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小城被稱為禪都,是禪宗一花五葉中三宗的發祥地。

2020-12-24 背包客的筆記

宜春 市被稱為禪都,是因為 宜春 既是佛教 馬祖 興叢林、百丈立清規的起源處,又是禪宗"一花五葉"中的三宗(即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發祥地。

在 宜春 袁州區錦繡大道建有一座禪度文化博覽園,禪博園可以說是一個 中國 禪宗文化匯聚融合的天堂,園內建築呈中軸式仿唐建築,呈現出古樸、深沉、大氣、恢弘的氣勢。整個園區定位為:一條主線、兩大定位、三個理念、四大區域、九度空間,實現文化展示與心靈體驗的功能融合。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星雲大師親筆題寫"禪都 宜春 ",並說:"全 中國 有資格稱禪都的只有 宜春 "。前 中國 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親題" 宜春 是禪宗聖地"。著名禪宗史學家胡適《論禪宗史的綱領》說:"禪宗道家自然主義的成分最多,只有到了 宜春 、到了道一門下才終成正統,可稱' 中國 禪'了"。

走進禪博園,沿南北軸線,自五葉空門經,穿佛韻蓮池,過四空廣場,經幢步道,至禪心廣場,攀觀禪天梯,登五葉壇頂,得見最高處的拈花微笑雕塑,似佛祖釋迦牟尼手持金色波羅花遍示大眾。這是觀禪區,是沉澱禪宗文化年代史與傳承法脈的經線。

拈花微笑的雕塑下面是五葉坊,這是一座禪宗歷史文化博覽館,館內供奉了世界第二高的達摩祖師銅雕塑並以銅雕塑壁畫的形式展現了 中國 禪宗史和 宜春 禪宗史。頂部的世界第一大拈花微笑貼金銅雕塑,形為佛手拈花,又像鳳凰展翅,是園區的標誌。

