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角力,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可否一戰?

2020-12-17 騰訊網

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最終分析結論

中國的國家政策和科技從業公司,都需要有更高的目標、更遠大的理想,真正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而不只是滿足於靠做電商平臺、放小額貸款來獲得財務上的成功。

最近,國內網際網路巨頭正忙著布局賣菜,美團、滴滴、拼多多、阿里、京東、字節跳動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入了社區團購,某網際網路巨頭老總據說還要親自帶領團隊進行社區團購布局。此事在國內引發熱議。有質疑者稱,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在搶普通百姓的小生意。靠著資本的力量,巨頭們以不可思議的低價搶佔市場,那些靠賣菜為生的小攤販基本上就沒活路了。在歐美和日本,網際網路都是實體產業的補充,網際網路的創新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但在中國,網際網路卻直接成了主力,抹殺了很多實體產業。

還有質疑者認為,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競相扎進日常消費領域,是因為缺乏真正有份量的科技創新能力。與之相比,美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在一路在向上攀登硬科技。亞馬遜的雲計算和智能倉儲世人矚目;谷歌的人工智慧 AlphaFold已經在破解蛋白質的三維結構。SpaceX雖然不是網際網路巨頭,但它的龍飛船已經實現了發射回收,正在探索火星。反觀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們,所有心思都放在舊瓶裝新酒,來來回回就是「燒錢補貼、收割流量、變相放貸」的三板斧,把所有的犄角旮旯都用網際網路包裝一下,最後上市割韭菜。

這番評價雖然刻薄,但很尖銳地指出了國內網際網路巨頭存在的通病——缺乏真正有開創性的、在科技和產業領域有帶動力的原始創新和基礎創新。如果比較國內外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創新成果,會發現這是一個值得嚴肅對待和深思的大問題。

先看看國外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新巨頭們的案例。

亞馬遜/Amazon/

亞馬遜公司的雲計算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雲計算平臺,提供170多項功能齊全的服務。

2014年,亞馬遜雲計算服務通過推出雲計算蘭布達平臺(AWS Lambda)在無伺服器計算領域開創了先河,該平臺使開發人員無需預置或管理伺服器即可運行其代碼。亞馬遜雲計算服務還構建了Amazon Sage Maker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平臺,可讓日常開發人員和科學家無需任何經驗即可運用機器學習功能。

亞馬遜雲計算服務的核心基礎設施主要為了滿足軍事、全球的銀行和其他高度敏感性組織的安全要求而構建,目前是全球功能最廣泛的雲平臺,擁有數百萬包括政府機構、大型企業和獨角獸公司在內的客戶。

谷歌/Google/

AlphaFold是由Google旗下的DeepMind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程序,用於預測蛋白質結構。該程序被設計為深度學習系統,可以預測摺疊的蛋白質結構與原子寬度的關係。

圖 | AlphaFold 演示蛋白質3D結構模型訓練的進程

DeepMind公司12月1日宣布,其新一代AlphaFold人工智慧系統,在國際蛋白質結構預測競賽(CASP)上擊敗了其餘的參會選手,能夠精確地基於胺基酸序列,預測蛋白質的3D結構。其準確性可以與使用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核磁共振或 X 射線晶體學等實驗技術解析的3D結構相媲美。這一突破被多家媒體稱為「變革生物科學和生物醫學」的突破。

蘋果/Apple/

蘋果在消費電子領域的硬體創新能力是劃時代的,它改變了人類的消費生活。

其硬體產品包括iPhone智慧型手機,iPad平板電腦,Mac個人電腦,iPod可攜式媒體播放器,Apple Watch智能手錶,Apple TV數字媒體播放器。在軟體方面,包括macOS,iOS,iPadOS,watchOS和tvOS作業系統,iTunes媒體播放器,Safari網絡瀏覽器,iLife和iWork創意和生產力套件,以及Final Cut Pro,Logic Pro和專業應用程式。此外,蘋果還通過構建網絡服務生態,開創了諸多在線服務,包括iTunes Store,iOS App Store,Mac App Store,Apple Music,Apple TV +,iMessage和iCloud。

