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小魷魚,今天還想為大家帶來一部略帶科幻色彩的影片,《雨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部影片也算是一個紀傳體電影,當然,主人公不是大家第一反應想到的那個大文豪雨果,而是歷史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的製作者,喬治·梅裡愛。
《雨果》這部2012年上映的科幻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孤兒小男孩「雨果」為了修好自己作為鐘錶匠的父親生前留下的一個機器人而意外遇到了一位神奇的玩具推銷員伊莎貝爾,從而進入了一個奇妙的夢幻世界之中。在這個世界裡,雨果一邊努力修復自己的機器人,一邊與與魔術大師和科幻電影之父喬治·梅裡愛之間發生的各種有趣又有愛的故事。並且關於這位偉大的科幻電影之父的故事也慢慢展現在大家面前。
首先,看完電影的小魷魚還是想說,這部電影的畫面依舊美輪美奐,它所呈現出來的復古質感,並不是帶有一種時代的厚度和某個時期特有的時代印記。它的畫面只是古老歐洲最基本的建築和擺設,但是在導演手中的巴黎城,卻帶有一層厚厚的濾鏡,叫人分不清是童話還是現實。
小魷魚覺得,像這部電影一般,把一個本應該平淡甚至可能會有些許無趣的個人傳記式電影拍的如童話一般,可以說是導演的腦洞大開,但更是切合了影片想介紹的主人公,梅裡愛的魔術師和科幻電影之父的背景。把一部傳記電影,拍攝地如科幻電影一般,讓觀眾仿佛墜入夢境之中,而導演巧妙地加入機械的背景,更是隱隱約約像我們展示了,在那個年代,一部電影是如何製作的。
除去影片呈現方式的巧妙設計,小魷魚覺得,其實故事內核也一樣精彩,影片並沒有因為形式的花俏而省略內容。梅裡愛原本是科幻電影之父,但是由於戰爭的到來,隨著現實世界的殺伐,電影世界也被摧毀了。對於梅裡愛而言,電影就是造夢的天堂,通過電影,每一個有夢的人,都能在裡面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但是他的夢,被現實擊潰了。自己唯一能寄託夢想的地方被戰爭一同摧毀,這是一個電影大師的失意。
除去影片想給我們展示世界上首部科幻電影的製作和一代科幻電影之父的故事,它內裡傳遞出來的信念也同樣讓小魷魚動容。小男孩雨果一直致力於修復好自己的機器人,而他通過與梅裡愛的相處之中,也領悟到了,對於一個能夠正常使用的機器產品而言,每一個細小的零件都是有著獨一無二的作用的。而我們人類其實也像這些機器中的零件一般,在這個偌大的國家機器之中,默默地承擔著自己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使命,只有履行好自己的使命,整個國家才能正常完好地運行。
總而言之,這部影片就像是導演寫給電影的一部情書。他把自己對於電影的理解和對於使命感的理解,又借用各種拍攝手法和展現角度在自己的這部作品中傳遞給更多的人看。吸納了前人的優秀技巧,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現出來,便是導演對於電影最大的熱愛吧。
不知道屏幕對面的你們看過這部電影沒有,你們喜歡科幻電影嗎?歡迎在下方給小魷魚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