沿東西軸線向東,問禪道、禪詩園、禪故事雕塑園、禪佛手法器長廊、禪楹聯碑廊,勾勒出 中國 禪宗內涵與外延的緯線,這裡是悟禪區。

沿東西軸線向西,是禪茶閣、邀月潭、梵唄音樂廳,是品禪區。禪茶一味、禪月相趣、梵唄深沉,是體驗參禪的意境,享受禪意生活,尋求心靈的寧靜絕佳去處。

相關焦點

  • 從拈花微笑到一花開五葉,花與禪宗的歷史淵源
    花道就是用雙手重新演繹天地的慈悲,我是自幼學習傳統文化,繼以禪入花道,所以我的生命中,永遠有一朵盛放的花,在歷史的彼岸。我想用簡單的文字來講一講禪宗與花的淵源。此傳法偈因與花有關,也被稱為「花偈」,亦可稱之為一花五葉之偈。除了文字上的了解,作為一個花道師,自然是在普及知識的同時,也要用花來演繹花偈,普及插花的知識。這樣大家對花,和這段淵源就會感觸更深。這些花偈的插花作品收錄在我的《禪與花道》一書中。
  • 一個禪博園就可以看盡宜春的佛教底蘊,它到底有什麼?
    眾所周知,宜春是佛教的馬祖興林、百丈立清規的起源,但是,這還是禪宗「一花五葉」中三宗的發祥地,這種靈傑寶地產生了深厚的禪文化,懷著尊敬和好奇的心情,我開始了這個禪博物館的旅行。禪博物館裡有四個大字「禪都宜春」聳立在花壇裡,這個石碑是現在國際法光會世界大會的會長星雲大師親筆寫的,在中國全境只有宜春才有資格稱為禪之都,可見其地位之高。
  • 禪宗「一花五葉」起源地——南華寺
    南華寺,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中國佛教名寺,中國佛教禪宗發源地,禪宗「一花開五葉」起源地,六祖惠能弘揚「南宗禪法」發源地,嶺南禪林之冠,禪宗祖庭。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創立禪宗,盛行於世。南華寺主要建築有:曹溪門、放生池、寶林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靈照塔、六祖殿等。
  • 漲知識:佛教禪宗的「一花開五葉」指的是什麼?
    佛祖拈花從摩訶迦葉尊者開始直至菩提達摩禪師,禪宗法脈在印度傳承的祖師共經歷的二十八位。法脈傳到達摩祖師,祖師遵循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的教言,將正眼法藏帶入中土,應此成為東土初祖。一花開五葉開篇引語的著名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就是六祖慧能大師所作。
  • 有馬賴底禪文集:禪僧直往-日本當代禪宗第一高僧自傳
    是乃人類思想史上禪之發端。迦葉尊者因之而被尊奉為禪宗初祖。此後,代代相傳至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入華弘法,闡揚禪那宗風,秘傳佛祖心印,其「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之禪風,為當時的中國佛教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很受時人崇仰,被尊為「東土第一代祖師」。達摩之後,經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揚,終於「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的最大宗門。
  • 詩與禪:禪宗革新運動與唐代文學發展
    儘管道信僧團僻居湖北一隅,見於現存史料的弟子僅荊州法顯、玄爽、衡嶽善伏,以及後來被稱為「五祖」的弘忍等數人。然他圓寂後,弘忍引領弟子繼續在黃梅馮茂山修行,進一步擴大了「東山法門」的影響。久視元年(700),弘忍弟子神秀和尚為朝廷迎請,入居東都洛陽(時武則天在都),「東山妙法」傾動朝野。神秀圓寂後,其弟子普寂、義福亦為唐代王公貴族普遍禮重。
  •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是什麼意思?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想必大家都聽過,禪宗的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句話的出處是於《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付囑第十":"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這「一花」,指的是禪宗,佛陀靈山會上拈花一笑,傳法於摩訶迦葉,也就是禪宗的西方初祖。這「一花」,就是禪宗。這「一花」被達摩帶到中國,傳於二祖慧可,就落定了禪宗在中國的地位。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最開始的說法是,達摩東渡,傳法於二祖至到六祖,這一花代表的是初祖達摩,五葉代表的是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這五位祖師。但對於這個說法,有很多人並不認可。
  • 茶禪一味——茶的文化與歷史(中)
    禪宗寺院大多數都建於名山勝地、青山綠水之間,有「農禪並重」的傳統,這也是禪宗在歷次浩劫(「三武一宗」滅佛事件)得以保存發展的原因(我在宗教的起源與發展佛教篇有提及,請關注回看)。一般大的寺院都闢有茶園,流傳至今的名茶不少即源自這些寺院的僧人之手,例如四川蒙山茶,相傳為漢代甘露普慧禪師親手所植,有「仙茶」之譽。
  • 江西這座寺廟,是「禪林清規」的發祥地,唐宣宗曾在此當過和尚
