTXO 模型的區塊鏈來說,每個 UTXO (可以理解為一小塊比特幣) 關聯著前一個已經花費的 UTXO,每個 UTXO 都有各自的歷史,這讓 UTXO 本身就有唯一性。

比特幣的 UTXO 模型

而如以太坊這樣採用帳戶模型的區塊鏈則就複雜很多,因為帳戶只記錄餘額而不記錄交易信息,因此就需要在交易中加入額外的信息保障交易的唯一性。

以太坊的帳戶模型

比如以太坊的做法在帳戶中加入一個 Nonce的值,這個 Nonce 值相當於計數器。每一筆交易也要有一個對應的 AccountNonce 值,只有當發送到這個帳戶的交易的 AccountNonce 值和帳戶中最新的 Nonce 值相等,這筆交易才算是有效的,由於 帳戶地址 + Nonce 總是一個 唯一值 ,保障了交易的唯一性。

而這樣的設計要求交易必須按照 順序進行,一旦出現某帳戶同時收到多筆交易的時候,若當中一筆交易失敗,那麼後續的交易的 AccountNonce 值就不能和帳戶的值對應從而都失效。

而唯鏈的方案則簡單很多,它提出的 強化交易模型為開發者提供了諸多便利。在唯鏈區塊鏈平臺中,通過兩次哈希運算得到一個哈希值,作為交易的 序列號 (TXID) 。熟悉哈希算法的都知道這樣計算出來的哈希值是唯一且和交易一一對應。只要交易發送者檢查哈希值不重複,那麼他發送的交易就是不重複的,也就保障了交易的唯一性。

並且,在唯鏈區塊鏈中,交易發送者可以強制交易依賴性,也就是說它能夠要求某一筆交易要在所依賴的上一筆交易完成之後才能進行。對於交易執行時間也可以靈活控制,在交易中加入代碼來設定交易執行和失效的時間窗口。這樣的設計,對於金融類的 合約密集型產業特別友好。再之,唯鏈區塊鏈原生支持了多任務交易,多個任務在單筆交易中可以按照順序執行,空投代幣的操作就異常簡單方便。並且對於 物聯網應用開發者 又是再好不過:一筆交易就能夠將產品批量上鏈,不再需要繁瑣地確認是否有交易沒有確認而遺漏。

對於商業應用來說,一旦區塊鏈網絡達到高負荷的狀態,交易失敗、交易長時間不被處理是常有的事情。而一旦交易沒有按順序進行或在較長時間之後才執行,合約的依賴關係就會被打破,輕則合約運行失敗,手續費浪費,重則出現安全性問題。對於開發者來說若能夠實現對 交易執行情況的管理是再好不過了。

寄售平臺為例,用戶購買商品在確認收貨時平臺會將預付的金額支付給賣家,這會是在鏈上的兩筆交易:1、鏈上物品 所有權 的更改;2、鏈上一批 資金 的轉移。兩筆交易必須是按照順序進行的。在區塊鏈上,一旦發生擁堵就容易交易無法完成,若出現第一筆交易失敗而第二筆交易完成的情況,買家就無法得到貨物的鏈上歸屬權。若第二筆交易能夠強制依賴第一筆交易,必須在第一筆交易完成之後才能執行,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交易也可以規定有效時間,開發者也就不需要面對由此帶來的爭執。

區塊鏈: 隱形且無所不在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 隱形技術」,它作為一種底層技術,和網際網路的底層技術架構是一樣的,用戶不需要知道區塊鏈是如何運作的,但是他們能夠獲得區塊鏈帶來的好處。而區塊鏈平臺作為一個「平臺」,對開發者友好的重視,才能夠讓生態進一步繁榮起來。唯鏈的費用代付機制和強化交易模型,讓用戶不再受交易手續費的困擾,回歸已被傳統網際網路驗證有效的商業模式;開發者也可以更便捷地對交易進行管理。用戶和開發者生態形成的飛輪效應,將會讓區塊鏈平臺加速進入大規模應用之中。

或許數年以後,人們發現數據更加公開透明可信,網際網路再無國界,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除少數人以外。

