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小眾文藝電影推薦:《雨果》,一部寫給電影的情書

2020-12-22 天降衣舞

大家好,這裡是小魷魚,今天還想為大家帶來一部略帶科幻色彩的影片,《雨果》。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部影片也算是一個紀傳體電影,當然,主人公不是大家第一反應想到的那個大文豪雨果,而是歷史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的製作者,喬治·梅裡愛。

《雨果》這部2012年上映的科幻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孤兒小男孩「雨果」為了修好自己作為鐘錶匠的父親生前留下的一個機器人而意外遇到了一位神奇的玩具推銷員伊莎貝爾,從而進入了一個奇妙的夢幻世界之中。在這個世界裡,雨果一邊努力修復自己的機器人,一邊與與魔術大師和科幻電影之父喬治·梅裡愛之間發生的各種有趣又有愛的故事。並且關於這位偉大的科幻電影之父的故事也慢慢展現在大家面前。

首先,看完電影的小魷魚還是想說,這部電影的畫面依舊美輪美奐,它所呈現出來的復古質感,並不是帶有一種時代的厚度和某個時期特有的時代印記。它的畫面只是古老歐洲最基本的建築和擺設,但是在導演手中的巴黎城,卻帶有一層厚厚的濾鏡,叫人分不清是童話還是現實。

小魷魚覺得,像這部電影一般,把一個本應該平淡甚至可能會有些許無趣的個人傳記式電影拍的如童話一般,可以說是導演的腦洞大開,但更是切合了影片想介紹的主人公,梅裡愛的魔術師和科幻電影之父的背景。把一部傳記電影,拍攝地如科幻電影一般,讓觀眾仿佛墜入夢境之中,而導演巧妙地加入機械的背景,更是隱隱約約像我們展示了,在那個年代,一部電影是如何製作的。

除去影片呈現方式的巧妙設計,小魷魚覺得,其實故事內核也一樣精彩,影片並沒有因為形式的花俏而省略內容。梅裡愛原本是科幻電影之父,但是由於戰爭的到來,隨著現實世界的殺伐,電影世界也被摧毀了。對於梅裡愛而言,電影就是造夢的天堂,通過電影,每一個有夢的人,都能在裡面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但是他的夢,被現實擊潰了。自己唯一能寄託夢想的地方被戰爭一同摧毀,這是一個電影大師的失意。

除去影片想給我們展示世界上首部科幻電影的製作和一代科幻電影之父的故事,它內裡傳遞出來的信念也同樣讓小魷魚動容。小男孩雨果一直致力於修復好自己的機器人,而他通過與梅裡愛的相處之中,也領悟到了,對於一個能夠正常使用的機器產品而言,每一個細小的零件都是有著獨一無二的作用的。而我們人類其實也像這些機器中的零件一般,在這個偌大的國家機器之中,默默地承擔著自己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使命,只有履行好自己的使命,整個國家才能正常完好地運行。

總而言之,這部影片就像是導演寫給電影的一部情書。他把自己對於電影的理解和對於使命感的理解,又借用各種拍攝手法和展現角度在自己的這部作品中傳遞給更多的人看。吸納了前人的優秀技巧,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現出來,便是導演對於電影最大的熱愛吧。

不知道屏幕對面的你們看過這部電影沒有,你們喜歡科幻電影嗎?歡迎在下方給小魷魚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文章內容不代表UC平臺觀點