SpaceX

馬斯克在2002年6月創立的美國太空運輸公司SpaceX公司,是國際宇航領域的一個奇蹟。它不僅創造性地開發了可部分重複使用的獵鷹1號和獵鷹9號運載火箭,還於2020年5月31日成功發射了全球最大的載人航天飛船「龍」。

圖 |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直播SpaceX Dragon的試航行動

「龍」飛船於8月3日成功載人返回地球。SpaceX官網公布的時間表顯示,2022年馬斯克將發射一枚只裝載貨物的SpaceX火箭到火星,2024年將發射載人航天飛船到火星,在2050年前將往火星輸送100萬移民。

不能不承認,美國科技巨頭的許多創新是開創性的,覆蓋了從底層基礎到應用層面多個維度,構建起了創新產業生態,還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

與之對比,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雖然在資本推動和中國市場的支撐下,在商業應用領域取得了成功,但在核心的創新能力和影響力方面,與發達國家則要相差很多。安邦智庫(ANBOUND)對國內網絡巨頭的部分創新進行了梳理。

阿里巴巴 - ALIBABA

以阿里巴巴係為例,2019年10月4日,螞蟻金服自主研發了金融級分布式關係資料庫OceanBase,主要用來支撐「雙11」支付寶交易處理系統。

2020年1月,阿里雲聯合上海交大開展的「面對突變型峰值服務的雲計算關鍵技術與系統」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阿里雲與清華大學共同研發的編碼攝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突變型峰值常見於「春運搶票」、「秒殺」以及「春晚」、「雙11」、「跨年」等大型場景。可以看到,近年來阿里雲的創新主要在應用方面,其技術突破聚焦於支付、春運搶票、雙十一等大流量基礎上的應用場景。比起亞馬遜雲計算,阿里巴巴在基礎研究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騰訊 - TENCENT

騰訊的科技創新進展主要也是在應用領域。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清華大學和騰訊公司聯合項目「大規模街景系統及其位置服務關鍵技術」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騰訊公司通過與微信、QQ等社交平臺的深入對接,為超過10億用戶提供街景及位置服務。

2013年9月,騰訊推出騰訊雲服務。目前騰訊雲主要應對遊戲玩家激增、高並發、海量訪問等帶來的問題,同時為金融公司、初創企業和網際網路直播企業提供服務。2018年,騰訊成立量子實驗室,實驗室在騰訊雲上研發計算化學軟體和平臺,建立化學及製藥,材料,能源等相關領域的生態系統。可以看到,騰訊的技術進步主要集中於解決遊戲、直播、金融支付等具體場景所面臨的問題上,除量子實驗室之外在基礎研究領域未見大的突破。

百度 - BAIDU

百度是號稱以技術見長的網際網路公司,2016年1月8日,百度翻譯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8年3月8日,百度組建百度量子研究所,由雪梨科技大學量子軟體和信息中心創辦主任段潤堯教授出任所長,開展量子人工智慧(Quantum AI)、量子算法(Quantum Algorithm)、量子體系架構(Quantum Architecture)等相關業務。2019年4月20日,「百度大腦核心技術及開放平臺」在第十四屆中國電子信息技術年會上榮獲2018年度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評議認為,百度大腦突破了聽覺、視覺和語言一體化的多模態語義理解技術難題,成果支持零門檻深度學習定製化訓練和千億特徵的神經網絡訓練。2020年10月12日,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Apollo GO(簡稱Apollo)在北京開放。