相關焦點

  • 區塊鏈和網際網路安全之間的關係
    近年來,科技發展一日千裡,新型技術遍地開花並不斷加強各自的應用,在眾多新科技當中,區塊鏈絕對稱得上是一匹後來居上的「黑馬」。從問世到應用,區塊鏈的商用價值不斷上漲,得到廣泛認可。目前,區塊鏈在國內的發展早已進入落地階段。
  • 互操作性如何助推區塊連結入網際網路基礎設施
    撰文:潘致雄,鏈聞研究總監 區塊鏈技術開始逐漸接入傳統世界的系統,逐漸發揮其「免信任」的優勢。而區塊鏈與這些系統交互過程的「互操作性」,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於區塊鏈底層協議是否有足夠的「兼容性」。
  • VeChain BootCamp首期直播回顧:解讀區塊鏈大規模落地的關鍵一步
    在直播中,唯鏈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陸揚先生從區塊鏈技術落地商用的話題入手,論述了VeChain ToolChain從1.0到4.0的開發路線圖——如何一步步打造可大規模推廣的優質標準化區塊鏈工具產品。本期節目為時1小時,並包含在線隨機問答環節,延續了唯鏈社區及時溝通、良性互動的特色。
  • 支付寶區塊鏈的「新基建野心」
    近日,對於螞蟻金服開放聯盟鏈,業內專家如此評價道。在信息網際網路向價值網際網路轉移的今天,區塊鏈協議與技術呈現出非常激烈的競爭局面,大型科技公司之間暗自較勁,爭先打造通用的價值傳輸協議;幣圈的看不上鏈圈的賺錢速度,鏈圈的看不起幣圈的社會價值;聯盟鏈、公有鏈、私有鏈,各方混戰,打的不亦樂乎。4月16日,行業聯盟鏈再下一城。
  • News Chain:區塊鏈時代的今日頭條?
    有沒有可能利用區塊鏈技術改造內容網絡?形成符合區塊鏈特質的內容生態?比如形成去中心化的以激勵為紐帶的自運轉的內容價值網絡?最近藍狐筆記關注到一個項目News Chain 傳播鏈,就有這樣的夢想,試圖打造成為一個符合區塊鏈特質的去中心化的「今日頭條」。
  • 動態區塊鏈(DYN):配套BDAP對比傳統區塊鏈智能合約
    b、顛覆網際網路傳統LDAP協議,原創的BDAP使DYN與眾不同,基於BDAP協議任何應用程式都可以植入區塊鏈,整個項目的精髓就在於這個BDAP協議上。介紹BDAP之前,不得不說LDAP,LDAP是什麼?玩過開發的,應該都知道LDAP協議,LDAP是一個開源協議,它可以說是傳統的中心化網際網路的主流協議和一種底層協議。
  • 矩陣元防偽溯源服務平臺榮膺商用密碼、區塊鏈優秀案例
    近日,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活動執委會組織,有關專家評選,並經上級主管部門確認,矩陣元旗下防偽溯源服務平臺——元碼鏈榮膺「商用密碼、區塊鏈優秀應用案例」。本屆峰會以「匯聚天下英才 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來自百餘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科技組織的科學家、企業家、創投家、藝術家代表參會,聚焦青年與未來、科技創新、技術前沿等國際議題展開深度研討。
  • 重要情報|千億對衝基金入市比特幣期貨;區塊鏈服務網全球商用
    不過,目前還不能斷定該公司進入比特幣市場對行情來說是否是利好,因為它也有可能利用合約用作做空工具。不過這麼大規模的機構資金入場,也算是比特幣市場面的一個積極消息,至少證明在傳統資金面前比特幣的被關注度和吸引力越來越高了。
  • 為什麼區塊鏈是未來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下一代網際網路 可以真正實現...
    最近幾年,「區塊鏈」「數字貨幣」「硬碟挖礦」」poc挖礦」」分布式存儲」「自主雲」等等和區塊鏈相關的概念都大火。可到底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技術是如何運作的?為什麼它會受到如此多的人的追捧呢?關於區塊鏈、數字貨幣的精簡總結,DDS分布式生態社區為你總結了10條。區塊鏈,目前的普遍定義是「加密的分布式記帳技術」。
  • 「神童」Tom Ding:區塊鏈是下一代雲計算和網際網路的基礎
    String Labs聯合創始人兼CEO Tom Ding,在2017年2月25日於廈門召開的首屆科技金融國際峰會上,Tom Ding發布了《千億級區塊鏈生態通往大規模應用之路》演講。據雷鋒網了解,14歲時就獲得了計算機專業的學士學位,被譽為「神童」。
  • 區塊鏈的狂熱,源自於對區塊鏈的無知