相關焦點

  • 張藝謀的「一秒鐘」不是寫給電影的情書,而是寫給時代的輓歌
    起初,很多人都在宣傳,《一秒鐘》是張藝謀導演寫給電影的情書。
  • 文藝Soul星人推薦的小眾電影 你看過幾部
    對於影視愛好者來說,商業電影雖然主流,但是小眾電影才是心頭好。小眾電影往往以電影哲理性、畫面構圖、情節巧妙著稱。在社交軟體Soul App上,Soul星人曬出自己私藏已久的小眾電影觀影清單。黑色幽默,諷刺性情節,雖然全劇沒有一個,演員,也沒有大投資大製作,但是每個人都演繹得很到位,小眾電影有用心打動人的細微之處。來自科學怪人星球的Soul網友,自從看完《Her》之後,深深沉迷於電影的虛擬世界。電影始終用陰鬱的冷色調營造城市的孤單感。641個形單影隻的人類與AI相愛。
  • 文藝Soul星人推薦的小眾電影 你看過幾部?
    對於影視愛好者來說,商業電影雖然主流,但是小眾電影才是心頭好。小眾電影往往以電影哲理性、畫面構圖、情節巧妙著稱。在社交軟體Soul App上,Soul星人曬出自己私藏已久的小眾電影觀影清單。來自科學怪人星球的Soul網友,最愛的是《驢得水》。
  • 學生作品展示No.515|《一秒鐘》: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銘記的也許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般的企盼和憧憬。《一秒鐘》獻給所有愛電影的人。」 不只是張藝謀,許多導演都有這種「電影初情結」——成名多年後,再用一部或數部自傳體、半自傳體影片來圓自己的懷舊夢。
  • 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一秒鐘》上映
    張藝謀心心念念的故事 《一秒鐘》片方曾別出心裁地以張藝謀的一封親筆信作為電影的定檔海報,這部電影也被視作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在那封親筆信中張藝謀寫道:「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銘記的也許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的企盼和憧憬。」 關於影片創作初衷,張藝謀坦言:「《一秒鐘》是我心心念念的故事,那是我青春的記憶,是一個心願,趁著自己還能在沙漠上摸爬滾打抓緊把這部電影拍出來。」據悉,影片中洗膠片、擦膠片都是導演親身經歷演化而來。
  • 電影留聲: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人生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中間的場景裡過渡,多的是失落的情緒。日本電影有時候是真的能夠觸動你柔軟的心,明明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在鏡頭下竟然可以那麼燁燁生輝。
  • 《一秒鐘》:電影人寫給觀眾的一封情書
    作為張藝謀導演睽違6年後又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電影講述了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 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影片曝光導演張藝謀的親筆信,作為電影的定檔海報,張藝謀寫道:「總有一部電影會讓你銘記一輩子,銘記的也許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的企盼和憧憬。」
  • 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而觀眾似乎不買「帳」
    而《一秒鐘》就是一部每一幀都充滿情懷和誠意的作品,看完影片後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年代感」。 導致脆弱易損的電影膠片放不了了。
  • 《一秒鐘》是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而觀眾似乎不買「帳」
    在前期宣傳中就爆出張譯為電影拍攝減肥至50公斤,從宣傳海報和拍攝花絮來看,張譯已經瘦得只剩皮包骨,也是為了達到最好的年代背景和視覺效果,不得不誇讚演員的敬業。而《一秒鐘》就是一部每一幀都充滿情懷和誠意的作品,看完影片後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年代感」。
  • 張藝謀《一秒鐘》:不僅僅是寫給中國電影的一封情書
    張藝謀僅用46天,就完成了電影的「拍攝環節」。在此之後,《一秒鐘》仿佛張九聲(張譯飾演)附體,變得命運多舛,先有2020年2月撤出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後有2020年11月撤出廈門金雞獎首映。最終,2020年11月27日正式上映,豆瓣評分7.8分,票房:1.31億。
  • 「電影推薦」推薦一部深藏於電影頻道的高分非院線小眾電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鹽鹽的私藏書影分享,ID:yanyanshuyi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你好呀,好久不見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電影是一部深藏於電影頻道的高分非院線小眾電影喊山
  • 張藝謀只拍了46天的電影,有望年內上映,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
    科斯林克還曾公開表示自己的遺憾之情,並聲稱這是一部完成度相當高的優質佳作,此番態度足以表明這部《一秒鐘》的水準和質量。這部作品是張藝謀籤約歡喜傳媒後的影壇首秀,一如既往的沿用了張藝謀非常擅長的寫實文藝風,這也是張藝謀繼《千裡走單騎》和《歸來》之後,與知名編劇鄒靜之的再度合作。
  • 冬天必看電影推薦:巖井俊二《情書》
    文 | 天丁朋友知道我喜歡看電影,便讓我推薦一個冬天看的電影,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巖井俊二的《情書》。《情書》無疑是一部經典而又好看的電影,給予它高分的影評很多,我喜歡它,是從它的文字開始的。看完了小說,便想看電影。小說的作者和電影的導演都是巖井俊二,所以影片的選角和呈現的表演,和我心目中作品裡的形象完美契合。為什麼我認為是冬天必看電影呢?
  • 電影《一秒鐘》重返膠片時代,張導說:「這是寫給電影的情書」
    勞改犯張九聲在沙漠裡跑那麼遠的路不是為了電影,而是為了在電影放映前的《新聞簡報》裡看女兒一眼;劉閨女千方百計偷膠片,是為了賠給人家損壞的燈罩,好讓弟弟能夠大大方方出門;範電影也並非《天堂電影院》裡艾弗達式的人物,他放映起電影來細緻而周到,卻並非是出於敬畏心,而是在被頂替的不安中時刻想要突出自己職業位置的不可替代
  • 對話張藝謀|這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幾個小時的漫長等待,大家毫無怨言,任憑放映員隨意吩咐,只盼膠片修復成功能看上電影。終於等到電影放映,全場瞬間鴉雀無聲,幕布前後的每個角落都擠滿觀眾……這是電影《一秒鐘》中的一幕,也是導演張藝謀記憶中,當年全民看電影的盛況。
  • 《一秒鐘》不是寫給電影的情書,而是折射時代悲劇的寓言
    表面上,影片通過製造戲劇衝突,對當年修復、放映和觀看膠片電影的過程進行了強烈的儀式感呈現,追憶膠片電影時代,像是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骨子裡,導演用「一秒鐘」描寫濃烈父愛,展示人性善惡,用看似簡單的故事和人物,拍成了一個折射時代悲劇的寓言。
  • 每日小眾文藝電影推薦:《小婦人》,每個女孩都很獨特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可能不算「小眾」,因為它是一部由名著改編的電影,並且不僅改編過一次。不過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新版的卡司陣容,艾瑪·沃特森、西爾莎·羅南和蒂莫西·柴勒梅德(甜茶)實在是太耀眼了,叫人不加以關注都難。
  • 《一秒鐘》,張藝謀的返璞歸真之作,每一秒都是獻給電影的情書
    《一秒鐘》,張藝謀的返璞歸真之作,每一秒都是獻給電影的情書 據說關注
  • 59歲的園子溫一反癲狂,拍了一部寫給電影的情書
    今年,59歲的園子溫一反癲狂,拍了一部寫給電影的情書——《埃舍爾街的紅色郵筒》提起園子溫的電影,你想到的是什麼?在這些園子溫的代表作裡,充斥著惡趣味……很難想像,摒棄了這些元素的園子溫電影,會是什麼樣?小林正,一名新銳青年導演。和很多獨立導演一樣,他的電影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
  • 《一秒鐘》:張藝謀寫給電影的這封「情書」無法讓人共情
    本周五剛剛上映的張藝謀新作《一秒鐘》,算得上是本月最具話題度的院線新片,也是大飛在這個11月唯一一部去電影院觀看的電影。本片曾入圍2019年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然而卻因內地觀眾們早已耳熟能詳的「技術原因」不得不臨時退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