兩相比較可以看到,同樣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科技公司,中美巨頭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可以說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除了極少數的科技型公司(如華為)具有國際層面的創新能力,中國大部分科技巨頭都缺乏基礎的創新能力,它們的崛起主要是因為趕上了好時代——資本和市場促成了它們在應用領域的商業成功。隨著這個好時代漸漸過去,再加上美國推動對中國的科技脫鉤和封鎖,中國的科技巨頭在下一步如何發展?這是一個重大問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它們只熱衷於進社區搞團購,繼續通過電商幹掉實體零售商,那是沒有出路的。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輕醫美」 網際網路巨頭又一風口?
    原標題:「輕醫美」,網際網路巨頭又一風口?   作為非手術品類的「輕醫美」市場,去年取得了突破式增長,儼然成為又一風口,網際網路平臺競相進入。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觀點幾乎涇渭分明,一派人指責巨頭不講武德,不搞創新卻在搶賣菜小販的生意,另一派則認為,這些巨頭都是網際網路屬性的,最擅長的是「收平臺稅」,不要苛求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去做研發。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都自詡科技公司,但為什麼不僅爭相「放貸」,還都捨不得放棄電商、「賣菜」的蛋糕?
  • 網易回家:網際網路巨頭齊聚香江
    不久的未來,中國市值排名前十的網際網路公司,除360外都將完成在香港首次或二次上市。⊿記者 /周薇編輯 /黎帥6月11日,網易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2網際網路巨頭齊聚香江在阿里巴巴香港二次上市之後,網易成為第二家在香港二次上市的大型中概股企業。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最近社區團購站到了風口浪尖上,由於網際網路巨頭的加持讓這個賽道充滿了燒錢的味道,許久未現江湖的補貼大戰好像又回到了我們的視線當中,由於我們已經歷過數次「先薅平臺羊毛-後被平臺收割」的慘痛輪迴,所以這次巨頭們故伎重施大多數的我們好像並不買帳,從自媒體痛斥巨頭「搶奪菜攤生意」,到官媒現身勸告巨頭們「別老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這讓巨頭和這個賽道陷入了爭議之中
  • 網際網路巨頭灌溉,虛擬偶像市場開花
    就當下來看,創業者、網際網路巨頭對虛擬偶像的關注度日益提升,既有騰訊、網易、巨人網絡等做遊戲業務的網際網路巨頭,也有bilibili、愛奇藝、虎牙等做視頻的企業,還有不知名的創業者。不過,不同平臺有不同優勢,由此看來虛擬偶像行業還沒有被網際網路巨頭壟斷。網際網路巨頭不缺聲量、不缺技術,但虛擬偶像文化底蘊有所不足。反而,立於二次元文化而起的B站,或者愛奇藝、虎牙等視頻平臺,虛擬偶像氛圍更濃。
  • 社區團購養肥自己以後,網際網路巨頭下一步棋如何布?
    網際網路巨頭追逐社區團購大戰風口之舉,上了熱搜,而這背後的關鍵主線是:社區團購已從商業創新模式變成了與民爭利的工具,就連人民日報都看不下去了,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更令人心潮澎湃。
  • 巨頭博弈工業網際網路的「大航海時代」
    不難發現,從第一梯隊的情況來看,目前入選的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基本都是各行各業的巨頭在引領發展。那麼,是否也就意味著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只是巨頭博弈的遊戲?雙跨平臺再進5席,全是巨頭入場?誠然,在2019年十大雙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的榜單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第一梯隊已經展露明顯的巨頭引領的特徵。伴隨著2020年雙跨平臺清單的公示,這一特徵愈發顯著。
  • 網際網路巨頭的「內卷」戰爭:頻頻約架 「面子」難維繫
    還有巨頭們集體進軍的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爭霸賽未完待續。  現在網際網路巨頭之間的較量,雖不似 2010 年「3Q 大戰」、2017 年張一鳴與馬化騰朋友圈對質般吸引眼球,但都是具體業務直接出戰,不爭個結果怕是不休。
  • 繼亞馬遜之後,又一美巨頭敗走中國,關閉全國門店讓用戶措手不及
    近些年來,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越來越多,而在大批外企當中,有著在中國市場取得較為理想成績的公司,也有敗走中國的企業,而後者最典型的例子無非就是亞馬遜。至於亞馬遜敗走中國市場的原因,一方面在於水土不服,另一方面則是受到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競爭激烈的大環境影響。
  • 傳統私募、網際網路巨頭潛伏布局新能源汽車
    而各路資本也早已提前布局,這其中不僅有私募,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也參與其中。各路資本似乎已達成普遍共識,新能源汽車賽道是未來確定增長的市場。不過,新能源汽車估值過高的泡沫、短期無法實現盈利等問題也仍值得警惕。
