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見習記者 隋娉娉 深圳報導
因點融網至今未發布任何公告,出借人開始期盼從存管人百信銀行得到回覆。
近日,有多個出借人比對在點融網綁定的銀行卡的資金流水後發現,對應的收款帳戶、出款帳戶有大部分不是百信銀行,而是點融或其它無關聯的公司帳戶名,如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等。
此現象實屬反常,因為按照《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於印發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的通知》要求,百信銀行不應支持借款人還款的資金通過其他方帳戶中轉。對此,百信銀行也對《華夏時報》記者回復稱:「我行存管用戶提現資金只能通過百信銀行出款。」
那麼,點融網出現中轉帳戶的原因是什麼?百信銀行並未對本報記者作正面回復,點融網也未做出任何答覆。
此外,本報記者還發現,百信銀行智能存款產品「智存寶」因涉及「用戶提前提現會被上報徵信」問題而飽受爭議。
與網貸合作新增負面輿情
看到網貸平臺點融網有清退跡象,出借人紛紛想要提取帳戶餘額,減輕損失。然而,在確定借款期限已到期、借款人已還款的情況下,存在有出借人看不到其百信銀行存管帳戶上有任何餘額或凍結資金的情況。
對此,百信銀行戰略部負責人回復《華夏時報》記者:「借款人已還款至借款人子帳戶且已進行標的回款的資金,出借人才可從其子帳戶中查詢到相應餘額。」也就是說,若借款人還款,那麼出借人一定能從其子帳戶查詢到相應餘額,除非在回款資金到達出借人子帳戶後,點融迅速將此資金划走。
而百信銀行客服的回答卻又給出了另一種可能。「您在點融網看到借款人已回款,但是我們這邊顯示的結果是借款人還款後,需要點融將資金劃撥到出借人的子帳戶,就是點融把回款資金劃撥到您的子帳戶裡面,您才可以看到,具體操作需諮詢點融網。」一位百信銀行人工客服在電話中向一位點融出借人解釋稱。
這些回款究竟為何看不見,《華夏時報》記者向點融網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未有回覆。但若點融網果真建立了一個存管銀行之外的資金臨時通道,造成平臺資金不透明,那麼此情況不僅表示點融網違信背約,而且百信銀行也應負責任。
《網際網路金融個體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規範》指出:「借款人還款時,存管人應支持資金從借款人子帳戶直接進入出借人子帳戶,但不應支持資金通過其他方帳戶中轉。」
按照銀監會的要求,點融網需向百信銀行提供真實準確的交易信息數據,但此數據是否真實、準確、完整,百信銀行不承擔審核責任。「因委託人故意欺詐、偽造數據或數據發生錯誤導致的業務風險和損失,由委託人承擔相應責任。」百信銀行戰略部負責人向本報記者回應。
近年來,P2P暴雷的確為百信銀行帶來不少負面輿情。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官網顯示,百信銀行存管業務合作的P2P平臺共16家,其中網利寶已經暴雷,種豆寶停業清盤,點融網涉嫌截留回款、自融等輿論高漲,51人品暫停發放新標。百信銀行還與在去年年末遭警方調查的51信用卡在普惠信貸、存管託管、金融科技等領域建立了全面的戰略合作。
智能存款產品「智存寶」引爭議
網貸平臺陸續清退轉型,百信銀行逆行而上屢添新兵惹人注目。此外,其智能存款產品「智存寶」憑藉特殊的支取規則也同樣受人關注。
據官方介紹,百信銀行推出的「智存寶」是一款五年期定期存款產品,年化利率為3.8%+0.2%,50元起存。該產品雖為定期,卻能夠「隨存隨用」,只不過提前取款對應的轉出金額將被定義為借款行為,「轉出為百信銀行提供的質押借款服務,借款利息與存款利息持平」。
換言之,當客戶使用「智存寶」存入1萬元5年定期存款,期間想取出5千元,那麼這5千並不是取款,而是向百信銀行借款5千元。5年定期到期後,百信銀行將扣除5千元的本息。
由於客戶向銀行申請貸款的行為通常會被上報至徵信,從而對日後貸款購房等行為產生影響,因此《華夏時報》就上報徵信一事向百信銀行發送採訪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記者撥打百信銀行客服電話後得到的回應是「不會進行徵信上報」。
不過,提前取出「智存寶」的資金會有用途的限制。同樣提供「智存寶」產品的京東金融的客服稱:「百信銀行存款質押借款應按照監管相關規定,不能流入房市,股市以及其它禁止流入的領域。」
記者觀察到,因擔憂使用智存寶提前取款被上徵信,已有部分客戶清倉登記、解除合同,以規避風險。
根據官方信息,百信銀行由中信銀行與百度公司聯合發起,於2017年11月成立,為國內首家以獨立法人形式開展業務的直銷銀行。截至2019年6月30日,百信銀行總資產達442億元,淨資產33億元,總負債409億元。
正處於起步期的百信銀行,又在去年迎來了兩大股東或相關方引進的新競爭者。2019年5月,百度旗下的度小滿金融拿下了哈銀消金的牌照資源;6月,中信集團、中信信託參股的中信消費金融成立。百信銀行能否在競爭中獲得更多發展機會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