    儘管這座美妙的財富王國在監管和洗牌等一系列的打擊之下早已變得千瘡百孔,但是,這絲毫沒有抵消人們想要利用區塊鏈實現自我財富夢想的熱情。於是,我們依然看到他們在區塊鏈的發展業已進入深水區的時候,重複著以發幣或者ICO為代表的迷夢。
  • 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CEO肖風:區塊鏈會出現萬億美元市值項目
    區塊鏈的商業核心是什麼?肖風指出,由於區塊鏈的免信任、無需信任,以及生態化商業模型,所以它用來解決的是大規模的協作。任何需要多方參與,需要大規模協作才能完成的事情,一定會用到區塊鏈技術。區塊鏈的商業核心是什麼呢,由於它的免信任、無需信任,由於它的生態化商業模型,所以它用來解決的是大規模的協作。任何需要多方參與,需要大規模協作才能完成的事情,一定會用到區塊鏈技術。所以在這個基礎上去創建新的商業創新,用區塊鏈這些商業特點、技術特點去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出來,才能出現新的萬億市值、幾萬億市值新的商業實體。
  • 終結網際網路的達爾摩斯之劍——區塊鏈
    2019年的秋天,我在鄭州參加了一個區塊鏈的論壇。在論壇上,有幸聽到了鄭州的周子杭關於區塊鏈如何改變未來企業的演講。他在演講中談到,企業為什麼要打廣告?是為了讓更多用戶知道企業的產品並且來消費。廣告的受眾明明是普通用戶,為什麼廣告費要支付給第三方呢?而真正觀看廣告並來消費的用戶並沒有被獎勵。
  • 區塊鏈不是「網際網路第二」和資本的「提線木偶」
    一真正將區塊鏈帶入到這樣一種正確發展軌道的關鍵在於告別網際網路,擁抱技術。可能有人不理解將網際網路與區塊鏈聯繫在一起的原因,其實,這裡所說的網際網路並不是指網際網路技術,而是指網際網路思維。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現在很多的區塊鏈玩家其實依然在按照網際網路的思維來行區塊鏈之實,以資本為導向依然是他們奉若神明的發展模式。
  • 網際網路時代遇到區塊鏈發展的碰撞
    小商販不斷的進入平臺,又出來一個社區團購,對傳統菜農進行價格壓低,擁有大量資源的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們,卻與民爭利,這些都是網際網路巨頭在對人民的生活圈在圍剿,未來數位化的生活來臨,我們每個人更多的信息都將會數位化,當個人的信息被一個個數據化的時候,個人將沒有秘密可言,不受保護的個人信息也會受到網際網路違法估計的傷害。
  • 萬向區塊鏈郝玉琨:從20個關鍵詞回顧區塊鏈行業的2020
    我是來自萬向區塊鏈的郝玉琨,非常高興能在這裡跟大家一起共同回顧一下2020這不平凡的一年,以及在這一年中發生的很多事情。每個人心中2020的關鍵詞難免會不一樣,我不妨客串一下「課代表」,同大家一起回顧一下不平凡的2020。
  • 孟巖、李鳴與高航共同解讀區塊鏈如何參與數據要素市場的構建?
    「10.24講話」之後,區塊鏈被提升至戰略高度,這次數據被納入生產要素,二者有何必然聯繫?區塊鏈作為解決數據確權、定價交易的必要手段,如何參與數據要素市場的構建?當數據成為生產要素,我們距離要素市場全面的數位化還有多遠?
  • 蔡文勝做客王峰十問:未來3年每個網際網路公司都會結合區塊鏈技術
    7.他還認為,現在過於追逐區塊鏈的熱點而冷落了人工智慧,未來人工智慧跟區塊鏈是可以很好地結合起來。未來三年,區塊鏈和網際網路之間會加快融合,可能每個網際網路公司,都可能會有結合區塊鏈的技術;同樣,好的區塊鏈項目,一定也要結合網際網路現有的技術和用戶資源,才能真正的做大。蔡文勝總結了個人的投資規則如下:一是不按規則,二是敢擁抱新的變化,三是服務於更多的人。
  • 星際支付(ISP)致力於打造區塊鏈支付 3.0 時代
    近些年,加密貨幣市場逐漸火熱,加密貨幣有著流通性高、去中心化、帳本公正透明等優點,廣受市場追捧,其核心支撐技術:區塊鏈(Blockchain)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並被認為是構建下一代價值網際網路的核心技術。
  • 孟巖老師訪談文章(下)區塊鏈布道者孟巖的區塊鏈理想國
    下區塊鏈布道者孟巖的區塊鏈理想國Q1:「通證經濟」的概Q1.念從何而來?您是在什麼機緣巧合下,開始從事通證經濟研究的呢?「價值網際網路」是「區塊鏈」這種工具在價值層面的一個體現。而「通證經濟」是「區塊鏈」這種工具在價值層面和組織層面的一個體現。它們是一層層累加起來的,解決的問題不一樣。我之所以要把「區塊鏈」、「價值網際網路」、「通證經濟」這三個概念單獨提出來,是因為在區塊鏈之上,價值網際網路和通證經濟是其主要的應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