  • 網際網路巨頭盯上了菜籃子
    巨頭們人手一個菜籃子,遠看是網際網路大會,近看像新發地大集。網際網路行業為何突然操心起人民群眾的買菜大業?這奇怪的觀感由何而來?01 巨頭的流量小算盤網際網路行業最「寶貴」的東西,不是量子計算機,不是原始碼,不是996,而是流量。
  • 蘋果隱私新規滿月: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多數已更新 谷歌或最快本周執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蘋果隱私新規落地滿月: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多數已更新,谷歌或最快本周執行距離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隱私新規落地已過去一個月,各個網際網路巨頭對iOS用戶數據使用如何應對?據App Store公開信息,目前一些網際網路巨頭已經按照新規更新「隱私標籤」,而巨頭谷歌卻遲遲未按要求更新iOS版本應用,外界不免質疑谷歌會否按照蘋果要求更新用戶隱私保護情況。近日,一位谷歌發言人確認,谷歌已經計劃在蘋果App Store的應用目錄裡添加「隱私標籤」,預計最快本周或下周推出。但具體日期還無法確定。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文 | 郭開森來源 | 陸玖財經2020年下半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大部分的資金都在悄悄流向一個叫社區團購的賽道,各家都很低調,主動宣傳很少,但是在戰場上,卻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中國的團長們,大有不夠用了的趨勢。
  • 網際網路巨頭應該有可持續發展戰略
    每經評論員 凌建平日前,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第三屆創新經濟論壇時稱,下一步,監管部門對於科技概念股會更加關注,特別是關注類似公司如何去應對監管環境。長期以來,一些網際網路巨頭對於什麼是科技,什麼是金融,什麼是科技金融,什麼是金融科技的概念模糊不清,而監管部門對於網際網路時代出現的一些新現象也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各個部門發了很多監管文件,問題卻沒得到根本解決。出現這樣的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主要是模式創新。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原創 葉菁 曉說通信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
  • 數位化轉型範例 美的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成果展
    來源:時刻頭條工業網際網路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持著企業智能化發展。近日,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發展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增加值將達到3.78萬億元,成為推動國民經濟高質量增長的重要動力。
  • 又一網際網路巨頭回國上市?裡昂、高盛開路,計劃籌資35億美元
    關注科技圈的朋友都知道,雖然如今美團、拼多多等新興網際網路巨頭不斷崛起,但是在大眾眼中,「BAT」才是真正的老牌網際網路巨頭。而在近日,根據《科創板日報》消息,又一網際網路巨頭準備回國上市,裡昂、高盛開路,計劃籌資35億美元,它就是「BAT」中的百度。
  •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巨頭因何遭遇寒冬?「跑偏」主航道是主要原因
    最近頻繁看到網際網路從業者們傳達過來的一個問題:網際網路巨頭的冬天是不是到了?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體現出了一種趨勢——至少某些網際網路巨頭將迎來強監管時代。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冬天」並不是針對所有的網際網路巨頭,而且目的也不是為了扼殺網際網路巨頭,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所擁有的資本力量進行一定的「約束」以及「規範」,讓這些極不老實的資本能夠在兼顧盈利的同時考慮一下社會效益。而這一切的轉變,主要跟國家發展戰略的調整有關。
  • BATJ+TMD:網際網路流量巨頭的金融版圖
    近年來,無論是以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為代表的傳統網際網路平臺,還是以TMD(今日頭條/字節跳動、美團點評、滴滴)為代表的新興網際網路機構,亦或是大型科技企業(如,小米)、傳統產業巨頭(如,蘇寧)、金融類企業(如,陸金所),對於金融牌照的布局都在持續提速。
  • 網際網路巨頭大肆買地為哪般?
    網際網路行業高薪的背後,站著的是財大氣粗的網際網路巨頭。大家都在關注「螞蟻之江退地」的時候,有沒有人發現,這塊地其實是為螞蟻集團量身打造的?2020年10月14日,螞蟻集團與杭州市政府正式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宣布螞蟻集團全球總部落戶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