    江西雖然安靜,但這裡的旅遊景點很多。井岡山、龍虎山、三清山、武功山等都是非常好的旅遊景點。這些名山似乎有點與道教有關。江西的佛教名勝似乎不多。其實江西還是有很多佛教名勝,歷史很長,地位也很高,比如今天要說的百丈寺,它位於江西省宜春市百丈山上,是國內佛教十大古寺廟之一,更是「禪林清規」的發祥地,被譽為「仙源靈境」,可惜的是,因為名氣不顯,少為人知而已。百丈寺,距奉新縣65公裡,正好位於奉新、銅鼓、宜豐、修水四縣的交界處,其建於唐朝大曆年間,至今已有近1200多年的歷史。
  • 中國禪宗從「如來禪」到「祖師禪」的分化過程
    整體上來看北宗神秀禪師所倡導的「觀心看淨、方便通經」更多地繼承了如來禪安心守心,籍教悟宗的特點;而南宗惠能禪師的頓悟心性、不立文字則是對如來禪的隨緣任性、不隨言教作了創造性發揮。惠能禪師作為中國禪宗史上開一代新風的禪師,使「籍教悟宗」的如來禪發展為「籍師自悟」的祖師禪。
  • 詩中有禪,禪中有詩,詩禪兩相宜
    禪詩人交往的名僧對象很多,其中最為密切的是大慧宗杲禪師。詩人與高僧交往過程中,對於禪宗的理念產生了認同感。詩人仕途不順時,內心也會產生各種煩悶。禪自從六祖開創了南宗以後,禪法大盛。六祖打破了禪宗一代單傳一個弟子的傳法方式,而是允許得法的「高足」住山講法。正是因為六祖的創新,成就了禪宗一枝五葉,百花齊放的局面。這些高足各立門戶,各樹家風,自我標榜。
  • 佛教:「五宗法脈的禪宗大德」虛雲法師
    滾滾紅塵一盞燈,茫茫人海一禪僧;千載難逢一泰鬥,萬事隨緣一本經;四朝五帝一程路,九磨十難一柱擎百年虛雲一臺戲,一聲鐘鼓一片情。這是二十集電視連續劇《百年虛雲》片頭主題曲——《虛雲贊》。故虛雲法師每到一地,都努力爭取機緣修建寺廟,恢復叢林。有人說他是大菩薩,他低下了頭;有人說他是活佛,他合掌彎下了腰。是啊,人人自性是佛,何分別之有?虛雲法師一生足跡遍及大江南北、黃河兩岸,甚至歷西藏經不丹、入印度、下南洋,但他所從事的佛教遊學和弘法活動的主要範圍還是在長江流域及周邊地區。
  • 江西吉安青原山禪宗聖地淨居寺,邀你一起去感悟它的文化承載
    青原山遂成為著名的南派禪宗道場,聲名遠播,史有「青原行思」之稱。唐開元二十八年(740年),行思圓寂青原,第二年,唐玄宗敕建「七祖塔」,歸停七祖真身於寺。唐末,僖宗又諡其號為「弘濟」,並親題「弘濟禪師歸真之塔」。後稱行思為禪宗七祖。行思禪師在淨居寺弘揚禪宗頓悟之說,使之宗風大盛,石頭希遷,菏澤神會等當時的高僧紛紛詣青原參悟。青原山由此成為南方禪宗中心,開青原一系,為曹洞、法眼、雲門之祖。
  • 「禪」到底是什麼
    獨覺即是弟子們聽佛說法之後,獨自一個人到森林裡修行,在生活的過程中體會佛法悟通人生的真諦。並依自己所悟得的真理清淨自在過自己的一生。禪宗由佛陀傳承迦葉,一脈相傳到由西土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傳到中國,六祖慧能一花開五葉,展開禪宗的璀璨時代。「禪」是佛教"禪那"的簡稱,梵語的音譯。
  • 童年回憶與禪宗歷史的相遇 一休和尚的詩與禪
    十六歲從隨西金寺謙翁和尚,命名宗純。1408年,十五歲的宗純以「吟行客袖幾時情,開落百花天地清。枕上香風寐耶寤,一場春夢不分明。」一詩,博得令名。  十六歲的一休住進了京都建仁寺,這裡是幕府御用禪寺,即「五山十剎」之一。
  • 佛教中「般若波羅蜜多」是什麼意思?禪宗為什麼敢呵佛斥祖?
    《禪的行囊》讀後感!一、本書是一本以追尋禪宗的發展為主的遊記散文作品。作者從北京出發,由北往南一路尋覓到香港,這個路線與禪宗從北往南的發展、壯大吻合,也是作者精心設計安排的行程。現當代有一種「生活禪」,是一種不論在小區公寓還是寺院裡都能實踐的修行。電影電視上我們常聽到佛教一個經典名詞「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詞其實是一個音譯詞,也代表佛教經書的一個系列,這一系的佛經在公元2世紀到3世紀傳入中國,為其後的禪宗的行成奠定了哲學基礎。其中《心經》是所有關於般若波羅蜜多的經典中篇幅最短的。
  • 黃山谷禪詞四首:四段公案再現禪宗頓悟法
    他的詩很多都與禪學有關。這四首詩根據他在《漁家傲》下面的註解:江寒江口阻風,戲效寶寧贊禪師作古漁家傲,王環中云:盧山中人頗欲得之,試思索,始記四篇。第一首 達摩祖師的故事萬水千山來此土,本提心印傳梁武。對朕者誰渾不顧,成死語,頭暗折長蘆渡。
  • 走進禪宗無錫年華灣小鎮回到唐朝?或者去日本娜拉?
    在無錫太湖旁邊,一個禪宗主題的假日小鎮:念化灣小鎮,叫做「禪藝大觀園」。在這裡,我感覺到靈魂從塵世的煩惱中回歸。一旦你進入小鎮,你會覺得你好像被帶到了另一個空間。念化灣,源於「佛祖拈花,伽葉微笑」中佛經的典故,當你輕輕地讀這個名字的時候,你會感到嘴角會上揚,這讓你感到無比甜蜜。念化灣依山傍水,毗鄰國內外著名的靈山和佛依山。他所在的地塊就像是神奇的山水五葉蓮,小鎮一步一步,一磚一磚,花葉招展的場景充滿禪意,他感染著我們放棄快速的工作節奏,輕快地行走,品嘗靜謐,閱讀寧靜。
  • 讓我們追蹤一下禪宗大師們都佔了哪些名山大川?
    【一見廬禪話】29. 《禪宗大師們都佔了哪些天下名山?》所謂「天下名山僧佔多」,自達磨祖師西來之後,禪宗大師們都選擇住在一些名山大川。是禪宗初祖達磨麵壁之處。大約是公元520年。第二座是湖北黃崗黃梅縣西山,又稱「破頭山」;寺院今天稱為:四祖寺。是四祖道信弘法處。第三座也是黃梅縣雙峰,東山寺;是五祖弘忍大師弘法所在。第四座是廣東韶關;寺院是:南華寺。是六祖弘法所在。
  • 禪的意義就在於什麼?
    因為佛教是外來文化,要想在中國站穩腳跟,得依靠兩種力量:皇家的權力、民間的迷信慧可成為中國禪宗的二祖,宗派系統也就建立起來,以後我們說的「三祖、四祖、五祖、六祖」指的都是中國禪宗,禪的風靡天下,要等到五祖之後四、弘忍與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