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而言,青春就是各種各樣的無疾而終罷了。
雖然青春這個詞語很美,帶有所有的年輕的意味。
但是終不過是一場少年一場夢,夢醒了以後,什麼也沒有留下過。
唯獨有時候,有人將這些平凡的場景撿起來,忽然有一天你再次看到,可能還是很難接受曾經的幼稚、困窘、錯過,卻開始對自己好一點,也開始回味起來。
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
人生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中間的場景裡過渡,多的是失落的情緒。
日本電影有時候是真的能夠觸動你柔軟的心,明明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在鏡頭下竟然可以那麼燁燁生輝。
其實誰沒有在青春年少的時候,滋生過一場暗戀呢。
像是一場急雨,來得太過突然,又從未經歷過,沒有察覺清楚,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一樣瘋狂生長起來。
少年人總是有很多浪漫的想法,就像是從未被徵服過的小獸,有些狂野,但往往會藏起來十多年,才有釋放的機會。
所以十多歲的時候,我們常常可以看見那個手足無措的孩子,帶著青澀的神情,恍然間就錯過了許多美好的東西。
也只有少年人,才會那麼小心翼翼的摺疊起一封情書,藏滿了一個少年人的心意。
其實,筆墨和紙張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情書裡的遣詞用句,精煉了多少回也還是稚氣滿滿。
可能那一場最為美妙的邂逅,也只是夏天時多看了一眼的心動,或者是無意間觸碰到手指時的浪漫。
偏偏過了許多年,經歷了風風雨雨,也不肯輕易地忘懷。
往後的日子,有太多的故事,可能每一個都比少年時的一點心事要跌宕起伏一些,卻很少有少年的心境了。
回味的時候,最怕故人,也最怕從前的細節,一不小心,可能就是淚流滿面了。
就像電影裡,仿佛所有的畫面展開以後,迎面而來的不是電影的人物,而是記憶裡那個不小心撥動心弦,卻又消失得無影無蹤的那個人。
電影裡,女主角一句太害羞了,不知道會成為多少人的心結。
電影用幾十年來消磨一場美麗的誤會,是愛情最動人的模樣。
而於你我的青春而言,在那個關鍵的選擇節點裡,我們瀟灑地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是不是也要用一生來消磨情緒呢。